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學的未來媒體人

管中祥
五分珠的老藥舖
3 min readMar 4, 2018

--

圖/李若慈提供

李若慈獲得「2017青少年發聲獎」文字組評審團獎,作為不小心成為活動「導師」的我,也來偷沾一點光。

前年,蔡中岳寫信給我,信上說,2017年「青少發聲獎」的活動主題是「大師的手伸進來」,問我可不可以成為「大師群」的一份子,指導參與活動成員的作品。這個活動舉辦多年,目的是要鼓勵青少年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讓他們接近公共議題。這次較特別的是,文字組的主題設定為「報導」,參加的學員要先經過營隊培訓,進入田野,後半段課程跟「導師」一一討論,最後再產出作品。

過去擔任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負責人時,就多次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動媒體識讀教育,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當然是義不容辭。

若慈當時是剛升高三的學生,就對紀錄片、新聞報導充滿興趣,也關心環境議題。去年,她和同學發現,學校一天用掉3千個紙餐盒,於是一起發起「消滅餐盒小怪獸」行動,2周的時間搜集到1600個紙餐盒,在校慶時推出餐盒小怪獸裝置藝術,提醒師生環保工作的重要性,也希望這隻小怪獸愈來愈小,有天會消失。這件事上了媒體,還成了學校的期中考題。

雖然她對紀錄片、新聞報導有興趣,但唸高中的她並沒有學過任何正規的傳播教育,所有和傳播相關的技術大多是參加營隊或自學而來。不過,對社會關心的態度,對議題敏感的能力,通常是能不能作出好作品必要條件;相反的,一個好作品,技術能力雖然是基本,但並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傳媒技術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好上手的時代,意識與知識往往是超越技術與姿勢。

美其名我是這個活動的「導師」,但其實沒作什麼事。作品從構思到成品,幾乎都是若慈獨立完成。這段時間,我們只見過兩次面,主要是吃鵝肉跟喝咖啡,幫忙看一下她架構和初稿,刺激一下若慈,能不能多想一點、想深一點;還有,能不能野心小一點,結構清楚一點,因為有企圖、有能力,也得是個淺顯易懂有故事的作品。

若慈找我討論的時間大多是平日上課時,很好奇的問她:不是要學測了,怎麼還在寫報導,妳不用去學校上課嗎?她說,跟老師請假在家「自學」,老師也同意,但不能太頻繁。

她邊準備考試,手上還有紀錄片在拍。其實,她也同時在預備「特殊選才」的人學考試,後來則以「二零」、「秋月」兩部自製紀錄片通過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入學申請。「二零」談的彰化台西的汙染問題,「秋月」則是從她阿嬤的生命經驗反思磚窯產業的發展勞動。

說實在的,像若慈這樣的「自學媒體人」越來越多,楊虔豪是另外一個例子。這是傳播科系必要的提醒,學校除了教授技能,我們還可以給學生什麼樣的關懷、眼界?什麼樣的敏感與探究能力?即使若慈考上了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我想,她應該也是個不安於校的人,浩翰的書海、無盡的人群、真實的田野,才是她真正教室。

祝福!

--

--

管中祥
五分珠的老藥舖

一個不務正業的大學教授,總覺得有些事要努力過,才有說失望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