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Fall CS M.S. 經驗分享(下篇:顛覆印象)

Adrian Hsu
20 min readJun 4, 2019
#SceneAtUCLA photo by @nick_renyuhao

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請點此:

我是 Adrian,也是這屆 B03 電機系學會的會長,很高興你願意點進來看。今年九月我即將要離開育養我長大的這片土地 — 台灣,去美國加州 UCLA 唸 CS Master。這篇文章的主要是想留給系上的學弟妹,記錄我的留學申請心路歷程,也為我大學四年半的生涯做個總結。我會盡量以個人觀點與經驗出發,並避免冗餘的、陳腔濫調的 PTT studyaboard 版內容。如果你只是對於申請有興趣又碰巧路過,也很歡迎你進來讀一讀我的心路歷程。

系列第一篇談的是「經歷」第二篇是「心態」。其中 6–3 #我想說的:碩士跟博士不一樣,是我本系列最想傳達給學弟妹的一個概念。簡言之,我認為電機系的大家太習於跟風了、這可能使得你的履歷不夠突出。不要因為大家都做研究、你就跟著做研究;學霸是學霸,你就是你,自己想清楚要的是什麼。

為了怕自己的心得太過偏頗 or 過為侷限,如果你有別的看法、或是跟我的論點有歧異的話都很歡迎跟我說哦,以求平衡報導一下。在文章留言或是私訊我都可以,我有把聯絡方式放在文末。

6. 最後想和你說的,都在這了…

6–1. 我想說的:善用台大的學習資源

台大有許多很好玩的資源,諸如通識、外系的必選修、社團或系學會、出國交換、小組討論或上台報告…等。我盡力去嘗試各種新事物、但同時也被迫放棄不少,畢竟我擁有的就只是這短短四年,很多都才剛領悟到、好奇心甫被點燃而已,畢業卻一晃眼就到來、那些沒玩味到的都成了遺憾。

但首先你需要的可能是跨出電機系的舒適圈。 讀到這裡的你可能會反駁、可能覺得是老調重彈:「這哪是舒適圈?系上的課重成這樣、拿不到好 gpa、沒本錢充實履歷,哪有餘力考慮這些?」是啊,因為系上課程太重、為了衝高 GPA 、或只是滿足從小就被大人所期待的「好榜樣」,我們渾然不覺自己也喪失了好奇心、甚至也弄丟了對於「工程師」以外所賦予自己的想像空間。

如果大學四年只專精於電機系、通識只選甜涼的(到學期末還不認得老師長相的那種…)四年不碰任何社會科學、不管政治、不在乎任何公共議題、對藝術或美學素養也毫無興趣,也許你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工程師(是的,我也會發自內心的恭喜你)但對於未來的想像呢? 除了工作上的爬升與累積財富,還有什麼面向能夠定義這樣的你嗎?

如果能重來的話,我最想做的大概是培養對公共議題的批判思考,還有多學些社會科學吧。

6–2. 我想說的:學習溝通、學習分工合作

我們常把這些 people skills (或者稱之為 軟實力)視為「管院的伎倆」,殊不知自己做起來也沒做得比別人好。

系學會與電機營帶給我的影響甚鉅,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衝擊來源。原因在於兩者的宗旨不同:系學會的宗旨是服務電機系學生,而電機營是讓電機系學生之間建構更密切的連結。系學會是需要長期規劃的。每天都會有少許雜務要處理,或是時不時的開會通知、家長投訴、學生求助、以及廠商、企業、活動的接洽。閒的時候很閒,忙起來的話,沒人在乎你是否正在準備期中考,反正該處理的就是要處理掉。電機營是在短時間內有極多的事情要處理,需要在記憶中苦苦搜索有沒有漏掉的任務。

我很慶幸有這樣的機緣能擔任會長/總召。在這之中我學會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上,學長姐做過的聽聽就好,該維持的就維持,該砍則砍;學會幫自己訂死線、還有幫別人訂死線;學會提醒別人,定期關心進度;學會體諒對方,不要把別人作的貢獻,都當作他自願要做的;學會堅持己見、以及尊重他人;最後,也學會習慣有人終究會討厭你。

對我來說,大三這一年最重要的是學會幫別人調解,在這之前,我從來沒辦法想像自己要為了別人的立場而放低姿態,好聲好氣的出來緩衝「這又不是我捅出來的簍子,為什麼要我去收拾?」不管是對系辦、對學生家長、對系友、或是系學會的幾個幹部自己起爭執。很幸運地,我經歷不少這類的事(?),也累積了經驗值。

