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Dyson工作經驗 — 公司福利

Arthur Yuan
25 min readSep 24, 2023

--

英國 Dyson 薪資好,福利好,工作氣氛好,唯一缺點應該是公司地點很偏遠。我在2021年11月到2023年7月之間,在Dyson渡過了一年七個月的快樂時光,直到最近離職。在開始回憶工作內容之前,忍不住想先回憶工作之餘的愜意時光。

Dyson 英國福利:

  1. 一年211小時帶薪休假,另外還可以再多買一週39小時,共250小時
  2. 一年30天帶薪病假
  3. 免費的午餐
  4. 免費的Cafe、水果
  5. 免費上下班接駁車到鄰近城鎮
  6. 免費健身房、多功能球場
  7. Dental care, optician care, private medical care
  8. 稅前買腳踏車
  9. 稅前租電動車
  10. Pension
  11. Relocation

下面就來細述每一項福利:

一年211小時帶薪休假,另外還可以再多買一週39小時,共250小時

Dyson一週的合約工時是39小時,週一到週四8小時,週五7小時,當初收到合約覺得不是特別短,畢竟有些公司都是35小時或更少。相比其他歐洲國家,起初覺得英國人工作也太辛苦了吧!許多公司都還在上40小時,不像德國和法國有些公司工時都更短,一週35或28小時。

211小時換算一年約26–30天的特休,高於英國法定的最少20天特休。另外可以多買一週39小時的假,因為是直接從稅前的薪水扣,非常划算,畢竟如果薪水是五萬鎊以上,多上39小時的班,每多賺 £1 自己拿不到£0.5。像我主管不但每年都買這一週,後來還直接跟公司提出一週只上四天班,領80%的薪水。與其多上20%的班繳稅,顯然把時間留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划算。

要多買39小時的假,要在前一年的11月購買,隔年就會從每個月的薪水固定扣款。我2021年11月去上班,覺得好像不需要多這一個禮拜,就沒有買,隔年果然假不夠用。2022年學乖了,毫不猶豫買了一個禮拜,畢竟歐洲只有假太少的問題,怎麼可能會嫌假太多。

這些特休加上英國一年約8–9天的bank holiday,一年可以請41天假以上,約兩個月,真的非常work life balance。 雖然特休不少,但當時在英國是覺得有點不夠用,2021年底聖誕節請了7小時unpaid leave把聖誕假期連到新年;2022年底已經沒假了,聖誕節去公司上班,整層樓不到十個人,倒也不錯,不受打擾,總算有空上一些平常沒空上的online training;2023年才7月,已經把整年的假請完,還請了2天unpaid leave,後來離職後我還要還公司£1800😂,Dyson非常人性,還讓我分六期還款,畢竟在英國大部分的人應該存款無法一次拿出£1800。

英國的生活步調跟台灣非常不同,我以前在台灣上班,同事的特休常常都請不完,要延到隔年,或換成錢,因為工作太忙碌,根本沒空請假。但在英國,每年回台灣3-4週,又要再去歐洲其他國家holiday,兩個月的假哪夠用🤣在英國的這兩年,除了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各地走訪,我也去了西班牙、葡萄牙、波蘭、法國、義大利、馬爾他、丹麥、芬蘭、希臘和瑞士。我離職的時候跟同事說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工作最愜意的時光,不過歐洲同事渡假怎麼可能輸給我,他們去巴拿馬搭遊艇、去葡萄牙在非洲外海的小島衝浪,去義大利騎腳踏車兩個禮拜等等,我跟他們聊天都趕快把這些行程記下來,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去。

人在歐洲,都是跟歐洲其他國家比,會覺得英國工時長,休假少;但如果是跟台灣或美國比,Dyson這211小時的特休真的是已經算是超多了。之前美國的朋友還開玩笑跟我說我是work life unbalance, too much life! 我是也有點認同🤣最近跑來美國,法律連最基本PTO (paid time off)的保障都沒有,有些公司病假事假算在一起只有10天PTO,不禁覺得想不開才來美國😭

