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參加了由「SEAT南方時驗室」主辦的五感減一洞察訓練工作坊,由於邀請了我追蹤了很久的余虹儀老師,讓我相當興奮。
「SEAT南方時驗室」位於東協廣場三樓,雖然身為台中市本地人,我卻因為對東協廣場懷有陰暗雜亂的印象而鮮少踏進那裡,昨天還是第一次知道廣場內有那樣一個推廣東南亞文化的地方,覺得非常新奇。教室內的空間隔絕了廣場內的煙味和潮味,整體相當舒適。我到的時候余老師也已經到了,她給人的感覺就是一位開朗、有活力的大姊姊,給人很好聊的感覺。XD
余老師長年推廣通用設計,但在這個工作坊中她並不直接以通用設計的角度切入,而是從不同感官的體察與運用做為著眼點。在我所就讀的特教系上,也常強調教學設計需運用多元感官,但運用多感官進行課程設計的意思絕不是用到越多種感官就越好,有的時候,多元感官的媒材、教具反而會造成多元干擾,(這點我在一些博物館、展覽館中深有體會…@@)要如何適切的透過不同的感官進行各領域的設計,也許,得先從好好的了解感官開始。
所謂的「五感減一」指的是在五感中減去平常大多數人最常使用的「視覺」。
在我參加這個工作坊之前,雖知道大部分人都過度依賴視覺,但令我驚訝的是程度竟然如此的嚴重。在「回想練習」的活動裡,老師要我們回想除了視覺以外的不同感官在來到上課地點過程中的感受與洞察,但我一開始回想,腦袋裡很自然的只出現視覺的畫面,幸好我還記得早餐貝果的味道、在車上聽的音樂和東協廣場中瀰漫的煙味,不過也許因為一直坐在輪椅上的關係,我對觸覺似乎麻木了,也無法有什麼特別的洞察,讓人感到有些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再更強一點的觸覺刺激能引起我深刻的感受了呢?
所謂的「洞察」,所指的近似於在聽到/摸到/聞到/嘗到某個東西時所延伸出的想法與猜測,就好像是偵探一樣,不倚賴視覺,而是透過其他感官作為線索來觀察並推理,其實這也讓我想到現在諸如Line之類通訊軟體的發達,讓我們從傾聽他人說話加上觀察對方的表情、手勢,或雙方有肢體上的觸碰等等,變成只是單純閱讀他人傳送過來的文字訊息,這當中流失掉了不同的感官資訊,除了讓溝通少了一點溫度外,所產生的洞察(臆測)更是有可能產生錯誤,造成誤解,也許這是日後通訊軟體可以更精進的地方。
(雖然我最近傳Line有點變成語音訊息派,但是單靠語音的話也有它的問題,然後看起來使用感官最多元的視訊….拜託我的手機可以不要再累格了嗎?QQ)。
人們依賴視覺,讓我深入思考的還有「形容詞」的問題。一般來說,最能被鉅細靡遺地描述出來的,都是視覺的感受,而味覺尚且還有酸、甜、苦、辣、鹹的程度變化,然而聽覺、觸覺與嗅覺的形容便比較不容易了。
上午的課程老師要我們寫出純粹的聽覺形容詞,我發現我寫了五、六個之後就沒梗了(當然也可能是受限於國文程度XD),多數文學作品,要把聽覺描寫到很細膩,也常要借助視覺化的譬喻,而聽覺尚且如此,嗅覺和觸覺就更不用說了,下午進行觸覺和嗅覺的體驗活動時,除了體會到每個人對同一物件與氣味的感受差異外,更令人感到深深的詞窮,尤其是嗅覺方面,誠如黛安‧艾克曼在《感官之旅》一書所言,嗅覺是「沉默無語的知覺」,彷彿跟言語之間就是隔了一點什麼,人們總無法以純粹而直接的言詞形容氣味。
雖然許多感官的感受無法用言語描述,但或許正因為無法描述,那些最個人化的體驗才顯得無比珍貴。
而對於大眾來說,以我們較常忽略的感官進行設計,也許會讓某些產品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也可幫助某些感官退化的高齡者,或像缺乏了某些感官(或感官能力無法支援日常生活)的視障者、聽障者等等,就像老師所說的「多感官設計就是通用設計」,我覺得這個觀點真的相當有趣。
每一項產品都有其主要運用的感官,如果將產品所運用的五感畫成雷達圖,就能看出產品可以再提升(或增加)哪些感官的功能,進而成為一種創意。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是讓各組實際走入東協廣場,尋找當中一項需要改進的產品或服務,先畫出那項產品或服務原本的五感雷達圖,再挑選出裡面至少一項最低分的感官,將該項感官的元素加入來進行改良。
走進東協廣場仔細逛,會發現東協廣場具有一些很好的元素和特色,例如東南亞的美食與飾品等,都是其獨有的文化,但是內部混亂的空間規劃、昏暗的燈光和濃厚的煙味真的很需要改善,我們這組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改良樓層導覽圖,將其運用語音(聽覺)、觸控(觸覺)加上LED燈的指引,變成一套「樓層導覽系統」,真希望能有實現的一天呢!XD
此次工作坊,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重新體察了自我的感官,在日常中,好好利用五感,使其不要變得麻木,並透過對五感的思考發想新的點子,也許就能構築出更有趣的未來世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