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一天的特休,今天跟著荒野保護協會,到宜蘭參訪微水力及地熱發電廠。還記得參訪過火力發電廠的經驗,行走在巨大機器間,無草無木,想著電力從這裡來,不禁有點殘酷之感。再生能源的場域雖然也有器械,但也許因為較小型,那種茫然感相對少了。 崩山湖微水力發電廠,倚靠常流水崩山湖野溪,是為了供應防災監測設備需求而設的。有許多蕨類、雜草、樹木的溪流旁,裝著小小一台機器,大家看了都忍不住「蛤」了一聲,原來就是這台機器在發電。 利用水位差的發電機制,要走10分鐘的上坡路,才能找到水位差1公尺的接水所在。一路上,各色蝴蝶飛舞,螳螂就在路中央,雖然因無雨,溪流無水,但走到上方真的看見了清澈溪水。管線就從這裡接,把水接往下,推動渦輪機發電之後,這些尾水就繼續給居民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