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生馬祖誌】出差、移居、交朋友:從一份咖哩飯說起(下) — — 讓海洋與香料對話,煨煮傳統島嶼新浪潮

西尾半島物產店提供了非傳統馬祖飲食,思考島嶼、島民與海洋的關係,設計出一系列再詮釋饗宴。來到這裡,點一盤以西式手法料理的地產淡菜,享受海與日光是最療癒不過的午後。/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坐在「西尾半島物產店」的靠窗邊,享用以白酒、奶油、紅蔥頭、迷迭香煨煮的芙蓉澳地產淡菜與品飲藍眼淚啤酒,窗外的海色湛藍明朗,去年剛收編的浪貓「糯米時」時而在門邊打滾放懶、時而攀臥在窗外與客人對望。

店長京燁說,西尾半島物產店不只是一間餐廳,開幕沒多久便與夥伴們展開一連串的海洋與美食企劃。從2021年舉辦了海洋體驗與飲食料理相關活動,到了2022年,進入「味蕾實驗室」及「海洋永續」相關議題,近期空間也大有拓展,預計舉辦一場常態性香料展,以夏日廚師烤牛肉秀的誘人企劃進行,在夏夜晚風、燈光星火旁,喝點小酒、聆聽馬祖海浪,感受島嶼的夏日風情。

京燁將自己對島上好奇的事物轉為出給自己與夥伴的企劃主題,規劃出整年度精彩的活動、飲食、策展。/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京燁到島上已有兩年,她觀察馬祖是一個很傳統的島嶼,「馬祖的料理手法,大抵是清蒸或快炒,以保留海鮮的原味,西尾半島希望能利用不同香料與料理方式,讓海洋與香料做結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以淡菜為例,島上多清蒸或老酒燉煮,西尾則創新兩種淡菜滋味:一種是法式淡菜,吃起來軟嫩Q彈、可以先吃到鹹味後再混搭奶油白酒,香鹹在口中化開豐富層次感;一款是油漬淡菜,透過淡菜浸泡橄欖油一夜、加入月桂、辣椒等香料作調味,肉質口感變得紮實,剛入口是幽淡的橄欖油香氣,接著才會吃到淡菜本身的鮮甜。「我們想透過香料讓傳統與創新碰撞,挖掘島嶼更多的可能性。」透過西尾的轉譯,傳統海鮮料理也變新潮。

倒是,在這一系列言之有物的展覽之餘,她特別想辦一點不明所以的小點綴展覽。像是平常拍貓咪糯米時的一系列照片,也能化身成為一個攝影展,在冬天,很療癒。「這展覽想介紹我們與牠的關係,背後也跟芙蓉澳漁業有關。」原來,除了牠會跑到池大哥的沙地上打滾、抑或跳到窗台上看客人之飯。有時,池大哥會站店外,拿著擱淺上來的魚內臟、大喊牠的名字,只見牠興沖沖地現身,幸福地大快朵頤。

近期被收編的貓咪糯米時,也成為冬季展覽的主題之一。/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左)、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右)

「西尾半島很多的想法都是從生活出發,慢慢變成想要做的事情,像糯米時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從生活變成小展覽。」京燁笑說,生活躍上檯面的事還不少,像把員工餐po上現時動態,有炙燒章魚、啤酒燉牛肉、照燒鮭魚、酸辣生魚、南瓜燉飯、烏魚義大利麵…等十分吸睛,客人想吃卻吃不到,當他們在2021年粉絲破千時,突發奇想抽獎分享,讓客人也能享用到員工餐,「喜歡、想做,就做了!」

透過店長與夥伴們對馬祖的好奇心與視野,一整年企劃的主題非常精彩!

四月,是西尾的「島讀月」,以書會友,用書籍文字來感受島嶼樣貌。「大文豪莎士比亞在《李爾王》曾寫,我愛您就像愛鹽一樣,不多也不少。來描述小女兒對年邁李爾王的愛。」馬祖與鹽密不可風,海水、海風在潮汐間來去,坐在芙蓉奧的西尾半島,收的是大海的鹹味禮。於是西尾半島的島讀月限定下午茶就以「鹽」做發想,以鹽提升食物的鮮甜與喚醒人們的注意,推出:「鹽口橙汁氣泡飲」與「佛卡夏」,在鮮榨柳橙的酸甜中,抿一口杯緣的鹽,讓鹹味在氣泡中旋轉。佛卡夏的香氣混雜著鹽之花、與番茄與迷迭香酸香混雜四溢,還附上與海相關,由不同作家、書籍引出的籤條,這午茶受到許多人喜歡。

