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爭議案例研究計畫之「2020年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 大崙尾山伐植爭議」

Bond Lieu
藝若是 Those As Art
47 min readJan 20, 2022

劉邦隱

更新 2022/1/22:
第五章公眾討論部分為便於讀者查對原文,將出處直接標明於引文之後。
第八章分段為8.1、8.2,並於段首增加重點說明。

目次

摘要
一、 前言
二、 《儲回大地的藝術》大崙尾山伐植爭議概述
三、 2020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四、 招標作業概述
五、 公眾討論
六、 問題探析
七、 展會碳中和的奇想與對策
八、 結論
九、 參考資料
策展計畫(連結)

摘要

出自於「該如何評價引發爭議的藝術」這樣的疑問,並思及「能否引用當代藝術多元特質來解構藝術爭議」這樣的假設,促使研究者進入藝術爭議研究的動機。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提出解構與延異的概念,使研究者注意到即使爭議事件於公眾討論已告段落後,仍有再論思的價值與開展不同視角的可能。透過歷史累積資料審視原初事件演變以揭露更多未明之處,特別是作為跨領域研究者更有此責任從各方視角,肯認多元價值觀來持續探究藝術與公共之間,得以建立互融關係與更具交集的可能方式。研究者從所列舉數起台灣當代藝術爭議事件中,首先嘗試定焦於扣合近年生態議題的「2020年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 大崙尾山伐植爭議」一案,爬梳爭議起始至公眾論辯暫告段落之間,所累積的各方論辦陳述、聲明,以及行政文書等彼此對照整理,儘可能達到全觀視角來論引未來當代藝術與公共關係的方法及價值。

《儲回大地的藝術》雖然是一起跨領域的藝術行動,實際上卻只見形式與意識上跨領域,在行動上並沒有真切勇敢地跨出工作框架。基於跨領域藝術行動的複雜度與廣博關連面向,參與其中的跨領域藝術工作者必須要能隨時挑戰效率主義的專業分工生產方式,對於共同工作的他領域者感其所感、見其所見、思其所思、做其所作,成為協助他領域者發揮所長的基石。

本研究初步達致階段性成果後,提出一文件策展計畫。透過計畫之擬定嘗試思考如何將藝術爭議的龐雜論述透過展覽呈現與公眾。

關鍵字:當代藝術、爭議、台北雙年展、生態藝術

一、 前言

過往台灣藝術史上發生之爭議案件,或因發生時空背景各異,有些案件並未延續長時間的公眾討論,而若干案件則以其重要性或國家文化政策關聯,除了公眾討論與媒體報導之外,更由官方機構舉辦針對事件之研討會。近年由於社群網路使用普及與訊息傳遞效率日趨發達,較之過往無不加以極快速度反應當前發生的爭議事件,所醞釀之討論能量亦經常呈現猛爆態勢。儘管理想上透過公眾討論可獲得多方觀點,然而由於網路生態特質於傳播速度的拉催,使得發言自不待更完整仔細查證,而多出自經驗直覺指責,甚或情緒抒發、衝撞辱罵等。但也由於公眾質疑經常來得又急又快,逼使相關當事者須儘速發表相對回應,讓爭議事件能更快更全面地被公眾看見更多資料並持續發酵開展。

由網路所構成的公眾討論語境充滿紛雜與多元性,在各方論辯熱度逐漸冷卻後也常未見共識結論。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所提出解構與延異的概念,使研究者注意到即使藝術爭議事件於公眾討論已然告一段落後,仍有再論思的價值與開展不同視角的可能。透過將歷史累積資料儘可能完整比對爬梳,審視原初事件演變以揭露更多未明之處,加入跨領域的多方視角探析,指出未來在藝術行動與公共交集之處建立互融關係與更具意義之開展可能。因此在爭議事件過後針對已累積的資料重新進行爬梳整理,將有助於深入了解台灣當代藝術發展進程,也是建構台灣當代藝術史的一項重要工作。

研究者選取台灣當代藝術史上,發生至今已有相當時日且公眾討論已告段落,並因而累積足夠資料可供爬梳之爭議事件,茲列舉如下,並於表格1說明各自所涉到的爭議項目。

●1999年鹿港歷史之心作品爭議(以下簡稱歷史之心):在地居民抗議藝術家作品具醜化與挑釁意味濃厚,許多作品遭到汙損破壞,引發爭議後彼此無法進行有效對話。

● 2009年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作品損毀事件(以下簡稱人權園區案):該年底藝術家游文富作品遭白色恐怖受難家屬破壞並抗議設置地點,隔年藝術家偕同受難者家屬共同撤除作品,引發人權議題與創作自由的論辯。

● 201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徵選與藝術家國籍爭議(以下簡稱威雙國籍案):由評選出線策展計畫中包含非屬台灣籍藝術家而引起爭論,後續多場公聽會論及雙展辦行政問題及威雙台灣館定位。

●2016年謝德慶代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爭議(以下簡稱謝德慶代表威雙):北美館評審團推舉謝德慶代表參加2017威尼斯雙年展引發爭議,觸及台灣藝術主體性與藝術家詮釋代理權討論。