雖然只是些沒啥大不了的領導經驗,以後長大回來看一定也覺得「這種小事也拿來說嘴啊」但到目前為止,我真的從系學會的這群朋友學到太多了。 people skills 累積的過程,就像是把我拋進大海放任我自己學游泳一樣,很心狠、但很有效 lol。最愛 B03 的大家了 ❤

NTUEE B03,大部分也都要去美國了 xD,之後再來場勝利會師吧

6–3. 我想說的:碩士跟博士不一樣

最後的最後,我想講講自己準備申請時觀察到的現象,這可以延伸到電機系四年的種種。以下討論的都是非研究型 program (i.e., 就業型)的申請建議,可以選 non-thesis 的那種 program。

我認為就業導向的 CS Master Program 對那些做過一些研究、發過某某 Paper、成績還不錯、GT 也都有過線,但是除去學業之外卻找不到亮點的申請者並不會有太大的加分。然而,身旁多的是那種想去美國找工作的同學,卻選擇砸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產出論文,或者是 GPA 特別高但沒有其他亮點。

(註:大多數 Program 是就業/研究並重,有些是純研究型的 Program:UT Austin, UIUC;有些則是另開 MEng 或是 MS 裡面可以選 non-thesis,例如 UCLA, CMU ECE MS in SV

我認為這是策略上的錯誤、而且已經行之有年了(再次重申,我討論的是非研究型的 program)我相信以美國教授的觀點來看「做研究+好成績」並不是錄取的保證,所謂的軟實力也很重要,或者說是 Entrepreneurship(創意/創業思維)美國有很多創業思維的課程,但談的並不是我們傳統想像的那個「創業」:不是要你開公司發大財、更多的是設計思考、團隊領導、專案規劃…等各種軟實力的綜合。有人會質疑,這不就是管院的那一套嗎?是的,而我相信儘管我們申請的是 Engineering 而不是 MBA,但這仍然適用。你應該在 CV 多談談自己的軟實力,而不是只寫出可量化的研究經歷。大多數人忽略了創意這塊,或是不知道要把自己的領導經驗或課外活動(系隊、社團、樂團、公益、學生自治…etc)寫進 CV 裡、以為教授不想看;更甚的是大學四年直接放棄培養,反正申請又用不到嘛

我想說的是:成績不要太差、研究成果可有可無、實習找 Committee 會聽過的大企業。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個人亮點、證明自己有創新思維的一面,這就是美國名校的錄取保證了。

我覺得台灣或中國的申請者太容易陷入本位思考,而忘記 Committee 身處於美國、他所看到的學生都是以美國那套教育長大的。我們習慣接受成績就是一切、一邊刷著一畝三分地或 GradCafe、並把各種能說嘴的都加以量化:「2 篇頂尖會議二作、1 篇水會議一作、半年大公司實習、2 個月新創實習、3 封大牛推薦信、GPA 中上、GT 達標…」我們以為這就是自己的賣點,然後死命地將賣點濃縮成一份又一份的申請文件。結果登場:同樣的三維、同一個實驗室,有人 ad 有人卻被 rej,最後怪罪到 Committee 太捉摸不定、CS 太過競爭,或是單純自己運氣不好。我們用當年學測申請的態度來準備美國 MS 申請,卻忘了把自己放進別人的鞋子內。

我懷疑這樣的申請準備方式是有問題的,甚至是個迷思:「做研究」與「成績」決定一切。但真的是這樣嗎?倘若是 top 3 夢幻名校要求這些高標準(e.g., GPA > 4.0 或是有頂尖論文)我認為合情合理,但其他名校呢?他們也在乎這些嗎?就業導向的 MS Program 老話一句、就是學校為了養博士而開設的生財工具。當然有部分學生進來後會繼續唸博,我也不打算排除這類可能,可是我很肯定大部分學生,其實都是為了去修 CS 課程、拿個身份、然後盡快找到工作進職場當碼農。在這個前提下,我相信 Committee 也不會要求 MS 學生對於研究有太多的表現,甚至「做研究」這件事本就是 optional 的。

既然如此,你的總目標是進入職場、當個好碼農,那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做研究專題、拚論文呢?除了發論文,沒有其他可以讓申請履歷加分的成就嗎?在大三大四這兩年,是有些神人同學能夠一篇篇接著發,假設你能夠做到好了、更甚的是你想要複製這樣的成功嗎?因為同學都在修專題、所以自己跟著修專題?因為成績不好,所以需要有論文才能功過相抵?因為大家都栽入 AI/ML 的研究,所以你也一頭栽進去?因為大牛的推薦信聽說很有效,所以就一窩蜂搶著進他的實驗室卡位?到底為什麼?

