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成長就是不斷的見招拆招

Annie Su
8 min readJul 20, 2021

--

Growth Strategy

在投資界待了五年後,為了更徹底了解新創公司的營運,我在 2019 年加入了一間寵物科技新創公司,擔任 Growth Manager,希望能藉由過去財務與投資的經驗協助公司快速成長。公司的客戶是動物醫院,提供心電圖判讀的 SaaS 服務,在市場上尚無競爭者,因此我們接下來所擬定的策略也都是圍繞著這個模式。

▍找到對的關鍵指標

身為 Growth Manager 的重要任務,自然是協助公司在不同時期訂定目標,擬定相對應的策略,並達到成長的目的。關於怎麼訂定成長目標,有許多不同的框架,而我們嘗試過的有

  1. AARRR:AARRR 分別代 Acquisition 獲取用戶、Activation (透過用戶了解到你產品的aha moment來激活用戶)、Retention、Revenue、Referral。這是最常見的框架,由 Dave McClure 於 2007 年提出,以漏斗的形式,將用戶從潛在用戶化為忠實客戶的關鍵步驟,也是我們一開始所採用的框架。然而,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這種漏斗形式的成長框架有幾個缺點
  • 一次只關注一個重要指標有助於公司全體聚焦,但問題是,沒有人能精確掌握該在哪個時間點轉而專注下一個指標,因此很容易顧此失彼。譬如說,在拓展市場初期瘋狂透過 Freemium 方案簽下客戶,卻因為沒有同時關注其他指標,導致業務在簽約時沒有提供良好的 onboarding 教學,為日後的客戶活躍度帶來隱憂。
  • 由於我們公司提供的是相當創新的服務,需要透過教育訓練養成客戶使用的習慣,即便客戶已經到達了 Activation、Retention 階段,甚至是已經願意先付費簽年約 (Revenue 階段),距離穩定使用尚有一段距離,但在 AARRR 的框架中卻沒有關注穩定使用的指標。

2. A constellation of metrics: Reforge 的創辦人 Brian Balfour 提出:公司應該要同時關注 Engagement、Revenue、Retention 三個面向,以掌握公司整體營運狀況,避免顧此失彼。

在參考了以上兩種框架後,我們公司採用混合形式,在客戶的生命週期中,先關注 Acquisition,在同時追蹤 Engagement/Retention 指標 (由於價格方案為按次數收費,因此 Engagement相當於Revenue),我們公司的成長階段也藉此區分成不同的成長階段。

延伸閱讀:創業教我的事 — 北極星可能無法指引你到目的地

延伸閱讀 :Don’t Let Your North Star Metric Deceive You

▍找到對的銷售管道 — Acquisition Stage

— 關鍵指標:新客戶數

第一階段:透過業務團隊,快速佔領早期市場,取得一定市佔率

由於我們所提供的是需要改變消費者行為的非連續性創新服務,因此決定先鎖定樂意接受新科技的 innovator 與 early adopter,而在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包括

  • 調教產品:早期用戶重視的是新科技,以及產品服務是否能為他們帶來的重大革新價值,也相當樂於提供使用者回饋,我們也趁此機會蒐集了不少寶貴意見,並快速調整產品。
  • 取得市場份額:這其實是為了面對下一階段 — 進入早期大眾市場 — 做準備,因為這個客群相當重視同業示範。因此,我們採用類似 Freemium 的價格方案,讓客戶不用付出任何前置費用即可開始使用服務,這也使我們在一年內便取得 1/3 的市佔率。

由於在這個階段,從客戶端戶蒐集使用者回饋與市場情報,進而快速調整產品或商業模式是首要任務,因此我們是由自己的業務團隊來進行銷售。

第二階段:與經銷商合作,進入早期大眾市場

多虧前期的努力,我們在第一年底已有了進入早期大眾市場的條件 — 較為完善的產品、市場領導地位,以及經銷合作夥伴。與經銷商合作這個決定,是因為考量經銷商在這個產業蹲踞已久,與大眾市場客群有穩固定信任關係,透過經銷商的業務團隊進行銷售對我們來說是借力使。對資源有限的新創公司來說,另有幾個好處是 1) 可減少花費在管理業務團隊的心力,進而專注在產品研發與行銷上 2) 將 CPA 最大的成本 — 業務薪水 — 從固定成本轉變成變動成本,當時我們也正準備進入亞洲其他國家,在尚無法確切知道市場潛力的時間點,與經銷商合作是較有彈性的作法。因此,在談妥工作與利潤分配後,我們便毅然決然地從直營模式轉為經銷模式。而在此階段的重要任務有

