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與畏懼 被禁聲的中國#MeToo浪潮|專訪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方琮嬿

Serena
May 24, 2023

--

「透過女性議題,能夠察覺中國國家和社會互動轉變的端倪。」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方琮嬿在受訪時表示。國防院的女性研究員是少數,但在官網的即時議題評析中,總能看到方琮嬿以女性視角,精準而有力的分析中國內政問題。

然而方琮嬿在女性議題的深耕,卻是啟蒙於勞工研究。在中國進行為期一年的田野調查時,發覺很多製造業勞工的身分不只是農民工,也是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使她關注起女性議題。

「政治學的專業背景促使我用政治制度去觀察整體中國女性面臨的性別不平等,而有了更多研究的動機。」方琮嬿透過農民工的處境,延伸思考社會整體的變革。

#MeToo浪潮的起始

「我認為彭帥是#MeToo運動在中國起始的標誌性事件。」這答案或許並非所有中國女權研究者皆認同,但回顧方琮嬿的政治學背景,卻又顯得再自然不過了。

彭帥事件:2021年底,中國知名網球運動員彭帥披露,自己曾被前政治局常委兼前副總理張高麗脅迫
發生性關係,這是受害者首次實名指控中共高層的性侵事件。

很多人都認為#MeToo浪潮會引起中國官方對於女權的關注,但方琮嬿持悲觀看法,她認為彭帥指控的對象為高官,政府一定會加倍打壓言論,這是個習以為常的劇本。「根據中國憲法,性別平權是基本國策,但從中共高層菁英的角度來看,為管理風險,討論聲量在政府的介入下都會銷聲匿跡。」

中共言論控制的終極目標是要維穩,但有時還是會看到零星的事件出現,顯示控制力道是有調整的空間。「有時為了發洩民怨,會讓子彈再飛一下、燒一下。另一種狀況則是根據政策目的,以吳亦凡的事件來說,中共當時就在整治中國的娛樂圈,因此就鬆手讓網民恣意攻擊。」

假性平之名行維穩之實。「婦女撐起半片天」的性平言論,都只是口號。

婦女權益組織的興衰

2010年中旬曾有像是「女權五姊妹」等推動婦女權益的社會組織蓬勃發展,但中共當局害怕這會危及政權穩定與權威,因此在2016年政府通過《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後,強烈打壓各類型的非政府組織。

目前還在以「為中國女性發聲」為宗旨的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則是呼應習近平「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思想的官方組織。身為全國性婦女組織,卻追隨這些婦女回歸家庭、承擔生育責任的言論,承襲了隱忍、相夫教子、家醜不可外揚等觀念。

「中國沒有女性權益的申訴管道,導致網路上一旦發生相關事件,即便與自己不相干,也成為民眾參與爭辯的一個指標、投射,或是一個出口。」方琮嬿也承認,彭帥事件的引爆,也與中國女權運動持續撞牆有很強烈的關聯。

政府角色的特殊性導致取消文化可能更激烈,因為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下架」這些人的作為。

近期中國文化界的#MeToo事件

4月底,中國再爆#MeToo事件,多名女性聯合指控,曾遭受中國知名編劇史航言語和肢體上的性騷擾。諷刺的是,史航曾撰寫以性侵為題材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推薦序。

一如往常,政府官方與婦聯都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方琮嬿表示,中國社會尚未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讓受害者得以放心地說出這些經歷。「性騷擾與性侵害仍是中國整體需要去探索的議題,這些事件的發生並非所有人都會產生很強烈的憤怒感。」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上的內容,點擊連結可以看到我的🔸文章總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