●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楊俊展檔期縮減事件 (以下簡稱楊俊當代館案):藝術家楊俊抗議於當代館展期被館方縮減,引發藝術社群熱烈爭論,包括策展內容、藝術資源分配、當代館行政與組織管理缺失等,並使藝術界因意見歧異而致選邊分派現象。

● 2020年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 大崙尾山伐植爭議(以下簡稱大崙尾山案):民眾發現大崙尾山被不當伐植而引發層層爭議,包含以龐大經費支持國外藝術家的倡議、跨部門行政協作理念落差、市政府林業政策與施作未善盡社會溝通、以及標案執行品質監管等問題。

以上爭議事件都超越了藝術家創作層次而進入公共事務領域,各方針對事件所進行的評議論述對於了解台灣當代藝術與公共關係、思潮演變,以及建構台灣當代藝術展覽史皆有重要影響。

二、《儲回大地的藝術》大崙尾山伐植爭議概述

本文以「2020年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 大崙尾山伐植爭議」作為研究書寫開端,並藉此探究適於藝術爭議之研究方法。

2021年3月底到4月初,荒野保護協會溪山組解說志工於每月例行的定點觀測及植物調查時,在大崙尾山步道旁發現下方山坡地原始森林遭大規模砍伐,在一個月內林地已遭不明原因破壞,志工隨即透過市民1999專線向市政府反應此事。[1]爾後由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的回覆得知,該處即為大地工程處輔導之林相改良案件,目標係針對現場優先疏伐生長劣勢木,並補植原生適生樹種,以維持森林健康。

志工進一步瞭解得知此處工事係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和大地工程處(下稱大地處)合作之《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為將2020台北雙年展所產生的碳排放,透過植樹造林達到碳中和。然而經現場探勘所見是以「砍除原有森林、重新種植小苗」的方式進行,與森林生態學上尋求無森林的土地或曾遭人為破壞劣地,以新植造林(afforestation)或跡地造林(reforestation)的方式完全不同,並且砍除之樹種與樹徑,以及新栽植樹種皆令人植疑,自此開始發酵為「大崙尾山伐植爭議事件」。經過半年以上的公眾討論,大地處森林遊憩科長林士淵表示,當地執行50公頃面積的造林計畫中,僅預計施作10公頃面積,目前已全數施工完畢,未來不會再有砍伐作業。[2]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經費發包的本案亦於2021年11月30日結束履約日期,並修正與台北市林業技師公會之合約經費從得標之3,928,700元整調整為2,369,840元整。

雖本案《儲回大地的藝術》 — 大崙尾山伐造爭議事件之討論已經平息,但本案仍有未明之處包含有:

● 導致案件執行誤差的結構性因素
● 台灣當代藝術技術如何掌握牽涉跨領域且極度專業科別知識計畫案
● 公眾期望與藝術行動的企圖是否仍有所交集

引起研究者的興趣,期望透過回顧執行單位聲明及各界討論所留下的資料來試圖揭示釐清。

本段註釋:

[1]蘇崧棱, 徐仕璿, & 王元才. (2021, 七月 10). 翠山步道花生了甚麼樹?!.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荒野保護協會 website: https://www.sow.org.tw/blog/20210709/42304

[2]孫依婷. (2021, 五月 6). 減碳造林惹議 大崙尾山不當砍伐事件 北市大地處諾公開計畫資料.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0862

三、2020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儲回大地的藝術》是在「2020台北雙年展 — 實地星球」策展項目中的一起生態藝術計畫,由法國藝術家史帝芬.維列-波特羅(Stéphane Verlet-Bottéro,1987)提出倡議,計畫共同負責人有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與獨立策展人蔡明君。

3.1. 關於生態藝術

美國學者Kagan歸納生態藝術具有以下內涵:

(1)關注我們環境中的相互關係網絡 — 包含物理、生物、文化、政治,和歷史方面整個生態系統。
(2)創作採用天然素材,或與環境力量結合,如風、水、陽光。
(3)重建、恢復和補救被破壞的環境。
(4)讓公眾瞭解當前生態情況和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
(5)重新認識生態關係,創造性地提出共存、可持續發展的新可能性。和癒合。(Kagan,2014)

由上可知生態藝術本身即包含公共性訴求。雖然生態藝術(Ecology Art)與環境藝術(Environment Art)、地景藝術(Land Art)來自相近的發展脈絡,但生態藝術更針對人類生產、開發、交易等活動所帶來的環境衝擊,關注氣候影響及物種生存權等。(高千惠,2019,p.149)知名生態藝術家如哈里森夫婦(Newton & Helen Mayer Harrison)即為長期以藝術方式介入生態議題的藝術家。此外如David Haley,Lynne Hull皆是著名生態藝術家。提出本次《儲回大地的藝術》的藝術家史帝芬.維列-波特羅具有環境工程碩士與藝術科學碩士學位,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和巴黎中央高等學院(Ecole Centrale in Paris)擔任講師。[3]

3.2. 2020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

展覽手冊作品計畫說明[4]:

回歸大地意味著重新思考所有的生產手段,其中也包含了文化網絡。這項計畫發展出一系列的行動、研究與工作坊,探討展覽製作過程中大氣現況的政治意涵。藉由有系統地量繪2020年台北雙年展對於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嘗試從二氧化碳排放量切入,期能理解展覽的物質性存在。透過這份研究採用各種溫室氣體排放的檢測工具與數據,忠實映現實際的碳足跡,記錄台北雙年展──從作品的製作、藝術家的行程乃至美術館內的空調──為全球貢獻了多少溫室效應的氣體。

