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媽媽日本打怪筆記
11 min readJun 28, 2020

【育兒共學筆記:母奶系列#3】『什麼!寶寶又要喝奶了?😱 究竟喝完奶「撐」多久才是對的?』

stock photo from Pexels

餵嬰兒的時候,我們常聽到「依需求哺餵」和「定時定量餵奶」這兩個說法。我自己覺得依需求哺餵聽起來很虛幻,定時定量餵奶對新手媽媽(尤其這麼焦慮有強迫症的人)聽起來比較好搞定。但事實證明,定時定量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也根本不是必要。月子中心的護理師當時只教我:母奶寶寶餓得比較快,因為母奶消化得快。這其實沒說錯,(上一篇文章解釋人類母奶成分組成跟乳牛不同,因此需要進食的時間也不同)配方奶餵養或許是能「撐比較久」,但此時給配方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如果是有心想要努力讓寶寶喝母奶的話,這麼做對於建立奶量其實沒什麼幫助,反而奶會越來越少喔!

我這裡不是要討論「該不該、要不要餵配方奶」,因為每個媽媽、每個家庭選擇餵配方奶的原因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像我生產吃全餐、母奶知識不足一開始沒有努力塑造哺乳環境,有些人可能有些疾病用藥、不適合哺乳,又或許有些人就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要餵母奶。配方奶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喝配方奶的寶寶當然也會長大也很聰明(對,我在說我自己哈哈哈哈),但如果一個媽媽已經打定主意要嘗試餵母奶,或是有自己的哺乳目標(想要餵三個月、半年、一年或到小孩自然離乳等等),她應該要能得到身邊的人支持,能夠獲得正確的資訊和協助,才能安心、有信心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今天的文章也是翻譯英國國際認證泌乳顧問Emma Pickett的部落格文章(感謝她授權~)文長,但如果妳或隊友深受「頻繁哺乳」之苦,不妨認真讀一下,釐清究竟餵奶過程或哪個環節是真的讓人感到困擾,因此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還是只是在庸人自擾。

原文連結:https://www.emmapickettbreastfeedingsupport.com/twitter-and-blog/the-dangerous-game-of-the-feeding-interval-obsession

『要讓寶寶撐多久才餵一次奶?過度執著毫無益處!』

不知為何,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新手媽媽被灌輸一個觀念:一天24小時裡,寶寶每一次親餵完,到下一次親餵的這個時間間隔很重要。

這個「餵奶時間」似乎重要到了超越常理的程度。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一定有個魔幻數字能達成某種神聖的目標。

但這都是屁話。

有些媽媽好端端地待在家,身心放鬆、環抱著她美麗的小寶寶。電視開著可以追劇、身邊放了一杯熱茶,剛剛還在跟朋友開心地聊天。親餵沒什麼問題。寶寶體重也穩定增加。寶寶表現得穩定又滿足。但寶寶過了40分鐘又開始發出飢餓訊號,而不是媽媽期望的1.5小時後;此時媽媽的內心一沉,心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顯然自己還沒做對啊。她朋友的寶寶都能「撐比較久」。於是開始自我懷疑。

身為成人的我們,沒事也會泡一杯茶、端一杯水、吃個糖或點心。看是什麼時段、氣溫如何、有沒有心情和體力,我們能回應自己身體發出的暗示。很多人睡覺前要喝一杯水,或是整晚每次醒來會想喝一口水。但我似乎沒看過任何大人會看一下自己的手錶,然後對自己說:「距離下一次可以喝水或薄荷茶的時間,只剩30分鐘囉!再等一下吧。」那我們為什麼會期望才那麼一丁點兒大的寶寶,做任何事情都是順著人為的時間觀念走呢?

這些想法從何紮根?任何接受過哺乳教育、或上過哺乳專業人員提供的產前課程的人都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受過哺乳學科訓練的專業人士,他們寫的著作也不會倡導這種觀念。

這個觀點來自暢銷的寶寶育兒書、身旁的家人,以及同儕。

這個觀點源自對哺乳科學、母奶生產機制最根本的誤解。很多時候也是受到20世紀中期開始,常態的配方奶餵養和偽科學影響。這讓哺乳媽媽陷入險境。

到了今天,哺乳已是普遍的行為,但還是有人相信「延後寶寶喝奶時間到四個小時」,而不是寶寶討奶的三小時後,寶寶反而會「喝更多奶」。還有人以為,妳必須延後餵奶時間、讓寶寶等一下,乳房才會再「補充」母奶。也有人相信,如果寶寶餵完奶不到一小時還想討奶,就表示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或是表示媽媽奶量有問題。