相比之下,英國真的比美國和台灣好非常多,通常公司網站福利都會列出20+8,法律保障每個人一年至少是20天特休+8天bank holiday,不論年資,畢業一開始工作就有,去餐廳做內場也有,真的非常合理!台灣勞基法給特休還要看年資,滿一年7天,兩年10天,換工作還要重新開始,或是用談的,真是太慘了!不過看看美國,好像比台灣更慘,越資本主義的國家,真的越沒基本人權。

另外英國的bank holiday跟皇室息息相關,每年六月初的bank holiday是英國女王/國王生日。在英國期間,剛好2022年遇到伊莉莎白女王在位70年慶典,多放一天假,結果九月女王駕崩,又多放一天國喪,於是2022年的holiday直接從20+8變成20+10。問了一輪英國年輕的同事,普遍對王室沒什麼好感,他們說不會因為女王這個人特別的身分,感到特別難過,只是任何人如果過世了他們會feel sorry那種感覺,他們大部分都覺得不應該有royal family這樣特權階級的存在。

2023年查爾斯加冕,多放一天假,英國人對他更沒好感,同事都說希望他趕快駕崩,這樣可以再多放一天假,然後威廉加冕,又可以多放一天🤣在英國期間,因為王室成員更迭多放了兩天假,作為一個中產階級,老實說我跟同事一樣還是蠻開心的,也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他們這兩天假等了70年!

一年30天帶薪病假

在Dyson請病假非常簡單,跟主管講一下再去系統登記就好,不用開醫生證明。我有一個同事,連續兩年去法國,回來都會生病,再請一個禮拜的病假,畢竟旅行這麼累,回來生病也是很正常的!我那時後都覺得法國病毒很強,大家去法國旅行都會生病🤣

剛好2021–2023都還是covid pandemic 期間,我記得2022年,從我主管、大主管到部門副總,每個人都輪流得covid請了一個禮拜的病假,印象深刻。

另外有個台灣同事跟我說,他在系統看到請病假可以選的原因,有一項是“因為工作而感到身體不適”,然後他有同事常常請這個假🤣英國這邊的sick leave,包含physical health 跟 mental health,而Dyson是非常inclusive的環境,盡量照顧到每個人不同的需求。

雖然病假有30天,但工作還是有許多事要做,我有時候小感冒也不會請病假,就是心理上覺得不好意思,都被老婆唸說工作太認真。確實,我觀察了一下歐洲同事,只要稍有身體不適,一定是請病假請到完全恢復了再來上班,不像我在辦公室咳嗽。我覺得這方面我還需要跟他們多多學習,亞洲人的責任感常常放在健康之前,很難馬上轉換成跟歐洲人一樣的思維。

在英國工作的時候,除了有一次得covid,平常也比在台灣更常感冒,不知道是因為還不習慣歐洲的病毒?還是這邊的人衛生習慣沒有台灣好,洗手頻率較低?因為我每次感冒都不是出去旅遊的時候,而是在辦公室被傳染,常常覺得辦公室很毒。

免費的午餐

Dyson英國研發中心在英格蘭Wiltshire的Malmesbury和Hullavington,附近根本沒什麼餐廳,就算有幾間,也容不下公司數千員工每天去吃,所以公司campus內有員工餐廳。

我在Malmesbury的campus上班,裡面有兩個canteen,一個叫Lightening,因為裡面吊了一架Lightening戰鬥機;另一個叫Concorde(諧和號),因為附近大廳牆上有貼一個超大的諧和號客機圖片。

Dyson Malmesbury campus 的 Lightening canteen (來源:Dyson 官網)