此次行動本著一種集體共識,亦即,文化機構必須有所轉化,以多樣生物共榮與基進永續為發展方向。接下來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臺北市林業技師公會合作,在臺灣進行大範圍的多樣生態林地復育與保育工作,為退化的土地重新找回生機。本計畫提倡「復原的詩學」,著眼於一個回歸大地的未來願景,讓美術館的功能不僅限於照管人類創造的文物,更將範圍拓展至非人類的自然群體。

2020年台北雙年展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與台北市立美術館,邀請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與獨立策展人蔡明君參與藝術家史帝芬.維列-波特羅所發起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目標將本次雙年展所產生之390公噸碳排量,以造林方式達成碳中和,共包含三個階段(竹圍工作室,2020年4月27日)。

第一個階段:由具有環境工程背景的法國藝術家史帝芬.維列-波特羅,估算出2020台北雙年展舉行期間所產生的生態足跡,作為第二階段碳中和方案的參考。

第二個階段:復育行動(造成此次大崙尾事件爭議起源)。因應臺灣氣候條件、環境議題,找出既能抵銷碳排放、又對環境造成最小干擾的可行方案。

第三個階段:研討會暨工作坊。

竹圍工作室聲明指出,北美館原訂委由竹圍工作室執行第二階段的復育行動,但評估不具備環境相關專業無法獨立執行,僅負責執行本案第三階段的研討會與工作坊,第二階段的森林整復工作則由北美館另開標案徵選執行單位。

本段註釋:
[3] Stéphane Verlet Bottéro. 讀取於 2022年1月11日, 從 UNBEWITCH FINANCE website: http://desorcelerlafinance.org/en/project/stephane-verlet-bottero/

[4] 2020台北雙年展手冊,網址: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zh-TW/Participants/Participants_Content/21?type=terrestrial

四、招標作業概述

本案實地施作部分並非藝術家親自執行,而是由北美館匡列經費招標,由於各方討論爭議之處也包含此招標作業,故研究者盡以所能取得資料加以詳述標案發包執行始末。

北美館於2020年11月4日進行第一次招標公告[5],案名為「『2020台北雙年展』作品碳匯計畫評估及造林專業服務案」。本案進入審標程序後於11月23日公告廢標。據第一次招標評選會議被聘為審查委員的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邱祈榮教授曾受訪[6]表示,因認為此案諸多不合理中途離席抗議,以致於本案廢標,第二次審標時則未受延請擔任委員。經查詢本案之「無法決標公告」確有說明之:

一、因本案委員會人數有「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9條第2項委員有其他原因未能繼續擔任委員,致委員總額未達本法第94條1項法定人數,應另行遴選委員補足之,故由主席宣布流會。

二、本案以廢標方式處理。

爾後北美館於2020年12月14日進行第二次招標公告[7],案名改為「『2020台北雙年展』作品《儲回大地的藝術》碳中和複層林營造案」。此次決標公告日期為2021年1月5日,距離正式開始施作時間僅約二個月。

兩次招標文件內皆可見已劃定包含於當時正由嘉義大學自2017年起承包進行復育工作的「大崙頭山」地段,唯第二次招標文件內容對於碳吸存計算方式與依據有更明確的要求。

以下為第二次招標文書內容摘要:

● 預算金額:新台幣4,000,000元整。
● 標的範圍:臺北市士林區大崙頭山山區林地(如附圖)
1. 林地分區:非保安林
2. 地號:臺北市士林區翠山段一小段00810000號
3. 海拔高度:280m
4. 坡度:10~30度
5. 土質:黃灰色幼黃壤
6. 土地管理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以下簡稱大地處)

●於標的範圍內執行複層林營造以提升碳吸存能力。
● 應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工作:
1. 現況調查及分析
2. 研提複層林營造規劃報告書(含相關施作規範)
3. 研提複層林營造碳吸存推估與監測規劃書
4. 複層林營造

● 廠商應於決標次日起算40個日曆天內檢附「複層林營造規劃報告書」

審視北美館招標公告「履約標的」之第二項第3點「研提複層林營造碳吸存推估與監測規劃書」指示由廠商提出在20年期程中得產生預期390噸碳中和效應的計算依據與執行計畫,而標案履約期限至2021年11月30日,此即等同於並未硬性規範本案必須達成390噸的碳中和目標,重點在於複層林的營造計畫。此點即對應於公眾所批評,將碳中和與經濟性造林相互包裹致使執行誤差之原因。

審視本案招標文書內容可知本案雖由北美館立案發包,但林業技術規範與土地管理單位則是北市府大地工程處遊憩科:

、、、複層林營造應於標的範圍內擇定適當區塊,以10公頃為原則,預估每公頃至少新植株數600株,並適度撫育留存木,栽植樹種需經大地處同意後始執行。[8]

