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媽媽日本打怪筆記
7 min readJun 15, 2020

【育兒共學筆記:母奶系列#2】『餵個奶怎麼那麼難?從生物觀點切入就對了!』

今天翻譯的文章,原文作者是英國的一位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台灣也有許多位獲得國際認證的泌乳顧問,這個頭銜可不是隨便可以掛的,所以坊間看到「通乳師」、「泌乳疏通顧問」,甚至是「乳房外科醫師」之類的,最好認真看一下他們資歷,因為他們對於「哺乳」這件事,不一定有受過最專業的訓練,或是收到的資訊可能也不是最新的。關於這點,我之後希望再寫一篇文,解釋如何過濾與篩選網路資訊和醫療資訊與建議。

這篇(以及下一篇同作者的文章)算是簡單的科普文,但有這一點點概念後,其實對照顧寶寶也有很深的影響。(就像全面啟動電影裡那樣,在大家腦裡種下一個想法…)其實從餵奶到嬰兒睡眠,一開始我也被網路上各種作法搞得一團混亂,舉凡有人說要四小時定時定量餵奶(然後就掉入追奶量的深淵)、寶寶一定要按照吃玩睡這個餵食作息才不會一定要靠奶才睡覺(從此照顧者就少了一個超能力可以利用…)等等。後來,我發現很多時候照顧上的「問題」都是無病自咎、庸人自擾。

一切其實沒那麼複雜;所以,把自己搞得很阿雜的時候,最好先退一萬步,然後跟大自然連線一下,其實就找得到很多解決方法(或是發現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呢)!

Credit: 羊麻吉 提供

『這一切沒那麼難,從生物觀點切入就對了!』(It’s not rocket science, it’s biology!)

已徵得原文作者同意之翻譯文章分享
原文連結:
https://www.emmapickettbreastfeedingsupport.com/twitter-and-blog/its-not-rocket-science-its-biology-part-1

餵母奶和育兒這兩個議題上,我可是很有意見。有些或許是新觀點,但其實大多都是老調重彈。多老呢?石器時代那麼老-不對,是前石器時代那麼久遠就有的事!但不管這些事情多麽古老,該說的還是要說。

我們需要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

哺乳類動物依照其育兒型態,可以清楚分為四大類型;而育兒方式的不同,從動物的奶水組成成分有直接的關連-不同哺乳類動物的奶水,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完全不同。天竺鼠:奶水脂肪含量高達46%。人類:奶水脂肪含量低於5%。

藏匿型(cache)哺乳動物會把幼兒藏在某處,避免被飢餓的土狼找到,然後長達12小時到處走馬看花、去覓食等等看似很忙的事情。這種哺乳類動物的奶水脂肪與蛋白質含量必須很高,牠們的寶寶真遇到危險也只能自我防禦。這種動物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相對成熟了。就像兔子-你沒看過兔子要求媽媽整天抱著、揹在身上吧?但是,奇怪了,兔子一次就把寶寶丟包12小時,究竟是去幹什麼?我們就不要管了吧,牠們是藏匿型哺乳動物。

讀者應該知道我要繼續說什麼了吧?

築穴型(nest)哺乳動物大約每四小時會餵一次奶(狼、狗、貓)。這種動物的幼兒會一整窩擠在一起,而且比藏匿型動物更需要頻繁喝奶。

追隨型(follow)哺乳動物大約每兩小時喝一次奶。牛和長頸鹿一出生就頗成熟,有能力跟緊照顧者。

最後,揹負型(carry)哺乳動物基本上隨時都在喝奶。餵奶時間很頻繁,哺餵的時間可能也很短。奶水中的脂肪含量極低(大猩猩、有袋動物、我們人類)。

從出生時的成熟度來看,揹負型哺乳動物最依賴其照顧者。如果沒有得到照顧者的肢體接觸,這些幼兒的呼吸率、氧合指數、心跳、成長、壓力荷爾蒙指數等等,都會比較不好。

人類出生時更是不成熟。你可以把原因歸就於人類這幾千萬年一直在跟大自然對抗的戰爭:人類骨盆形狀vs人類腦容量。我們的腦子特別大,因此頭骨也特別大。但是,糟糕了,我們似乎喜歡直立行走… 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的骨盆形狀必須能夠支撐體重、並給我們一雙直直的腿。如果要更極端的骨盆形狀,生產就會更難。所以大自然就留了一手。雖然人類生出的孩子,相較於其他哺乳動物,腦容量已經很大了,但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新生兒的腦袋僅僅是成人的四分之一大。到了兩歲,則是成人的80%大小。人類的生理發展很大一部分是在子宮外成熟的。