聽同事說,本來員工餐廳也不是免費的,要付個幾鎊,當然,還是比去外面吃便宜很多。後來Covid的時候,許多公司work from home,但Dyson還是強迫大家來辦公室上班,於是把午餐、咖啡、交通車全部改成免費,給點好處,不過看來當時的員工並不領情,去Glassdoor把Dyson的評價刷到2.8顆星超低,還留了一堆負評,以至於我當時拿到offer的時候差點還不敢加入Dyson😅

還好我2021年底加入Dyson的時候,歐洲的兩波封城都已經結束了,直接享受到公司疫情期間調整的福利。

午餐方面,在Canteen裡一共提供7個選項:

  1. 熱葷食:每天有不同菜色,最好吃的是培根白醬義大利麵,培根很脆很香,義大利麵裹上起司粉,醬汁濃度剛好,每次有這道,排隊都會排很長,歐洲人的胃真的很好滿足。有一道Dyson farming lamb配上加葡萄乾的couscous也超級好吃!最難吃的是Dyson farming beef burger,Dyson在英國有Dyson farming集團,有養牛,用自家牛肉做的牛肉堡,結果不但牛肉超乾,麵包也超乾,根本快要可以捏成粉,每次出這道,旁邊桌子會放番茄醬和美乃滋,大家都要在麵包上狂抹醬,讓漢堡吃起來juicy一點,我後來只要看到這道,都會直接去排別的。另外第二難吃的是butterfly chicken,雞胸切兩半像蝴蝶的形狀,也是超乾。英國的食物,真的是衛生安全重於口感,為了確保有熟,根本就烤到過乾。主菜另外還有印度咖哩、chicken tikka masala等等,還不錯吃。
  2. 熱素食:非常多同事是vegan或vegitarian,但我比較少排這一道,菜色有碗豆義大利麵等等。
  3. Pizza:每周有pizza of the week,廚房是買那種已經抹好番茄醬的披薩餅皮,在上面放料,窯烤很快,五分鐘就好。最好吃的口味是手撕豬肉配洋蔥;最無聊的口味是瑪格麗特,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廚師在做瑪格麗特的時候,我以為他在偷懶,因為他只是把抹好番茄醬的餅皮從塑膠袋拿出來,在上面灑起司,然後送進去烤,我還想說根本沒加料啊!原來義大利最有名的瑪格麗特披薩如此樸實無華,吃起來根本沒有名字聽起來那麼厲害😆另外還有素的pizza,我有一次拿,英國同事都用厭惡的眼神看著那個pizza,他們非常討厭素的起司,吃起來真的蠻怪的,我也才發現英國人對食物還是有喜惡的區別。
  4. Salad:沙拉吧不只是蔬菜,有鮭魚、水煮蛋、鮪魚罐頭肉、雞胸肉等蛋白質可以選,一開始有規定蛋白質類有限量,比如選了鮭魚就不能選水煮蛋,但選雞胸肉可以配一顆水煮蛋,成本控管,後來就沒有管了,想吃什麼就說什麼。拿完蛋白質類,就是挑各種蔬菜,或混合的沙拉菜色,如馬鈴薯沙拉,義大利管麵混的沙拉等等。每次排這道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跟夾菜的廚師說出菜名,比手畫腳瞎忙半天,因為我對於菜餚的詞彙量真的很少,我大概是吃了兩三次沙拉後才終於學會coleslaw這個字。全部選完後,最後廚師還會問要什麼dressing,總共快十罐,我自從眼睛喵到有一罐上面寫French dressing後,每次都選這個,沒有再去問其他到底是什麼醬料。最後還會問要不要加crouton,我也是因此又學了一個單字。其他那種很多料混在一起的沙拉,我到離職都還是不知道到底怎麼講,總之有吃飽😂當時覺得沙拉吧可以選的菜色不多,但現在回想起來有快20道,其實很豐富!
  5. Sandwich:可以選用麵包夾或是用捲餅夾,我最喜歡的是spinich wrap,配料也是有二三十種,牛肉片、水煮蛋、培根、鮪魚、香腸,以及各種生菜。每周也有sandwich of the week,最受觀迎的就是breaded chicken sandwich,裡面夾炸雞條配美乃滋,真的很好吃!
  6. Jacket potato:巨大的烤馬鈴薯,裡面夾料,如配肉醬之類的。我在Dyson工作期間只吃過一次這個,還蠻好吃的,但比較單調沒營養,通常吃的人也不多。
  7. Soup:每周有不同的湯,配麵包。我從來沒吃這個當主食,只有離職前有去喝了幾次湯,覺得沒有很好喝。

