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觀設計到 UI 設計

Avanor Lu
9 min readJul 16, 2018

--

前陣子某天騎車回到家門口停車時,碰到對面的鄰居歐巴桑,從我國高中時,她就非常愛跟家中長輩炫耀她的女兒,成績多好又讀第一志願,出社會後工作多棒薪水多高。她的形象活生生血淋淋就是刻板印象中的三姑六婆。於是我禮貌性的跟她打招呼,但其實想趕快停好我的車回家。

『你大學讀什麼?』突然她開口問我。「我讀的是景觀設計。」『啊早知道你讀景觀就叫你弄這些了!』她指著她們家的庭院。「哈哈哈。」我禮貌性的笑笑,畫上句點。

『啊你現在都在台北上班喔?做什麼的?』豈料她鍥而不捨接了兩個問號。「我之前是在台北上班,但現在休息去上課。我後來沒有走景觀,現在做手機 App 介面的。」『蛤!!!!!怎麼會這樣!!!!!』她的反應大到讓我非常不舒服。

「做手機 App 介面怎麼了嗎?」『你學景觀的就應該走景觀啊!啊就是要學以致用啊,不然你學這個幹嘛?』「喔喔,但阿姨你知道其實現在大學讀的科系跟未來的工作常常不一樣嗎?而且景觀學的東西,我現在還是用得到……」

『啊捏母湯啦!!!』她非常沒禮貌的打斷我的話。

妳才母湯,妳全家都母湯!

這句話當然是我心裡的 OS,為了世界和平我沒打算跟她吵起來。但坦白說,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每年從設計系畢業的大學生有那麼多,但真的有那麼多設計的飯碗嗎?事實上,以這句話的格式,替換成XX系,XX的飯碗幾乎都說得通。在台灣的文化教育下,國高中都要我們只管好好讀書,別想其他事情。每天早上從七點上課到晚上輔導課 feat. 晚自習,九點多才能回到家,一天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待在家裡還多,但學校並不會針對你的興趣栽培你。直到學測指考完後,又突然要你選定一個科系當作志願 Right now!有多少人真的有辦法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嗎?

就算非常幸運的你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但很抱歉,求學過程中你還是得和所有人一樣,每一科的分數都不准掉,尤其是主科分數掉了就是該死,國英數還加權計分排名,分數沒到似乎對你的未來就會是場毀滅性的災難。

因為我就是那個幸運又不幸的孩子。我完全知道自己的興趣跟擅長的科目就是美術跟文科。從國中開始,我的理科成績就非常淒慘,是英文跟數學加起來可以 100 分,但英文是 90 幾分的那種淒慘。我記得在這種主科加權計分的制度下,我的班排名常常被數學成績拉到後段班。

你想想,英文再爛的同學通常也不還是有個 40、50 分。但數學爛就代表你這個單元的邏輯沒搞懂,所以分數常會很兩極。數學考 80 分的同學跟我這種考 10 分的腦殘,數學再加權 x6,一來一往總分就差了 420 分,你是要我怎麼生存啊!!!

但還好學測成績出來後,少了變態加權後的單純原始分數,排名便不再吊車尾了。更順利的是當時學校推薦的申請門檻過了,學測成績只佔 30%,面試及術科則佔了 70%。我抓緊這個 70% 翻盤的機會,成功上了我當時的第一志願:輔仁景觀。

至於當時我的第一志願為何是輔仁景觀,坦白說原因已不可考。我只知道我一直對設計非常有興趣,但我並不清楚五花八門的OO設計系,OO裡面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印象中我是在網路上偶然看到了某位學長做的景觀模型,我就像著了魔般的,深深被那些模型吸引著。之後面試,我拼盡全力排出作品集,連日熬夜模仿學長的感覺,設計了一個景觀餐廳的模型帶去面試。然後我很幸運的上了。

但正式進入景觀設計後,才是一連串考驗的開始。畢竟夢想是豐滿的,然而現實卻常常骨感到爆炸。

相信很多對設計有興趣的學生,在進來前都不知道原來『設計』是要拿『尺規』畫圖的,秉持著『喜歡畫畫』就進來讀的孩子,多半都畫得很挫折。在大一時,最重要的兩門課就是『基本設計』及『圖學與透視學』(簡稱圖透),算是在培養設計基礎的階段,還沒有正式進入『景觀設計』的領域。

現在早已是電腦繪圖流行的年代,很多同學都對系上要求我們『手繪』這件事非常反感。圖透課剛開始時,有個作業就只是要我們拿著工程筆利用尺規畫出垂直及水平的直線,還有一些重複的幾何圖形。我們都以為很簡單,但非常多同學被 R。因為線條的粗細不一致,或是整張圖紙在繪圖的過程中被尺規搞得過於骯髒都可能被 R。

R 是景觀系的超骨灰地獄級惡夢,意思就是這張圖不合格,請你拿回去 Repeat 整個重畫一遍的意思。

但再畫一遍的同時,這一週新的題目又進來了,所以一旦你被 R,你這週的作業就會加倍,有的人到後期甚至同時有好幾張作業被 R。在當時,看到 R 這個英文字母對我們而言比看到鬼還可怕。

而且,除了圖透課會 R 以外,基本設計更是 R 到爆。一樣是要求從『手繪』磨練起,我們必須拿著平圖筆,把奇形怪狀的色塊塗到像印刷一樣看不出任何筆觸,一旦有筆觸就 R,哪怕只有一條筆觸,也是整張重來。『要畫得那麼平為什麼不直接去彩色輸出就好了啊X!』我還記得當時大家常常會在被 R 到崩潰的時候這麼吶喊。

