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鴻溝》讀書心得

Annie Su
7 min readJul 24, 2021

--

Crossing the Chasm

跨越鴻溝》是由 Geoffrey A. Moore 於 1991 年出版的書,其中提出的許多觀念如「技術採用生命週期」、「進入主流市場策略」即便在 2021 年回頭來看,仍非常值得參考。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

當一個不連續創新 (需要使用者改變既有行為) 的產品要進入市場時,顧客可以依照性質區分為:

  • Innovator 創新者:重視產品的科技創新度
  • Early adopter 早期採用者:重視產品帶來的重大革新
  • Early majority 早期大眾:重視產品的市場領導地位、業界口碑、產品完整性
  • Late majority 晚期大眾:重視產品方便性
  • Laggards:落伍者

其中,Innovator 與 Early adopter 又可統稱為「早期市場」,佔據市場三分之二的 Early majority 與 Late majority 則可統稱為「主流市場」。當一個新產品上市時,會先遇到的是早期市場客群,I他們是「產品」本身,其中, Innovator 又特別重視科技創新程度,而 Early adopter 則看種產品是否能為他們帶來重大的革新。然而,當產品滲透早期市場,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鴻溝」,原因在於,Early majority 重視的東西與 Early adopter 相當不同,因此後者無法作為前者購買時的參考示範

  • Early adopter 看重現革新/未來,Early majority 看重可預期的改善/現在
  • Early adopter 只有少數,但 Early majority 期待從同業找到大量示範參考

因此,如何克服這個鴻溝,便成了每個高科技產品必須面對的難題。

跨越鴻溝

Geoffrey A. Moore 提出進入主流市場的核心原則是:先選定一個利基市場,集中火力取得市佔率與口碑後,再進而切入其他市場。挑選這個利基市場的方式可以從幾個面向:這個市場是否有可辨認的單一客群,願意付費購買產品?我們是否有能力提供完整性產品 (whole product)? 這個市場是否有激烈的競爭?為不同的市場打分數後,便可列出進攻市場的順序。

完整產品策略

不同客群對於產品完整度的接受度不同,Innovator 對於產品支援的需求最小,Early adopter 也免強可以接受不這麼完善的產品,然而,Early majority 相當重視產品功能完整度,以及周邊生態系的支援,因此公司除了提供基本功能外,也需要了解主流市場在乎的必要功能。

競爭定位

清楚的競爭定位與產品定位有助於客戶快速了解產品內容,而在設計競爭定位前,可以先參考競爭定位羅盤(Competitive Positioning Compass)了解不同客群所在意的重點。

Competitive Positioning Compass

競爭定位羅盤根據客群的專業度與接受程度,將客群歸類至四個象限,可看出 Early adopter 是較有支持態度的專才,評估產品本身規格 ,而 Early majority 則是屬於偏向把持懷疑態度的通才,透過市場地位評估產品。因此,在跨越鴻溝時,務必留意溝通訊息需從產品中心 (產品是否快速、容易使用、價格、獨特功能) 調整成以市場中心 (裝機量、週邊支援、現狀標準、成本、品質)。

但是有個問題是,因為 Early majority 看重產品的市場地位,自會希望有比較的基準,但市場上卻無可比擬的產品該怎麼辦?此時,創造可類比的對象- 市場替代方案 (market alternative) 與產品替代方案 (product alternative) — 來說明競爭定位便相當重要。市場替代方案可協助說明你的目標客群,以及購買你產品的理由;產品替代方案則可協助說明你的產品技術類別,以及技術優勢,以下正好藉由 Intuit 的產品 Quicken 來同時說明競爭地位與產品定位:

  • For the bill-paying member of the family who also uses a home PC, (target customer)
  • who is tired of filling out the same old checks month after month, (market alternative)
  • Quicken is a PC home finance program (new product category)
  • that automatically creates and tracks all your check-writing (key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 Unlike Managing Your Money, a financial analysis package, (product alternative)
  • Our system is optimized specifically for home bill-paying (key whole product features for your specific application

銷售通路

選擇銷售通路的大原則是:選擇一個目標客群覺得舒服且熟悉的通路。而在跨越鴻溝的階段,自己的業務團隊會是最好的方式,因為要給予最全面的支援來「創造市場需求」,但也要同時考量兩個先決條件:

  • 公司是否能提供全面且具有競爭性的產品,否則就客戶的角度來說,要花時間與分散的廠商溝通並不是長遠之計。
  • 市場競爭不能夠太激烈,否則可能因殺價競爭,導致業務成本相對營收過高而不敷成本。

如果以上兩個條件成立,便可以考慮建立自己的業務團隊,當然,如果公司認為沒能找到優質的業務團隊,也可以考慮與客戶關係良好的經銷商合作。

而當產品逐漸滲透主流市場,銷售重點從「創造市場需求」轉移至「維持市場需求」,此時可以考慮轉移至成本沒這麼高的通路,如 — 加值型經銷商、零售通路、OEM等。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銷售夥伴有足夠的銷售誘因,在定價上務必要考量是否能夠給予銷售夥伴足夠的利潤,否則通路極有可能因為利潤過少而將重點放在其他產品上。

小結

回顧在創業公司的這段時間,著實反映了《跨越鴻溝》所提到的各個階段。

由於我們公司提供的正是需要改變客戶行為的不連續創新服務,因此一開始在台灣市場便鎖定 innovator 與 early adopter 類型的客戶,並透過自己的業務團隊來給予足夠的支援,這類型的客戶也如同書中所述,著重產品本身為他們帶來的價值,願意接受相對沒這麼完善的產品,並樂於給予回饋建議,著實給了我們不少幫助,多數也成為了我們的忠實客戶。

而當我們的市佔率達到約莫 15% 時,便可以感受到我們來到了鴻溝階段 ,客戶的問題從產品本身轉變為:市場上是否有其他同業在使用我們的服務? 對於產品品質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如果初次使用體驗不好可能就不想再使用,也時常需要業務回訪支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決定在進入市場約 1.5 年,市佔率達到 1/3,便決定轉而與經銷商合作,因為相較於我們公司的業務團隊,經銷商已具備與客戶間穩定的信任關係。經銷商負責業務,原廠負責產品研發與行銷素材提供,也才能專精在各自的領域。

《跨越鴻溝》正是我們在考慮與經銷商合作時,恰巧獨到的著作,也與當時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才深深感嘆有些前輩的智慧其實真的是歷久彌新,值得一再拜讀。

--

--

Annie Su

現任國內電商企業發展部,曾任AppWorks 分析師、寵物科技新創 ANIWARE Growth Manager,擅長投資與透過數據分析驅動公司成長,立志成為網路新創公司與資本市場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