吃第一份午餐都是免費的,如果拿第二份要付錢,但通常大家如果吃不飽,再去排第二份,廚師也是不可能特別發現你排了第二次。有時候在Concorde吃完,散個步,再去Lightening拿個炸雞三明治,剛好避開人潮,愉快的午休時光。

我剛onbaord的時候,因為疫情,餐廳不開放內用,只能拿裝在紙盒裡的午餐,在寒冷昏暗的英國冬天裡吃著一下就冷掉的食物,覺得好悽慘。還好隔年四月就漸漸開放,可以在餐廳裡和同事10人一桌吃飯,雖然常常也聽不懂英國同事在聊什麼,至少不用在外面吹冷風。夏天天氣好的時候,坐在室外吃午餐則是一種享受,曬著溫度剛好的太陽,非常享受。

Dyson也蠻多華人的,我們一致覺得Concorde比Lightening好吃,菜色也略為不同,後來即使我的辦公區離Lightening比較近,我和中國以及香港同事還是會走比較遠去Concorde吃午餐。我也聽很多在Concorde區上班的英國同事說覺得Lightening比較好吃,會走遠一點來我們這邊吃,我都想說他們到底吃不吃得出來?還是只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至於我的英國主管和同事們,我每次跟他們說Concorde比較好吃,他們從來都沒有想跟我去那邊吃過。

雖然還在Dyson上班時,常常跟華人同事一起抱怨午餐不好吃,但現在回想,選擇其實蠻多的,就算每天吃一種,一周也不會重複。當時的午休是半小時,英國同事大部分8點前就搭接駁車到公司,12:30吃午餐,下午4:30下班,上午的工時很長,頗為productive,但我後來覺得一早8點上到12:30才吃午餐太晚,就比較長11:30就跟華人同事跑去吃午餐。但不論何時吃午餐,加上吃完在campus散步的時間,其實不可能在半小時內完成,有時候繞公司一大圈,看到對向走來的同事好像上一圈也遇過,夏天天氣好可以再出公司繞個小圈,大家都會煞點時間,所以一天其實不會真的上班上到8小時。

題外話,我前幾周去Meta拜訪客戶,他們的午餐大概有8道,比Dyson的精緻,另外還有各種果汁和冰淇淋機,確實給人一種更幸福的感覺。不過以種類來看,我覺得Dyson的選擇比較多,葷的素的熱的冷的都有,雖然我們不是每天都有牛排和雞腿,但偶爾也是有minute steak和炸雞,以英國的美食水平,其實已經比外面很多餐廳好吃了!

(若對英國餐飲業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另外一篇部落格:炸雞工程師? Bao Noodle Shop倫敦米其林指南餐廳打工經驗)

免費的Cafe和水果

Dyson的水果是無限量免費供應,放在canteen和cafe,固定有的四種是香蕉、蘋果、西洋梨和橘子,另外有時候會有李子,品質都不錯。我第一次在有免費午餐和水果的公司工作,剛加入的時候,每天都拿香蕉、西洋梨和橘子,一天吃三樣。後來覺得這樣糖分過多,一天就挑一種來吃。到更後來,案子更忙了,有時候還會忘記吃水果。難怪公司可以這樣免費提供水果,不怕大家吃,這種免費的福利,通常都是新進員工很興奮會吃多一點,待個一兩年之後,其實就不太會吃了,我自己也很驚訝在一年半內有這麼大的心境轉換。

