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五步驟讓你不再找不到人】

黃俊豪
6 min readJun 1, 2019

--

大綱

  1. 前言
  2. 讀書會的定義
  3. 目標
  4. 參與人
  5. 流程與解釋
  6. 選書
  7. 結論

前言

當我在跟IG大神借書的時候,發現有一些人對我說對於讀書會有一點興趣,但無奈這是辦給社內的讀書會,怕中間會沒辦法發生好的化學效應。所以,我打算寫這篇文章,讓大家知道怎麼簡單的辦讀書會,讓讀書會發生在彼此的生活當中。

讀書會的定義

當初在 NTU.DT 辦讀書會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從 DT 畢業之後能繼續有連結,但無奈於大家太忙著學習,或是只是單純出來玩耍有點沒有誘因。除此之外,認真的讀書會對大家來說負擔太重,因為需要讀完一整本書,而且可能還需要熟悉書內的內容,並帶著想法來參與。

因此,我將這種讀書會的意涵定義為:「用輕鬆簡單、沒有壓力的方式來讓大家學習,以維繫感情。」

目標

把讀一本書以及對這本書的了解程度畫成一條光譜,光譜最左側是只讀導讀、封面、大綱,了解程度只有略懂。最右側是全部讀完這本書,對這本書的架構、內容都瞭解了。我想這場讀書會的目標是讓你對這本書的了解程度落在這兩端光譜的中間。

對書了解程度的光譜

參與人

一場讀書會其實也可以比擬成一場報告的討論或是一場簡單的小專案,目標是讓大家對這本書的了解程度提升,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是會需要大家的踴躍討論以及平均分配每個人的說話份量(這點後文會解釋)。因此,會希望找彼此熟悉的人一起辦讀書會,確保建立良好的說話空間(check-in是一種方法,後文會解釋),使每個人都能分享己見、分享書中內容。

流程與解釋

第三步:共讀

為了解決大家平時很忙、懶惰的個性,再加上初衷本來就不是要成就一場強度很高的讀書會。所以,不安排大家事前要讀哪些內容,以減低大家的負擔和增加出席率則為主要目標。解方是用共讀的形式來安排這場讀書會。
共讀的方式為:先將一本書依照章節和頁數平均分成人數的等份,再判斷這些頁數和章節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可以閱讀完七至八成,依此設立時間。依照經驗,前幾次的讀書會皆為設立共讀時間30分鐘,再依照現場讀者的狀況,適時加上10分鐘,一次一次慢慢加上去。建議是不要超過50分鐘,否則讀者會太累以及難以整理資訊。這樣設立的原因是,我認為一本書一定都會有幾個核心價值和概念。在一個章節中,其實只要讀到七八成,就能夠大概抓住那個概念,去和大家分享這個章節的內容。若中間有什麼實用的工具或方法,也可適時地在討論時分享與 add-on 在別人分享的內容之上。

第一步:設立主持人

如同上述的方法所說,大家讀的內容會被分散到其他人身上,所以必須要讓大家的發言時間被平均分配,才能夠足夠了解一個章節是在說什麼。因此,主持人的工作在於要好好的控制每個人說話的時間,提醒說太久的人要加快速度,通常我是會比手勢,讓他們加快說話步調。
承接上一點,要讓每個人說話的時間被平均是為了瞭解書中每個章節的內容,所以不只時間要被平均,說話和總結的方式也要注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快速在腦中整理閱讀的資訊,但大多數人可以零零總總的把看到的內容說出來,所以主持人必須要給來參與讀書會的人一種「我會好好幫你總結」的信心,好讓彼此願意開口發言(這裡的意涵並不是主持人需要承擔所有總結的責任,而是可以開頭發問,帶起討論的氣氛)。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很不會總結的人,所以我會透過發問,讓發言者自己總結自己的話。發問的方式可以多問:「為什麼作者這樣寫,是前面有提到什麼內容嗎?」、「所以,這章節想表達的是 _______ ,這樣嗎?」來達成簡單的總結,並確保彼此在討論的同一條線上。

第二步:check-in

check-in的目的在於讓小組討論的氛圍活絡,所以可以設立一些有趣的題目,像是「如果你可以得到一種超能力,你會想要哪種超能力?」、「最近生活的最糗的事情」、「如果可以跟一個名人吃飯,你會想跟誰吃飯」。若需要其他話題,詳情請洽,我之前有設計一份話題卡,目標是讓陌生人快速產生連結和製造聊天氛圍。

第四步:討論

參與者是最大的關鍵,如果參與者這個角色太難,我想大家的出席率應該會很低。因此,以下為討論時可以依循的方式,希望具體的方式可以讓大家更能上手參與者這個角色。
在參考其他讀書會的資料後,我會給大家三個方向和問題,讓大家在共讀的時候可以思考:
1.認同/不認同作者的觀點在什麼地方? (請提出具體且有支持的論述)
2.和自己經驗相同/不同的點在哪?
(不一定不認同,也許是看到新觀,或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
3.最後是看完後仍不明白的地方在哪?
(請定義清楚自己的問題,通常”把它寫在紙上” 會很有幫忙)
參考資料:HPX 輕鬆聚主題讀書會
依照這幾個方向閱讀,在分享時可以以這些觀點論述。開始發言之後,會慢慢的發現自己或其他人的論述哪裡有問題,而其他參與人與主持人可以透過找到矛盾點,來繼續釐清書中的內容。

這段話隱含著:「只要願意開口發言,不管是有邏輯還是還是沒有邏輯的任何論述,都可以慢慢了解書中的內容,所以不要害怕開口。」

第五步:流程再設計(檢討)

一場讀書會的成就必須要大家共同承擔,所以檢討是必要的。但檢討並非這麼嚴肅、枯燥、傷感情,我們最常用的檢討方式是 I like / I wish。會用這種方式的原因是要塑造出讓大家願意說話的環境,在台灣的文化,當面講壞話多少有點難堪,所以以 I wish 的方式,說明自己希望可以增加什麼樣或是減少什麼樣的元素,以自己期許的角度出發而非指責別人。而 I like 的部分在於,提醒大家檢討並非只是說不好的地方,好好地稱讚別人也是檢討中很必要的元素,以創造一個愉快、願意透露自己想法的氛圍與環境。

選書

目前對選書沒有太大的專研,也沒辦法提出選書的原則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是和大家分享我辦過讀書會的書有哪些,大家可以依循這個 pattern 參考選書。以下為選書:「關鍵在問(引導學)」、「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即將要用的書有:「引導:團隊群策力的實戰指南」、「精實創業」。

p.s.如果之後大家有辦讀書會的話,可以幫我把這裡的選書原則補上,或是可以來和我討論有哪些選書原則。

結論

讀書會沒有想像中這麼難,最後想給大家設計思考的其中兩個核心價值:「動手思考」、「擁抱失敗」。不要害怕會辦出失敗的讀書會,而要去想每場讀書會都是需要大家一起尋找進步的可能性。

「從你開始開啟一場讀書會,先辦再說。」

--

--

黃俊豪

希望透過內容、圖文的設計,讓社會大眾可以在資訊對等的前提下,對不同的議題溝通與討論,建立一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