因此儘管在公告文中要求承包廠商應考慮生物多樣性或生態永續性,在發揮森林碳吸存效益及碳中和目標下,提出複層林營造規劃,包含營造方式、樹種選擇及配置、施作標準等。但如履約標的之第二項第2點中提到,栽植樹種需經大地處同意後始能執行。就本案最終引起爭議之作業方式以及栽植樹種可以推知,本案執行同意權在大地處則勢必歸附於大地處就本區土地既有營造企圖與造林目標,所謂需考慮生物多樣性或生態永續性於此相對空泛,使得執行上有相當大的彈性權衡空間,因此廠商勢必依據北市大地工程處已於大崙頭段進行多年的營造工事,作為更明確且容易遵從的執行規範。

此外就本案爆發爭議之中,頗受批評的另外一點為缺乏與大地保育相關團體的對話。審視本案公告評選委員之配置,發現到兩次招標審查委員的背景專業確有較為集中的現象。第一次廢標後,第二次評選外聘委員與第一次有三人相同。兩次評選委員背景為農委會林務局、北市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森林學系學者,其中除了森林學學者一位擔任委員外,其餘皆來自於台灣林業治理官方單位,而工務局出任委員則為遊憩科科長。

本案最終執行結果為2021年11月30日進行公告與廠商第一次契約變更,經費縮減為2,369,840元。

本段註釋:

[5] 限制性招標公告,案號109EX1037

[6] 孫依婷, 作者. 2021. 「減碳造林惹議 大崙尾山不當砍伐事件 北市大地處諾公開計畫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https://e-info.org.tw/node/230862).

[7] 標案案號109EX1042

[8] 標案案號109EX1042

五、公眾討論

為便於讀者查對原文,本段將出處直接標明於引文之後。

● 2021年4月26日
透過資料爬梳,目前可見最早針對大崙尾山的發文,是由廖鎮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新北市與台北市樹保委員)經過現地勘查後於2021年4月26日發布於環境資訊中心網站的文章。表示:

檢視現場所見與所宣告[9]的,完全不同,顯然完全不合乎現代進步而科學的森林建造和經營管理原理。

宣稱進行複層林營造,然而複層林營造是種植以不同樹種,或是分不同時間點(或不同樹齡)種植,且應當採用當地的青剛櫟、紅楠、楊梅⋯⋯等樹種。敘述該地種植楓香、台灣相思樹、櫸木、台灣肖楠,但現場只見單一樹種。北部冬天濕冷,台灣櫸不適合。此地也不適合需要較高海拔環境條件的台灣肖楠。[10]

[9] 大地處於4月25日於現場設立告示牌
[10]廖鎮洲. (2021, 四月 26). 北市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如何演變為「大崙尾砍伐事件」.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0739

廖鎮洲並提出質疑,現場原本已是發展完整的次森林(曾有人工種植經濟作物,荒廢後在天然條件下已恢復森林樣貌),工程單位施作前皆未舉辦相關說明並且未與在地居民和大地團體溝通,現場調查與作業粗糙,砍除整片大明橘(蝶類棲樹)及固氮樹種楊梅樹,砍除大樹種上不適該處樹種的做法,仍為傳統林業施業的思維,過程不符合碳匯的計算基礎,在這樣缺乏鎮密計算規劃的施作方式下,希望抵銷390公噸的碳排量太過困難。

● 2021年4月26日
大地工程處遊憩科長林士淵發布新聞稿「永續城市,給臺北一個健康的森林」文中針對公眾對於森林復育的意見指出大地處的政策理念:

近30年來,受到激進的古典環境保護運動衝擊,在「封山保林」的社會思維下,形同棄守森林經營,放任的結果使得許多森林林相過度鬱閉,彼此競爭壓抑林木的生長空間,生長形質不佳,反而可能使森林逐漸走向「劣化演替」。在林業發展興盛的日本等國,透過合理的砍樹與造林,經濟林與遊樂景緻林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森林資源本身就具備多元效益,包含提供木、竹材產物的直接效益,以及國土保安、水源涵養、遊樂等間接效益。[11]

[11]林士淵. (2021, 四月 26). 永續城市,給臺北一個健康的森林.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website: https://www.ge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3285747C0511EC4&s=1EB501F7085B8122&sms=72544237BBE4C5F6

● 2021年4月28日
在大地處發布聲明後,由北美館發言人高子衿與大地處再聯合發表「大崙尾山林地複層林營造案聯合說明」,強調社區溝通以及共同參與的態度。

臺北市立美術館連續兩屆台北雙年展都就環境生態議題提出命題,希望藉由藝術創作提醒人們生態變遷劇烈已然影響人類及非人類的生存。大地工程處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承諾秉持專業審慎處理,並肩負後續照顧成林的責任,經過與在地居民及相關團體溝通,希望能讓社區及相關團體共同參與,共同守護及養護種下的樹苗,過程中也會有學者專家的檢視,也將透過更多管道將本案的實施方式與預期成效與大眾溝通,資訊公開以納入各方建議與討論。

碳中和的實踐並非一蹴可幾,需要大眾的等待與認同,我們衷心期盼藝術實踐能跨越科際藩籬,真正為後續世代成就這片永續森林。[12]

[12]高子衿(北美館), & 林士淵. (2021, 四月 28). 大崙尾山林地複層林營造案聯合說明.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website: https://www.ge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3285747C0511EC4&sms=72544237BBE4C5F6&s=9EF84AA928B354CA

