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輛的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

楊學智 🐨@筆記😊
16 min readFeb 27, 2024

--

導論

在最近自動駕駛車(Autonomous Vehicles, 簡稱AVs)熱潮的中心,我發現自己在思考這項開創性技術的魅力之中隱藏的倫理困境、法律不確定性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影響。

雖然在交通安全和效率上提升的承諾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關鍵時刻的決策中固有的倫理疑問、關於責任的複雜法律考量,以及可能的社會轉變引發了迫切的關注,這些關注值得深入反思。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這些複雜性,利用ELSI (The 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框架來導航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的細膩景觀,這些影響與自動駕駛車輛的廣泛採用交織在一起。

第一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倫理影響

第一次記錄到的行人,名為Elaine Herzberg,在2018年被自駕車撞死的事件(維基百科,2022),以及最近報導Elon Musk否認‘全自動駕駛’系統在2022年事故中導致一名特斯拉員工死亡(Drive, 2022),重新點燃了我對這些複雜機器所提出的倫理困境的關注。雖然AVs的便利性和潛在好處是不可否認的,但在不可避免的事故情境中誰或什麼承擔責任的問題繼續困擾著我。 圍繞自動駕駛汽車的倫理辯論主要涉及著名的“電車問題”,由道德哲學家Philippa Foot在1967年提出(參見附錄1以獲取更多細節)。這個思想實驗通過提出一個情境,其中一個人必須決定是將電車轉向撞擊一人還是讓它繼續行駛並撞擊五人,來質疑功利主義,引發了幾個關鍵的倫理問題,需要仔細考慮。

  • 安全與責任:AVs必須將安全放在首位。然而,在不可避免的事故情境中出現了倫理進退維谷的困境。傳統上,人類駕駛員對事故承擔責任。然而,對於AVs,歸咎變得複雜。誰負責:製造商、程序員還是監管者?確保對損害的責任至關重要。確定責任並確保對潛在損害的責任至關重要。此外,確保對由偏見算法引起的意外後果或歧視性結果的責任也至關重要。(Bonnefon等,2016)
  • 透明度和可解釋性:一個重大的倫理關切是AV決策過程中缺乏透明度。AV依賴於複雜的算法在實時做出關鍵決策,例如選擇車道、導航障礙物和響應緊急情況。然而,由於許多算法的黑盒性質,理解這些決策背後的理由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Matthias,2020)。AV決策算法缺乏透明度尤其令人關切。作為一名技術愛好者,我相信AI的潛力,但這些算法的‘黑盒’性質對於信任和責任提出了嚴重的問題。我們如何確保這些決策是公平無偏見地做出的?此外,確定事故是由軟件故障、感測器錯誤還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
  • 算法偏見:算法偏見是AV開發中一個重大的倫理關切。AV依賴於可能包含固有偏見的訓練數據集,導致歧視性結果(Brundage等,2020)。例如,主要在郊區環境中訓練的AV可能難以在密集的城市地區有效導航。同樣,偏見數據可能導致歧視性決策制定,例如優先考慮富裕社區而不是貧困地區的行人安全。想象一個AV優先考慮富裕社區而不是貧困地區的個人安全的情境。這延續了現有的偏見並對正義和平等使用技術提出了嚴重的關切。通過多樣化的訓練數據和嚴格的測試來減少算法偏見,以確保AVs的公平和倫理運作至關重要。
  • 道德困境:在自動駕駛車輛(AVs)的領域中,道德困境重重,迫使機器在複雜的倫理地形中導航。考慮在不可避免的事故面前優先考慮乘客或行人安全的重大決定。Joshi(2022)強調了這些倫理困境,促使我們思考這些選擇對人類生命和社會價值的影響。隨著AV技術的進步,開發強大的倫理框架來指導這些機器在效用和道德之間的微妙平衡變得至關重要。在面對這些困境時,我們面對的是在技術進化中我們人性的本質。
  • 隱私顧慮:自動駕駛車輛收集大量關於乘客、他們的環境和駕駛習慣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位置細節、感測器數據甚至視頻片段。收集和使用這些信息引發了對隱私侵犯和可能被外部實體利用的擔憂。在AV增強所需的數據收集必要性和實施強大的隱私保護措施之間找到平衡是一個關鍵的倫理困境(Goodall,2020)。

分析摘要:
自動駕駛車輛(AVs)的倫理影響是多方面的,需要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的綜合性方法來處理。解決這些擔憂需要技術專家、政策制定者、倫理學家和公眾的合作努力。圍繞AVs的倫理景觀是複雜的,要求持續的討論和合作努力。隨著我們推進這項技術,我敦促透明度、責任感以及承諾減少偏見和確保公平獲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負責任地利用AVs的潛力,創造一個技術服務於人類而不妥協我們的價值觀和倫理原則的未來。

