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訪談

鄭季豪
7 min readJun 18, 2019

--

初次在這個平台發表自己所寫的文章,有種莫名的新鮮感,相信現在的大學生或碩士生都對於未來自己的職涯有所疑惑,我也不例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方向可以選擇、害怕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萬一是自己不喜歡的怎麼辦、我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或是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而每當我有這些疑慮時,腦袋所浮現的職業被侷限於自己大學的科系,工程師。

先說說我自己,我畢業於輔大資管系,目前是師大科技碩一的季豪,我在去年的夏天錄取了資訊種子培訓計劃,讓自己有機會可以當個積極的迷惘人,在這裡學習以及接觸不一樣的人、事、物,也透過計劃中的6大專案嘗試自己背景以外的事物。

這次我訪談了兩位資種的學長,一位是來自Acer的數據工程師,另一位則是來自Google約聘的技術顧問。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 首先先說明預約訪談的過程

步驟1:我與另一位學員同一組,我們開了我們想聽的職業取向之條件給了資種裡面的課務,透過課務的配對選出適合我們的兩位學長,而這個訪談的目的主要是要讓沒有參與實習的人去了解未來可能想走的職業,因此我們這組所開設的條件是「軟體工程師」相關的關鍵字。

步驟2:透過課務取得兩位學長的聯絡資訊後,我們兩個分別對兩位學長作個別的信箱邀約,為的是讓我們兩個都能去練習「當有什麼事情想理解或是有什麼人想訪談時,我們能夠學著鼓起勇氣去做邀約與學著如何撰寫邀約信件」。而我們邀約的結果意外的兩位學長都願意幫助我們進行職涯探索的訪談。

步驟3:確認訪談的時間與地點後,就準時赴約啦 ~

- 再來是訪談所得到的資訊與收穫

Acer的數據工程師

學長是台大物理所畢業的,對於會從事資訊產業的工作就讓我充滿了興趣,由於我目前對於研究所也是充滿著疑惑,因此我也不斷地對學長發問有關於研究所的事。

學長為什麼要選擇數據工程師呢?

- 在研究所時期,他遇到了要換實驗室的問題,碩二的他因為物理所也常常會碰到跟數據有關的研究,因此跑去修了資工系的演算法,是一個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當然所學的程式語言就是Python,每一堂課雖然都很硬,最後雖然被當了,但他卻覺得有趣,因為每一堂課都有學到一些東西,雖然當時面臨換實驗室與換教授的挫折,但也因此讓自己可以抽時間去學習,並且發現了有興趣的事,而也在無意間發現了有關於數據分析的比賽,透過這場比賽不僅更加深了自己的興趣,也因此得到了實習。

我剛剛說了,我對於自己的研究所路程是很困惑的,也很不滿,因此我問了學長對於研究所的看法,怎麼去排解在這裡所遇到的困難。經過一番的問答與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學長要告訴我的是,也許在工程師這條路上,研究所的學歷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他的研究所並沒有準時畢業,雖然最後引發了寫程式的興趣,但卻沒有因此放棄物理所並且重考,因為他看到更遠的道路,既然都已經讀了,而他覺得自己也能在物理所中運用他在資工系的所學,繼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並且他計劃著利用研發替代役在台灣工作三年後,要再考取國外的電腦科學碩士,那對於資訊人員來說才是最加分的選項,而他根據我的情況告訴我,也許現在的實驗室會卡很多時間或是不是自己所想學的,但是可以透過網路上自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套用在現在的研究上,至少讓自己能開心一點。

現階段對於工作我們該怎麼去制定目標呢?

- 最簡單與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去實習,實習最能實際與直接看到這個工作在做什麼、工作環境等等,而我們選擇實習不一定要只看福利與薪資,最重要的是那個工作的本質,對於自己來說是不是有興趣的、喜歡的甚至讓自己有抱負與成就感。透過實習去尋找自己可能喜歡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做什麼很重要,會影響到後續精進的方向,才不會讓自己花很多時間在自己不喜歡或是不適合的工作上打轉。