brain explosion memes

有人會說,拚論文可以證明我在某個領域能鑽到一定的深度,未來進職場就算換領域也能做得很深。我同意這個觀點,但這並不適用於每個想讀碩的人,至少我就不適合。我對於挖掘新題目、鑽研同一件事情並不擅長,我自認能做出一些成就、但我並不是很享受那樣的過程。大四實習後,我才發現自己喜歡軟體工程甚於做研究,才後悔沒趁著畢業前多找幾個實習,而是做著不感興趣的專題。因為我以為做研究會比實習更加分,所以就埋頭下去做了,無論自己喜不喜歡。

有人會說,因為大 CS 時代太過於競爭,相近的對手都有發論文,條件上不能輸所以我也要發。這個我也同意,但是這是針對研究型 program 才要加權去考慮的吧?如果你在其他層面表現得比他出色,這樣的論點仍成立嗎?例如:相近的幾個申請者都有一篇水論文二作或以上,很不巧的你沒有,可是你卻有一個結合心理與資工的中型專案,你是團隊發起人、並且展現創意解決弱勢族群的問題、或開源 github 拿到 > 100 stars、或參加企業的比賽得獎…諸如此類的成就。雖然沒有學術上的肯定,可是你覺得 Committee 認為哪個比較有記憶點?哪個才是 MS 要找的人?如果我是 Committee 的話我會選擇後者,兩個當然都很優秀,但他相對來說比較特別。

講了兩個論點、好像頭頭是道的,但我還是要打臉一下自己(感謝

給的意見!!)。做專題不只是發論文衝履歷,他本質上是為了對這個領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所需要額外花的成本很少的一種方式。就算你未來想找 SDE 工作,大多也會需要練出自己專精的領域,我想到的像是 robotics 自動控制(公司例如: Boston Dynamics)、訊號處理、網路 (公司例如: Cisco Inc.)、資安、電腦視覺(公司例如:Tesla AutoPilot Team)…等等之類的,這些都是跟著專題才會學得有效率;除非你要的 SDE 職缺是 android/ios 或是 full stack web 或 UI/UX 這幾類偏向使用者應用層面的,那其實是靠自學後直接去找工作就足夠(電機系也沒有這類的專題可以選 XD 隔壁資工系有行動裝置或交互設計、HCI)專題本來就不一定要是走上學術研究,碩士後選擇的工作也跟領域切身相關。

我完全同意這些,只是這篇文章不打算講專題、而是想多強調除了專題還有不同的路,提供一些同溫層之外比較異質的聲音是我這篇文章的定位。就我的觀察,大家好像把研究的比重放太多、實務經驗和軟實力的培養放太少了,而我不認為這對於 committee 在挑選碩士生時是個好的策略 — 合適的 MS applicants 應該要有多一點實際解決業界的經驗。

p.s. 如果可以把找專題或實習的時間點提前就好了,當然可能需要配合課程改革不然二下…

工商時間:如果不打算找最常見的 SDE、而是找特定領域工作(目前想到的是 Robotics,而公司職缺例如 Boston Dynamics ) or 你想看特定領域的 MS 申請心得 or 你有在考慮念 PhD 的話,這裡再貼幾篇 MS 強者的心得分享。

  1. I-Te Hung [ PTT studyboard ] DL/ML CSMS 學長他透過實習取得 特斯拉 Tesla Autopilot Machine Learning Scientist 的 Offer

2.

[ CMU Robitics MS 申請美國機器人相關碩士經驗分享] MOMO的機器人留學夢,系列共 10 篇、超級完整

我覺得我自己不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沒有很清楚「我想要什麼」(讓我在構思SoP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 XD),綜觀大學四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看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認為自身這樣的性格有部分是來自於台灣的升學體制影響(牽拖一下)。在我們升學的路上,沒有太多鼓勵個體去嘗試新事物的機會。因為嘗試就代表著「風險」,然而,「穩中求勝」的套路才是整個社會所推崇的……若真要說大學四年有什麼遺憾的事情的話,我會覺得是自己太晚去挖掘這個領域的不同可能,不論之後想去做軟體/硬體工程師,想做研究人員(R&D),想當教授,都可以在大學的時間先踩點、試水溫,畢竟在大學時候嘗試的機會成本是最低的。

(2019.5 UMich ECE MS

幫他業配一波 XD 點此讀卓同學的申請經驗分享:https://medium.com/@jaycho2007/m-s-ece-cs-applications-776098fca74e