Cafe方面,整個園區不知道總共有幾個cafe,但我去過的就有5個,每個cafe都有barista服務,用義式咖啡機做出各種咖啡。這些barista中午也要去廚房幫忙打菜,所以中午沒有咖啡服務,Dyson這樣算是很有效運用人力。

我剛入職的時候,覺得英國冬天也太冷,一到公司就去排一杯熱巧克力,非常好喝,比英國連鎖咖啡店Costa的還可口。後來也是覺得這樣喝不行,糖分太多,就很少再喝了。再次證明,公司的熱巧克力不怕大家免費喝,新來的菜鳥才每天喝!?

咖啡方面,我覺得Dyson用的咖啡豆不是很好,我喝了都會心悸,加上我本來就比較少喝咖啡,就很少去拿。雖然咖啡師也可以做無咖啡因decaf的咖啡,但喝起來更不好喝。

另外cafe每個月也會推出beverage of the month,如果剛好有新產品發表,還會跟新產品的特色結合冠名,記得有一次Dyson在中國推出類似南瓜橘紅色的新顏色吹風機和捲髮棒,那個月的特調就是南瓜拿鐵,我是覺得有點牽強XD但這樣讓大家知道公司有什麼新品發表也很好。但特調通常都是加各式糖漿,上面又擠鮮奶油,超級超級甜,我一開始每個月都會去試新飲特調,但後來案子一忙,也是會忘了又到了每個月喝新特調的時候。只有我同部門一個最年輕的斯里蘭卡裔同事,研究所畢業剛進來Dyson,每天都去拿好幾杯特調,真是太厲害!一方面覺得他果然年輕不怕甜,一方面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過了每天狂吃甜食不用煩惱了年紀了😅

唯一我最喜歡的特調,是2022暑假的草莓檸檬冰茶,用的草莓是Dyson farming自己種的,配上薄荷葉、檸檬、柳橙和冰紅茶,真是完美的夏日涼飲!當時我每天至少上下午各拿一杯,有時和同事在公司的步道邊走邊喝,曬著英格蘭夏日溫和的陽光,吸著英國超清淨的空氣,踩在軟木屑的步道上,真是太幸福了!不過由於涼飲製作過程太耗人力,隔年就沒有再推出了。

後來2023上半年,Dyson開始導入全自動咖啡機,有點像是台灣便利商店的咖啡機,但更高級,有觸控面板,可以客製化各種飲料。英國人在喝咖啡方面也非常inclusive,咖啡機有兩台,一台是正常咖啡豆,一台則是decaf無咖啡因的咖啡豆。而每一台都有配兩種奶,一項是一般的牛奶,另一項則是oat milk。這樣總共就四總組合,咖啡機當然可以按出各種咖啡,美式、拿鐵等等,還有熱巧克力,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我那時候是自己上下午各泡一杯茶,很少使用新的咖啡機。

我自己覺得Dyson導入新咖啡機,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因為咖啡師填餅、打奶泡做咖啡很花時間,每天早上排咖啡的人都很多,像我同部門的mechanical team,每天早上全team都是在最尖峰的時間去Lightening 咖啡,邊排邊聊天,拿到咖啡再繼續聊到喝完。Dyson顯然很怕大家排咖啡占用太多工作時間,因此在辦公室各處的小廚房都放了全自動的咖啡機,免費讓大家狂喝,希望員工不要走太遠、排太久,喝完趕快回去上班。但歐洲人哪吃這套,在小廚房按完咖啡機後,還是要跟同事兩三人聊個天呀,以至於後來常常小廚房都很擠。

免費上下班接駁車到鄰近城鎮

Dyson英國總部Malmesbury是個偏遠的小鎮,連火車站都沒有,唯一的聯外交通是每小時一班公車到附近城市Swindon和Chippenham。附近最大的城市是Bristol,但也要一小時車程左右。

為了讓更多人願意來這麼偏遠的地方上班,Dyson有提供上下班的接駁車,連接附近的城鎮,一開始有到Bristol, Swindon, Chippenham,後來2022又多開了一條路線到Bath。

