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決定需求排序 ? — Prioritization 實用方法論與框架分享

Amor
8 min readApr 14, 2020

--

身為 Product Manager 總會收到源源不絕的 User Feedback、優化需求,甚至是新功能的發想提案,除了某些因政治因素必須完成的項目外,如何盡早推上市場測試、滿足最有潛力的需求,衍伸而來的「需求排序(Prioritization) 」往往是最艱難的課題。

為了避免老是為優先序拍頭腦,或柴米油鹽都讓老闆決策,近期研究了幾個關於 Prioritization 相關的方法論與框架,線上的資源與分享其實不少,這邊簡單地把幾個近期覺得不錯的翻譯一下推薦給大家,包含適合使用的時機,並融合幾個曾經跑過的經驗:

(1) Value vs. Complexity

藉由評估兩個問題,將需求依程度擺放至由 Value 和 Efforts 展開的象限中:

  1. 這個需求完成後預計將帶來多少價值
  2. 這個需求會需要多少時程與人力去實現

若 Efforts 為 x 軸,Value 為 y 軸,定位所有需求後,優先進行左上區塊的需求,其次是右上、左下,而右下區塊的需求則可以慎重考慮實作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可以從眾多需求中取捨掉。

Value vs. Complexity 利用簡單視覺化的方式幫助 PM 與團隊成員取得共識,也便於攤開所有待辦需求,讓大家看到 Backlog 的全貌。但之前採用過的經驗發現 Value 的評估往往會拿捏得不準確,尤其是針對全新、沒有前車案例可以參考的需求,即便有預估指標可以輔助解釋擺放的位置,但對價值高低的評估往往會沒有十足把握,這也是團隊間容易發生歧見的地方。

圖片來源:ProductPlan

(2) Opportunity Scoring

Opportunity Scoring 相對來說為成果取向(Outcome-driven),不會涉及評估到實作所需要的成本,針對每個需求主題(Theme)去評估新功能重要性(Importance)、與現有滿意度(Satisfaction)之間的差異,作為機會價值的最終判斷指標,結算公式為:

Importance +(Importance - Satisfaction) = Opportunity.

舉下圖為例,Billing 現有的滿意度為 4,新功能帶來的重要性為 8,在公式的結算下: 8 + (8 – 4) = 12 ,12 分相對於其他主題來說機會價值是列在中等。Opportunity Scoring 雖不評估實作成本,但可以比較現有滿意度,讓低滿意度的主題較有機會受到關注,有時候產品端的成員往往會糾結在特定功能的優劣,但若這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已可達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就不須在資源緊縮的時刻把精力投注在這裡。另外 Opportunity Scoring 也可以作為競品分析使用,將競爭者推出的功能與現有用戶的滿意度作比較,可幫助我們進一步定義哪些是創新的需求。

Opportunity Scoring 雖以 Outcome-driven 來說是個淺顯易懂的架構,但執行上會遇到不少困難,像是要怎麼評估各主題的用戶滿意度、會遇到和 Value vs. Complexity 一樣的問題 — 如何公正並有效的評估主題的重要性,都需要仰賴團隊間的反覆溝通與實驗以達成共識。

※ 題外話前幾天看到 Atlassian PM 的分享(12:18) ,在探索未滿足的用戶需求時也是使用 Opportunity Scoring

圖片來源:ProductPlan

(3) RICE Scoring Model

Intercom 延伸 ICE Model 發展了 RICE,來解決內部決策制定流程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Value vs. Complexity 中 Value 不易評估的弱點,將價值分為三個評估元素:

  • Reach:預計會接觸影響多少人,舉例若是1,200人可訂為1,200分
  • Impact:對用戶的影響有多大,這邊 Itercom 提供了五個級距的參照
    ■ 3 = massive impact
    ■ 2 = high impact
    ■ 1 = medium impact
    ■ .5 = low impact
    ■ .25 = minimal impact
  • Confidence:對於上述元素評估的信心程度百分比,參考比例如下
    ■ 100% = high confidence
    ■ 80% = medium confidence
    ■ 50% = low confidence

並總結實作所需要耗費的成本 - Efforts
可用人月的方式評估,例如需要3個人1個月的時間即可定為 3*1 分,少於一個月的每人都定為 0.5,最終的公式為:

Reach * Impact * Confidence / Efforts

算出來的分數不可單獨解讀,需要和其他功能進行比拚,其中當然還是少不了預估的成分,但藉由信心程度的元素可加強推估的準確性。這個方式我實際沒有跑過,但預計 Reach 人數的可能是影響預估精準的關鍵,畢竟若以一人一分的方式下去計算,總分結果容易受到人數左右。

(4) KANO Model

KANO Model 又稱狩野模型,執行前需要先進行用戶調研:簡單描述各候選需求,並讓用戶有一定的理解後 (或最好是用戶已經體驗過),請用戶針對每個候選需求回答兩個問題:

  1. 正向問題:如果有這個功能,你的感受是?
  2. 負向問題:如果沒有這個功能時,你的感受是?

從左到右五個程度中來選擇對應兩個問題的感受:
無法接受 / 還能忍受 / 無所謂 / 理所當然的 / 非常棒

並根據下圖的 KANO 評分量表,得出 M, O, A, I, R, Q 六種需求類型

其中受 Herzberg 的雙因子理論影響,衍伸保健因子與激勵因子而得出的這四種需求類型尤為重要:

  • M 基本型需求(Must-be):
    顧客對企業提供的產品/服務因素的基本要求
  • O 期望型需求(One-dimensional):
    顧客的滿意狀況與需求的滿足程度成比例關係的需求。
  • A 魅力型需求(Attractive):
    不會被顧客過分期望的需求,但對於正向滿意度有幫助。
  • I 無差異需求(Indifferent):
    使用者對這一需求無所謂。

找出每個需求所屬於的類型後,處理優先順序為: M > O > A > I ,如需要更進一步的排序可再執行敏感度分析

圖片來源

實際採用過兩遍之後,雖然前置準備較多,但對於需求類型的定義和取得團隊共識上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在有一堆優化項目卻不知從何下手時,KANO 從用戶的角度協助給予一個滿明確的方向。但若是針對用戶沒有接觸過,或幾乎很難想像的新功能就比較難在 KANO 中發揮,畢竟用戶對於沒有體驗過的功能所能給的反饋不一定真實或精確。

有興趣實際執行 KANO 分析的可參考這篇文章 - 活用狩野分析搞定意見分岐 ,或參考我之前針對 KKBOX 做的優化提案

還有一些常見的 Prioritization Model / Frameworks 像是

  • Affinity Grouping:根據需求的目的性分群,再給予執行排序。
  • Story Mapping & Release Phases:適用於有連貫性的需求,利用 Story mapping 的方式抓出用戶需要的功能與流程,再進一步依重要性分 Phase 執行。
  • MoSCoW Prioritization:依程度將需求分級為 Must-have, Should-have, Could-have, Will-not-have,快速簡易地分出需求的價值強度,對於非產品端的同事也容易理解。
圖片來源

這邊就不多加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 ProductPlan 的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細節,也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曾用過的 Prioritization 經驗,上述的內容若有誤,歡迎糾正與討論,一起持續成長🙌🏻

--

--

Amor

Product Director @PressPlay 數據產品經理&資深產品經理 招募中 📢 https://www.linkedin.com/in/mengchen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