就以強者我 Stanford 朋友 F 為例吧。她的研究成果雖然不是很到位、沒有實習、成績也不算突出(可是比我好很多啦,是相較其他人不算突出)但她的經歷非常豐富:跨足心理系、對生醫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批判思考能力強、不僅有多次領導經驗、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而且願意為了他人貢獻。她的個人特質也非常鮮明,我打賭只要看過她的申請文件,Committee 就算想忘記也忘不掉,寫得真的很精彩。最後,幾乎每間學校都收了她,包括夢幻名校 Stanford。

第二個是強者我朋友 topjohnwu,他考上 UMich 沒多久就進入 Apple 總部實習了。他雖然沒有突出的專題研究、沒發過論文,但他一個人打造出 Magisk (https://github.com/topjohnwu/Magisk) 一個通用介面來讓 android 開發者能輕鬆的開發以及維護 systemless 架構的 module。

紅色圈起來的部分:當兵每個六日放假都沒有耍廢、都在寫程式。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白話來說,他就是 android root 界的創世神。他憑著自己雙手架構全球最大的 android 刷機生態系,全世界有好幾萬人關注他的更新。而他背後的努力,是從高中開始連續五六年沒日沒夜(早上六點睡的怪咖)的學習與模仿,不論寒暑假、學校段考準備、甚至當兵的每個週末他都全心投入。因為他的堅持才孕育出這樣的傑作。

第三個例子是強者我學長(他大學畢業就直接入職場了)他做了一個驚艷全系師生的作品,一直聲名大噪直到今天:電機之夜的光舞(Light Dance)

出於 maker 動手做的精神,他把幾位 ACM 的國手找來開發一套系統、在 8 位舞者身上貼滿冷光條的發光衣、對著強烈的音樂節拍不斷變化聲光效果,包含隊形走位、舞蹈元素的融合…等。這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幾個工程師、一份 github 的 sample code、有限的預算,與數不盡的熬夜開發。他憑著自己的號召力與創意,打造出要價十萬的系統、獲得滿堂的喝采,最後成為電機之夜的傳統(真的很印象深刻啊,連身為工作人員的我們都不知道有這個表演…!當時的激動和興奮感仍讓我渾身雞皮疙瘩)。這個事蹟顛覆我對工程師的想像:我從沒想過能用所學打造這麼酷的東西。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 entrepreneurship 的最佳典範:領導能力、創意、跨領域整合、還有熱愛所選的毅力。儘管沒有太好的研究經歷、但我相信把這些故事講給 Committee 聽,他們也會很樂意了解這幾位有想法、具備創造力與領導力的年輕人,還做過哪些有趣的事蹟。

當然,還是有少數頂尖聰明又非常努力的學霸們,可以課業、研究、實習、女友、課外活動並重,然後課餘時間玩個創業,全部經驗值點滿(e.g., 強者我朋友 Jason, Gary, Daikon…and more)然而,你為什麼要一昧模仿他們、而不是把目光移開,好好想想自己擅長的是什麼?難道你是讀到電機系才發現自己不是最厲害的嗎?大學四年只有一次,能做的事情有限,貪多嚼不爛。為什麽要跟他們比來比去、左一句「大神」、右一句「跪了」的在那邊感嘆自己不夠好?

除了做研究產出論文,當然還有很多選擇。做實習、參加黑客松、參與 open-source 專案、開源 github 專案蒐集星星、加入坊間的技術小聚、自己做課後延伸專案、參與 g0v 或 HITCON、打 ACM 或 CTF、帶著學弟妹做系上網頁接 case,或者是跨足設計、商管、心理、社工,關注公眾議題、想辦法盡一份心力…等。這些東西的範疇可以只是兩三個好友因為好玩而動手做專案,想跟大家分享、僅此而已;但也可以延伸到學生創業這樣的格局,端看你的熱情程度,以及你未來寫 SoP/CV 時打算如何論述。

我不是要你放棄專題研究、轉而去做譁眾取寵、花俏的創意小小專案。也不是要你教授推薦信都不拿了,只做實習。如果你喜歡且擅長做研究,有熱忱(和足夠的智商)當個人人稱羨的論文製造機(e.g., 強者我朋友 KJ)這當然很幸福。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喜歡、或是你不擅長做研究,學長姐們其實有走過很多其他的路、而且最後申請結果也不錯。

就像 UCLA 的 CS MS,進去之後也可以選擇 Thesis 或是 Capstone Project 啊。我想說的是大學時期就可以選路了,不用等到碩士。一個在申請 SoP 上寫說「我錄取後要選 Capstone Project 」的人,一翻閱履歷卻發現、他大三大四全都在埋首做研究發論文、沒有實習或實務經驗,這對於 Committee 來說不是很違反直覺嗎?所以,兩種都試試看吧,到底是研究還是工作/做專案更吸引你,而不該是像電機系的現況這樣:所有人都不分青紅皂白、擠進實驗室要做研究,對於其他的可能性卻只花很少的心力,甚至四年來都沒試圖嘗試過。