  • 專注於理想型客戶,放大成功經驗:由於資源有限,無論是持續深耕台灣市場,或是進入其他新市場,瞄準最優秀的客群,才能夠將有限的時間、人力與資源,轉化為最大效益。因此,我們蒐集了現有客戶的 Demographic, psychographic, behavioral, geographic 資訊,找出 RFM value 最高的客群(R-Tier 1; F-Tier 1; M-tier 1),繪製出理想型客戶輪廓 (Ideal Customer Profile) ,並以他們為目標客群,設計業務訓練與行銷的重點,達到精準銷售。一旦將這群客戶培養成忠實客群,便能以他們的成功經驗為素材,進而搶佔早期大眾市場。
  • 雖然說早期市場與早期大眾的客群訴求些有不同 (前者注重產品帶來的重大革新,後者重視穩紮穩打、可預測的改善),故前者的成功經驗不必然是後者最好的參考點,然而我們還是能從光譜中挑選較靠近早期大眾的早期客戶,作為口碑行銷的素材。
  • 透過 Premium 方案篩選客戶:由於公司此時已有了基礎的品牌名聲,便決定捨棄 Freemium 價格方案,轉而提供不同等級的 Premium 方案,要求客戶需付費才能使用服務,以確保有較高的使用動機,避免花費不必要的業務成本。關於價格方案的設計準則,我們採用考量 Pay back period 的方式,確保即便是最低的價格方案中,用 CPA 除以 Gross profit,也能在六個月內回本。

延伸閱讀 : RFM Segmentation

延伸閱讀 : 4 reasons why LTV/CAC is not a great metric for early startups, and what to use instead

▍專注在對的客戶 — Engagement Stage

— 關鍵指標:活躍用戶數、使用量

然而,再怎麼縝密規劃總會有出乎意料的事,在此時我們逐漸體會到與經銷商合作的限制是 — 無法 100%掌控業務行為,因此仍有非理想型的客戶簽了約。面對類型依然參差不齊的客戶,我們還是得需想辦法達到提升客戶用量的目的,在這個無法當面與客戶和經銷商溝通的疫情期間,挑戰顯得特別大,我們該如何做資源分配? 因此,我們組成了 Growth Team 小組,並試圖透過以下步驟辨認出最有價值的客群,並且將資源集中在他們身上:

  1. 透過經銷商蒐集客戶資料,與理想型客戶輪廓比較,將客戶區分為 1) 理想型客戶 與 2)非理想型客戶
  2. 針對理想型客戶,進一步根據 RFM value 將客戶分成不同等級,並設計出能夠推升用量的行銷或業務行動,例如:
  • Best customer (R-Tier 1; F-Tier 1; M-tier 1):最近剛用過,用量高,花費也高的客群,基本上不太需要花時間,請經銷商維繫良好關係即可。
  • High-spending new customer (R-Tier 1; F-Tier 4; M-tier 1):最近剛用過,也願意付錢,但只用過一次的潛力客群,這部分可考慮透過線上諮詢或線上課程的方式,釐清客戶用量不高的原因,並進一步提供客製化支援。
  • Lowest-spending active loyal customer (R-Tier 1; F-Tier 1; M-tier 4):最近剛用過,用量高,但花費不高的客群,這部分也可以考慮採用 b. 的方式。

3. 針對非理想型客戶,則交由經銷商業務親自回訪與重新教學,釐清客戶對於服務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客群所設計出的業務或行銷方案,其實都得透過 A/B testing 的方式去反覆試驗該方法是否真的能有效提升用量,一旦發現無效,便得嘗試新方法,最終留下一系列能有效提升客戶用量的方案。

至今我們仍不斷重複執行客戶分群、透過自身團隊或經銷商團隊執行相對應方案,成功提升了部分客戶的使用量。

延伸閱讀:《南瓜計畫》讀書心得

▍找到對的產品 — Retention Stage

關鍵指標:每月留存率

衡量 Retention 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認為最清晰的方式是將用戶依照註冊時間點(月/週)將客戶分群,並觀察每個月/週的留存比例。作為一間 B2B SaaS 公司,理想的的每月留存活躍用戶比是 中小企業 — 60%/ 大企業 — 90%,這也是我們目前仍在努力的方向。

用這種方式來觀察 Retention 有個好處是,可以明確制定出因應策略。如果 Retention 是在第一個月便大幅下降,重點是需改善 onboarding 流程;如果 Retention 是在更晚才掉下來,那也許是產品本身需要改善。

延伸閱讀 : How to measure retention correctly with cohorts

▍小結

每個公司的商業模式各異,因此絕對不可能直接複製其他公司的成長策略。我自己也只能透過大量閱讀書籍、與同業討論,並且透過不斷的做中學,反覆來回測試,才逐漸釐清最適合我們公司的策略。很多方案也許都還不是最佳解,也歡迎業界人士給予指教與討論。

--

--

Annie Su

現任國內電商企業發展部,曾任AppWorks 分析師、寵物科技新創 ANIWARE Growth Manager,擅長投資與透過數據分析驅動公司成長,立志成為網路新創公司與資本市場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