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花我一年完成的文章 — 我的 2022年度總回顧
關於 Andrew Chu — Outo 創辦人, 透過精心規劃的戶外旅程,讓你好好享受旅程體驗,不再耗時耗力規劃,就能輕鬆自助出行。
Link to English version: My Year End Review 2022
年度回顧背景
當我回顧2022年時,我知道這絕對是個戲劇性十足的一年。2022 年做了重大決定離開我的全職工作,專注於我的創業的公司 Outo,買了一輛二手廂型貨車並把它改裝成了一個移動辦公室,從台北租屋搬回家,結束了一段感情,並一度經歷了心理狀態最黑暗的時期,事後反思仍讓我感激這些事情。
在這 2023 年第一篇部落格中,我給自己設了一個新年寫作挑戰,期許自己可以將人生高速成長的一段期間紀錄下來,朝自己理想的生活邁進。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我的 2022 年度回顧,分為四個部分:
- 本年度數據資料
- 人生重大事件
- 深層反思問題
- 個人學習成長
我的 2022 年數據
“追蹤每個你想要改善領域有關的所有行動” — — 《複利效應》,凱文·哈迪著。
2022年,徹底改變了我生活方式的一本書。讀完這本書後,我在 2022年初立下一個挑戰,將我想要改善的生活層面(基本上是所有層面)記錄在我的個人建制的 Notion 系統中。這個系統對我生活運行非常有幫助,除了格式化資料輸入外,也可以進行分析、不時反思和檢查自我生活各個層面狀態。以下是我在 2022 年基於 The Wheel of Life — 生命九個層面所記錄的一些年度數據:
- 心靈:冥想日子:240天 / 平均情緒得分:3.78/5.0
- 身體:健身房運動:84次 / 總跑步距離:98.4公里
- 家庭:家庭旅行:2次
- 職涯:新的業師:4位
- 財務:年度總日常支出 YoY :-15.9%
- 社群:新認識:228人/次 / 老朋友聚會:335人/次
- 冒險:多日旅行:25次(14個地點,台灣12個,越南2個)
- 影響:個人反思帖子:20篇
- 成長:閱讀完書籍:7本 / 新建立的習慣:4個
2022 年度重大事件
2022年,我經歷了幾件重大的人生事件:
- 我離開了 Nogle 商業拓展經理的全職工作。Nogle 是一家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創投工作室,為全球領先的衍生品交易所提供動力,並為交易平台提供世界級支付和 SaaS /白牌服務。很榮幸能與聰明絕頂的人工作,提供尖端技術產品給日本、泰國、香港、新加坡、杜拜、英國與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客戶,這是一段既刺激也令人回味的工作經驗。
- 我全職投入 Outo。在花費了一年多的下班時間和無數個週末之後,在深怕自身機會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決定跳出來全職做。 2022年,Outo 從一月份的幾乎零營收,到在第三季度突破百萬同期增長 50 倍,提供五個目的地的精心安排旅程,節省了超過 300 名旅客規劃旅程時間與精力,並獲得五星級評價。
- 我在臉書群組上找到一輛二手的福斯 T4,經過兩個月的設計、修復、重新上漆,並將其改裝成The Steady Van。該貨車同時具備住宿、移動、辦公等能力(內建 230Ah 鋰離子電池),滿足我在台灣島內的工作旅行需求,並實現了童年時 Van Life 夢想。
- 我搬出了台北台電大樓捷運站附近的租屋處,在那裡住了21 個月,在疫情大爆炸期間與室友分享了許多無奈又快樂的回憶。
- 我結束了一段四年的感情,這是我最長的一段。這段時間也是我成長最快的時期。經歷了許多冒險、酸甜苦辣兼具的回憶,也學到許多寶貴課程,陪伴我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
深層反思問題
我參考並結合 Ali Abdaal 和 Jay Shetty 的個人年度回顧框架,以每個領域的「前三項」作為我年度自問深層反思方向,並列舉出以下對我最重要的幾個反思問題:
我最感激的三個人
- Phil Chen : 我高中好友,接受邀請成為今年的當責夥伴。我很感激有個暢所欲言的夥伴,每兩週一次週日晚上 9 點半美東 — 台灣時區視訊連線約定 1 小時分享生活起起落落,實現生活目標推展,並相互挑戰變得更好。
- Rybo Chen:一個大學時期在 HTC 一同實習的老友,在溫哥華發展人生教練 (Life Coach) 事業,他邀請我參加幾次訓練教程,每次都讓我感到啟發。他與我介紹了“ Wheel of Life”,我套用這個生活層面框架讓我每日,每月,每年都在用它進行個人反思和記錄。
- Andrew Heng:我在 Nogle 的新加坡前主管。除了對團隊每個人非常好之外,也處處為團隊成員著想以幫助我們完成團隊與個人目標。即使在面對各種類型客戶高壓情況,也從沒有少給過老爸等級的冷笑話。
我最自豪的三項成就
- Nogle: 達成連續 4 個季度 B2B 業務增長 20+%,除了成為公司 BD 團隊中總簽約價值最高成員,也從無到有建立公司 B2B 流程與業務
- Outo: 為了達到更好的產品市場匹配 (Product Market Fit),今年年初轉型專攻懶人旅遊族群,在四個目的地推出了五種行程,並在七個月內銷售達到與同期增長 50倍
- 個人: 在 Notion 上建立了我的生活運行系統,並堅持追蹤自己行為與反思 365 天。不斷優化的系統讓擷取資訊更加方便 — 2022 年 Notion 模板