● 2021年4月28日
大地處邀集學者、民眾、環團、北美館代表與市府委託團隊回到現場,在外雙溪翠山步道舉辦公開說明會。學者及環團認為,「減碳」與「經濟造林」為不同目的,計畫名稱與執行內容皆有混淆不清之處。[13]

[13]蘇崧棱, 徐仕璿, & 王元才. (2021, 七月 10). 翠山步道花生了甚麼樹?!.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荒野保護協會 website: https://www.sow.org.tw/blog/20210709/42304

● 2021年4月29日
在爭議傳出不久後,資深藝評人高千惠於個人FACEBOOK(以下簡稱臉書)頁面「Kao Chien Hui」的動態消息欄中針對大崙尾山伐植爭議發表評論文章指出:

、、、「儲回大地的藝術」演變為「大崙尾砍伐事件」的究責現象-各界無法理解他界的想像與專業領域,所以只好推拖,又回到邊界分明的狀態。

、、、「儲回大地的藝術」如果只是概念化的想像與擾動方案,沒有拯救地球的實質行動,自然不會出現把藝術行動當作自然科學實踐,就地砍植起來。為了壯大地跨領域,各方參與者都忘了自己的專業領域,用分段箝接、流水線的方式,進行一個應該是實質的、專業知識的生態改變行動。[14]

[14]高千惠. (2021, 四月 29). 「地景說話」與「地景事件」.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FACEBOOK Kao Chien Hui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nicole.kao.5/posts/10215451004347855

高千惠直指為何西方藝術家僅是提出一個藝術行動計畫,就能獲得美術館以四百萬預算招標實踐,並質疑台灣藝壇似無人發覺如此明顯的圈地文化現象。

● 2021年5月1日
名列本案共同策畫者,獨立策展人蔡明君在個人臉書頁面「Ming-Jun Tsai」針對爭議發表了一篇事件至今得以令外界窺見全貌的重要文章,該文首句為:

其實非常傷心,儘管還是免不了維持一貫的冷靜。[15]

[15]蔡明君. (2021, 五月 1). 其實非常傷心,儘管還是免不了維持一貫的冷靜。.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Ming-Jiun Tsai FACEBOOK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tsai.ming.jiun/posts/10226267858870732

由於爭議發生後史帝芬.維列-波特羅並未介入,擔任《儲回大地的藝術》在台灣的主要策畫者,蔡明君此文內容對於了解事件全貌極為重要。文中蔡明君清楚說明已故蕭麗虹女士、她本人以及竹圍工作室在本案中的參與角色。其中提到在藝術家決定以台北市區內土地造林為最終方案之前,身為本案顧問擔任聯繫橋樑的工作團隊諮詢過多位來自大地、林業、減碳等各相關領域專家、實踐者及團體,並持續搜尋可執行造林吸碳工程的地域,包括海岸濕地、外來種植物入侵地、台糖閒置土地等。

直至本案最終決定於台北市境內進行造林,蔡明君與竹圍工作室團隊自我評估因不具大地工程執行能力而由北美館另以標案發包,而藝術家另提出可為藝術工作單位計算碳排量,因此孕生論壇暨工作坊後,團隊因承辦論壇及工作坊自此始列為共同策畫人。並由於肩負此共同策畫人之頭銜,蔡明君與竹圍工作室成為此次爭議箭靶之一。

● 2021年5月1日
在蔡明君發表個人文章後,同一日高千惠再於個人臉書發表以「何謂生態藝術家」為旨題之文。首先提到事件爆發爭議後,台灣當代藝術圈僅見年輕策展人(蔡明君)就本案闡述曾經參與的心路歷程。並表示:

我覺得她很委曲也很誠懇,也不是應該擔責的代表者或代言人。我率先,為我輩的生態藝術教育群之不負責任道歉。

、、、我從來是支持藝術家的公民身份與跨域知識的介入。站在評論或理論的立場,我想詰問的是,台灣藝壇對「生態藝術家」的認知,到底在那個層次?只有全球化的層次,才能來談「儲回大地的藝術」是不是過度的浪漫,還是意外的失敗。[16]

[16]高千惠. (2021, 五月 1). 何謂生態藝術家?.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FACEBOOK Kao Chien Hui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nicole.kao.5/posts/10215461389927488

在引用一段過去由她所書寫關於「生態藝術家」的論述文字作為本案爭議另一道回應之後,文末高千惠表示反對行政部門以標案形式來執行生態藝術計畫,也反對輕易自認是生態藝術文化機制群的過度妄為。

● 2021年5月4日
藝術評論者沈伯丞於典藏藝術ARTouch網站發表觀點:

在這個藝術高舉著「跨域」、「共創」以及社會參與與介入的時代,藝術工作者應該如何去面對每個龐大、精深且不同的專業領域世界,以及,如何更為有創造性將這些專業知識引入並串連起尋常社會生活,從而產生新的意義。

如果藝術的介入僅僅是一個「概念」的提出,那麼,這個態度中同樣的犯了一個嚴重的專業倫理錯誤:難道專業領域裡無法生產新穎的概念,需要當代藝術來指導?

