我們與惡的距離

──應用大數據之編劇心得

文|呂蒔媛

我認清了一件事:這跟我習慣的田野方式不一樣,

我需要真人的回應、背景了解、或是更內在的情緒反應,

才能刺激或是讓我有具體的角色想像投射…

一開始跟公視討論時,我是提想做某個事件的十個甚至更多人物的觀點,希望讓觀眾或是我自己能更了解在每個事件風暴中的各個面相,公視認為這個想法可以跟目前準備合作的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相結合,於是開始了與公視及資策會大數據合作的實驗劇本創作旅程。

公視預計做十集,後來我想寫隨機殺人事件的十個角度,開會前,我擬了加害人、加害人家屬、被害人家屬、檢察官、律師、法官、犯罪心理、犯罪防治、媒體、教育體系、立法修正等幾個角度給創新研究服務小組,我是個沒田調不會寫劇本的編劇,想說這個過程一定可以幫助田野的資料搜尋,減輕很多負擔,還想了一個很酷炫的劇名叫《火線交錯》,結果第一次開會就腦袋交錯了!

研究流程是設定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7月31日之間的資料收尋:

1.根據公開的FB與PTT資料約四萬多筆

2.用無差別事件及相關人士關鍵字做篩選依據,約一萬八千多筆

3.再用相關的事件找出200個關鍵字分類

4.制定議題,再找約200個關鍵字分類

5.人物分類,從1000個人名摘出140個

初擬的想法太籠統,大概是十隻小白兔跳進喜瑪拉雅山脈群峰的感覺吧。

還好資策會創新研究所的青年才俊們很有效率也很機伶,看了阿嬸需求,所有關鍵字他們已經過搜尋而設定好了。

但即使提出切合的關鍵字,出來的訊息量還是相當龐雜,當我想要回家深入研究數據下的各項討論,總迷失在成千上萬的網友留言,打開他們給的無圖片EXCEL檔(常常20MB以上),EXCEL常當機,而且看一則新聞下面的網友反應,大概會用掉三小時,最後我只能也必須仰賴工作小組的理性及好重要的感性觀測分析,才能一窺大數據背後的奧義。

摸索大數據找尋答案 真人田調補充協助

每次開會聽完他們的分析,我可以提出我的需求,下次的會議就可以進一步更新數據資訊,但我常提出如:有司法界的看法嗎?檢察官、法官都不上網的啊?這些激進網友是什麼樣的人啊?什麼樣背景的人會一直在網路上留這樣激進的言詞?只有臉書跟PTT嗎?找得到某個人的同學、老師看法嗎?國外對隨機殺人的看法可以找嗎?

相當不在狀況內很自私也八卦的提問,但下次會議他們還是能找到一些關鍵字來搜尋分析,或擴大搜尋時間過程比如提早至2014年,找尋我想要的答案。

在整體分析報告之後,我認清了一件事:這跟我習慣的田野方式不一樣,我需要真人的回應、背景了解、或是更內在的情緒反應,才能刺激或是讓我有具體的角色想像投射,於是我開始能力範圍內的真人田調工作,找了周遭朋友介紹相關的法扶律師、最高法院法官、高等法院法官、精神科醫生、參加司法精神鑑定的教授、犯罪心理、犯罪防治的教授、過往監所教師、媒體人(雜誌記者、日報記者、新聞台記者、小編、新媒體創辦人)、國中老師、前立委、前立委夫人,參觀法庭,追蹤個案法庭進度,累積超過4G的錄音檔,聽打出來74個word檔案140MB量的文字檔。然後我要交企劃案構想的截稿日到了……

我知道我太貪心了,截稿時間的限制,我無能做出十個角度,其實沒有時間限制我也沒有十集內做出十個角度的才華,加上司法體系的門檻過高,公開資訊量少,即使兩個多月的田調之後,還是難以窺見司法相關概念的百分之一,地檢跟地院一開始都分不清楚的後中年編劇要在短時間內理解基本司法體系的操作實在太難,再來過多的人物視角,真的難以呈現角色背景關係及情緒,只好放棄了司法部門、監所、犯罪心理、立法委員、教育體制內的面相,如果還有第二季再說。

選擇專心寫律師、加害人家屬、被害人家屬、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精障朋友及家屬的心情故事,但加重了所有訪問人士最有意見的「媒體」人的角度!

訪問了各式的媒體人之後,我其實卡了一陣子,到底該用哪個媒體人的背景做為主角?是新媒體下最夯的小編?即時新聞的記者?一般記者?編輯?清流新媒體?還是電視台記者?最後我被雷打到,選了一個完全沒田野的電視新聞台編輯的角度,那是我不知道、不了解、一般所謂媒體亂源的關鍵出處!

數據化分析已成顯學,根據喜好的精準分析創作是趨勢

十集劇本終於完成初稿,片名也從當初的《火線交錯》,變成《我們與惡的距離》,開拍將即,我要根據目前決定演員的樣貌、想法及所有顧問的意見,再修一次劇本,趁此機會重新檢視這次的大數據實驗劇本旅程。

大數據的資料多來自公開臉書留言與ptt,多半的資訊也是媒體提供,會擔心過於偏頗與武斷,還好有大數據團隊列出其他相關媒體做檢視,有助於釐清判斷,也因此在每集劇中盡量把電視新聞的觀點與現實中的情境做了部分劇情對照,是當初始料未及的意外收穫。

本來試圖專攻加害人及家屬角度的想法,但看了大數據資料中一般大眾對於相關事件的反應,會擔心劇集過多關注加害者而引起排斥反感,於是對於被害與加害兩造家屬的比例上盡量對等平衡。

寫劇本時很少翻閱大數據資料,怕受網友留言影響情緒,更擔心自己觀點迷失,多依賴相關專業人士的訪問及編劇本能,但初稿完成之後,再看大數據當初給予的分析整理,潛移默化中還是受了很多影響,如對於事件發酵的脈絡及社會效應,實際上滿準確也頗為客觀,初次合作的經驗不足,當時無腦消化,回頭再看,其實很受用。

國外影視在使用大數據的前期多在尋找潛在觀眾,但在觀眾使用媒體習慣改變的今日,數據化分析已成顯學,根據用戶喜好的精準分析創作電影、戲劇是新的創作趨勢,初次嘗鮮,雖然目的不太相同、過程不盡完美,但感謝有這樣刺激又學習良多的機會,期待有更多的編劇朋友能參與類似的創作旅程並分享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