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向死而生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人只要尚未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

蔡佳樺 Regina Tsai
11 min readJun 25, 2022

從倫敦坐往劍橋的車上,看著一望無際的田園,我開著喜馬拉雅國際版的App,收聽著李開復所撰筆的《向死而生 — 我修的死亡學分》抗癌心路歷程的有聲書

原先以為,又是一個年長者要年輕人珍惜光陰的心靈雞湯,這些珍惜生命與光陰的故事聽多了,再次聽到同類型的故事有時總令人有老調重彈的不耐。但之所以點進這本書收聽,是因為看到標題上寫的,同時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哲學概念 — 「向死而生」。而很慶幸的,這本書後半段的內容,讓我非常感謝在此時此刻能聽到開復老師的心路歷程。

什麼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其著作《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提到的哲學概念,我第一次是在成大陳欣白教授(我的哲學啟蒙老師之一,好喜歡她的課)所開設的的詮釋學課堂中學習到。

海德格提出倒計時法來看待生命與時間,警示人們認真看待生命本身的意義。人難逃一死,出生後的每一分、每一秒皆在「向死」的過程往「亡故」進行,當人意識到身處「向死」的過程,即會對「生命」有強烈的在場意識,進而觸發人內在對生命的慾望與活力,從而覺醒、「向死而生」。

自從高三被某羊啟蒙後,我對生死的感受開始變得很強烈,近乎所有計畫都圍繞著這份心情進行,只求能在有生之年讓我身旁的人感受到的幸福總值最大化,很多人不明白我拼搏的理由,但每次解釋多了也無法將這份心情100%的傳遞給對方,所以後來總以簡單一句:「啊我MBTI就是ISFJ守護者型,代表人物是德雷莎修女來著,只是單純想守護我想守護的人事物嘛~」草草帶過。但是今天,很榮幸能夠聽見這本書,把我心中所想都印證了一遍,讓我得以心裡更加踏實地,繼續做著那些與世俗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事(微笑)。

Look in the mirror everyday and ask,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doing today?”
If the answer is no for many days in a row, you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to make big decisions in life, everything falls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External expectations, pride,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are all things that don’t matter in the big picture.
Remembering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to remember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by following you heart.”
─Steve Jobs

《Steve Jobs’ 2005 Stanford Commencement Address》已經快被講到爛了,但經典仍舊是經典。

「記住,你即將死去。」 — Steve Jobs

不少傳奇之人都曾經提醒過類似「向死而生」的概念,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早已習慣這些文字根本是雞湯的化身,而且大部分人年輕的時候也根本不會明白,這到底有什麼好重要的?

我曾告訴過自己,我身處在一個特別的位置,因為某些經歷,在我身邊有很多優秀而頂尖的年輕人,他們每個都滿腔熱血,但十個裡面有九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為了什麼而拚?

有沒有這個機會,我也能夠幫助他們,讓身邊的這些優秀到不行的人們,不要到年邁有所後悔。但是,也因為知道,如果真的讓他們明瞭了某些對生命極其重要的道理,他們或許就不再會被世俗定義成「優秀」了,生命有捨也有得,停下來感受這些對生命重要的事物也勢必對他們現有的「優秀象限」造成些微的干擾。

「你知道嗎?有些時候加速他人思考,並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起我的貴人曾經跟我這麼說過。

我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坦誠這些是我還沒思考透的地方,有些時候未雨綢繆並不是好事,見到棺材才掉淚也並不是壞事。有些時候,總得要剛剛好的時機,人才能真正成熟,有些時候,總得要最強悍的打擊,才能使人真正重生。也正因為我在一個特別的位置,所以若是我真的讓明日之星懂了「什麼」,那未來他還會是明日之星嗎?寫到這邊不禁笑了出來,也可能我的影響力根本沒那麼大,事情才不會像想像中一樣改變的那麼劇烈咧(笑)