本來接駁車也不是免費,是一個很便宜的價錢,後來一樣因為疫情期間Dyson還是要求員工進辦公室,就把接駁車改成免費。

我加入Dyson的前半年住在Swindon,每天搭接駁車上下班,一早6:30就要起床,6:53上接駁車,不到8點就到公司;下午4:40接駁車發車,回到Swindon已經5:40快晚上六點了,吃晚餐盥洗後,剩下的時間上Disney+勉強看完一部動畫就要就寢,因為隔天還要早起。雖然接駁車是免費,但這樣一天花兩個小時通勤讓生活品質變很低,於是我後來直接搬到Malmesbury公司旁邊,走路7分鐘上班,可以運用的時間多了很多。

後來2022年底,Dyson做了一件很不討喜的事情,把下班的接駁車從4:40發車改為5:20發車,說是為了讓晚下班的同事也可以有接駁車搭。從同事的反應,也看出不同民族的特性。

亞洲同事真的比較逆來順受,中國和印度同事的態度就是:沒辦法,公司這樣改,我也只能這樣搭。我們亞洲人,奴性真的比英國人強很多。

英國同事就很不一樣了,我們部門一個很年輕的英國同事直接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去bus team抗議,他也把這封信貼在群組,請大家一起寫信去抗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晚40分鐘下班,會讓他無法在Bristol參加社交活動,也會讓他趕不上一些6點開始的運動課程。這種思想感覺跟台灣相反,我們在台灣上班,哪有人會說太晚下班會影響到社交活動的,不就是自己努力在下班後的空檔安排嗎😅

後來因為抗議的人真的很多,公司也有高層出來開會說明和讓大家提問,但結論是周一到周四時間也沒有改早,只有週五早一小時,然後另外又多開了幾條接駁車路線,減少每條路線的站數,讓大家塞在路上的時間可以少一點,早點到家。

Dyson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因為接駁車的成本太高,我記得當時聽到的成本,接駁車一個座位上下班的價錢,比個人開車上下班油錢還貴。我是覺得很不合理,一個司機載那麼多人,還那麼貴。

時刻表調整之後,接駁車的需求確實減少很多,同事寧可多花油錢,或是carpool,也要早下班。當時也有一批同事離職,很可能也跟接駁車時刻表調整有關。以短期來看,Dyson應該沒有省到錢,因為開了更多條路線,班次更多。以長期來看,是有效抑制太多人搭接駁車,因為當時公司雇用人數一直在成長,像我住的Swindon本來只有一班車,到2023已經增加到3班。

還好我當時已經不倚賴接駁車通勤,否則我對Dyson的印象應該會扣分很多。我也覺得最適當的通勤時間,應該要控制在單程20分鐘內,不然真的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

免費健身房、多功能球場

Dyson Malmesbury campus的運動中心叫The Hangar,是個機棚的構造。我本來以為是整修舊的機棚改建的,因為Dyson另一個園區Hullavington就是直接把英國空軍沒在使用的機場買下來,整修舊機棚作為辦公室使用。後來同事跟我說這個運動中心的Hangar其實是新蓋的,只是蓋得像機棚。

多功能球場的大小,可以做為一個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室內足球場,或四個羽球場。健身區則有各種器材,算是很多樣化,雖然沒有一般會員制健身房的高級裝潢,但功能性很足夠,空間寬敞明亮。缺點方面應該是夏天有幾週會有點熱,然後某幾週夕陽剛好會從側面玻璃窗曬進來,打羽球有一面會被太陽刺眼到看不太到球,以至於有一次一位同事直接戴墨鏡來打羽球。

使用球場和器材都是完全免費的,上班時間也可以使用,只要在線上系統預約要打的球類,就可以在預約時段前往使用場地。我是從來沒有在上班時間和同事去打過球,都是下班時間參加社團時才去打,每周一三五可以打羽毛球,二五可以打排球,時間是4:30到7:30。

