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電影業? — — 自我推動人才流失的行業
近十多年,中港合拍片成香港電影主流部分,加上香港電影業環境欠佳、大量香港電影人才北上工作,讓不少人認為中港電影融合是趨勢。不過,過份強調北上、兩地電影融合,實際推動人才流失。中港合拍片仍屬於香港電影一部份,但香港電影工作者北上,參與的或許是一部純粹的中國國內電影,與香港無關。
早前成龍提及世上沒有香港電影、只有中國電影的言論,惹起大眾嘩然,不過筆者認為,這類的說話遲早出現在香港電影工作者口中,即使成龍沒發表他的偉論,恐怕其他香港電影「老屎忽」都會說出類似的說話,皆因過往與內地關係緊密的香港電影工作者和機構,不斷強調中港電影融合,在他們眼中,沒有香港電影,只有中國電影,是遲早的事。
過度強調北上,實質推動人才流失
近十多年,中港合拍片成香港電影主流部分,加上香港電影業環境欠佳、大量香港電影人才北上工作,讓不少人認為中港電影融合是趨勢。不過,過份強調北上、兩地電影融合,實際推動人才流失。中港合拍片仍屬於香港電影一部份,但香港電影工作者北上,參與的或許是一部純粹的中國國內電影,與香港無關。
當然,每個電影工作者有權選擇其工作地點,與其他地區的人合作有助擴闊視野和學習,而且相比本地,內地工作機會的確較多,但是香港部份電影院校、機構,不斷向年青電影工作者或影視學生,強調北上是未來出路,雖然院校的出發點是為學生著想,但這與推動本地人才流失卻無分別,對本地電影業持續發展來說,並不是好事,更何況部份香港電影「老屎忽」,每天喊著青黃不接,另一邊卻鼓勵年青人離開香港……
本地缺乏機會
上段說到院校鼓勵學生北上,其出發點是為學生們著想,以讓學生畢業後,有更多就業、人脈等機遇。不過,與其說內地機會多,倒不如說香港缺乏機遇!香港電影業,從來自我封閉,多透過群帶關係招募人才,門檻狹窄,有意從事電影的年青人,相比才能,人脈關係更顯得重要,否則也得不到好的際遇。
大家或會認為,現時有「鮮浪潮」等短片比賽,或者「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年青人透過參賽可獲得別人賞識的機會。但問題在於,一個比賽,獲資格參賽者可能只有十多二十個,獲獎者則更少,而新導演的首部電影中,劇組內新人的比例有多少呢?比賽是精英制的產物,獲獎者或會有助其事業發展,但是每年電影系畢業生數以百計,一部電影所需投入的人手也不少,一年只憑十多個各類比賽得獎者,就能解決青黃不接問題?這想法難免過於天真!更何況部分創作人較晚熟,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大器晚成,如此精英制的發掘人才方式,是否有助這類人的成長呢?
收入不穩及行內環境惡劣
現時大部份電影工作者為自由工作者,現行香港缺乏保障自由工作者的勞工法例,經驗少、缺乏人脈關係的年青電影工作者,容易遭受老闆、前輩等以給予機會為由,進行剝削,從而面對低收入、難以為持生計的困局。
此外,業界部份人士的陋習,熱愛「問候」他人,辱罵成為常態,但事實上只不過是有地位、擁有權力的「老屎忽」,把發脾氣合理化,實質是職場欺凌!然而,當年青人接受不了而離開電影行業,卻被「老屎忽」指責「唔捱得」,並強調自己也是被「問候」長大,這是獅子山精神也!
勿做「佛系電影業」
以上問題,反映香港電影業有意或無意地自我推動人才流失,不利電影業的長遠發展,如果香港電影業真心打算改善現時環境,必須製造更多公平的就業機會,而非現時各種群帶、山頭主義林立,同時需改善新人待遇、以及倚老賣老的風氣,才能改善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一個電影業不懂痛定思痛,檢視自身問題,並採取改善方法,再多的人才也會流失,或許香港電影業邁向「佛系電影業」更進一步:不改革、不檢討、不公開招募、不改善薪酬待遇,緣份到了,人才自然會來!
這個是電影圈的電影推薦及行業生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