接下來到了夏天的「環保海洋季」,邀請海湧工作室上淨灘課,聽完課即刻來到芙蓉澳口淨灘,並體驗淡菜漁業文化,「消費者都不知道淡菜怎麼來,我們拉回源頭,請池大哥幫我們介紹。」養殖五、六年的池大哥,分享養殖淡菜最害怕的事情、成熟可食的淡菜是幾公分、淡菜保存剖半曬乾法、淡菜源頭來歷等,既有學、又有吃。

「淡菜體驗」、「植物島嶼 — 山海巡禮,草包飯手作課」…等課程,都是以各種形式設計探索島嶼生態。/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

還有限時限量、新鮮飽滿的漁人牡蠣碗餐點,用御鼎興醬油、薑絲、昆布絲、紅蘿蔔絲、白米在熱鍋裡緩慢融合,讓不同質地在溫度中變化,蒸熟牡蠣刷上禾乃川的味噌溜,在噴槍炙燒下收緊鮮味,再來點百搭的海苔細絲,大海的鮮甜直衝味蕾。以及結合海玻璃與金繼技法的「島嶼生活Vita Insula」展,是在西尾駐村的藝術家 — Vein Studio倪苑茹撿拾海玻璃與海廢為創作媒材,搭配漁網、淡菜、藤壺等,拼貼出一幅幅島嶼創作,期盼以永續理念傳遞。

滿滿牡蠣呈盤,用簡單的烹調讓大海的鮮味直衝味蕾。/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

來到馬祖十月,豐收之際花草盛開,「秋天是『花草季』,推出『植物島嶼:山海巡禮,草包飯手作』,在古道巡禮認識馬祖常見植物後,回到店內開始草包飯編織課程。」桔梗蘭編織成粽子編織狀,不同視角探索馬祖。還有冬季的品飲老酒練習,挑選五個聚落自釀老酒,以及兩款高粱讓大家品嚐,並搭配五款下酒菜:白蘿蔔漬、章魚漬、老酒溏心蛋、地酒巧克力、紅糟豬肉。

動手學習傳統的草包飯編織,以手認識馬祖的文化。/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

到了2021下半年,與遊牧酒吧在疫情期間推出「收藏夏日計畫」食材包,設計出馬祖限定「藍眼淚啤酒」,這款啤酒帶著馬祖涼茶底蘊,有:金銀花、天青地白、桑葉、大花 咸豐草等野地植物,搭配美國啤酒花製成,西尾半島則代表推出三款下酒菜搭配:馬祖老酒棍麵乾咖哩、香料橄欖油漬在地產淡菜配繼光餅、紅糟舒肥豬。

馬祖限定的藍眼淚啤酒,獨特的顏色,是許多人來馬祖必買的伴手禮。/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京燁說:「我們希望透過持續做與食物、海洋相關的活動來考察研究,一部分也是自己給自己出了道題、與夥伴們一起來解題。」

那到了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即將來臨,西尾半島可有什麼樣的計畫?店長京燁與主廚貢丸從二月到四月,呼應盛典推出一套限量的「洄味」餐點。「主廚貢丸擅長法式手法,因此我們以海洋為題,從開胃菜、湯品、飲品、主餐、甜點緊扣著人與海的互動,運用馬祖食材做出創意料理。」設計。

呼應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店內設計一整套限量「洄味」法式料理,以解構手法再詮釋馬祖人與海。/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主廚貢丸喜歡以所學料理手法,再詮釋對馬祖食材的想像,這次馬祖國際藝術島也推出系列主題限量餐點。/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開胃菜是以退潮撿拾海螺貝類(即馬祖「討沰」文化,馬祖話為「投辣」/諧音)概念做成:「酸醃生魚」以南美洲的料理手法製作,將芙蓉澳口新鮮魚獲以檸檬酸熟、辣椒調味,創造清爽又具層次的豐富口感。「炸燉飯丸」是將野生章魚以大量蔬菜燉煮,蔬菜的湯汁以燉飯收濃,再包裹成球炸得酥脆,燉煮後的章魚肉質緊實、風味馥郁,與燉飯香氣和外皮口感搭配出令人驚豔的半島滋味。

以南美料理手法製作的「酸醃生魚」(左)與以野生章魚燉煮大量蔬菜製作的「炸燉飯丸」(右)/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湯品設計以雞胸肉、淡菜乾及大量蔬菜熬煮出清澈、滋味濃郁的澄清湯,以及加入採用古法日曬製成的芙蓉澳地產淡菜乾,增加湯頭的濃郁鮮味,搭配馬祖在地魚麵,變成一碗獨特的「魚麵澄清湯」。

搭配馬祖在地魚麵、結合法式澄清湯概念,料理一碗獨特湯麵。/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主食是由馬祖名菜「紅糟鰻」為靈感 — -當紅糟燉飯配上海鰻,這被剖開、海風兇狠吹拂許久曬乾的海鰻,到了主廚手中被細膩地挑刺處理,只為了讓口感更為純粹,拌入以紅糟醬與眾多香料調味製成的燉飯,每顆米粒吸收鰻魚骨架及蔬菜熬煮的高湯,一旁點綴的是如同紅糟鰻酥脆外衣的海苔米紙脆片。

