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T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校內設置英文畢業門檻是否真能幫助學生贈進英文能力?

中山醫學權部
4 min readDec 31, 2018

依據中山醫學大學的大學學生英文能力檢測暨畢業資格實施辦法規定:

檢測標準

一、本校英文能力檢定及格標準,以通過全民英檢中級初試或其他相當於全民英檢中級初試合格之認定標準。醫學系、牙醫學系、應用外國語言學系英文組則以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或其他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合格之認定標準。

二、前項所稱英文能力檢定及格標準(畢業門檻)為「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英文能力檢測對照表」所列任一英語文能力檢測之校訂標準,通過參照標準並符合其他畢業資格標準,始得畢業。

第五條

一、學生應於畢業前擇一參加經認定之校外官方英文能力檢定考試或校內「中山醫大英文能力檢測」(CEPT)英文檢定考試,並於每學期開學後繳交通過之成績證明文件至各系登錄,以作為畢業資格審定之依據。

二、學生入學前通過本辦法所規定之校外機構英文鑑定證明,具同等效力。

三、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學生,聽覺障礙或視覺障礙達中度或以上者,得提 出申請英文免測。經教務會議通過者其畢業資格不受本辦法之限制。

中山醫大學生有兩種方式可以依照學校要求通過畢業門檻,一種是藉由校外的英文檢定、另一種是參加學校舉辦的CEPT來通過標準;目前學校採取的制度是,讓學生自由選擇要參加校外考試,或是直接參加校內CEPT通過即可。

校外的英文能力鑑定考試的報名費用動輒上千,對於中低收入戶之學生,往往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此外,學校的「中山醫學大學學生英文能力檢測暨畢業資格實施辦法」裡,完全沒有對於低收入戶學生的輔助方法,一方面期望學生自力通過門檻,一方面卻致使學生有壓力在身。

而校內的CEPT考試雖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學校也看似做出妥協,讓學生直接於校內考取英文畢業門檻,但另一項問題卻是:校內的英文檢測是否真的能表現學生的英文能力?通過了CEPT倘若學校期望學生能將英語能力應用於未來職場上,學校的證書是否有著如同校外英文檢定的公信力,我們不得而知。

學校在舉辦校內英文檢定的同時,或許更應該把重心放在英語課程上的加強,根據民調,大部分尚未通過任一項英文檢定的同學,普遍認為學校的CEPT無法對他們在英文的學習上產生幫助。

(圖示:89.5%未通過任一英語門檻的學生認為CEPT對於英語學習幫助進展不大。)

如果只是以校內英文檢定來認證學生的英文能力,不但無法作為職場上的依據,還有可能造成學校因已設置英文畢業門檻,而忽視學生苦無進修管道的困境。

學校應該以領導學生「自主學習」並提供管道為目的,再者,教育部早在2016年就發函至各大專院校,告知其並未強制各校設立英語畢業門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司科長李政翰說:「基於學術與專業考量,教育部尊重大學自治範圍,不過學校應回歸重視英語教育本身,而非讓學生進行檢定後再予以申請補救課程,呼籲各校檢討外語檢定門檻的設立是否評估學生專業能力,予以適切之英語教育內容。」現在學校只是設立了英文能力的標準,卻完全罔顧了學生學習的最基本精髓。(轉載自東海大學學生會)

因此,對於中山醫學大學的大學學生英文能力檢測暨畢業資格實施辦法,學生會的立場:學校應當先正視學校英文教育資源的完善性,而不是以畢業門檻來當作學生競爭力的唯一依據,因此我們呼籲校方再度審視「大學學生英文能力檢測暨畢業資格實施辦」的必要性。

#學權部意見反映信箱: advocacy.csmu@gmail.com

#對於本篇有任何疑問,請聯絡學生會學權部吳同學: superhkhs54@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