一方面這顯現了藝術單位與參與者對於「碳中和」概念的相關知識的欠缺,同樣地也缺少對於各種「減碳」策略及技術的資料搜集,自然而然地也就難以真正生產出具洞察力與反思性的藝術策略並藉以介入「碳中和」的概念中、、、[17]

[17]沈伯丞. (2021, 五月 4). Sometimes Concept Just Ain’t Enough──從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看當代藝術的知識介入危機.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典藏 ARTouch.com website: 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content-38939.html

沈伯丞將此事件定義為一起藝術借用科學方法所進行卻招致失敗的實驗,並且規劃與執行單位皆無法負起實驗失敗後的處置工作。

另外他提出一個反向從科學專業領域回看藝術的角度,質疑是否專業領域已無法生產新穎概念,以至於須倚靠當代藝術來介入並指導?而藝術的介入卻僅止於提出一個概念,缺乏相關知識的研究與縝密實行計畫,便逕自進行影響可觀不的「實驗」,為一種嚴重的「專業倫理」錯誤。

● 2021年5月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孫依婷報導,明確指出大地工程處與大崙頭山地段的施作範圍共有兩處,釐清公眾討論中「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兩案疑義。

由報導得知大崙頭山為大地工程處自2017年起委託嘉義大學進行的復育工作案場,占地面積共有26公頃,以每年低於2公頃面積的速度執行疏伐作業,主要整理樹冠鬱閉空間,營造樹種適當間距,並栽植小苗促進森林新陳代謝,監測周遭生物多樣性。另一處即為北美館雙年展計畫所委託執行之大崙尾山施工處,委託台北市林業技師公會與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團隊辦理,面積共50公頃,已執行伐木作業面積達10公頃,主要以林相改良、撫育20年後可收成木材的經濟樹種為主。報導並指出:

環團則認為,「減碳」與「經濟造林」為不同目的導向的森林經營策略,計畫名稱與執行內容混為一談,且無法明確說明各自的內容。

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邱祈榮列舉七項訴求,他現場一一說明,指負責發包的北美館,並未清楚說明碳匯管理、監測、查驗機制等資訊。未確實於砍伐前先計算原有次生林之碳存量,遑論計算日後種植回去的樹種,需如何補足展覽製造碳排放量及砍伐次生林前缺失的碳存量,幾乎不可能達成碳中和。

荒野保護協會也表示,協會透過十年在地調查生態資料發現,當地有6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受脅物種、2種華盛頓公約瀕危物種;然而此案執行團隊只有兩年的區域生態調查資料恐不夠精細,施工方式也可能危害現場生物生存棲地。[18]

[18]孫依婷. (2021, 五月 6). 減碳造林惹議 大崙尾山不當砍伐事件 北市大地處諾公開計畫資料.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0862

● 2021年7月6日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於地球公民基金會網站發表「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由於東華大學長期於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進行研究,累及長期台灣森林固碳能力數據。戴興盛引用該數據計算,若要透過森林碳中和每年台灣人口的碳排放量,將會需要至少大約2,184到2,363萬公頃的森林才能達到,而台灣土地面積僅有362萬公頃。因此台灣要透過森林達到全面碳中和實為緣木求魚,僅可能於小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生態作為。

戴興盛並提出,以主辦方估計的400噸碳排放量,目前太陽光電預估每年每公頃減碳量為576噸,換算下來使用0.7公頃的太陽光電,一年就可達成碳中和目標,接下來的19年使用年限還可持續透過替代化石能源來減碳。[19]

[19]戴興盛. (2021, 七月 6). 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地球公民基金會 website: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985

● 2021年7月8日
廖鎮洲再次於環境資訊中心發表「北市府為何急著在7月於大崙尾山除草補植?」呼籲暫停本案的所有現場操作,並提出三點訴求:

1. 人工造林:儘快討論,並增加人工造林工作裡,新加入的樹木種類,協助森林早日恢復。

2. 天然更新:調查、羅列現場某些重要天然下種而應受重點保留 (保護) 的樹苗 (包括蕨類或草本植物) ,逐一加以定義和現場標示後,視同為本作業案後續撫育管理的造林/復舊目標樹種,不可以再被砍除或誤砍。

3. 萌芽更新:現場被砍伐,而重新長出的既有的重要萌芽更新苗,應依上述第2點的方式,逐一調查、現地標示、另標定於圖表上,視同為本案造林目標樹種 (包括蕨類等),不可以再被砍除或誤砍。[20]

[20]廖鎮洲. (2021, 七月 8). 北市府為何急著在7月於大崙尾山除草補植?.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1626

● 2021年7月13日
在台北市工務局發表聲明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王元才於環境資訊中心網站發表「針對北市府工務局大崙頭、大崙尾山區造林說明回覆」

本會志工也走訪大崙頭地區造林現場,大崙頭親山步道沿線也有種植肖楠等樹木,大多數都死亡,工務局均以待補植中作為回覆。[21]

[21]王元才. (2021, 七月 13). 針對北市府工務局大崙頭、大崙尾山區造林說明回覆.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1652

王元才更指出,本案碳吸存之計算方式,是參照環保署所通過之AR-AMS0001小規模減量方法,此法應適用於草地及農地,而此地森林經多年自然復育已是自然林狀態,並不適用該方法。王元才舉例根據林業試驗所研究,闊葉林普遍比針葉林碳吸存效果要好,若以碳中和為目標首要應促使在地原生闊葉林再生。