視覺亮眼的紅糟鰻魚燉飯,燉煮出海風鹹香。/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甜點「半島地瓜餃」是以馬祖傳統甜點地瓜餃的質地、口感拆解、解構再現,以花生內餡做成慕斯和鮮奶油拌勻,再以地瓜餃皮做成地瓜泥襯底,並加入巧克力幕斯作為全新搭配,柔軟綿滑、細緻不膩,畫下甜潤而滿足的溫暖收尾。飲品「熱老酒」則是從早期漁民上岸後會飲老酒驅寒作為發想,「熱老酒」結合西方熱紅酒手法,將島嶼新酒的甜潤與陳釀老酒的濃醇,依照完美比例調和,再加入馬祖冬季常見的小油菊,以及杜松子、丁香、肉桂、薑片,一入口酒體綿香清甜, 而尾段淡淡的糯米香,在齒間落下悠長餘韻 。精彩的餐食於每週五、六、日中午提供,限量八份。

思考從海洋到島嶼,不該只有一種路徑。馬祖地瓜餃,也不應該只是熟悉的樣態。主廚拆解傳統、成就一道新式甜食。/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美食外,當然少不了展覽。既然是海洋文化的主題,企劃展示介紹螺類、貝類等平常盤中飧的這些生物,在海中是怎樣的生存型態,「我們以十個問答題,帶出馬祖的海洋文化,例如:藍眼淚可以吃嗎?馬祖最好吃的魚類前三名是?據說馬祖曾有鯊魚出沒?」或是分享傳聞中「馬祖極光」。「其實就是用燈去補小管,被戲稱為馬祖極光。」也會介紹養殖漁業的服飾,以鄰居池大哥為樣板,做成紙娃娃的樣子,觀眾可以幫他變裝、戴帽子、穿雨鞋…,以輕鬆有趣的方式來介紹海邊日常的細節、季節型態、與工作內容,「我們想用更輕鬆、有趣的方式,來概括馬祖海邊的日常。」

在物產販售區,引進好品質的馬祖伴手禮外,還有一個非常獨具巧思的「竿島迷蹤 — 馬祖南竿戶外實境解謎遊戲」,熱愛電玩遊戲、身為設計者的京燁,想要以好玩的實境解謎遊戲方式,推廣梟雄林義和的生平事蹟。

熱愛電玩遊戲的京燁,先以南竿為背景,設計出實境解謎遊戲名為「竿島迷蹤」,內蘊對時代人物的重新解讀。/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

以其戰略要地為背景,將其故事原型作改編。在民國初年,馬祖是中國政權與日本政權狹縫中生存的島嶼,為了生存、生活,馬祖誕生許多海上梟雄,而林義和在大時代背景下招兵買馬、刺探情報,後世的評價在「海盜」及「英雄」身分中游移,如果了解當時的歷史脈絡,林義和就不只活在書本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人。

「購買者可以依據現場指示符號、搭配手機訊息、以及遊戲包的內容來解謎,有一點像是戶外版的密室大逃脫。」這款遊戲將於五月再推出一版北竿不同劇本的版本,希望透過實地到訪及手機遊戲包來認識此島嶼。

來到西尾半島,任誰都可以有一個放懶的權利。/圖片提供:西尾半島物產店

西尾半島在她眼中,很像島上的中繼站、休息站,一面服務著在地人、一面服務著旅人。京燁說,兩年前來馬祖,感受到馬祖在地人積極務實的一面,「他們永遠閒不下來,熱衷於工作與賺錢,把這當作一種享受,因此,像是池大哥一人就做過很多工作:民宿業者、計程車司機、網咖老闆、報社記者、駕訓班教練、養淡菜討海人…。」看著他們如此積極,更激勵了京燁應該更多元涉略不同領域。而西尾半島則扮演了一個島上少有的,可以慢下來,坐下來參加活動、吃咖哩、看書、聊天交流的地方,一個讓旅人也能感受到充滿家溫暖、也支持著在地人生活的地方。「有時候,馬祖在地人會繞過來看看最近又有什麼新鮮事,也許就這樣走進來、待了一下午。」而這,就是西尾半島所企盼與支持的島嶼日常。

撰文|孫維利

攝影|定影影像工作室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吾然文化有限公司

企劃統籌|邱珮瑗、張維眞

企劃主編|張維眞

企劃撰文|孫維利、彭雅倫

攝影|定影影像工作室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特別感謝|馬祖國際藝術島團隊

--

--

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成立於2020年秋天,宗旨係深掘及發揚台灣本土文化、推動島嶼間世代對話、連結群島互動關係,將在地推向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