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共學筆記#3】「嬰兒自我安撫」(Self-Soothing)
「自我安撫」這個詞彙大概只有當了爸媽才會知道吧?上網查半天,發現好多網路育兒文章一直提到這個從來沒聽過的玩意兒,這才驚覺:難道是我害寶寶睡不好嗎?其實不然。很多「睡眠顧問」、倡導睡眠訓練的人會用這一點來說服你進行睡眠訓練,講得煞有其事,但其實很少人會停下來思考:這有必要嗎?(畢竟睡眠不足腦袋也不好使…)我希望透過這篇翻譯的文章,讓新手父母停下來想一想、深入解析,一個立意良善的行為(或不作為),所有人需要承擔的後果是什麼。
【新世代育兒假議題:嬰兒自我安撫】
原文連結:https://raisedgood.com/self-soothing-biggest-con-new-parenthood/
有人說,撒個漫天大謊並一再重複這個謊言,就會有人相信你。這個謊言會變成一種嵌入文化的真理,即便它毫無事實根據。
也有人說,恐懼能驅使一個人、一個社會做任何事情,即便這件事一開始多令人倒胃口。如果做這件事的人夠多,其他人也會跟進。如果夠多人相信,它就不會被質疑。
當你做出一個違反直覺的選擇,出自本能,你會說「這麼做是為了他好」來替自己辯解、合理化這個選擇。在內心深處,似乎感覺哪裡怪怪的,但這樣說就能讓這個決定變得合理。
當然,生活裡的一切都要看程度;鼓勵孩子刷牙、吃青菜絕對是「為他們好」,但其它忽視小孩基本心理需求的作為,就並非如此。
「這篇文章一定會引來爭議;人們似乎習慣遷怒於傳話人,尤其當傳來的是一個不願面對的真相。」
但這也沒關係,因為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賺人氣;我寫的文字是在幫那些無法替自己辯駁的人發聲、照亮真相,即便讓人不舒服,我也要把沒人質疑過的不實言論放上來,開啟一段對話。
因為育兒之路走得越久,越能發現許多主流育兒方式都能回溯到這些不實言論,這些我們孩子還小時,別人告訴我們的話。
「如果我們被說服切斷與寶寶的連結,我們會做到什麼程度呢?我們沒有察覺到的是:這些文化信仰正為一生的連繫感中斷(disconnection)打下基礎。」
從「睡眠哭泣法」(cry it out,譯編:台灣常稱「百歲法」或婉轉一點的「引導寶寶自行入睡」)到「去罰站」(time out),我們為什麼會一開始就被說服撇下惻隱之心呢?不回應孩子的需求,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扯到嬰兒睡眠,大家就會說好處是寶寶學會自我安撫(self-soothing)。這個理論的說法是:當我們忽略嬰兒的需求,我們是在教會他們重要的一課;他們學會安撫自己,身為父母的我們就不用一直安撫他們。
強化這個理論的終極推手是「恐懼」。父母被恐嚇,相信如果自己不教會寶寶自我安撫,寶寶就會缺乏一項人生技能。
幸好,自我安撫只是一個假象。當我們戳破一個假象,它就會失去魔力;再也沒有人能利用我們對寶寶的愛、或睡眠不足所誘發的脆弱狀態製造恐懼。我們從此免疫、不再相信自己必須為了達成不存在的理想,而採取嚴厲的育兒方式。
在這些不實言論深入我們的潛意識,製造不切實際的期待,捏造出沒必要的煩惱,以及迫使我們與我們所愛的人之間出現隔閡之前,我們必須揭穿並戳破它。
「因為無論別人怎麼說,育兒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們的選擇可能會有重大的後果,它能強化、也能削弱我們彼此之間的羈伴;能夠侵蝕信任感,也能助長或打擊新手父母的自信心。
在這個期待嬰兒「自己睡」的現代社會裡,即使這對人類而言根本不適合,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問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更深入一點,尋找真相。所以,為什麼會說「自我安撫」是新世代育兒最重大的假議題呢?
