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類要不要睡覺?」這個資訊談如何緩解知識焦慮
在開始接觸如何處理知識焦慮的「知識」之前,我認為要先清理一下思緒。整理的減法往往比加法來得重要,也更困難。
我們在打掃學校 5 坪大的宿舍時,你會考慮要買哪牌的掃地機器人、或是請哪位阿姨來幫忙打掃嗎?應該不會吧,通常先考慮的不是要添購什麼新的家電,而是先考慮是不是使用手邊的掃把就能完成任務。
這關係到一個思考原則的延伸,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定律,這個思考原則常被簡化為下面這句話:
〝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也就是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而它有眾多的解法時,要選簡單的那個。上面打掃宿舍的情境是這樣,對於資訊的處理我認為也是一樣。而這也是我處理知識焦慮的主軸概念。
回到正題,我應對焦慮的過程有以下幾個步驟:
▍最重要的部分:察覺自己的焦慮並過濾資訊
不存在的問題無法被解決,只有看到了、認知到了才能著手處理。
1. 發現自己處在焦慮的狀態
跳出焦慮的循環首先要覺到自己正在焦慮,這可能需要一點練習。試著在生活中觀察面對不同資訊時的反應。
例如我身為一個生理男,面對女性服飾廣告就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但是看到某個網頁課程的招生廣告,可能就會蠢蠢欲動,開始思考是不是要報一下。
然而,當我跳出「課程內容很豐富,我可能很需要」的思維,把情緒的衝動也一併考量時,就成功踏出第一步了。這個時候我會告訴自己先不要一下栽入訊息、廣告本身,先跳出來重新審視這個渴望的源頭。
2. 理解需求:觀察心裡的焦慮狀態,找出源頭並分類
紀錄引發焦慮的訊息,最終會發現自己對與某幾類的訊息會特別敏感 XD。這事實上暗指了我對於生活的哪些部分有不安全感。將這些訊息記下並分類有助於理解自己。
以我為例,我最常蒐集的訊息就是在網路創業、營運管理、網頁技術內容等。其實代表我自認在這幾個面向不足,有想要精進的壓力。對於新的知識保持飢渴不是壞事,但是單純接收不思考就不是好現象了。
在這個階段,各種不同的焦慮信息都可以回推到上一篇提到的內在或外在的原因。知道自己的焦慮所在之後就能更有效地過濾真正需要的資訊了。
3. 我對於資訊(知識)本質的理解
在這邊需要先釐清資訊(知識)對於自我的含意。
每個人對於接收新知抱持不同的態度,某些資訊對我而言是好玩、某些對我而言是與周遭的環境相關、某些是與我的工作職涯相關。面對不同需求的資訊,態度都會不同。我認為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中將書籍分類類比食物養分的吸收,是很不錯的指標:
閱讀類比於食物,可以分為主食、美食、蔬果、甜食四類,飲食的重要,貴在均衡。無論你個人如何區分四類飲食,區分之後,總要維持均衡的吸收。
我的想法是:夠用就好
如同我不會深入理解某個冷知識的底層原理,關於「魚類是不是不用睡覺」這個問題,理解到「魚其實還是要睡覺,但是因為沒有眼瞼,所以看起來沒在睡覺罷了。」這個階段就可以,不會再深入理解魚類與哺乳類的腦部構造有何不同,對於睡眠的需求的差異等。
對於冷知識,懂一點是風趣,懂太多是宅。
然而若是吃飯的工具,像是網頁動畫的運算原理。我就不能只懂用法,耍耍小聰明,需要深入理解底層原理並且記住。
這樣的追本溯源常常是沒有止盡的,我認為稍微超過實際使用的程度就可以先暫停,對於訊息的來源有印象,下次需要深入探討的時候再來回顧即可。
將不同的資訊分類,把不用的捨棄,要用的理解到夠用就好。
知識對個人的意義是幫助我們去理解世界,並不需要有太多功利性和附加值
撇去自我提升的那種焦慮感,對知識純粹的喜歡,會讓你極大降低因知識爆炸而產生的焦慮。
4. 理解影響知識焦慮的因素
綜上三個步驟,這篇文章用一句話很好的解釋了影響知識焦慮程度的變因:
知識焦慮程度=信息量×信息重要程度
要降低知識焦慮,有兩個著手的方向,減少知識量,或是降低知識的重要程度。在這裡,信息量看到的訊息總數,直接受來源影響(同時在哪些管道接收資訊?FB、IG、電子報…)。而信息重要程度則是這個類型的訊息對於你個人有多重要(參考上面的冷知識 v.s. 專業知識)。
減少信息量,顧名思義就是把接收到的資訊來源減少,讓主動搜尋代替被動告知。
舉例而言,要進修專業技能,應該是發覺自己的技術太弱,才上網尋求進修資源。而不是補習班的廣告提醒你應該要上課。這些投廣告的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也不知道你的程度,怎麼可能會因為他們說你不足,你就真的不足?也因此我建議把不需要的資訊窗口給關閉,如電子報、臉書的農場專頁、新聞頻道等。
降低信息的重要程度,就是將信息分門別類,留下真正需要的部分。
