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生北投誌】用藝術說在地語言,從北投飲食文化再到地方串連

撰文|孫維利

攝影|吳瑋、林蔚靜

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週末在北投玩什麼?到陽明山泡溫泉、行義路上吃野菜、繞完北投中繼市場、再繞到北投車站舊鐵道上的有機市集跟小農們聊天買物產?講出一百種方案,都不要漏掉了 — — 逛逛北投在地美術館!

鳳甲美術館的館長葉佳蓉分享這些年鳳甲美術館是以怎樣的視角分享北投故事。(攝影/吳瑋)

在北投大業路上的大樓十一樓裡,隱藏了一座說著在地藝術創作故事的「鳳甲美術館」,用藝術包裹、述說著庶民與北投在地語彙,希望以一種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視角,走進每個觀者的心中。十一樓的電梯門打開時,左側燈光打在鳳甲美術館的字樣上,前方是服務櫃檯,右側及左側廊道都通往不同的展示空間,這天午後,美術館迷人又充滿日常與藝術性交融的氣息,讓人想在逃離外面喧擾,在這裡獨處一下午。

跟鳳甲美術館館長葉佳蓉約好了,她親切地導覽當期的展覽主題,有一處因為錄像藝術家邱子晏個展,標題名為空白《「 」》的展區,以影像辯證手法回應個人對戒嚴歷史的理解及記憶,其中一展區設計成一個狹長型的火車車廂,左右兩排對向的車位,背後的車窗向外看,剛好是難得被打開的關渡平原俯瞰美景,視野繚繞、樹群與農田格狀交織。她坐在車廂裡,望著這片美景說:「北投是一處資源非常豐饒且特別『幸運』的地方,因為與台北其他地區相比,這裡多了更多城市沒有的特質- — — 地方珍貴的凝聚力。」佳蓉因為工作關係參與了北投的發展,感受到北投在地居民的公民意識非常濃烈,透過主動推動各處保存運動、與積極爭取修復計畫,讓北投即將荒廢的古蹟得以被保存活化,如今日溫泉博物館的再度啟動。以及今年剛落幕的月琴民謠祭的音樂及在地文化得以發揚、深根,都因北投住民獨特的向心力。

鳳甲美術館的窗戶望出去,是一整片遼闊的關渡平原,乘載豐富的地理資源與北投故事。(攝影/吳瑋)
以火車車廂形式打造展場,佳蓉正在與日本來的觀展者導覽。(攝影/吳瑋)

她說,過去美術館的視角不會有這麼多在地民眾的參與,然而鳳甲美術館卻與社區、地方連結性強,「2014年企劃『北投藝群人』,透過北投文化基金會的引薦,認識了小學、中學,我們請他們來提案,有什麼課綱以外的主題想做,就向美術館提案、由我們來執行。」於是大屯國小孩子們的陶藝作品在美術館展出、清江國小的孩子們一人一繪製也參與其中、還有逸仙國小在美術館有默劇演出等,「鳳甲美術館卻希望透過不同年紀的視野、學校師生、地方鄰里親友們的參與,開始有地方串連、連結社區,讓他們理解在這棟大樓裡有這樣一座講述地方故事的美術館。」

操作三、四年後,佳蓉思考鳳甲美術館想要以怎樣的主題企劃、來提出對這塊土地的觀察及述說故事的序列。她捨棄了各學校的各自單打提案,「我們拿回展覽主控權,從美術館的視角提出議題,再去媒合學校師生、樂齡長者合作。」「我從2016年進入鳳甲美術館,剛來到美術館就執行了「2016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當中一個與北投在地歷史為主題的特別計畫《北投異托邦》、2017年起推出《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之後陸續以複合媒材談北投的溫泉文化、庶民生活、市場風景、北投飲食滋味、風土自然,推出了一系列的《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I》、《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聲響談:在地音景採集計畫》、《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等。

即使是開幕茶會,都會與老北投人一起討論、思考如何呈現北投的豐富物產面貌,呈現超吸睛的「北投風土物產上河圖」。(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每一期的企劃都絞盡腦汁論述北投的故事,像是在2019年《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開幕茶會,佳蓉就直接請北投普羅旺斯bakery & café老闆娘陳心絨設計「北投等高線茶點檯」。「她是對地方充滿熱情的老北投人,每次展覽有不同主題我都會去找她討論,因為那次做北投風味採集,我們用瓦愣紙切割出許多等高線,沿著等高線上面擺滿北投物產來呈現。」從北投區陽明山系到關渡平原範圍,北投小農的蔬菜生菜變成了綿延的平原及山系、蝶豆花酸高麗菜餡瑞士捲象徵煙霧裊裊的淡水河流、丘陵處擺上許多桶柑果凍酒釀,還有甜蜜紅蘿蔔、竹薑蜜地瓜、薑黃麵包佐南瓜咖哩醬、山茼蒿莎莎醬等豐富了關渡平原的精彩……,這就是北投有趣的「風土物產上河圖」啊!「要讓人最快認識北投,就從吃開始,妳吃什麼,決定了你將成為怎樣的人!我們找來這些有趣的北投人,從她們的專業及熱情中來談吃,可以更有創意地看見與眾不同的北投!」

