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技業的薪資結構]

--

這篇文算是解釋為何我一直用”均月薪“的算法來討論科技業薪資,以及這樣有什麼盲點。姑且憑印象快速寫一下脈絡,也避免之後一而在地吵這個細節。


#1 科技業薪資

薪資結構其實很複雜,並不是其他產業的“月薪*12個月 + {底薪/月薪}*1~2個月 + (三節)”那種算法。科技業提供高分紅的原因,請參考附圖的chatGPT解釋。

總之,台灣這邊因為分紅費用化的歷史脈絡和股票不太漲(長年穩定持續的那種上漲),所以不流行發股票,頂多就8折認購的那種福利。我姑且不算進年薪。基本算法大概是“月薪*(12+2)個月+ 月薪*N個月分紅 + (簽約金)“。但各公司細節差異很大!

那N個月分紅,到底N是多少?
取決於部門、考績、年度營收、…。從結果論來看,台積碩畢月薪6萬,由於我沒有大數據、從新聞參考大概是35~40個月,所以N=21~26;聯發科碩畢月薪8萬,(類比可能高一點?),年薪從180到210都有聽到,所以大概N=11。

當然,要更細緻地談,首先新人價也不是沒有例外,其次台積有第二年領滿的問題、發哥砍分紅或問題,再者也缺乏統計新人的平均數、中位數、標準差,甚至連入職在年前 or 年後都有差異。

如果對這方面數據有興趣,建議參考dcard的月薪統計表單或levels.fyi。外商這邊還涉及到四年簽約包,或者是RSU or ESPP,以及股價在簽約綁期之間的漲跌等等。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2 回到本文的重點

由於一年領多少個月沒有共識,要不只能講年薪、要不只能講平均月薪(:=年薪/12)。我偏好後者,因為不同行業的人都能夠直接拿月薪比較,甚至是帶入自己的狀況,體會兩者差距幾倍、生活品質如何、房貸能貸到多少、能存多少錢、…。

坦白說前者後者差異並不太大,但我認為前者會有兩個小誤區:

(a) 反正都是高薪
200是高薪、300也是高薪、400也是高薪。這種對普通人而言的“天文數字“距離太遠了,很難讓讀者帶入想像,比較三者的生活品質差距、取得的難易度等等。這點我認為“均月薪”好一點。

(b) 級距太大了
比方說,200和250看似並非很遙遠,或許下一站就是250?

然而,兩者平均月薪是16.7萬和20.8萬,等於月薪要加4萬!月薪加4萬,對於普通上班族是很難想像的事;對於一年加薪3%、5%的外商工程師而言,也有可能要跨一個職等才能達到。很多人以為200就要跳300、300就要跳400。事實上gap是非常顯著的。


#3 話說回來

”均月薪“也會有去脈絡化的問題,也就是#1所討論的那些細節。但我並不是那麼願意去在意業界領薪水的細節。反正,錢有到手就是錢。所以,我日後還是會使用“均月薪”的單位~

然後,寫這種文章,因為太多脈絡要顧及、業內人士一定能抓出一堆bug。但與其一直被叼這個年薪vs均月薪的細節,不如今天就一次吵完。

最後,不管要用哪者,我覺得都不該用“台積月薪6萬“或”發哥月薪8萬”這種方式討論。我覺得這是最差勁的,因為讀者很難知道一年到底要領幾個月,甚至會誤以為只乘12或14個月。end。

--

--

梁峻瑋(Nick Liang)

這裡是我臉書文章的整理備份區,臉書個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75766658 (學歷背景:NTU EECS MS -> EDA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