純粹的動機

我特別喜歡跟友人一對一的深聊,總覺得只有如此,我才能真正地靠近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雖然不可能完全理解,但我希望能夠盡我所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以合適的文字共鳴對話,盡可能地明白友人煩惱背後的核心與想望是什麼。從動機開始解決,有些時候會發現,那些繁雜的思緒都是繞了無謂的大圈。也因此,我常常問與我對話的人:

「為什麼你這麼想?」

只有少數的人回答得出來,而在那些答案中,不乏「想要有影響力」、「想要有所成就」這些回答。

其實並不是說這些答案有什麼問題,而是當事人似乎沒注意到這些動機並不是純粹的。我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言說這件事,但在開復老師的書中,他很清楚而深刻地用兩則故事,便說明了我無法言說、煩惱已久的道理。以下為大意,不保證字字完全符合:

第一則故事,始於書中 — 與星雲大師對談,一章:

生了病之後,有次朋友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並在佛光山住了幾天,有天我被安排與大師一起用早齋,他突然問我:「開復啊,你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加思索地回答:「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讓世界因我而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能越發揮效益,這個信念像腫瘤一樣,頑強固執的佔據我心裡而且快速擴張,我沒有懷疑過它的正確性。

大師笑而不語、沈吟片刻之後,他說:「這樣太危險了。」

為什麼?我不明白?

大師接著說:「我們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都不會有增減,你要世界因你而不同,那就太狂妄了。」大師說得很輕、很慢,但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打在我心上。「一個人若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那其實就是在追求名利,問問自己的心吧,千萬別騙自己。」大師說道。

大師的話常常縈繞在我心中,我回想得最多的就是「影響力」這三個字。過去不論做什麼事,我都會先估算這件事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一場演講不到一千人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萬粉絲我就覺得內容發得不夠、有人發電子郵件問我創業的問題我只回覆那些有可能會成功的、是否要見一位創業者完全取決於他的公司有多大潛力、要見哪位記者也要看他底下的讀者群有多大規模。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我的行程很滿,我的時間有限,當然必須過濾到很多次要的沒有意義的活動,於是我精確計算怎麼將每分每秒用在能產生最大影響力的地方。我絲毫未察覺身為一個科技人,自己已經越界了。

我堅信自己是在關心社會,但骨子裡恐怕都已經被千萬粉絲沖昏頭,每一個社會重大事件,每次我都期待自己的表態會使我陷入轉發與關注的熱潮,我運用我的專業知識篩選最值得關注的微博發文,好讓我的言論更具影響力。大師重重的點醒了追求最大化影響力的最後,就會用影響力當作藉口去追求名利。

在這些表面看似向善的行動背後,我的動機已不再純粹了。

第二則故事,收錄於書中 — 審視墓誌銘,一章:

前幾年,我希望餘生自己能專注辦好一座大學,我認為那是我能夠發揮最大影響力去幫助中國青年的方法。2004年我準備好計畫書,信心滿滿地求見大陸、台灣、香港各地的富豪,希望他們能夠捐贈贊助這項計畫,但卻到處碰壁。後來,一位香港富豪卻給了我驚喜的回饋,他不但承諾捐出一大筆資金,還拒絕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說我們應該給他起一個很普通的名字,這樣有一天我不在這個世界上,而你需要更多錢的時候,你可以把這所大學的命名權交給下一位捐贈者。

他與我父親一樣實踐了有容乃大的無求品質,雖然後來因種種原因學校沒能辦成,但他慷慨無私的品格卻永遠銘記在我的心裡,就像是一盞明燈一樣照耀著我,在我迷失的時候成為我的指南針。

以上兩則故事,讓我開啟了又一扇門。

我喜歡了解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因為只要明白動機,就能夠明白眼前這個人最在乎的核心事物。先前每當得到類似「影響力」、「成就」相關的答案時,我心中那股難言之癮,在收聽這本書的過程,被好好的展開了。

若問下次再聽到這類型的回答,我會不會再繼續追問下去呢?我想我應該是不會的。能把一個人看得深而遠一直是我的想望,但啊,這些牽扯到價值觀重構的答案,我想留給當事人等待時機成熟後,順期自然且發自內心地體會,或許如此才能真真切切,帶給對方一些「什麼」吧。

如同「向死而生」,真切「體會」向死、與「明白」人終將難逃一死的心境是天差地遠的;如同「惡」有其存在的必要,有光即有影、有影即有光,對立並非毫無意義,彼此的存在,使彼此擁有價值。

Love is small things!