這一年的計畫內容很有意思,加入了更多感官的實驗,從氣味、味道到飲食切入,當中參與的大屯國小、中正高中美術班、石牌國小樂齡班阿公阿嬤,就是用他們參與的各面向來談飲食,例如:大屯國小學生們在校園菜園裡觀察種植的蘿蔔生長情景、用影像紀錄他們眼中的植物生命視角;又或者是找來北投陶藝家陳向榮,以北投市場為觀察對象,發想出不同樣態的陶瓷食器,再印製各種象徵物產的趣味字樣來呼應市場風景。另外也找來了採集各地雜草的「雜草稍慢」主理人林芝宇,以「北投 Ki-Pataw: 一鍋女巫慢熬的茶湯」為名(Ki-Pataw — 平埔族巴賽語,意為巫女)做的風味採集,她從北投地熱谷的熱氣騰騰硫磺中獲得靈感,將土地視為鍋子、正在熬著的溫泉與雜草的湯藥,到處都在冒煙。將採集到的野草製作成「雜草稍慢廿六號茶」,她用線香書寫下所有來自土地孕育的採集配方:火炭母草、金午時花、艾草、山黃麻、月桃、青苧麻、三角葉西番蓮、野茼蒿、山黃麻、烏蘞莓、鹿仔樹、血桐……,現場煮茶給大家喝。

雜草稍慢採集北投當地的野草,煮成北投茶飲「雜草稍慢廿六號茶」。(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主理人林芝宇,以「北投 Ki-Pataw: 一鍋女巫慢熬的茶湯」為名(Ki-Pataw — 平埔族巴賽語,意為巫女)做的風味採集。(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當中,最可愛的就屬於石牌國小樂齡班的阿嬤、阿公們的創作了!藝術家程仁珮跟一群七、八十歲的樂齡阿嬤們合作「食桌風采」,開幕當天,奶奶們還相約穿著桃紅色的服裝一起手牽手、乘著公車前往赴宴,超級吸睛,佳蓉說:「這次的創作邀請每一位參加的奶奶們,寫出一則餐桌上的故事。再從這故事出發,請奶奶們重新將各種食材陳列、放在餐盤上擺盤,藝術家再拍下屬於每一桌的餐桌故事。」每一張餐桌故事的色彩非常具有藝術性,衝突、大膽、但又和諧,擺盤又各具巧思。為了讓展示更有日常生活感,藝術家程仁珮特別在高畫質影像輸出後,用曬衣架的方式來懸掛一幅幅的餐桌影像照片,看到成品時,佳蓉笑說每一桌都令人印象深刻。

每位阿嬤回憶自己的食物記憶,再由攝影創作者拍成一幅幅美麗故事。(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可愛的阿嬤們手牽手,以桃色服裝現身參加。(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她分享其中一位奶奶的創作,「這位奶奶寫了一則在餐桌上很快樂的故事,當她還是孫女時,每當村子裡有流水席,最後一道菜就會是魚丸湯,那時候大家都吃飽了,奶奶的奶奶會幫她串起魚丸,叫她帶回家吃,她就在回家的路上開心地邊走邊吃。」這位奶奶特別到北投市場買各種顏色的丸子,把它串起來、在藝術家建議下加上一點芹菜,變成記憶中最開心的餐桌風景。看著這幅串滿繽紛顏色丸子串的照片,彷彿可以感受到可愛奶奶當時的天真和開心,滿心期待的在回家途中,邊走邊咬一口,好令人動容、美麗的心情就宛若照片中那些夢幻背景色。

「我們希望以這樣接地氣的視角,帶觀眾去閱讀色香味俱全、紋理豐富的北投飲食文化。採集計畫我總共執行了五年。2017、2018年先是在地影像採集,2019年開始談風味,接著是地方聲音、時尚等。」整個系列有影像、有時間、有風味、有聲音、有在地時尚。佳蓉說,在第一屆《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I》時,以北投為基地,將作品分為二種層次,其一是專業攝影師所拍攝的作品、其二是攝影師帶領的工作坊。鳳甲美術館邀約了擅長將食物拍成外太空感的藝術家,透過串連合作,讓北投商家的空間與藝術家的攝影作品融合,如:拾米屋、芽米屋蔬食料理、普羅旺斯烘焙坊、SOLO SINGER HOTEL、北投親子館中展現。