Dyson也雇用四位健身教練,除了幫忙把球場架設為不同球類的場地外,他們最主要的工作是早中晚開設不同的健身課程,我參加過的課程有飛輪、伸展,以及一個有各種關卡,每個人輪流做的循環訓練,超累的,我忘了叫做什麼,但是每個禮拜教練都會設計不同關卡,很有巧思,使用的器材也超多元,除了啞鈴、壺鈴等,還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器材。

我覺得公司不設在大城市其實很有好處,園區夠大可以提供多功能球場和健身房,員工的生活成本也較低。

Dental care, optician care, private medical care

台灣的全民健保,牙醫、眼科和醫生都可以看,在世界上算是很特殊的系統。英國的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健保系統,不包括牙醫和眼科,跟大部分西方國家一樣,所以保險也是分開的。任何人只要居住在英國,無論有無收入,看醫生都不用錢,拿藥的一些自負額也不貴。但因為這個系統不包括牙醫和眼科,就要自己另外買保險。蠻多公司通常也會提供這部分的保險,但不一定會支付全額保費。

Dyson有提供眼科optician care,有近視的同事,只要一定度數以上 (我記得很低),去驗光和配基本款眼鏡可以不用錢,但我當時是沒有為此特別去多配一副眼鏡。

Dental care方面,Dyson也有和Bupa保險合作,需要看牙醫的時候,Bupa可以幫忙找到住家附近有合作的診所,如果是去沒有合作的診所,也可以事後報帳。

我當時沒有特別去看牙醫,但有找一個週五回倫敦的時候去洗牙,在英國叫scale and polish,比台灣的洗牙多一個polish把牙齒磨一磨打亮的服務,價錢是直接比台灣貴快20倍,要 £65,保險給付後還是要自費 £30。以省錢的角度看,當然是可以等回台灣再洗牙,但以英國消費的水平來看,花 £30洗一次牙算是價格很合理可負擔的服務。

Private medical care方面,Dyson也有提供,依據不同的自選等級,如果保障更高,必須部分自費。因為英國已經有健保,我就選最基本款的,不用另外自己出錢。

雖然英國有健保,但因為醫療資源相當稀少,許多公司還是會另外提供私人健保,這樣需要的時候,可以比較快速有效地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個人可以依照自己對醫療的需求,來決定要不要另外買私人健保。但我覺得英國的醫療系統分級其實是非常有效率的,如果不是急診狀況,身體有任何病痛,可以先上網或打電話到NHS系統,之後會有醫生打電話來遠端看診,再決定下一步要怎麼做。一般不是很急的病痛,一律先到家庭醫師診所GP看診,再由GP決定是否轉診,這樣就不會有像台灣一堆人小病卻在逛大醫院、自己掛號掛專科卻可能根本掛錯科的狀況。雖然網路上也很多人分享在英國看不到醫生,小病拖到變大病的狀況,但我和老婆在使用英國NHS的經驗上,都覺得非常有效率且有提供即時治療。

稅前買腳踏車

不是Dyson特有的福利,英國很多公司都會跟一些腳踏車銷售商合作,讓員工可以直接從薪水扣款買腳踏車。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稅,因為英國的所得稅率非常高,年薪超過 £12,570 的部分,就要開始扣20%的稅,超過 £50,000,稅率直接跳到40%,除此之外,還要付National Insurance (NI),大約10多%,每個月扣完這些,拿到手裡的take home income大概剩七成,所以如果能用稅前的薪水購買,是個三贏的局面,公司還是發一樣的薪水,腳踏車商還是收到一樣的錢,員工則是因為是稅前購買,等於打了七至八折。