有任何意見歡迎找我討論 ^^

Reference:

  1. UIUC: Guidance on Writing a Statement of Purpose http://publish.illinois.edu/engr-gmap/sop/
  2. Stanford: What’s a Good Statement of Purpose?https://ed.stanford.edu/sites/default/files/Statement-of-Purpose.pdf
  3. UCLA: Thesis v.s. Capstone Project https://www.cs.ucla.edu/proposed-m-s-program-of-study/

[20190607更新] 針對 6–3 的疑問整理

  1. 文中提到的論點又是怎麼得知的呢?我覺得不去認識一下 committee 的成員去聊一下不會知道?(btw 是有學姊跟我提過實習還滿重要的,在國外找實習的時候他們會prefer有工作經驗或至少實習過的)

你點出了我的破綻: Committee 的標準一直是個謎,我並沒有認識真的 committee。至於我的推論主要來自各學校對 CV & SoP 的要求、查過的 quora 問答、或是官網上所寫的申請人 requirements。

所以搞不好我是錯的,Committee 著重的點真的是 研究成果+GPA + G/T,而 leadership、intern、 open-source、黑客松、經營 github profile 或是 start-up 那些都是很 minor 的。但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的原因是,後面這些才是你在眾多申請者中會有明顯的、個人化的差異,更能揣摩出你是個什麼樣子的人。第二點是,我覺得除了中國和台灣的學生愛拚論文拉成績(文化方面的影響吧),其他國家 or 美國當地的 applicants 申請 MS 的應該會有更豐富的經驗,比較全方位一點,也就是文中的 entrepreneurship 特質。Committee 身處於美國、他所看到的學生都是以美國那套教育長大的,我覺得如果你的特質跟他身旁的學生們相符,他自然而然會更願意收你。

(感謝

的建議)

2. 「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是 case by case,不是說你有 A,B,C 就一定能上這個 program,更何況每個 program 看重的東西不一樣,甚至每個 committee 委員偏好的東西也不一樣。像 CMU 的 MSCV 評比項目也有一項是論文發表,但也有開源項目的評分 (不知道權重分別為何就是)。

關於實習或是工作經驗的話,我知道 CMU 有些 program 也看得很重,像是Software Engineering 的 MSE 跟 MSIT-SE 你沒有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的話根本不滿足人家的 admission requirements XD」

(感謝 @朱文瑄)

3. 「事實上我覺得會有 做研究 這個權重進來MS 這種印象 是因為Machine Learning 太紅 我個人觀察這是以前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 沒有一個領域紅的那麼誇張 已經到史無前例狀況 顛覆了不少規則(應該也空前絕後了啦XD)

因為在2014以前的申請狀況和大家準備的背景分佈(就我所知) MS其實準備方向跟你提到的差不多(可能稍微沒那麼多元因為那個年代東西比較少),大家的大學生活其實也現在沒那麼蜂擁在某個領域,蠻chill & diverse的。所以如果之後只想MS CS → CS job 沒有要真的搞ML我覺得也不用去擠lab,把CS related GPA先灌到3.8以上剩下的就像你說的其實我覺得不影響。 因為到時候很可能是分開審

我某個現在UC某校當committee同學偷偷告訴我他們審MS 時候看到要做ML就先丟一堆,沒有的再分另一堆…. ML那一堆很大就開始撕殺 因為選不完所以開始用論文殺,可能因此造成了大家都去拚論文的這種狀況。(於是他告訴我一個技巧就是不要在你SOP提ML如果你背景不夠硬的話而且沒有真的一定要做的話…畢竟學校要收的是MS “CS” 的學生還沒打算改名叫 MS ML.. lol)

disclaimer: 上述僅是其中一個committee的想法,不代表整個美國都這樣,只是說現在ML熱門到已經有這種情況的存在。」

(感謝 @Kuan Chen)

7. 結語

總歸一句,不用因為別人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希望我的這段文字,能帶給未來的你們在準備態度上有些許的改變。學弟妹如果有來 LA,認識也好、不認識也罷,歡迎約我出來聊天耍廢哦。

@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inChun.Hsu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drianhsu

--

--

Adrian Hsu

Software engineer at X/Twitter@SF working on Recommendation System. Also an entrepreneur, enjoys financial analysis and cognitive/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