在跟學長的訪談之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工程師的事情,像是我們都以為工程師需要很大量的數學知識,但在實作上並沒有那麼重要,雖然學校都會要求我們要懂很多的原理,實際上只要能應用、能跑、能上線就好,也不是說原理完全不重要,是說當有需要時就會主動去理解它,先求有再求好。蘇然學長這麼說,但他本身還是理論派的XD,擁有這些理論的基礎背景知識,對於工作上的應用也會比較了解與輕鬆,而在工作的理解上也相對能駕輕就熟。對於薪資天花板這件事也不用想太多,因為我們也還沒達到那個天花板,要達到天花板也已經是有一定水準的工程師了,我們可以等到那時候再來煩惱應該做什麼應對,我們想要什麼位置是自己決定的,而工程師的薪資與升遷其實跟程式能力沒有直接的相關,溝通能力、排程、規劃能力這些軟實力才是最主要的因素,當然不同產業與不同公司類型的薪資與升遷方式都不一樣,這些產業類別中的差異性很大,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產業類別去發展自己的興趣。

現在開始就要思考自己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如果想要挑戰任何事,我們可以選擇新創公司,新創公司的開發與運作分工很不明確,除了人數的關係以外還有許多考量,所以在新創公司可能會一人分飾多角,可以學到很多跨領域的專業,但在尋找的這類型的公司時也必須要小心謹慎;如果想要安穩的生活,那就選擇大公司,大公司有足夠的資源支撐我們的工作,也是一種對生活與工作的保障。

與Acer學長

Google的技術顧問

學長是台大資管系畢業的,跟我的大學是同個系所,他曾待過新創公司擔任裡面的工程師,後來轉到擔任Google約聘的技術顧問,對於我目前的系所「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中也接觸很多與顧問相關的資訊,因此除了想了解工程師的生活外,也想了解顧問一天的生活。
ps.學長居然請我們吃鬆餅!!!

Google是個有趣的地方,據學長所說,他們並沒有約束性的打卡機制,甚至可以不用到公司上班,聽起來很夢幻也很輕鬆,但其實背後都是有極巨大的努力才能達成的,裡面的工程師可以中午12點才來上班,事情做完以後就可以早早下班,不需要西裝與領帶,也不需要自己準備午餐,只要能產出,公司是不會拘束的,當然Google請你來也不是讓你吃香喝辣,事情如果沒做好,那就給下一個人做了,所以要抱住這份工作可要克制自己的自由之心啊!學長也說,其實我們不用對於這種外商大型公司有太大的遐想,福利好是真的,也許我們看到都是風向正評,但其實每個公司的內部都有很亂的現象,可以當成目標,但不需要把它設為完全正面的夢幻職業。

對於技術顧問這個職位,簡單來說就是像技術客服一樣,當客戶有什麼需求、問題等等,做完需求分析、問題釐清後就交給後台的人與業務處理,是個極重要的溝通角色,等於說是個懂技術的顧問,必須將技術層面的東西轉化為客戶聽得懂的,而要把客戶的要求轉化為寫code的人能理解的,有點像是需求翻譯員。學長說,他曾經在新創公司待過,後來因緣際會取得了現在的工作,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會止步於此,雖然現在不用寫程式,但在技術層面他仍然認為自己沒有達到自己所設定的水準,並不會滿足於現在。

對於資管人員,學長認為其實現在世界各地的資訊產業都很缺這種人才,一方面要理解技術層面的程式運作,一方面要懂得跟企業或是個人客戶做溝通與解釋,而我也問了學長關於研究所的事,學長的見解與上位學長差不多,不過他沒有選擇讀研究所的原因是在畢業時他就已經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了,是透過實習而取得的機會,因此就沒有再繼續升學。

與Google學長

做個總結,雖然我在實習的選擇上出現了挫折,但也因此得到可以訪談這兩位在大公司擔任工程師與顧問的學長們,我知道我目前還不知道我未來到底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或是喜歡什麼,但我對於這兩樣工作依然是有一定程度的嚮往的,就像學長所說的,有時候挫折不一定是壞的,也許是為了讓自己發現更多不一樣的事物,就像我因為沒有實習而能訪談一樣,而我也在訪談中問了自己研究所的事,雖然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辦,但至少得到了一些寶貴的意見,希望我能讓自己在研究所過得更快樂一點,也希望在未來我能選到自己適合以及喜歡的工作,希望自己能「選我所愛,愛我所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