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碩攻略 #2】如何讀第一篇學術文獻:開始閱讀

開始讀學術文獻會遇到的事

Andre Hung
12 min readApr 24, 2024

嗨,我是 Andre,這是【傳碩攻略】系列的第2篇文章。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

  • 作為一名新鮮人,如何開始讀一篇文獻。

1. 如何開始讀一篇文獻(for beginners)

在我剛讀研究所前,一名碩班學姊曾推薦我閱讀彭明輝老師的著作《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這本書的功能正如其名所言,是一本值得研究生參讀的好書。

雖然書中所舉案例多源自作者的理工科背景(機械工程學系),但事實上,裡面所提及的觀念可以適用於許多研究場域。光讀前幾個章節,這本書就已經為當時仍對學術研究一無所知的我帶來諸多啟發。

隨著後續課業繁忙,我也漸漸忘了這本書的存在,直到最近為了寫好這系列文章才再度想起,並意外發現我的經歷與彭老師所提供的一些方法正好吻合,實屬大幸。以下針對如何讀一篇文獻的建議,主要源於我的個人經驗,並參酌這本書的部分觀念。

倘若你有足夠時間,仍建議你好好拜讀原作。

1.1. 期刊文獻是最優質的學習材料,但我們不該像讀課文一樣讀它

如同上一篇文章所提到,期刊文獻的目標讀者是該期刊的審核人(reviewers)與同領域的頂尖學者們,且期刊有字數限制。這導致一篇論文的資訊密度會遠比一般的文章(e.g. 教科書)高上許多,並且也會要求讀者需具備該領域的先驗知識(用線上遊戲的術語來解釋,就是前置技能)。

這導致我們讀期刊文獻的策略並不能像讀教科書上的課文一樣。教科書的目標讀者是該領域的學生,因此作者會格外注重由淺入深、平易近人,文獻與教科書雖然都是有結構性的文本,但讀法大不相同。

在我們的大腦習慣處理期刊文獻的資訊結構前,如果採用像以前讀課文一樣的方法,直接從某篇文獻的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挫敗感將會非常重(就如同花了 5–6 小時才讀完一頁,並且仍然讀不懂的我本人)。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一套全新的閱讀策略,以下將由大到小,提供一些我個人讀文獻的方法與小技巧:

  • 處理一系列文獻:從核心文獻開始。
  • 處理一篇文獻:從最好讀的區段開始。
  • 處理一個段落:從主題句開始。
  • 處理一個詞彙:搜尋、用 LLMs 翻譯與做筆記。
  • 在死線之前多讀幾遍:讀過了就是你的。

1.2. 處理一系列文獻:從核心文獻開始。

這篇文章預設你剛進研究所先開始讀的文獻來自上一篇提到的「指定閱讀」(A),也就是由老師所指定的文獻。在最開始的階段,我並不建議自己試著從茫茫 Google Scholar 中找一篇隨機的文獻開始瞎讀。

通常情況下,老師所選的文獻大概率都會是該領域的核心文獻,又或者,這些指定閱讀即便不屬於核心文獻,但也會在內文中反覆提到「它」是誰。

當我們開始發展自己的論文題目時,找對核心文獻足以讓我們事半功倍,如果學習一門新的領域知識或理論像是種樹,那麼每一篇相關文獻都是這棵樹的枝芽,而核心文獻則是當之無愧的樹幹,沒有樹幹,就沒有基礎。

如果你目前正在處理課堂的指定閱讀,請把每一篇文獻都當成核心文獻。

但我們總得先從中挑出一篇開始,此時請依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原則,挑出年代最早的,或是易讀性最高、篇幅最短的文獻作為第一篇,先讓自己練練手,熟悉基本概念。

如果你是為了發展自己的研究而開始讀文獻,那麼,請先多花點時間找找那一篇核心文獻在哪裡,再開始下一步。

(偷吃步的方法:你可以觀察該領域學者們都引用了哪一篇研究,或是從 Google Scholar 搜尋關鍵字後找到引用數前幾名的文獻。)

1.3. 處理一篇文獻:從最好讀的區段開始。

一篇文獻有哪些地方好下手?如果你在讀的是一篇實證研究型的文獻,我想身邊讀過碩班的朋友大概會覺得好讀的區段是

  • 摘要(Abstract):文獻的第一頁。
  • 關鍵字(Keywords):通常在摘要那頁。
  • 緒論(Introduction):緊隨在摘要之後,在文獻回顧(Literautre Reviews)之前的部分。
  • 結論(Conclusions / Final Remarks):文獻的尾巴。

(如果是理論性的文章,那麽每個段落都有可能是精華,請跳至 1.4.)