● 2021年8月9日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紀錄影片網站發布由記者林書帆、葉鎮中及陳慶鍾所採訪拍攝的影片,並附文稿「大崙尾山整形記」,文中提到: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山艾說,部分樹種生長速度本來就不快,在缺乏詳細調查的情況下,以直徑大小決定去留,很可能誤砍稀有植物。而且根據他們實地測量,在大約一公頃的造林地上,就發現將近五十棵直徑超過15公分的樹被砍。

被砍伐的樹種有許多都具有重要生態功能,例如在當地只有零星分布的鐵冬青,是少數會在冬季結果、提供鳥類食物的樹木。大明橘則是特有種蝴蝶,台灣尾蜆蝶的重要寄主植物。[22]

[22]林書帆, 葉鎮中, & 陳慶鍾. (2021, 八月 9). 大崙尾山整形記.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website: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8106

報導中荒野成員提出與大地處不同的觀察見解,即目前當地林相是天然環境所塑造,由於長期受到東北季風吹拂,為抵抗強風樹木質地較密,自然長成樹徑偏小的狀態,且樹跟樹間距緊密,使單獨一棵樹不容易被吹倒。因此不能僅因為鬱閉、樹徑就判定此森林不健康。

● 2021年9月28日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於報導者發表「北美館碳中和展覽走味的美意:大崙尾山伐木造林,為何爭議?」

文中引述先前由戴興盛撰文所引用之東華大學研究成果與碳中和夠有效之提案觀點:花蓮大農大富平地造林碳吸存量為每年每公頃10.9公噸,如依該地的日照條件設置太陽光電,則以目前每年每公頃減碳量576噸來估計,僅需0.7公頃的屋頂或合宜土地設置太陽能光電,在第一年即可達成碳中和390噸目標),並認為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碳中和計畫,是台灣第一個美術館主動提出折抵展覽碳排案例,且北美館向林試所、台北市府等專業主管機關徵詢應該給與肯定。唯獨館方不了解台灣在生態保育與林業經營上目標與方式皆有差異,林業專家和生態學家、自然愛好者、環境團體的觀點和作法向來欠缺對話,以至於造成執行成果與各方預期皆有落差。李根政最後提出看法:

北美館意外的掉入了一個水很深的爭議當中。3年來,大地處在大崙頭山的伐木造林計畫,並沒有經過公共討論,倒是透過和北美館的合作計畫,讓過去隱而未現的爭議浮上了抬面。從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台北市府大地工程處的公務員相當積極地想要經營台北市的森林,但是方案和執行過程,都欠缺公共討論。[23]

[23]李根政. (2021, 九月 28). 北美館碳中和展覽走味的美意:大崙尾山伐木造林,為何爭議?.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報導者 website: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aipei-biennial-afforestation-dispute

六、 問題探析

6.1.結構性因素

透過爬梳本案,許多內外在因素如此交錯複雜勾連,讓我們發現到一個效應,即藝術內部的知識與產生機制,與行政體制相遇交集時的失準與失效。

在竹圍工作室4月27日所發聲明中提到:針對碳中和復育造林計畫,邀請許多在地專家學者、環境團體參與討論,提供北美館、策展人、藝術家與策劃團隊各方面的諮詢建議。在2020年12月19日至20兩天在北美館地下樓D展區舉辦「儲回大地的藝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在此工作坊舉辦同時,北美館甫完成碳中和複層林營造案第二次招標公告,正於收取廠商提案計畫書的階段。然而較之於第一次與第二次招標公告內容已劃定施作地點為臺北市士林區大崙頭山山區林地,在竹圍工作室與北美館所共同舉辦的論壇與工作坊雖包含各項減碳措施議程,卻唯獨缺少針對即將發包執行的大崙尾山伐木造林工作的討論。

然而以研討會暨工作坊的舉辦日程,即便北美館有先見之明,欲將已經由嘉義大學進行中的大崙頭山改良工程納入討論,也必將因此延後招標日期,於是將遇到公部門視之為重大關卡的年底結算審備工作,故可合理推知北美館在2020年底雙年展開展後,需急促舉辦發包程序的緣由。在此我們可發現到一個致使本案以高度機率發生失誤的一項裂口,即標案雖規定承辦單位需面向北美館與大地處主管提出計畫書,卻無需於展開伐植作業之前與在地公民團體討論,而北美館針對此議題舉辦之研討會,包含舉辦時間與議題設定等緣故,也沒有得出可使得標承辦單位可據以參考執行的論述成果。擁有策展資源的北美館在此案看似順利進行之中,無法事先察覺其中異狀,在蔡明君提出標案的質疑時也未生警覺:

某一次隨口問北美館標案進行得如何,他們告訴我第一次流標,因為有委員指出碳匯不可以被這樣表淺地使用,我當時很正向地說我認為這個提醒非常重要也非常好,表示這是個嚴肅的事情,而我們不能將這個概念直接地使用。對我而言,或許這是整個計畫最大的遺憾,這個調整的機會,沒有真正地被認知。[24]