人體如何生產母奶,這種最基本的知識都無法傳達給最需要的人,這是多麽可怕又令人感到焦躁的事情。

那到底什麼才是正常的情況?那要看你有多少時間聽我娓娓道來,因為非常多情況都是「正常的」。新生兒在24小時內應該至少親餵8–12次。也就是有些寶寶可以三小時喝一次奶,有些則比較頻繁,可能兩小時喝一次;有些寶寶可能每個小時就喝個10分鐘的奶;有些寶寶可能每兩個小時就喝個10分鐘的奶,有些可能每兩小時一次就喝40分鐘。一天當中,月齡小的寶寶有些時段會想要一直掛在奶上,離開乳房幾分鐘就表現焦躁。這種自然的密集哺乳(cluster feeding)可能讓媽媽傍晚都在做這件事。

英國醫療服務熱線很常接到這種電話:「我的寶寶之前都能好好睡覺,現在傍晚卻清醒不睡3–4小時。而且什麼都沒用,只想掛在奶上而已。我覺得我應該是奶不夠他才會一直掛在我身上不下來。喝那麼久一定沒奶了吧。」寶寶不斷換邊喝奶,每一邊都能喝到少量但脂肪量極高的母奶,同時寶寶在撐了一整天後,終於能盡情地喝奶舒壓…所以,別懷疑,寶寶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過不久,這個模式又會改變;有些寶寶會開始隨著月齡越大,可以「撐」的時間越久,但不是每個寶寶都這樣。

一本很受歡迎的育兒書(我最好還是不要列出書名)斬釘截鐵地說,如果寶寶在經歷猛長期,偶爾半夜頻繁夜奶是可以接受的,但餵奶間隔時間是神聖不可被侵犯的事情。三個月大的寶寶或許可以三個小時餵一次奶,但在作者眼裡,寶寶四個月大還不能撐更久的話,可就不妙了。這位作者還教大家,可以把母奶用擠奶器擠出來,看自己的奶量是多少,因為顯然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式取得奶水,「能知道寶寶親餵時可以喝多少奶」。這個作者所「缺乏的哺乳知識」簡直可以寫成一本百科全書了!

作者倡導餵奶「間隔越長越好」、「才是正確的」,我認為這觀點尤其危險,因為新手媽媽會因此沒來由地懷疑自己奶量不足。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這位作者的留言板,看出許多採取這項建議的媽媽們,為了達成這些虛幻的時間目標,最後都會給寶寶補充配方奶。

為什麼會這樣呢?

寶寶會因此沒辦法被全母奶餵養,大家也因為育兒書裡的不實資訊,背離衛生與健康署的建議。

父母選擇餵配方奶的理由非常多、也非常複雜。有一些是開心地選擇這麼做,有一些卻是沮喪地不得不這麼做才行。但選擇配方奶,存粹是因為你在書上讀到一個謊言並深信不已,這在我眼中才是最可悲的。

我們對於哺乳的知識在過去20年間有了偌大的改變。澳洲科學家,如Peter Hartmann教授、Donna Geddes博士、Steven Daly先生與他們的團隊,進行了許多先驅研究。

我們以前以為大部分的女性身上的輸乳管數量都差不多,但他們的超音波研究顯示,每個人的輸乳管(milk ducts)數量比想像中少,而每個人之間的數量差異極大;有一位女性在乳頭只有四個輸乳管,另一位女性則有十八個。

但我們在這裡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關於「母乳存量」(milk storage capacity)的研究結果。當嬰兒親餵時,有些奶水是在親餵的當下才開始生產的,有一些則是餵奶間隔中,儲存在乳房中的奶水。

超音波結果顯示,母親的母乳存量跟乳房大小無關。胸部當然不是只有線性組織。而每個人的母乳存量差異也非常大。

有一位媽媽每一個乳房都能存2.6盎司的母乳,另一位媽媽則是20盎司。我沒有打錯數字喔!

母乳存量較少的女性,在24小時內的母乳產量還是很健全又充足,她們的寶寶體重也穩定地增加,但她們的寶寶可能需要更頻繁地喝奶,才能充分獲得這些奶量。

這樣的媽媽算是母奶不夠嗎?

並不是。

她的寶寶可能過著好幾個月,白天都是每兩個小時餵一次奶,有時候某個時段密集哺乳,晚上餓醒幾次的生活步調。而她朋友的寶寶,可能24小時內喝奶次數漸漸減少了,但這不代表朋友的寶寶喝的奶量整體來說是更多的。

乳房越是充滿奶水,產奶速度越會慢下來。乳房排空,就會生產更多奶。寶寶越頻繁哺乳、排空乳房,他們越能接收到脂肪含量較高的母乳。頻繁哺乳有其價值。人類母乳脂肪含量介於3–5%之間,相較於有些哺乳類動物母乳脂肪含量高達40%以上,顯然我們這個物種就是被設計得需要更頻繁哺乳。

但讓我們假設一下,這個母乳存量較少的媽媽剛好讀到這本育兒書。她可能開始在意寶寶還卡在每兩個小時的餵奶循環。她可能會試圖讓寶寶撐久一點再喝奶,因為她誤信如此一來,寶寶下次喝奶會喝得更多。所以,她的母奶存量一直到頂的時間更久,因此乳房產奶速度就開始變慢,因為乳房接收到的訊息是「該減少產奶」。

所以這位媽媽,為了遵照讀到的建議,企圖拉長餵奶間隔時間,可能真的會害自己24小時內的奶量減少、造成實際的傷害。

這位媽媽似乎無法跟她朋友一樣拉長餵奶間隔的話,我們該給什麼樣的建議呢?