此外,像是藝術家帶領學生創作有:大屯國小生態攝影工作坊、復興高中美術班攝影工作坊、還有石牌國小樂齡班生活攝影工作坊的阿公、阿嬤也開始走上街頭到處拍照,拍下一張張他們眼中的北投風景,最後還能用這些有意義的照片,來取代過去每日的長輩早安圖。她也試圖與美術館周遭的店家談合作,「我思考搭捷運時會經過華碩奇岩大樓、台灣森永製菓股份有限公司等,那如何讓藝術創作與商業空間結合?」最後成功談到多個在地公司、餐廳店鋪、國小及公園牆面,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不論是經過森永製菓股份有限公司、或是華碩奇岩大樓……,都能看到外牆上展示了北投小朋友的繪畫創作。「希望透過這一系列的方式,拓展合作對象,連結北投的在地產業、商家合作,讓大家都串連一起。」

藝術家郭奕臣則是與REHOW如禾永續合作,回收他們不用的裁縫機試車布、剩餘材料、時裝製作剩餘布邊、回收瓶罐等,以舊空照圖為底,拼貼成一座想像的台北地圖《心感地圖》。(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另一檔《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也非常有意思,藝術家思考「布的地方詮釋」、「與記憶交織的布」、以及「布對社會議題的回應」。聲音藝術家Daniel Ditlevson到北投市場街訪錄製了裁縫車聲、洗衣機聲、牛仔褲店家伯伯述說故事的聲音採集等,重新編輯成《織音》作品,完成了一個以聲音傳遞衣物布料的創作。

本檔同時借展了藝術家郭奕臣受如禾永續文創委託製作的作品《心感地圖》,回收不用的裁縫機試車布、剩餘材料、時裝製作剩餘布邊、回收瓶罐等,以舊空照圖為底,拼貼成一座想像的台北地圖,以鞋帶及回收布料拼成長長的淡水河、牛仔褲腳作船,心感地圖與與真實窗外的台北市景相呼應,此時,觀眾可以利用現場提供的既有素材,參與這場藝術創作,將自己認為的地圖亮點標示出來。

藝術家洪芊珩收集北投在地溫泉業者淘汰的毛巾,重新編織成一幅幅具有紋理的純白創作。(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聲音藝術家Daniel Ditlevson到北投市場街訪錄製了各種傳遞衣物布料的聲音創作,重新編輯成《織音》作品。(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溫泉業者為了提供乾淨的泡湯毛巾,都會高溫消毒、壞損率特別高。」藝術家洪芊珩則是以北投溫泉旅館的舊毛巾為靈感,邀約了在地溫泉業者瀧乃湯、北投老爺酒店、泉都、水都、嘉賓閣,將淘汰的毛巾作為創作媒材,重新編織做成系列「毛巾畫」,綻白的四方格中,有隱隱述說故事的紋路,上面有山岳、流水、瓦片、步道,都是她在北投散步時感受到的強烈元素,在剪裁後做成山與河交織的樣貌,非常迷人。

還有帶著學校孩子們思考制服與行為,設計師劉映岑與文化國小吳温仁老師合作,帶領資優班五年級同學們一起動手做出孩子們喜愛的制服,「台北的國小已經不穿制服,那在這主題下,為何要做一件制服呢?」他們便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制服的意義、設計、行為。之後再由設計師教孩子們從整布、剪布、打版、後製車縫、設計,與孩子們一起來製作一件簡化後的制服,完成後孩子們穿上屬於自己的制服,展現另一種笑顏。到了石牌樂齡班,邀請的藝術家曾嬿圩則請長輩帶一件自己很喜愛、卻又捨不得丟掉的衣服,分享在這件衣服裡有怎樣的回憶、以及沒有丟棄的原因,最後將這件衣服拆解纏繞製作成抽象的玩偶。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奶奶說這是45年她參加妹妹婚禮時穿的禮服,但現在已經穿不下了,她就做了一個穿著長裙帶著捧花的玩偶。

佳蓉說,鳳甲身為北投在地的美術館,其實有很多有意思的展演方式,甚至是身體全感知的體驗。在「2016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策展人:呂佩怡、許芳慈)裡參展的《北投異托邦》這個創作計畫當中,跳脫了傳統在美術館建築物裡的看展方式,反將展覽拉到北投實境中,邀請來自日本劇場導演高山明將北投人文地景作為都市劇場的場景,特別與北投機車快遞合作,導演高山明認為機車快遞在整個旅程體驗中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搭乘機車參訪這些景點,坐在一位不認識的人騎著的機車背後,你將生命交給對方,中間有很強的信任感,一起去完成這趟旅程。」