因為嬰兒和幼童生理上無法「自我安撫」。
「自我安撫」是指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它是一種發展里程碑,急不得。腦部發育得最晚的部分叫「新皮質」(neocortex);這是腦部掌管邏輯、分析的部位,讓我們能解析遇到的狀況,並思考對應方式。
嬰兒與幼童的新皮質發育未全,所以他們生理上根本無法合理看待一件事,也無法處理強烈的情緒與未被滿足的需求。這是為什麼小孩必須依賴我們(他們的父母)用外在力量替他們調節情緒,直到他們能自己做到為止。
因為這是在助長睡眠訓練文化所提倡的「不回應需求」。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理論。哪一個先開始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說兩個謊比說一個謊有說服力。這兩個迷思的立足點仰賴過多的假設,睡眠被剝奪的絕望父母被佔了便宜,也沒有完整檢視真正發生的事情。
實施某一種睡眠訓練的方法後,父母觀察到的是寶寶最終會停止哭泣。但是父母沒有聽到寶寶哭聲,並不代表寶寶就開始睡過夜了,也不代表寶寶神奇地學會自我安撫,這只代表寶寶整晚都不發出聲音。嬰兒仍然依照他的生理機能,有時微微醒來,有時徹底醒來,但他們學到的是哭泣不會得到任何作為,所以他們選擇沈默。
因為這讓嬰兒學會「凍結不動」。
嬰兒安靜時,並不代表他處在冷靜、祥和的狀態。當嬰兒獨處且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滿足時,這樣的經驗給他們的壓力很大。他們血液裡的可體素(cortisol)濃度升高,促使大腦開啟「反擊、逃跑或凍結不動」(fight, flight, or freeze)的狀態,但嬰兒只有「凍結」這個選項,或發展出一種叫「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行為,或是希爾斯醫生(Dr. Sears)所稱的「封閉症候群」(shutdown syndrome)。
因為這對大腦發育有實質影響。
小孩出生前三年,大腦會從成人的25%長到80%。大腦快速發展的這段時期,對長期的心理與情緒健康至關重要。早期兒童生活經驗,實際上形塑著他們之後一輩子要用的大腦。
大腦的兩個區塊:「杏仁核」(amygdala)與「海馬迴」(hippocampus),特別容易受到影響。海馬迴掌管記憶力與抗壓能力,以及行為調節能力;而杏仁核能幫助處理情緒。
2012年一項縱向研究,檢視健康與憂鬱的學齡前幼童的神經影像學(neuroimaging),發現母親對孩子越是撫育(nurturing),孩子的海馬迴越大。健康的孩童身上,更能看到母親提供支持的正向效果;同樣,對杏仁核也有類似的影響。這些研究結果或許能證明早期支持性育兒經驗,對健康的腦部發展有正面效果。
因為這是在訓練小孩相信自己的需求不重要。
當我們忽略嬰兒的溝通訊號,他們學到的是自己的需求並不重要。自幼學到這一課的嬰兒,會傾向於經歷不安全型的依附關係(insecure attachment),而這會導致各種負面的心理與情緒後果。
身為父母,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我們讓孩子學到的是:父母在回應我的溝通需求時不可靠,試想他們以後在學校被霸凌,會願意開口告訴父母嗎?還是當他們正值青春期,感受到同儕壓力,而決定做一些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好的選擇時,他們會選擇告訴我們嗎?
因為嬰兒相信的是:是他們自己招來這樣的經驗。
年紀小的孩子相信,自己生活經驗的源頭就是自己。我們如何對待嬰兒,就會是孩子一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信仰基礎。寶寶無法理解我們是在刻意選擇不去回應他的哭聲,只因某個作家在一本書裡建議父母讓寶寶哭幾分鐘,好讓寶寶有機會學習自我安撫。從寶寶的角度來看,他們只知道自己在企圖溝通某種需求,但沒有人會來。
如果我們一再忽視我們的寶寶,他們會開始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注意、被安慰、被關愛。但如果我們毫無保留地愛他們,他們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受到重視、值得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因為這破壞了真正教導孩子自我安撫的方法。
我們的孩子是透過「觀察」學會如何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他們觀察到的是父母以身作則,健康地調整情緒。當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一段親密、連結感強烈,以及受到尊重的關係,就是在相信:等到孩子神經發展成熟後必能有自我安撫的能力,也是相信他們以後會具備同理心,以及健康的社交行為。
「生命無足畏懼,只須暸解。我們應該多一些暸解,才能少一些畏懼。」-居里夫人
當嬰兒與幼童在需要幫助時,訓練他們不去哭喊的確是可能做到,但重點是我們不能將這個行為稱為自我安撫。讓孩子自己去搞定他們無法應付的情緒或狀況,這樣的孩子怎能快樂、冷靜、沒有壓力?
唯有回應他們的需求,你才會有一個快樂、冷靜、沒有壓力的寶寶。把他們抱起來、緊緊抱住。沒辦法讓他停止哭泣,也要抱著。透過我們的行動,告訴他們:我們的愛不帶任何條件,無論情況帶來多少不便,多麼令人不舒服,他們都能依靠我們。
相信我們的寶寶;相信他們準備好了,必能展翅高飛。在不遠的未來,某一天他們就不需要我們了。回頭看時,只有滿懷感激,感謝自己即使睡眠不足,也在夜深人靜、無人觀看的時刻,擁抱著自己的寶寶,沈浸在他們甜美的天真裡,對著他們唱歌。
本篇譯文來源部落格:Raised Good,真的有很多寫得很好的文章,更能讓新手父母發覺,在這漫漫育兒之路,到底哪一些事情才是重要的?寶寶睡眠時數;親餵次數;一餐喝多少、吃多少;小孩幾歲開始讀書 … 這些無止盡的比較、量化與清單?還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連結;學習如何相敬、相愛;快樂與自由以及人際關係發展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