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Astra,通往星星的教育

Ari Chen
阿里商湯
Published in
6 min readJul 4, 2018

--

2014年在美國加州成立的一間學校 Ad Astra(其名字來自於拉丁語,意思是通往星星),其學生平均年齡為10歲,每天的學習內容就是一些科學研究,包含程式語言、火焰噴射器、甚至人工智慧,而這間學校的創辦人就是Elon Musk。

被稱作鋼鐵人的Elon Musk是Tesla、SpaceX、Paypal的共同創辦人,不到50歲的Elon Musk一生積極投入在改變這個世界、以及為這個社會解決真正的問題,現在連教育領域也開始參一腳。

由於對傳統教育體系不滿意,Elon Musk為了自己的5個孩子創辦了Ad Astra,這間學校僅有約40名學生,有一半是SpaceX的員工子女。

Ad Astra的教育

在Ad Astra,是以「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教育方法為主軸,拋出一個議題,引導孩子主動去探索研究,並鼓勵孩子親自動手做,與其在黑板前面逐一告訴孩子發動機的原理與注意事項,不如直接讓孩子自己去拆解發動機,這些學習模式,同時也拆掉了許多傳統教育的死板框架。

這裡不以年級來區分,也不以分數或等級來評判學生,更不會發成績單,7~14歲的孩子依照興趣與能力來區分,上課不以講課的方式讓孩子被動式學習,而是丟出議題,引發孩子的興趣與參與度。

Ad Astra充滿著Elon Musk濃厚的理工風格,這裡的學科基本上以科學、數學、工程學、倫理學為主,甚至設置了一個課程項目「A-Frame」讓孩子搖身一變成為瘋狂科學家,可以大玩特玩戰鬥機器人、火焰噴射器、甚至電磁脈衝。除此之外,還創造了創業孵化器的氛圍,每年舉辦3次的創意市集,讓孩子們大膽嘗試創業,並給孩子虛擬貨幣Astra,讓他們模擬實際的新創生態。

「思辨」是Ad Astra非常重視的能力,在一個名為「Geneva」的學習項目中,會給孩子一些倫理道德相關的議題:例如在小鎮上一家工廠污染了湖水,但是政府以及在當地工作的居民都視而不見,你認為誰應該為污染承擔起最大的責任?為什麼?有時還會模擬外交談判,分組擔任美國、朝鮮、中國等不同立場,三方進行核談判。甚至讓孩子思考人工智慧該如何規範引導、對總統競選的看法、星際旅行等問題。

「Seminar」項目對於孩子是一場考驗,他們會被帶到幾百個成年人面前進行正式的演講,2016年他們去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17年則是去南加州大學。他們獲得的評價絕不是「好棒啊!」「真優秀!」這種虛浮的誇獎,而是實際針對孩子的演講風格、主題內容、說服力、感染力等做實質的建議。

對於Ad Astra來說,分數、等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每一個項目中真正的收穫是什麼,不過要進入Ad Astra可不簡單,甚至很神秘,即便是SpaceX的員工都很難獲取入學招生的詳細訊息,就算獲得報名資格,3%的錄取率也比哈佛大學4.59%錄取率還低。

教育的困境

Ad Astra打破了許多傳統教育的框架,然而教育的路漫長艱辛,Ad Astra還有許多尚待調整的空間,這種教育模式能否進入到一般的教育體制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它的概念與良善的出發點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Ad Astra的教育精神值得被鼓勵,但是它畢竟是以科學為主軸的學校,無法完全契合每個學校體制,因為考量到每個孩子的特質與天賦都不同,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教學模式,有的人就是適合歷史考古,你要他拆發動機無疑是想把不同種類的螺絲栓到不同大小形狀的孔洞中。甚至在Ad Astra是沒有體育與音樂課程的,這在培育孩子體能與藝術鑑賞能力絕對有不足之處,雖然並非要每個人能文能武,沒有要每個孩子都是體育健將或是鋼琴家,但是運動在孩子的成長發育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而音樂藝術的鑑賞能力能夠豐富滋養他們的生命。

Ad Astra的教育理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同紐約大學教育研究教授Diane Ravitch所說,他很期待Elon Musk能改變世界,但是要真正改革就必須把這些教育理念實際帶到一般學校教育體制中。

對於台灣教育來說,成績與考試深植整個社會風氣,教育的意義早就偏離軌道,這也是台灣人才不斷銳減的原因之一,我們訓練出一群很會考試的機器,卻沒有教育他們如何去思考、去解決真正的問題,就連最基本的自信、勇氣、毅力等重要特質都不被重視,結果我們的孩子只知道選擇1234與ABCD,思辨能力卻與日俱下,要他們寫選擇題可以,問他們如何解決同性婚姻的問題卻可能直接簡單告訴你「不知道」,看看今年(2018)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題,台灣學生能回答的恐怕少之又少,要孩子親自動手實驗學習,父母第一句問題可能都會是「這對他們的考試有幫助嗎?」

要解決教育的困境不能只從學校教育著手,教育並非只針對孩子與學生,而是整體人民的素養,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是教育領域的第一陣線,一開始學習的初衷就不能只是為了分數而學,你學習的「Why」是為了成績,你學習的「How」就是為了提升成績,最後學習得到的「What」也就只能是成績,最後學到的就只是考試,而不是真正的知識,當真正的問題來臨時,那是沒有ABCD給你選擇的,而當自己面臨只有22K時,難道還要責怪政府社會沒有提供ABCD四個選項嗎?

我們要教育的是能夠解決真正問題的人才,不是解答考題的機器,許多問題都不是一張考卷能夠解決的,在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不斷在創造新的里程碑,同時,我們也需要具備因應未來新型態問題的能力,思辨、倫理、以及跨領域的整合力都非常重要,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才是未來真正的一流人才,也是教育真正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https://www.inside.com.tw/2018/06/29/ad-astra

謝謝你閱讀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拍手」給我鼓勵,並歡迎分享給朋友,
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按住拍手「5秒」,看完就簽到一下吧
按住拍手「7秒」,代表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住拍手「10秒」,希望我能寫更多類似主題的文章
按住拍手「10秒以上」,挺我到底,你可以再按久一點

如果你是對商業議題有興趣,歡迎追蹤阿里商湯粉專,在那邊我會專注於商業觀點的分享,包括創業、商業模式、組織人才、行銷、品牌、財務。

--

--

Ari Chen
阿里商湯

【 創業者】科技⎢教育⎢電影平台⎢文創。【商業顧問】 Startup⎢商業分析⎢商業模式⎢組織人才⎢行銷⎢品牌。【武術家】自幼習武,專攻槍劍⎢長拳⎢太極⎢動作指導。 我將分享自己的一些商業觀點與知識、成長思維、教育、學習、心理、與實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