粉嫩又小不隆冬的袋鼠寶寶,出生後會攢進媽媽的育兒袋裡,一路待到塞不進去為止,人類其實也差不多,所以我們的新生兒才會那麼依賴我們。

這並不表示寶寶需要調整營養來源,然後被包起來,放進嬰兒小床,留在房間的另一端長達數小時。畢竟我們不是野狼或野貓。

寶寶兩個月大了,卻還沒睡過夜長達十二小時也不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們又不是兔子。

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參考柏格曼博士(Dr. Nils Bergman)的研究。他多年來在南非開創並推廣「新生兒袋鼠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他的觀點是,跟嬰兒近距離接觸、頻繁哺乳不只是早產兒或病童適用,不是什麼新潮、故意標新立異的育兒選擇,單單只是科學以及身為人類這個物種所需。如果頻繁哺乳會讓你傷心難過,當然可以試試並找出適合自己家庭的模式。而泌乳顧問能做的就是協助「微調」寶寶的作息。還有,寶寶極度頻繁討奶和不停的躁動,或許真的是有醫療上的問題,需要跟醫療人員確認並處置。

但是我們要知道,頻繁哺乳、還有「寶寶不願被放下」才是常態。喝奶就冷靜甚至睡著,但醒來後被放在一個冷冰冰的平面、而不是某個人身上就不高興的寶寶,也是常態。請把時鐘收起來,轉頭看向幾百萬年的生物演化。相信寶寶能夠發出有用的訊息,大人也有適當地回應,人類這個物種才能生存至今。寶寶有奶與愛就會成長,這是行得通的。

在眾多需要被討論的育兒議題中,這是最核心的思想。

我們必須去理解20世紀中、後期育兒情勢如何急轉直下,並且去探討為何當我們試圖用人為製造的理想牴觸正常的生理運作,人類哺乳率因此達到「史上最低」。

我們必須知道,至今市面上暢銷的育兒書籍,仍然源自這些20世紀的想法,而從全球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這些理想應該只是曇花一現。

現在還有父母相信寶寶喜歡被抱著,就等於自己在育兒上失敗了。常聽到有人說:「寵壞小孩」、「你只會累到自己」、「要讓小孩知道誰才是老大」這種話,這些都是不自然的社會現象。我們的父母與祖父母擁抱了這20世紀中葉的新潮思想,因此在我們自己在做育兒上的抉擇時,某種程度上他們希望證明自己做的是對的。維持家族之間的關係著時不易,特別是當你說:「謝啦,阿嬤。但我們一點都不覺得整天揹著寶寶、不遵循四小時餵奶循環就是在『寵壞小孩』。」

看著三個月大的寶寶仍須每兩小時餵奶一次,因此覺得其中一定有問題的新手媽媽,更需要知道母乳與乳房背後的科學如何運作。現在熱賣的育兒書籍當中,仍不乏徹底誤解「乳房母乳存量」如何影響母親餵奶的時間間隔,同時也忽略了近20年來相關的醫學研究。現在甚至還有媽媽覺得自己必須把目標放在四小時餵一次奶。

下一篇文章會再繼續探討人類的生理,如何造就自然的餵食間隔,以及相關的新研究。

未完待續。

(原作者下一篇文章連結:https://www.emmapickettbreastfeedingsupport.com/twitter-and-blog/the-dangerous-game-of-the-feeding-interval-obsession

我另外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趣的中文文章,也是簡單輕鬆的科普文:「人類的大腦何時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