在大一這兩堂設計課的瘋狂 R 之後,大二開學時,我記得同班同學已少了十幾二十位。

大二開始正式進入到『景觀設計』的領域,我們以為之前的苦痛終將結束了,殊不知這才是惡夢深淵的開始。大二最重要的兩堂課『景觀設計』及『植栽設計』會讓大一經歷過的一切像是上輩子發生的美夢。

你沒看錯,大一真的是美夢。

設計系與其他科系比起來,最特別的就是『總評』,這就相當於我們的期中期末考,只是其他科系通常一學期就大考兩次。而我們的『總評』,一學期有六次,但這六次並不是平均分布在學期的時間軸上。

而是可能這星期景觀設計總評,下星期馬上緊接著就植栽設計總評。而我們一次總評要準備的項目通常會有全開大圖至少四到六張,裡面有平面配置、立面、剖面、透視、色彩計畫布拉布拉一堆的東西,以上每種圖還都會規定最少數量⋯⋯

喔對!大二依然是要求全、手、繪

畫完圖還有模型要做,模型依照比例尺不同可能還得做出好幾個,正式模、地形模、馬來貘、叫不出名字的小模巴拉巴拉一堆模。有時,除了這些必備項目,還得做 PPT 和報告書。這些都完成以後,最好還得留時間排練上台的 present,以免上台時被教授電到罵罵號。這樣你們知道設計系的學生為什麼都不用睡覺了吧?!

記得曾經有次兩堂課的總評時間實在太接近,我們連續兩個星期多是每天睡不到兩小時的,到最後連騎車到附近美術社買材料都會希望被砂石車輾過好了,我們的願望真的只是想好好睡一覺啊!

到了大四畢業時,從一年級一起進來的原班人馬,剩不到三分之一了。

但透過這樣練習磨過來的我們,其實進入職場後,真的會有種職場反而沒那麼操的錯覺(?)。撇開特例不談,畢竟正常工作不太可能讓你連續兩個星期多是每天睡不到兩小時的!光是這點,景觀系出身的我們,韌性就比其他人來得強些。

而比起平面設計,景觀是 3D 的,很多訓練都要求我們不能只看平面配置做設計,必須時時想像他在立體狀態下的樣貌。否則當你畫下剖面圖或做出模型的那一刻,你就會明白自己的 2D 景觀設計有多無趣。

所以在 UI 畫面的設計上,我也比其他設計師,更擅長運用層次。尤其雖然目前 UI 擬真風已被扁平風取代,但過度的扁平化的設計,反而導致 UI 元件上的功能暗示性消失。於是最近的 UI 趨勢又開始強調起『層次』的重要。例如 iOS 的毛玻璃特效、Android 的 Material Design、到最近微軟的 Fluent Design,都加入了光影變化或是立體感來增加提示性。所以,雖不像從前那樣變態的擬真,但的確又開始『模擬真實』了。

還有每次總評的 present 訓練(雖然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非常不堪回首的災難),透過每次上台與教授的交流,我們也比其他科系的學生來得更有與別人溝通的經驗。到了職場上,我們也比較知道如何與其他人或是客戶,傳達我們的設計理念與目的。

再來,其實在圖透課時我並沒有被 R 過(炫耀文),所以後來轉到 UI 的我,『手繪』成了我非常得意的武器。因為在與其他人討論時,我可以快速用白板畫出簡單易懂的 wireframe,讓大家可以更明確的討論,不用得等到電腦出圖才有進展。

最後,就是龐大的壓力測試。景觀系的每次總評項目都龐雜到非常泯滅人性天理不容。

但人類的幸福感是被比較出來的。you know?

那些令人髮指的壓榨經驗讓我們在出社會後,碰到大多數工作上的難題,比起當時都覺得還好而已。

這些,都是景觀系教會我的事情。在以前看來的麻煩瑣事,現在想來全都是奠定如今我的基礎。每一步走來,都不枉然。

也許你會覺得現在說來當然輕鬆泰然,現在身在水深火熱的那些學弟妹可能覺得,尬的這學長奴性怎麼那麼重。但真的請相信我,我奴性一點也不重。我也是會對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情感到憤怒的,我也是那種會去衝撞病態體制的孩子。

只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回想,學生身分最棒的事情,就是學生是被容許犯錯的。就算教授再怎麼指責你,通常也都是希望你更好,只要你夠努力,大多時候,再大的錯誤都還是有機會挽救的。

但出社會以後,一旦犯錯就都得自己承擔負責。你可能還會被城府深深深幾許的同事落井下石,被慣老闆用尖酸刻薄的言語羞辱,最後可能還因此丟了工作在家領失業補助金。(啊澄清一下這不是在說我自己喔,我的同事們人都潮棒der,相處都潮開心der啦!怎麼有種越描越黑的感覺⋯⋯)

雖然最後我並沒有繼續往景觀的路走,但這是我的人生道路,我擇我所愛,愛我所擇。沒有人能為你的人生負責,只有你自己。

當別人跟你說阿捏母湯的時候,你得站出來替自己發聲:你才母湯!你全家都母湯!

懂?

最後,謹以此文,送給住在我家對面的歐巴桑。雖然我覺得她一輩子都不可能看到這篇文章。但也謝謝她,讓我寫下這篇文章,也算是對自己過去十年來的成長歷程留點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