第二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法律與監管問題

當我深入探索自動駕駛車輛(AVs)的世界時,我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既有前景又充滿危險的領域。德國學者亞歷山大·赫維爾克和尼達-魯梅林的話在我腦海中回響,提醒我AV技術的深遠社會影響。他們斷言政府有道德責任促進AV發展,儘管存在不確定性和挑戰,這一點在我穿梭這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時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鳴。

反思AVs周圍的法律和監管框架時,我被這個領域的動態性所打動。在美國通過的自駕法案標誌著一個轉折點,象徵著向更加寬容的AV測試和部署方法轉變。然而,當我考慮到澳大利亞缺乏專門的立法框架時,我被提醒創新與監管之間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當我開始這段反思之旅時,我被一種熱切的願望所引導,那就是導航AV技術的倫理和道德維度,意識到它可能對我們共同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 全面的監管框架:目睹自動駕駛車輛的迅速發展,我被對一個全面的監管框架來管理它們安全且負責任地融入社會的巨大需求所震撼。當前的法律和規章雜湊,往往沒有考慮到AVs,創造了重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國家交通委員會,2016)。像數據隱私、責任、保險和網絡安全等問題,需要強大的法律框架來確保公眾信任、倫理考慮和負責任的創新。
  • 產品責任和責任:根據AVCrashes.net記錄的案例,全球已觀察到AV事故的實例(AVCrashes.net),我越來越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擾:在這些情景中,誰承擔責任。不同於有人駕駛的傳統事故,將責任歸咎於製造商、程序員或甚至乘客在AV故障中成為一個複雜的倫理和法律泥潭。缺乏明確的責任框架引發了關於問責和正義的擔憂,可能阻礙公眾信任和阻礙這項技術的負責任發展。導航這一複雜問題需要仔細考慮倫理原則並創建強大的法律框架,以確保負責任的創新並保護個人免受潛在傷害。
  • 數據保護和隱私:觀察到AVs積累的大量數據,我深深關注個人隱私的潛在影響。這些數據被濫用、洩露甚至黑客攻擊的可能性提出了嚴重的倫理問題。現有的如GDPR這樣的規定可能不足以應對AVs帶來的獨特挑戰(歐洲委員會,2016)。確立清晰的數據所有權、訪問和使用指南對於保護個人隱私和防止潛在傷害至關重要。在這個迅速發展的領域中,平衡技術進步和基本隱私權是必要的。
  • 遵守現有法律和規定:觀察將AVs納入既定法律結構的複雜性,促使我反思。雖然維持遵守現行交通規則是必要的,但它們為AVs呈現的固有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引起了擔憂。這個難題迫使我考慮是否需要細心調整現有規定或建立專門為AVs設計的全新框架。只有通過這樣的積極措施,我們才能確保這些車輛在我們道路上的安全、合法和負責任運營,培養公眾信任,為道德和有良心的交通方式鋪平道路。
  • 知識產權:AVs的發展涉及大量知識產權(IP),包括軟件算法、傳感技術和設計元素(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3)。當我更深入地探討這個話題時,我發現自己質疑現有的IP框架是否能夠處理AV技術的複雜性。或許,像技術本身一樣,這些框架需要進化,以確保在這個令人興奮的領域中負責任和可持續的進步。

分析總結: 反思圍繞自動駕駛車輛(AVs)的錯綜複雜的法律和監管景觀,我被確保它們安全和道德融入社會的複雜性所震撼。雖然AVs的潛在好處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導航法律挑戰需要一個全面的方法。像數據隱私、責任和調整規定等問題需要仔細考慮。優先考慮強大的數據保護和清晰的問責非常重要。有了國際合作,我對負責任的發展充滿希望。最終,解決這些挑戰是關於確保AVs服務於更大的利益,同時堅持倫理原則和個人權利。

第三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對社會的影響

自動駕駛車輛(AVs)的廣泛部署有潛力顯著影響社會的各個方面,引發了需要仔細考慮的擔憂和機會。本節探討AVs的更廣泛社會影響,著重於對不同利益相關者、工作流失、經濟不平等、獲取途徑和文化轉變的潛在影響。

· 工作流失和經濟不平等:自動駕駛車輛(AVs)的出現引發了關於其對就業影響的擔憂。特別是對於出租車司機、卡車司機和遞送人員,存在失業的恐懼,加劇了對經濟不平等的擔憂。像Frey和Osborne(2017)的研究強調了對低薪和技能較低的工人可能造成的損害。隨著我們適應這一變化,我主張採取積極的解決方案,如再培訓計劃和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以緩解轉型過程中受影響工人的後果。

