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突破 1 億用戶,創立不到 20 年,如何贏得軟體開發者的心?

Zoe Yu
Jan 31, 2023

--

Photo by Rubaitul Azad on Unsplash

你使用過 GitHub 嗎?待在軟體業的科技生物們,或許對它都不陌生。原始碼代管服務平台 GitHub 宣布目前已經達到 1 億用戶,這個數字與 2018 年微軟以 7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GitHub ,當時為 2800 萬用戶相比,用戶數已翻倍成長。創立不到 20 年的 GitHub,承著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浪潮,改變軟體開發者的編程方式。

從完全免費,走向「免費增值」的付費制度

在軟體開發的過程中,開發人員會使用版本控制工具追蹤專案程式碼狀態,若沒有版本控制,開發人員很容易在錯誤程式碼中變更或刪除檔案,導致資料遺失。在 GitHub 出現之前,編程協作工具非常少,通常使用開源的版本控制系統 Subversion,但是開發者提交程式時需要頻繁授權,而且如果有其他人先於你提交代碼,則會需要先更新後再提交,導致流程比編寫代碼所花費的時間還要長。

2005 年 Git 問世,是一款免費開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在 Linux 專案上獲開發者好評。基於 Git 架構下,GitHub 開展出非常簡潔的商業模式,對外公開的專案,可以一直免費使用 GitHub,不限使用人數或資料量,而如果團隊或企業想要私有域上託管才需要付費,不公開的專案越多,則累積的費用會越高。GitHub 一開始並沒有試圖將服務商業化,如果通通都使用者收費,那麼 GitHub 可能就無法迅速擴散品牌知名度以及受到開源社區的喜愛。

社群效應,病毒式傳播

在 GitHub 上,開發人員可以建立「討論」作為獨立區域,用於社群成員問答互動,讓開發者不僅能夠發起開發上的議題,也可以去搜尋其他開發者類似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不僅如此,許多人使用 GitHub 公開專案來建構作品集,向招聘公司展示代碼,同時也可以在 GitHub 上找尋夥伴參與更多專案,因此 GitHub 間接又成為了招聘工具和累積技術能力的平台。不只是開發人員,像是教授、學生、數據分析師、設計師等從事跟網路有關的人們都在 GitHub 上建構自己的專案,成為程式教學工具,甚至是開發者互相學習的交流中心。

低價營運成本,ARR 商業模式

從獨立的開發人員,到矽谷科技公司也都在使用 GitHub, Facebook、Adobe、Google 等大型企業都在 GitHub 上建立私人儲存庫。尤其 2020 年的 Covid-19 加速全球數位轉型的浪潮,促使企業不得不使用開源平台進行開發協作,學習分散式開發過程,而開源項目的建立快速成長,對 GitHub上的活動產生巨大變化。

代碼轉移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長期在 GitHub 建立各種專案的用戶產品黏性越來越高,GitHub 藉此就可以利用 ARR 盈利模式,不斷從用戶每月收取費用。GitHub 又是個開源軟體,相較於封閉式的產品來說,面對明確的用戶社群-開發者,相對於其他 C 端產品也不用浪費一大筆行銷費用找尋客群,營運成本就能減低。2022 年,據微軟所述 GitHub 每年的經常性收入(ARR)達到 10 億美元,不只是如此,微軟還可對這些個人/企業用戶推展旗下各種數位服務方案或是推展出整合性服務,預期未來營收非常可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