我獲得的三項新技能
- 自我覺察:我變得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與思緒,意圖與做為
- 冥想: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讓我在奔波與工作壓力中帶來平靜
- 攝影:我變得更有意識與規劃性地捕捉瞬間
我閱讀完推薦的三本書
- 複利效應 由 Darren Hardy(2011)撰寫 — 閱讀這本書後,我確定了我的人生願景,並開始跟踪生活的各個方面行為
- 快樂實現 自主富有 由 Eric Jorgensen(2019)撰寫 — 這本書讓我從Naval作為風險投資家的生活經驗中獲得了見解
- The 4-Hour Workweek 由 Tim Ferriss(2007)撰寫 — 這本書令我大開眼界,介紹了外包價值,自動化等工作概念,讓我夢想實現理想生活
我最難忘的三次旅行
- 獨自前往越南與夥伴,朋友和當地創業者見面
- 與高中好友 Phil Chen 一起駕車穿越台灣東海岸的旅行
- 家庭旅行去金門島探望外婆,因為疫情關係三年來終於進入長照中心拜訪
前三大記錄的情緒感受
- 賦權 (Empowered):當我將想法實現或從他人獲得有價值的反饋時出現
- 啟發 (Inspired):當我接觸新鮮的思維觀點,新鮮的經歷和故事時出現
- 無法招架 (Overwhelmed) :當我無法完成太多工作或在一天中加入太多會談時出現
我花了更多時間的三件事
- 運動鍛煉:每週工作前健身習慣讓我在2022年一共減掉 6 公斤
- 睡前閱讀:我喜歡閱讀作為睡前放鬆的方式
- 每日記錄:保持每日紀錄習慣已成為一種日常儀式,幫助我感到更加沉穩
我花了更多錢的三個東西
- 那台貨車:我第一輛用於工作和旅行貨車,翻新和裝修真的花了不少成本
- 線上課程和工具:我註冊了課程並購買了輔助生產力工具
- 心理健康:我訂閱了 Headspace 以幫助我冥想習慣
2022 重要的學習和收穫
我經常在日常記錄中記錄重要學習反思。每當到年底時,我就累積了一長串來自個人反思的收穫文字讓我做回顧。以下是我在 2022 年按照生活的九個層面中,挑選出最重要的學習反思:
- 心靈:所有的情緒都是平等出現,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了解情緒觸發因素可以讓你熟悉自己的情緒季節性。
- 身體: 你身體的極限並不總是你真正的極限;有時,這取決於你的思緒狀態。
- 家庭: 與其去尋找靈魂伴侶,不如成為一個致力建設關係的人。
- 事業: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 5–10 年後的事業會是什麼樣子,去和現在處於那個位置的人交談。這可以讓你一窺到職業發展路徑和那個階段的生活,少走許多冤望路。
- 財務: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費率,如果你的任務/工作不值得你以這個費率投入,考慮外包。
- 社群: 一對一會面建立深層聯繫,而一對多則促進思想交流。
- 冒險: 一趟好的冒險可以透過安排好主軸體驗與方向來策劃,同時留出彈性空間。
- 影響: 招蜂引蝶,必能呼朋引伴。
- 成長: 如果你掌握好原則,基本上可以掌握一切。
為何我做了這樣的年度回顧?
這是我自 2020 年以來第三年進行年度回顧。它最初是在我的 Notion 筆記上提出幾個反思問題,後來演變成各生活層面的數據收集與分析,以更有系統性方式進行更全面回顧。年度回顧對我來說是一個靜下來與自己好好對話的機會,反思那一年中的高潮與低谷,檢視自己設定的目標與差距。最最最重要的是,他幫我消除以前那種「時間過得好快,感覺做很多事情但又不記得」的感覺,讓可以過得更加踏實。除了我自己回顧的方式外,我也推薦像是 Tim Ferriss (link) 與 James Clear (link) 這兩位我推從的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更簡化的年度回顧方法。我的年度回顧則依據我的個人工作與生活狀態不斷進行調整改良,僅供大家參考並激盪出你自己的運行系統。你又是如何進行年終回顧的?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知道 :)
我的 2023 年計畫
在反思2022年之後,我套用 Ali Abdaal 製作的 Anti-Wastement System 羅列了 2023年度目標,並依據我的需求加入更多可追蹤完成進度的改良。2023 年,我希望能給自己一個調整,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多寫一些涵蓋職涯、創業、個人成長和生活等方面相關的主題。如果未來想收到相關文章訊息或我未來發現不錯的工具資訊,歡迎關注我的 Medium 號 或訂閱我的電子報。
Call to Action
-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給在下方幫我按個鼓掌,並分享給你覺得會有幫助的人。
- 我很樂意聽到您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您的指教與反饋可以讓我寫得更好!感謝!
歡迎透過 LinkedIn、電子郵件 或 Facebook 與我聯繫。更多關於 Andrew:www.andrewchu.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