跟著機車運將踏上北投異托邦的七個踩點之旅,抵達這些場域後,戴上耳機、就能聽到北投故事話當年。再搭配日台文學創作者改編史料、重新詮釋的音檔對話,聽著令人震撼又共感。(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這一路將會抵達:摩托車計程車招呼站、鳳凰閣、舊公娼檢查所、舊偕行社、舊台北衛戍病院、中心新村、硫磺谷,圖為舊台北衛戍病院。(攝影/林蔚靜)

運將帶領觀眾造訪所挑選的特定七處實際展點,包含:摩托車計程車招呼站、鳳凰閣、舊公娼檢查所、舊偕行社、舊台北衛戍病院、中心新村、硫磺谷,「機車快遞的伯伯們會載參與的觀眾穿過山路,來到七位藝術家所決定的定點。」陸續抵達這些場域後,戴起耳機、掃上QRCode,每個景點分別由不同的日台文學創作者來創作:溫又柔、管啟次郎、瓦歷斯.諾幹、陳又津,他們講述北投不同時期的歷史,所有的歷史依據史料、重新詮釋,在此異質時空中,娓娓道來。

最後抵達硫磺谷時,則是聽台灣作家瓦歷斯・諾幹的作品「來到Kipatauw的Patauw」,講述凱達格蘭族當年在北投的故事。當身歷其境吹著山風、聞著來自硫磺谷的硫磺氣味、聽著改編重置的小說故事,過去與現代時空交疊,在參與者中產生了立體的虛實幻境,煙霧裊裊扮演了奇特的要角。不論是聽著虛構的、經歷越戰時期的60歲吧女老婦敘說當年、還是真實坐在野狼機車運將後,聽運將口述當年真實的載客故事、北投大小事,每一個隻字片語都能深深打動聽者的心。

佳蓉說,這些年,接待了不少來鳳甲美術館的國內外藝術家,「我會帶他們走一趟北投,路徑都不同。」像是搭公車到大磺嘴,一路散步往下到張學良故居、中心新村、北投溫泉博物館、新北投市場,結束時再到北投市場裡看庶民生活,沿著市場來到北投溪上加蓋建成的大興公園,再慢慢走回奇岩站。」有時,她也會借Ubike到關渡,像是陪著藝術創作家雜草稍慢林芝宇,直接在關渡平原上採集雜草,「她從保德宮進去,進入到平原裡的水圳、水磨坑溪裡採集,還車後我們沿著淡水河岸邊走了一趟北投郊區的一日遊。」

「北投是神奇的地方,地景樣貌及城市面容的變化不及市中心快速,所以保留了很多接近鄉鎮質地的平房住宅及街景,是一個很適合用『步行為尺度』就可以抵達各處景緻的地方。」她說,相較於城市蛋黃區,這裡離市區不算遠,但更接近自然環境,地景面貌層次豐富:有火山、平原、高山等。每次,藉著佈展之名,來自各地的藝術創作者、策展人造訪北投,她都想以步行的方式,帶他們認識這樣一個很好生活的地方;透過不同的美術館策展視角,呈現北投的獨立、自主,與真實。

在每一檔的展覽中,都希望以不同的視角及論述,詮釋我們所身處的這片土地。(攝影/吳瑋)

受訪者/葉佳蓉

「鳳甲美術館」現任館長,2016年參與鳳甲美術館團隊、擔任策展人並企劃一系列北投在地採集計畫,採集北投的影像、風味、姿勢、聲音、時尚,詮釋呈現北投風貌。希望在策展企劃同時保有美術館的獨立性、也具有地方參與及社區串連。除在地研究,葉佳蓉也策劃館內青年錄像藝術家個展,並與獨立策展人徐詩雨共同策劃「第八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

撰文者/孫維利

曾擔任《Sense好感雜誌》雜誌副主編、《Shopping Design》雜誌及其他生活風格媒體之特約採訪記者,於2017年獨立接案至今,品牌規劃及社群經營、刊物內容執行、行銷及採訪撰文、活動策展等,近十年從事生活風格線記者,喜愛自然環境、居家生活,也喜歡熱愛料理及身心療癒的事物,個性喜歡接觸有趣或有意義的事物。sunwork.11@gmail.com

島生北投誌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 顧火人設計工作室

企劃統籌|邱珮瑗、孫維利

企劃撰文|孫維利

攝 影|吳瑋、林蔚靜

圖片提供|鳳甲美術館

--

--

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成立於2020年秋天,宗旨係深掘及發揚台灣本土文化、推動島嶼間世代對話、連結群島互動關係,將在地推向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