如果有老師讀到這邊,他應該會氣到直接大喊:「只讀這些根本不夠!」

親愛的老師,請先別對我生氣,因為說實話我也覺得不夠。然而對於一名學術小菜雞而言,先讀這些區段的 C/P 值無疑是最高的。在少少頁數跟內容篇幅中,我們至少可以大致暸解這篇文獻最關鍵的 2W1HR:

  • What:這篇文獻在研究什麼概念、理論或現象?
  • Why:作者為什麼要做這份研究?(通常會寫在 Abstract 跟 Introduction 的最前面。e.g. 受到某原因限制,過去針對⋯⋯現象的研究很少、近年某個新理論、科技或現象的普及,使⋯⋯議題值得被關注)
  • How:作者用了什麼研究方法?
  • Result:這份研究的結果是?作者發現了什麼?

一般來說,當你可以回答這些問題時,你差不多也掌握這篇文獻的 60% 重點了。反過來說,使用這些問題來檢驗自己是否能理解文獻也是個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這種藉由問題來檢驗自己是否成功學習的方法,在學習與記憶方面的心理學領域中被稱為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 Karpicke & Bauernschmidt, 2011)。

⚠️ 請注意,這裡的意思是「先讀」,而非「只讀」這些部分。

先初步讀過上面這些部分,是幫助我們建立對文獻的第一印象,等到越來越熟悉之後,我會進一步依照自己的目的來深入處理以下段落,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比較仰賴我們具備先驗知識(對理論、研究方法或統計學的概念):

  • 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s):作者會在此中引述先前的研究發展,引用該領域的核心文獻,並且介紹該研究使用的理論、採用的構念(變項)以及最重要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如果你對於某個理論一無所知,但暫時沒有時間讀完原文,也可以先觀察近年的相關文獻如何在此解釋。
  • 研究方法(Method)與測量工具(Measurements):量化研究文獻的重要環節之一,最常見的測量工具是量表(scale)—一個構念對應一組數題的問卷題項。如果你對於自己的研究該怎麼做而感到困惑,你可以先從別人的研究方法開始研究(好拗口的一句話)。
  • 分析結果(Results):用統計方法分析研究資料後所得的結果,通常以統計數據呈現。老實說,在我碩一時,這一部分通常是跳過不讀的 😅 (很感激當時並沒有被老師打死。)但到了現在,分析結果是我寫碩論的最重要參考來源之一。
  • 問題討論(Discussions):作者用文字來描述跟解釋分析結果(如果你跳過 Results,那你至少該讀這裡)。
  • 研究局限與未來研究建議(Limitations &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某些厲害的作者會在這裡藏寶。

雖然每個段落都非常重要,但為了降低讀不懂所導致的挫折感,我們需要選擇性閱讀。先把時間精力留給好讀的部分(並讓它們成為你的先驗知識),剩下的時間再來挑戰這些比較需要先驗知識的段落。

雖然忘了實際出處,但我過去曾看過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讀期刊文獻時,碩班學生會更傾向於閱讀前兩章(緒論 & 文獻回顧)與問題討論,而博班學生與有經驗的學者則更傾向於閱讀研究方法到分析結果的部分。

對於高人們來說,由於理論與文獻回顧早已經深植在他們的大腦中了,因此直接讀後面的統計數據無疑是更有效率的做法。但在我們對統計還沒有任何概念的情況下,先別把自己逼太緊,好好消化掉能讀懂的部分吧。

1.4. 處理段落:有技巧性地找「重點」——讀小標與主題句

感謝我親愛的、充滿智慧的指導教授 Tammy 曾多次在課堂上指點我們如何閱讀文獻,雖然我可能僅僅學會了他所分享的一丁點皮毛,但卻使我受用無窮;如果早點知道這個方法,我這幾年大概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

關於「如何抓重點」,老師提到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是從英文寫作的邏輯來反推的,即:在一個段落中,主題句(main sentence)通常會在最前面。這也相當暗示了一段文字的重點在前,後面則均為補充敘述

英文能力較好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個原則並不稀奇,但實際應用在閱讀文獻上,這能夠為我們增添許多效益。比方說,當你讀到一大段文字,而你無法理解作者的用意時,你應該專心先把第一句話搞清楚(因為後面的句子都是為了說明這個主題句),有時間再來仔細鑽研後面的敘述。

同理,作者分段所採用的小標也是一種判斷重點的方式。

P.S. 如果你在上課前一天才發現自己還有論文沒讀,先讀主題句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好用應急方法(但還是建議別這樣,因為太容易被抓包了 😅)

1.4. 處理詞彙:關注並研究出現頻率高的詞彙

在最初幾次讀文獻時,我們可能會對一些專有詞彙感到陌生,例如理論、概念或術語。我認為一開始只需要關注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關鍵字通常符合這個標準)就好,有些艱澀或只出現不到三次的詞可以暫時忽略。

