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如何轉身 2 — 芒刺在背的CVS,乾脆為自己買了保險(公司)

Atomy Tsai
7 min readOct 1, 2018

--

作為美國三大商業雜誌之一,《Fast Comapny》特別關注新科技、領導力與具創造性的商業構思。在調查全世界數千家企業表現後,《Fast Comapny》每年選出的「全球50大最具創新力企業」,往往被視為市場的風向指標,也可說是對全球商業趨勢的預言。

既然是「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單,你大概可以想像,這些公司多半年輕、與網路服務有關,事實上也是如此:2018年的50大創新企業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且有半數企業的創立歷史低於10年。

但在這份充滿千禧世代氛圍的榜單裡,你會意外地發現幾家老字號企業也名列其中:第七名的CVS Health已創立54年,第八名的華盛頓郵報在今年邁入140歲,還有排名十五、創立68年的沃爾瑪(Walmart),及排名十八、高齡127歲的任天堂⋯⋯。零售、報業、家用遊戲,這些企業可說是上一輪商業模式的縮影,原有的主導地位或因網際網路興起而動搖,或有緊跟其後的對手虎視眈眈,為了在這一輪競爭裡活下來,他們必須做點什麼。

2018年Fortune 500強排行第七,營收超過1,840億美元,擁有全國將近1萬家藥局門市,說CVS Health是美國醫藥零售的王者也不為過。但第一的寶座並不安穩,後有老二Walgreens虎視眈眈,更有程咬金Amazon半途殺出,CVS絲毫不敢大意,在2017年尾聲,它用併購為自己再挖一道護城河。

全美第一大藥局的併購之路

在介紹CVS的創新之舉前,應該先介紹這個台灣人可能不是那麼熟悉的企業。CVS Health以藥房CVS Pharmacy起家,逐漸發展成可購得藥品、化妝品與生活用品的複合式藥妝店。近年更跨足醫療業務,在1千多家門市導入醫療門診MinuteClinic,民眾若需要接種疫苗、血液檢測、聽視力檢查這類簡單的醫療行為,不必再預約家庭醫生或昂貴的醫院門診,在CVS藥局附設的MinuteClinic就可即時接受診療。

回顧CVS 54年的歷史,可以發現這個醫藥零售巨人一路靠著併購擴大版圖。CVS不斷買下地區性藥局,進入美國各地居民的生活中;2015年Target超市藥局的併購案,更讓CVS一舉多了1,600多個據點。現在,有76%的美國人住家5英里內有CVS,每5張處方箋中就有1張在CVS抓藥。

不只買藥局,CVS也往醫療鏈上游購併,增強它對醫療產業的控制。

除了藥廠、保險機構、藥局與醫院,北美的醫療體系中還有個角色叫「醫藥福利管理」(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PBM)。PBM受保險機構委託擬定「醫藥目錄」,為各種處方列出成本最低與效果最佳的藥品。當民眾帶著處方到藥局拿藥時,藥局將處方上傳PBM系統,PBM系統就會算出成本最低的建議配藥。

手上握有的保險用戶規模,與決定哪些藥物能列進醫藥清單的生殺大權,成為PBM與藥廠議價的籌碼。如此一來,保險機構可以降低醫療支出金額,PBM也可從中賺取差價。

就在2007年,CVS買下美國PBM三巨頭之一的Caremark Rx(後來更名為CVS Caremark),整合且擴大它在產業鏈的獲利範圍。現在,平均每5個美國人就有1個使用CVS Caremark服務。

有了全美第一大藥局、第二大PBM服務,仍不代表CVS可以高枕無憂。不只有近逼的對手,近年美國醫療新創數量井噴,許多零售企業也開始對4,500億的美國處方藥市場躍躍欲試。

一樣以藥局為主業,全美第二大的Walgreens商業模式與CVS重疊性極高。你可以在Walgreens買到處方藥、成藥與其他生活用品,有400多家藥局附設診所,為非重大疾病提供便捷的診療服務。就在今年初,全美第三大藥局Rite Aid將1,932家門市轉給Walgreens,Walgreens據點立即飆升至9,800家,與CVS旗鼓相當。

除了Walgreens的擴張,Amazon也為醫藥產業的老玩家投下陰影。

雖然過去Amazon一直沒有明顯表示對醫藥市場的企圖心,但耳語不曾在媒體間消失。2017年購併超市Whole Foods後,許多人相信這也是它的佈局之一 — — 以Whole Foods門市作為線下藥局據點。

直到2018年1月,Amazon第一次明確地公布它的醫療計畫,Jeff Bezos宣布將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JPMorgan Chase共同成立一家非營利的醫療保險公司,為3個企業的84萬名員工與其眷屬,提供價格合理、透明、高品質的醫療保險。

6月,Amazon再買線上藥局PillPack,獲得進入處方藥市場的管道,當天CVS、Walgreens、Rite Aid三大藥局股價應聲下跌8–10%。

不再跟對手比大小 它開出垂直戰場

2017年12月,CVS宣布另一項高達690億美元的收購計畫,對象不是連鎖藥局,是美國醫療保險公司 — — 安泰保險(Aetna)。

安泰是美國最的醫療保險巨頭之一,擁有2,200萬個醫療保險客戶,1,300萬人使用它的PBM服務。安泰CEO Mark Bertolini指出,過去保險公司以大規模人口評估風險,但精準的個人化規劃可以帶來更巨大的獲利。

「保險必須變得在地化、個人化,保險業者必須進入他們家中,」Bertolini說:「但這些事光靠安泰的力量辦不到。」CVS龐大的消費者資料,正好是安泰需要的數據;全美近1萬個門市,也成為安泰接觸消費者的第一線,搭配MinuteClinic,安泰更能掌握受保人的病情,尤其是慢性病的長期變化、服藥狀況等,為其投注精準的醫療資源。

在醫藥產業鏈中,安泰也是CVS缺少的拼圖。當保險公司成為集團成員,負責PBM的CVS Caremark對藥廠議價的力度就更大,能以更低價格取得藥品。安泰的2,200萬保險客戶,也可轉化為藥局的消費者流量來源。零售、PBM、保險與診所之間還能相互結合,創造出完善的整合醫療服務。

「美國醫療產業可能因此重整。」這是紐約時報為CVS併購安泰案下的註腳。如今產業縱有再高的門檻,也無法阻擋顛覆者進入。面對老戰友與新對手,CVS不只堅守零售領域,更以垂直整併建構出專屬自己的產業鏈。整合之後,這條產業鏈的上下游將創造出哪些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一改美國醫療的產業結構與勢力範圍,就留待未來論定了。

--

--

Atomy Tsai

對世界抱著好奇心的人。每週一篇商業、科技觀察。 atomy198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