當然,英國政府也不會讓大家什麼都可以稅前購買,通常是要跟環保有關的項目,比如說腳踏車、電動車、通勤火車票等等。

稅前租電動車

英國政府2030就要禁止汽油/柴油車的銷售,是非常先進的政策,因此政府也推出優惠措施,讓大家可以用稅前金額租電動車。Dyson是跟一家叫Octopus的英國電力公司配合,電力公司提供各種不同電動車的選項,都是新車,簽約後每個月從稅前的薪水扣幾百英鎊,綁約2–3年。

我當時也有上網看一下電動車的選項,其實三年這樣租下來也不便宜,我就沒有參與。但對於薪水更高的同事,會有更明顯的節稅效益,幾乎可以達到租金5折的效果。

其中一位香港同事,跟我差不多同時間加入Dyson,他的二手汽油車剛好那時候壞了,他就直接賣掉,參與公司的電動車計畫,訂了一台MG的電動車,結果中國疫情封城,他的車一直沒來。我那時後每個月問他車來了沒?他都說他的車可能還沒組裝好😅後來等了快一年,才終於拿到,英國任何事情等個三個月以上,真的都不稀奇。

Pension

英國的退休金Pension分為政府的和私人的。政府的pension跟台灣的勞保很像,每個月繳錢,一定年紀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錢。台灣的勞保和健保是分開來算,有不同級距;英國這邊的系統則簡單很多,政府只收NI,勞健保都包在裡面,人民哪需要知道勞健保分別要繳多少,只要知道每個月薪水扣10多%後,看醫生不用錢,退休後每個月有幾百鎊可以領就好。

私人的Pension則是跟台灣的勞退很像,由員工自己和雇主每個月提撥,放到一些做Pension的機構,他們幫忙投資,最早55歲可以開始領,錢屬於自己的,跟政府無關。

Dyson的Pension plan是跟Aviva合作,我記得大概是:如果員工提2%,Dyson會提4%;員工提4%,Dyson會提6%,合起來最高不會超過10%。我一開始也有提撥,想說這樣Dyson會幫我出更多,而且可以節稅,不虧。但後來規劃暫時沒有要長住英國後,就停止提領。Dyson的pension很彈性,每個月可以自己上公司福利網站調整要提領多少%,或是暫停提領。

Relocation

一般國外大公司會提供relocation,補貼一點員工的搬家費。我在台灣的時候並不知道有哪家公司有,可能台灣南北都在一日往返的距離內,比較少公司有這項補貼?

Dyson 的relocation給的並不多,是年薪的5%,而且要入職後,拿著房租合約、機票等去報帳,其實不太即時。但因為這筆錢不用繳稅,其實拿到之後幫助還是蠻大的。我入職的時候算是英國剛從covid疫情走出來的階段,Dyson的HR因為要在英國多招兩千人,忙得不可開交。我後來有聽到台灣同事從台灣來,沒拿到relocation的,感覺是不小心被漏掉。

而這個relocation雖然公司規定是5%,但也不是不能談,一位加拿大過來的同事,當初Dyson才給她5%,她跟公司說也太少了吧,根本不夠,後來公司給她10%。

而Dyson的relocation也是有條件的,至少要待滿兩年,如果兩年內離職,要照比例還給公司。我後來離職的時候只做了比一年半多一點,所以要還公司relocation補助金額的25%,直接從最後一次薪水扣掉。

自從在Dyson有拿到relocation後,我之後換工作都會問一下有沒有,想說問了不虧,免得不小心被漏掉。

以上就是英國Dyson的員工福利,我在Dyson工作地當下,其實並沒有覺得公司福利特別好,有時邊看公司福利網站還邊覺得福利怎麼這麼少。但現在來美國後,覺得Dyson的福利其實很不錯,光是211小時的特休就已經贏過一堆美國公司,實質上比美國公司的unlimited PTO還多。免費的午餐、舒適的園區、足夠的休假,Dyson絕對是一家我會想再回去工作的公司。

--

--

Arthur Yuan

Let curiosity be your compass, and courage your sail. 台灣 → 英國 → 美國,邊工作邊探索世界的機械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