首先,我們應該要稱讚這位媽媽如此努力回應寶寶的訊號。謝天謝地,她至少知道在寶寶還小的時候,不要企圖遵循什麼餵食表,因此媽媽的奶量才能到達最大容量。我們先來看看,除了上述「問題」以外,這位媽媽的哺乳情況都做得很好:親餵時媽媽沒有感覺到不適,寶寶喝完一次奶確實有一段時間表現得穩定、冷靜甚至睡著(雖然可能只撐一小時甚至更短,而不是三小時),寶寶體重有在增加,一天尿布量夠,含乳姿勢也都呈現最有效率的餵食方式。如果這些都有做到,但寶寶「似乎撐得不夠久就又討奶喝」是她唯一的擔憂,我們必須盡可能確保這位哺乳媽媽了解乳房產乳的機制。有可能她剛好是母乳存量(storage capacity)較少的人,因此一天24小時內必須更頻繁哺乳,讓寶寶喝到最多的奶。除此之外可能別無他法,所以接下來的課題反而是如何「接受現實」、得到支援,以及改變對這件事的態度。

如果希望寶寶得以全母乳餵養,並享受全母乳帶來的益處,這個模式有可能得持續至少六個月。因此這位媽媽或許需要的是:如何在家以外的地方找到友善的哺乳環境-她可能要學會在揹巾裡親餵,或是試試看在不同環境、用不同姿勢哺乳。這位哺乳媽媽可能比她的朋友還常半夜被寶寶吵醒餵奶-不過我們應該能預期寶寶在夜晚的餵奶間隔久一些,這位哺乳媽媽應該也要能休息好一段時間。若能知道如何安全與寶寶同床,她或許能得到更多休息的時間。

這樣的模式大概會持續不過幾個月,等副食品餵食穩定一些後,這套模式又要改變了。短短幾個月的疲勞,就這樣撐過來了,想來也滿神奇的。你可能有幾罐醃菜待在冰箱的時間都比這段時間還久多了。我們的牙刷可能都用得比這段時間還久。一生當中,這段時間眨一眼就過去了。

這類母親最不需要的,反而是這些喋喋不休的碎語,告訴她「就讓寶寶再撐一下吧」。說什麼:只要讓寶寶哭個15分鐘,寶寶就會喝更多奶、媽媽的人生就會更好。種種說詞都違背了科學所提供、關於所有女性的證據。

哺乳當然不只是跟奶水有關。顯然有些人認為寶寶親餵主要就是要喝奶,但我遇到的父母當中,沒有一位這麼認為。你想想,我們不會去計算自己喝了幾口水、吃了幾口點心或甜點,我們也不會去紀錄家人溫暖地對我們微笑幾次、說過幾次話、找我們安慰他們、擁抱我們、關心我們或幫助我們感到安心多少回。沒有一個手機app能幫我們紀錄,我們與寶寶的關係中,這些繁複的層面,以及回應式哺餵(responsive feeding)所帶來的互動。這是在企圖衡量「愛」。真要這麼做,應該只會記錄到手機沒電而已吧。過程中可能就錯過一些再也找不回來的夢幻時刻。

寫到這裡,其實是在描述我自己的情況。我的小孩在滿六個月以前,白天幾乎都是兩個小時內餵一次奶,晚上也差不多是這樣的頻率。我自己的紀錄本寫著,在寶寶三個月大時,大約是每90分鐘餵一次奶。所以我學會如何一邊揹著小孩一邊餵奶。我選擇去找對哺乳友善的人、找哺乳友善的環境,或在家跟朋友碰面。我讀了有關如何與寶寶安全同床的注意事項,現在看來,這件事絕對救了我的命。還有,我更要感謝的是,我從未覺得這一切有什麼「不對」。我不過是選擇相信自己的身體,相信自己的寶寶,我們就成了合作無間的夥伴。我那時候常常坐在家裡的沙發上餵奶,一邊享受追劇時光還有那些健康還有不那麼健康的零食,這都沒關係,因為生活不會一直都是這樣,但全母乳哺育能帶來的益處更長久。

為什麼要讓手錶或時鐘告訴自己如何當一個媽媽?我寧可把精力放在寶寶身上。

(原文張貼2011年,2016年七月更新)

資料來源:

Anatomy of the lactating human breast redefined with ultrasound imaging. DT Ramsay, JC Kent, RA Hartmann, and PE Hartman. 2005.

The magic number and long-term milk production. Nancy Mohrbacher IBCLC

Studies on Human Lac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ized breast measurement system. D.B Cox, R.A Owens, Peter E. Hart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