一點點嘗試:切斷資訊也能過得很好
如果不知道哪些東西是必要,哪些不是,用一個小實驗就能釐清。空出一個週末或是不影響工作的週間,完全斷開外來的資訊接收。不要上臉書,不要看網路新聞,就出去走走,或是跟朋友聚聚。
過了這個週末,想想在這段時間裡,哪些議題是你會主動想起的,那就是你真正在意的事情。
▍最不重要的部分:吸收資訊/學習
不知道為什麼,市面上大多討論知識焦慮的書著重的都從這個階段開始,直接討論如何處理面對的大量資訊。
對我而言,進入到這個階段的訊息的定位已經十分明確,只需要稍加整理複習就能吸收。反而上面自我察覺的部分更為重要。
當我進入到確定需要吸收、整理這個知識的階段,會用下列幾種方式處理我的訊息。
快速瞭解知識架構
上網看一下這個學問的整體架構,會大大降低焦慮感。從這個過程你會知道:
- 這個學問是什麼,可以做什麼
- 相關的知識架構,大概包含哪些東西,與其他領域的關連
- 再次反問自己為何要學
如果看完,確定真的很喜歡、很需要,就能繼續往下了。
鞏固專業基礎知識
在吸收眾多產業知識之後,會發現許多領域的道理萬變不離其宗,往往來自於幾個發展已久,有穩固學術基礎的學科。
財務、商業、營運等領域,總是與經濟學脫離不了關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多是統計學的當代工程應用;人機互動、用戶體驗設計等多脫離不了認知心裡學的範疇。
因此,適當地回頭鞏固基礎知識,並將知識的架構梳理完整,對於長期的知識發展非常有幫助。而新的 buzzwords 出來時,你也能更有自信地判斷哪些是假的新資訊,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要來收割一波韭菜。
刻意練習
參考刻意練習的方式學習一門學問。
關鍵在於「有明確的目標」、「選擇適當的難度」、「取得專家及時的反饋」、「動手實踐」等原則。被談到爛掉了,有興趣可以參考刻意練習。
強烈建議直接動手做專案,比起書裡面、課堂裡面的作業,自己的專案又有興趣、又有用、又能炫耀,何樂而不為?就算遇到書裡沒說過的問題,也更有動力解決他,此外,你認為找工作的時候拿千篇一律的課堂作業會多吸引面試官?
深度學習
對於一門專業學科有全盤的瞭解之後,可以進入更深度的學習。
例如深入探究此學科、產業的發展史、產業龍頭的產品與策略、或是最新的研究成果等。有往下紮根的深入理解,在往後接觸同領域的資訊時能更快接受,面對不同產業的知識時能快速類比、產生領域間的連結。
這邊可以參考寫點科普,請給指教,有很完整的產業分析範例。
如何處理碎片化的知識
在手機、網頁上看到的往往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這樣的訊息不解釋底層,就只針對一個個現象做評論。面對這樣的訊息,我會如何理解?
創造連結
我會在已經存在的知識架構中找到與這則資訊的相關位置來放置他。
舉例而言「 360 度的全景照片如何嵌入在文章中?」這個問題要如何處理?從我專欄編輯的經驗,對於內文如何排版已經有一個習慣。今天面對這個訊息,只需要加入到我所認知的「排版」部分就好。不再需要掛念這個資訊,找到他該去的地方,需要的時候找得到就好。
對那些找不到架構、連結的事情呢?可能是一個新的領域,如果你不感興趣,就可以看看笑笑就好。如果很感興趣的話可以上 Youtube 或是 Google 搜尋相關的基礎知識從頭建立知識架構。
▍持續進步
以下的這些行為都是建立在有吸收、有產出的前提之下再進行。若沒有產出而瘋狂參加活動,就本末倒置了。
有始有終
把下定決心的事情做完,不管認為做的好不好,都要有「告一段落」的感覺,不能讓東西就懸在那邊。
舉例而言,今天看一本書,看到一半不想看了,也要給自己一個能夠接受的理由。例如「裡面的資訊與 XX 重複」、「突然有新的案子插入忙不過來,延到 X 月後開始閱讀」、「已經看完我想要知道的部分了,不用再花費時間閱讀」。
每完成一個階段,就提醒一下自己「這件事情可以安心放下,不須掛念」。
記錄過程並持續輸出(分享作品亦同)
設定好知識學習的目標後,記錄學習過程,當作日後的作品集或是成長記錄,也可以試著向他人解釋學到的概念。
在撰寫/解說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會回顧執行細節、鞏固思維並抓出盲點,此外看到過程的累積會很有成就感,可以炫耀ㄎㄎ。
保持交流
保持與外部交流,能檢驗自己的知識架構是否牢固。接觸社群、接觸新的觀點,更能適時更新觀念,也不讓自己淪於過時思維。
▍認命
如果以上方式你都嘗試過了,卻都沒有辦法減緩你的知識焦慮,那就認了吧XD 把買來的付費音頻當作是佛經,把買課程的收據當作是贖罪券,把書本當作房間的裝潢。如果這樣做能讓自己過得更舒服,那就這樣做吧。
▍免費資源下載
在這邊列出可以緩解知識焦慮的書跟網站,總有一個適合你,快來看看吧:
騙你的,根本沒有資源,講不聽欸
罰你上去重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