話鋒轉轉轉,怎麼突然談起「愛」來了(笑)

撼動世界、可歌可泣的愛也好,日常瑣碎,藏在細節中的愛也好。
愛的概念極其複雜。

我很欣賞的一位KOL曾經說過:「世上近乎沒有比愛還要複雜的概念了。」提到這件事的原因,也是因為在開復老師的書中,很真切的,卻近乎不能言傳的,體現了愛為何物。

TED前十大有名的演講中,Brené Brown曾經在《脆弱的力量》這場演講裡提到

當你問人們有關於愛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心碎的故事。
當你問人們有關於歸屬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那些他們被排除在外的經驗。
當你問人們有關於連結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那些分離的故事。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Brené Brown

每當談及「愛」這個極為複雜、包羅萬象的概念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們會選擇講極其細微與日常的事情。小說裡也常使用這樣的技巧:

傍晚,我與他坐在河邊,微風輕拂臉頰,溫暖的陽光灑在我與他的肩上。
早晨,我們一起看著鏡子刷牙,
看著彼此滿嘴泡沫滑稽的樣子,我們相視而笑。

有些時候,你會發現世界驚人的相似。
如同「愛」、如同「死亡」,也是同樣的議題。

當人們瀕臨死亡的時候,後悔的往往就是那幾件,在人生中從來沒特別留意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

以下,節錄自邦妮・韋爾女士的著作,她曾在臨終關懷診所工作八年,記下垂死的病患的死前心願,透過著作分享給所有對於人生還有疑惑的人們,聽聽他們的後悔,想想自己的人生:

臨終關懷診所工作數年,我的工作讓我能夠和病患一起走過他們人生最終的兩、三個禮拜,我看著生命在我眼前來來去去,和他們之間有過許多非常棒的最後時光以及對話。他們只希望我可以傳遞他們死前最終的心願,分享給所有對於生命還有疑惑,還在摸索的你們。

於是我記下他們死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想告訴你們,也再三提醒我自己,人生不能重來,也無法倒帶,所以更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1. 我真希望當時我有勇氣過自己喜歡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我。
2. 我好後悔我當初那麼發了瘋似的工作,卻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
3. 我希望我當時更勇於說出自己的感受。
4. 我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聯絡。
5. 我希望我可以讓自己更快樂。
— 《臨終前最后悔的五件事》邦妮・韋爾女士

我很常想像自己臨終前躺在病床上,我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我想曬曬太陽對那時的我來說,應該是一種奢侈吧。
如果可以在外面的草坪躺下,感受微風輕拂,那就好了。
如果可以聽見樹葉迎風傳來的沙沙聲,看著枝葉間透出的清綠,
一望無際的藍天徜徉眼前,好似讓我回歸自然,
深愛的人們都在身邊……

感覺可以好好去了(笑)

是啊,最複雜的概念總藏在最單純的事物裡。(photo credit: Unsplash)

用這樣的心態看整個世界,身心皆會變得柔軟。

看著世界上每一個人,無論身份,
路上的小吃攤老闆、街旁的早餐店阿姨、
清晨的清道夫、面帶笑容的志工姊姊,
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任務做到最好,
每個人的努力都成就了和諧的社會,無論身份高低,

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明白了一些事情,
我們可能無法淺淺的活著,但一定會活得格外精彩。(微笑)

--

--

蔡佳樺 Regina Tsai

嘗試用更多角度看世界。跟這平台的人們一樣都是來找個地方默默寫下身邊發生的事,謝謝這些文字與故事有機會傳達到世界另一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