如果是一個理論,或一些概念性的詞彙(constructs,通常會在量化研究中被拿去當變項的那種詞)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工具書是很適合用在這種情況的參考資料。更專業一點的做法是採用相互參照的方式:先看看其他相關的文獻,暸解高人們是怎麼對此解釋的。

如果是一些領域中的術語(e.g. stimuli, elicit, correlation, causation… 這涵蓋心理學、統計學與社會科學),Google 搜尋與 LLMs 會是你的好夥伴,如果你只需要問「一個術語」的意涵,我想免費 LLMs 應該還是堪用的。

中文系同學並不知道什麼是刺激物 😅

雖然有點偏題,但我自己近期在做學術筆記的習慣也是以這些詞彙為導向,我所使用的筆記工具是 Obsidian,但其實任何筆記軟體都可以這樣做。

我會為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一個變項、一個理論或一個現象)建立一個頁面,然後把相關的、讀過的文獻都丟到頁面中,底下可能會附上那篇文獻對於這個詞彙的解釋與貢獻。

像下面這張圖,是我在研究「Awe」這個概念時的粗略整理,並塞了一些我認為挺重要的文獻:

某些老師會推薦使用文獻管理軟體(e.g. EndNote、Zotero 等)來整理讀過的論文,當我們的閱讀量增加時,這些工具能夠幫我們快速找到自己讀過的論文。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覺得直接整理成一頁筆記對自己的幫助最大(而我也還在學習如何做更好的筆記,有任何想法歡迎指教。)

1.5. 在死線之前多讀幾遍:讀過了就是你的。

正所謂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

如果只讀一遍文獻就能有用,我也不想花那麼多時間讀那麼多次。不幸的是,在我們成為知識雄厚、想法敏銳的學術大師之前,一篇文獻只讀一遍所能帶來的收穫可能聊勝於無(況且我們也只是想順利畢業而已 😢)。

所以,多讀幾次同一篇文獻是必經之路。但這邊的「多讀幾遍」並不是指每一次都要 100% 火力全開地從頭讀到尾,畢竟我們可能還有家庭、感情、事業和身體健康要顧,這樣做實在太浪費時間了 😅

許多闡述高效率學術閱讀方法的著作都強調了多次閱讀的重要性,如 Keshav(2007)提到了三遍原則(three-pass approach),彭明輝(2017)書中的「螺旋式讀書法」則建議學生至少讀五遍。

不論你採用誰的方法(或是我在 1.3. 與 1.4. 提到的小技巧),這些方法的共通特徵是第一遍先用短時間看重點,後續再逐漸增強力道

  1. 第一遍:先用最少的時間掃視重點(e.g. Abstract & Conclusions),確認自己知道這篇文獻想表達什麼(e.g. 2W1HR)
  2. 第二遍:用中等的時間細讀正文,試著找出哪些詞彙最常見、哪篇文獻最常被提到、從主題句觀察作者在那一段落試圖闡述的重點是什麼。
  3. 第三遍或以上:用大量的時間精讀正文剩餘的細節部分,針對你覺得難以理解的部分下苦功。如有必要,你會去找其他相關的文獻來幫助理解這些你原先無法理解的障礙。

重點來了:到底要讀幾遍才能算讀懂一篇文獻?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畢竟彭老師說的 5 遍也很嚇人。一些學長姐曾對我說:「讀到你覺得夠了為止」,但我自己永遠都不知道什麼程度才算夠了 😅。

我對此的建議也很簡單,我們並不需要追求像過去讀教科書一樣讀到 100% 才視為「讀懂這篇文章」;我認為只要自己能夠解答 2W1HR 問題,基本上就已算是對文獻有基本的認知了(相當於 Kershav 三遍原則的第二遍的程度)。

最後我想引用我所景仰的前輩 Manny Li 這一篇介紹他讀資料的原則的優質好貼文來作結:

「只要能看完就一定有收穫。」

你一定會成為越來越擅長讀文獻的人。

小結

  • 一切先從找到最重要的,或最好讀的那篇核心文獻開始。
  • 讀區段時:先讀摘要、關鍵字、緒論與結論,初步暸解這篇文獻的意義。再進一步花時間細讀其他重要的區段,深入暸解細節。
  • 讀區段裡的文字段落時:先讀主題句,也就是每個段落的第一句就好。再進一步花時間暸解後面的敘述。
  • 讀不懂的詞彙時:善用工具書、LLMs 獲得解釋,建立筆記習慣讓自己暸解詞彙的含義。
  • 同一篇文獻多讀幾次,從簡單粗略讀過,再到仔細讀過。

References

彭明輝(2017)。《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Karpicke, J. D., & Bauernschmidt, A. (2011). Spaced retrieval: absolute spacing enhances learning regardless of relative spac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7(5), 1250–1257.

Keshav, S. (2007). How to read a paper.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37(3), 83–84.

OpenAI. (2024). ChatGPT [Large language model]. https://chat.opena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