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過雲呑博士篇〈殺人警察〉嘅同我入嚟,炒晒車喇你哋!

kayue
Sep 24, 2019

--

撮要:

(大家都想知真相,但想知就唔應該畀流料阻住我哋,下面再解釋,睇完先講,唔好留廢話。)

  1. 雲呑博士用嘅資料錯到離晒譜,佢都明顯無睇清楚自己引用嘅資料。
  2. 有人話畀佢知數據有錯,佢話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嘅詮釋,仲拋錯書包咁話「作者已死」。
  3. 佢掛博士個名岀嚟,文中強調學術,用錯數據誤導大眾,而且篇文廣傳(FB 18K share,連登熱門post),有錯唔認唔可以姑息。唔好以為質疑警察、可以令大家關注831事件就無問題,錯誤資訊對整個運動有害無益。

等我簡單recap一次:

由語言學博士潘永堅(Vinton Poon)打理嘅Facebook專頁「雲呑博士的語言藝術 Vinton’s Art of Language」喺9月17日岀咗一篇〈殺人警察〉,聲稱自己係學術人,未夠足夠證據唔咁易輕信太子站831打死人,但當佢分析佢一位「學術界朋友」整理嘅自殺記錄後,佢認為「令人很難懷疑警察沒有殺人,然後故意毀滅證據」。

雲吞博士的語言藝術 Vinton’s Art of Language Facebook帖文截圖,全文截圖見文末

但幾位作者( 陳婉容 Sherry​、 朱孝文 Lanston​、 科豆 Scientific Papa​)同我分析潘博士公開嘅數據,發現有幾個問題(詳見參考資料,呢度簡單講下):

  1. 我對晒108項記錄,數到17個錯,當中10項應該刪除,其餘7項錯日期/時間/死者資料;
  2. 數據錯可以當佢信錯人(同埋懶得check),但佢嘅資料入面本身寫明無死或者唔係自殺死嘅案件,〈殺人警察〉入面都計咗落去自殺死亡嘅數字;
  3. 佢話「裡面當然包含了義士在太古廣場外面墮樓的自殺個案」,但入面6月15號無一項記錄係喺太古廣場外嘅梁先生,令人強烈懷疑佢寫文前無睇清楚資料;
  4. 同另一組「2019年香港自殺資料統計」嘅數據比較,潘博士呢位「學術界朋友」嘅整理喺六七月漏咗大量自殺案,導致佢嘅分析出現「8月底9月頭自殺數字突然飆升」呢個結論(見下圖)。

9月19日潘博士喺佢個page岀埋英文版,有人喺嗰個post度留言貼咗我呢篇文,但潘博士拒絕承認錯誤。佢回覆指自己強調佢唔係要證明警察殺人,而係對警方指無人死喺佢哋手上呢個講法提岀合理懷疑。

但,睇過〈殺人警察〉嘅話就知潘博士喺度狡辯,佢篇文個標題已經係指控警察殺人,文章一開始佢話自己開頭有懷疑,但睇完數據後「這懷疑[⋯]一掃而空」。文章結尾佢更話:「打這篇數據展示及分析的時候,我心其實都在顫抖,一邊為警察邪惡的所作所為感到無比驚訝,亦為無辜死者感到極度難過」。

我都希望無死人,亦痛恨濫權施暴嘅警察,但見到堂堂博士咁樣兜,都極度難過。

潘博士又喺回應中正確指岀,單睇數據,其實睇唔到警察有無殺人再借自殺案毀屍滅跡(如果數量唔多,係睇唔出;如果數量多到睇得出,又要解釋點解無其他證據出現),問題係,如果佢真係咁諗,喺篇文分析自殺案增加(提返大家,真係無)又為乜呢?

我要求潘博士撤回文章、承認錯誤、向大眾解釋返篇文錯喺邊度(唔一定要刪文,可以喺個post最頂解釋點錯法,當然都要出返個新post講),如果佢唔同意,大可以指出我點樣話錯佢,但佢點回應呢?

蒐集數據的方法,對數據的詮釋分析,各家各異。我的數據是公開了的,歡迎大家自己判斷。不喜者,也歡迎自己建立會引用自己覺得可靠的數據,得出自己的答案。一些讀者的個別激烈反應,筆者相信他們沒有惡意。人身攻擊等無謂之事,無益香港自由與民主的抗爭。願同行兒女互勉互融,一起爬山不要踩在別人的頭上稱高地。

雲吞博士的語言藝術 Vinton’s Art of Language Facebook帖文截圖

潘博士以為自己公開數據就無問題,完全無回應啲資料有錯(我只係對返佢啲資料)呢個問題,而佢六七月自殺數據嘅遺漏,係直接影響結論嘅問題,唔係咩「各家各異」嘅蒐集數據方法或者詮釋問題。如果話「學術討論本來就是多元的熱鬧的」,我都想指出,學術上都不容許犯下呢種低層次錯誤之後諸多推搪而唔撤回論文。

--

--

kayue

Factcheck Lab 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