· 無障礙性和公平性:這項技術的初期成本可能會加劇現有的不平等,限制低收入社區的獲取途徑,如Goodall(2020)所強調。隨著AVs的出現,我對它們的潛力感到好奇,但對無障礙性感到擔憂。初期成本可能擴大經濟差距,使低收入群體落後。確保像老年人和殘疾人這樣的弱勢群體獲取途徑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包容性設計、支持計劃和培訓,以消除無障礙性差距,真正讓AVs對所有人開放,而不僅僅是富裕人群。

· 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隨著AVs的廣泛採用,預見我們的城市可能發生的變革既令人興奮又發人深思,導致文化和行為轉變。城市可能需要調整其基礎設施以容納AVs,可能影響城市規劃、停車可用性、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公共交通系統,如Fagnant等人(2016)所討論。然而,這一遠景也引起了對人在城市空間中元素的擔憂。我們的街道將變成僅供高效車輛運動的無生命景觀,還是我們可以設計兼顧AV整合和充滿活力、適合行人的環境?導航這一挑戰需要仔細考慮技術進步旁的社會和文化影響。

· 文化和行為變化:AVs帶來的潛在文化和行為變化令人著迷。汽車擁有權,曾經是自由和獨立的象徵,可能變得不那麼重要。通勤可能轉變為生產性工作空間或社交樞紐,改變我們利用旅行時間的方式。然而,負責任地導航這些潛在變化需要與所有利益相關者進行開放對話,持續研究以理解長期影響,並進行公共教育以培養信任和接受。只有通過深思熟慮的規劃和合作,我們才能確保AVs無縫融入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文化景觀,同時不損害我們的社會價值。

分析總結: 自動駕駛車輛的社會影響是多面的和複雜的,涵蓋潛在的好處和挑戰。通過積極解決弱勢群體、工作流失、獲取途徑和文化轉變的擔憂,我們可以確保AVs以負責任和公平的方式部署,惠及整個社會。這需要包括政策制定者、技術專家、研究人員和公眾在內的各方利益相關者合作,導航圍繞這一變革技術的倫理、法律和社會考慮。

結論:

在我們導航這個複雜的景觀時,優先考慮透明度、責任感和負責任的創新至關重要。從倫理上講,確保公平、安全和人類福祉必須引導自動駕駛車輛(AV)的發展。解決有關算法偏見、決策透明度和對弱勢群體的傷害的擔憂至關重要。與倫理學家、政策制定者和公眾開展開放對話,對於建立負責任創新的堅固倫理框架至關重要。 在法律上,清晰而全面的規章制度對於安全部署AV是必要的。需要合作努力來解決責任、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的擔憂。全球範圍內的法規協調將促進負責任的AV整合。 在社會層面,AV的潛在影響是廣泛的,影響個人、社區和行業。考慮到工作流失、城市規劃和社會不平等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採取積極措施,以確保公平獲得AV的好處並減少負面後果。 通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為一個未來鋪平道路,在這個未來中,AVs服務於更大的善,促進一個更平等、可持續和倫理健全的社會。

References:

Part1

  • Joshi, N. (2022, August 5). 5 Moral Dilemmas That Self-Driving Cars Face Today. Forb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naveenjoshi/2022/08/05/5-moral-dilemmas-that-self-driving-cars-face-today/?sh=6153c3a2630
  • Bonnefon, J., Sharkey, A., &伦理, A. (2016). The ethic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8(2), 151–166.
  • Brundage, M., Mitchell, M., & Scharte, P. (2020). The malicious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ecast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2004.14827.
  • Frey, C. B., & Osborne, M. A. (2017).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oodall, N. R. (2020). The ethic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Ethics,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8(1), 24–33.
  • Hevelke, A., & Nida-Rümelin, J. (2015). Responsibility for Crashe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 Ethical Analysi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1(3), 619–630. doi:10.1007/s11948–014–9565–5
  • Matthias, A. (2020). The ethic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AVCrashes.net. (2024). Autonomous Vehicle Crash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vcrashes.net

Part 2

Appendix:

Appendix 1: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rolley Problem

The Trolley Problem is a thought experiment in moral philosophy proposed by Philippa Foot in 1967. The problem involved a driverless streetcar about to hit five innocent bystanders. The decision faced by the participants was whether to change the route of the trolley, thus diverting the trolley onto a side track, saving five people but causing another innocent person to be injured or killed.

(sourced from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2016/08/trolley-problem-meme-tumblr-philosophy.html.)

This thought experiment sparks an ethical debate about moral choices and self-driving cars. Many ethicists, legal experts, and engineers have tri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to develop corresponding laws, policie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to ensure that self-driving cars can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when faced with similar situations.

--

--

楊學智 🐨@筆記😊

20多年程式設計經驗,雙碩士 (澳洲雪梨大學USYD數據科學碩士,昆士蘭UQ大學商業分析碩士) 興趣於 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我特別對處理多模態融合的分析感興趣,並致力於整理相關的實際應用方面的筆記和經驗。希望能與其他對這些領域有相似興趣的人交流和分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