6.2.人土關係認知差異

在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論述中提到:「要把這些衝突放進展覽的架構裡,有個方法是考慮兩種『土地』,一種是求生存與繁榮而不可或缺的『土地』,另一種則是法律或情感上所認定的『領土』」。而在大崙尾山伐造爭議事件中我們發現兩種相對的土地歸屬,一是國家治權下成為績效計算標的之土地,一種是真實存在於居民日常生活領域,透過長年里山過程所建立起相互依持關係的土地。

審視北美館兩次招標公告內容,並無法完整傳達藝術家作品計畫精神。以標案方式徵選實可預期獲選承辦之廠商乃有能力提出計畫書並具執行力之單位。然以最終伐植成果,及事件發酵後各方提出的回應論述可知,無論是已進行作業多年的大崙頭山或是由北美館發包施作的大崙尾山,獲選執行之單位可能都不是最接近土地真實狀況的人。再加上從策展、藝術計畫工作坊到標案管理,再到執行方,訊息經過這一道綿長路徑層層轉譯之後,計畫最初始意欲回應雙年展策展意識的內在精神,在行政管理架構下的專業分工與量化效益導向的執行方式之下,造成藝術觀念的逐層淡化與詮釋失準。原本以碳中和為目標,卻演變為經濟導向與遊憩目的之伐植作業規劃。

6.3.藝術對於他者的認識

基於不同專業領域建置的行政單位,在合作完成此生態倡議作為時,可發現到原初策展意識似乎經過行政橫向連結後,發生逐層淡化與詮釋失準現象。

加上標案一旦發包執行,期間中斷牽涉到執行廠商投入成本以及合約變更等行政瑣項,然而藝術行動本即常因應當前狀況調整改變計畫內容或執行方式,加以當代生態議題並不將自然物作為客觀物件來處置,而是整體包含人與非人物種、氣候、歷史等多方完整統合考量,是故論辯中出現反對以「標案」方式來進行生態藝術的執做的緣由之一,乃因標案系統的工具化與僵固性實難以面對充滿變數且須隨時梳理跨域關聯的生態藝術倡議。

學者高千惠提出為何僅靠藝術倡議便能獲得大筆經費執意完成,其中固然有關於藝術資源分配上結構化的問題亟需檢討。然若從近兩屆台北雙年展策展意識,可以期盼如能達成碳中和目標亦不失為台灣藝術展覽史上的里程碑。且北美館透過與市府大地工程處合作,補足藝術網絡於大地知識與施作能量的不足,亦可見事先考量到後來公眾論辯時所質疑的領域專業問題。

然而是否應將公眾所認定不當伐植之責任歸責於具有專業知識的大地工程處,研究者認為亦有待商榷的主要原因是,當作為藝術倡議的一方期望橫跨專業領域的他方單位能理解我方目標,共同合作完成藝術行動之時,藝術工作者是否也已經先深入研究了解目前政府的林業保育工作之觀念與做法,是否與預期目標吻合。跨領域藝術行動當然是藉助各方的專業知能來達成原本不可能完成之事,但其中採用「共同協作」的方式還是「專業分工」會有相當不同。專業分工在台灣這樣自由經濟發展體制底下以為大家所孰悉,因此坊間有「相信專業」這樣的說法,各行業包含藝術、設計工作者在內,執業接案時更常會希望業主相信專業,過多介入反而妨害藝術內涵與創意伸展。而在這樣的體制底下,最後核定工作成果則是完結於「請款」、「付款」等動作,自始自終在催逼效率的體制之下,跨領域的專業彼此之間只能有極為模糊的認知,並且是基於工具目的性的連結。即便最後可用「扣款」來處分得標者的執行成果,但相比於其它產生爭議的公共藝術可用拆移來解決,本案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生態樣貌,這也是沈伯丞於評論中所指「無法收拾」的情況。

6.4.跨域詮釋失準

策展意識的逐層淡化與詮釋失準現象,也可在本案公眾討論中發現。公眾討論初始主要聚焦於藝術工作者跨足生態工程之專業知識不足,並抨擊缺乏實地研究[25]。待大地處發表聲明後,討論開始細化至部門行政與標案管理缺失。至中後期討論則出現比植林更有效的碳中和提案,如都市綠美化等或是建置太陽能光電等。

在戴興盛「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26]一文中提出,依據東華大學長期研究植林碳中和效率數據,台灣要以植林達到碳中和,因為土地面積限制而難以達成,不如只需用相對小面積的土地建設太陽能板,即能於短時間達成大幅的碳中和目標。建置太陽能板是公眾討論中出現較為具體的方案,並且提案者初步計算得知減碳之效益遠勝於造林。

然而太陽能發電雖相對於石化燃料發電可大為減低碳排量,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量(包含本次雙年展所產生的碳排)並無法因此減少,姑且不論北美館經費能否支應太陽能光電建置經費、土地成本,及電池板生產與處置的環保問題,所謂太陽能板之碳中和效益,是以太陽能電池板取代石化燃料於相同發電量後所降低之碳排,並無存碳排的作用。如果新建置的太陽能光電因而提供更多用電,與此同時並無提出有效減少石化燃料發電量的具體作為,則亦無法達到雙年展欲行碳中和之要求。

建置太陽能板乃於土地或建物上新增更多工業化設施,與總策展人拉圖倡議的學說及此二屆來台北雙年展關注生態的策展意識皆大相逕庭。並且為能具體減少石化能源發電量,又需再衍生另一項藝術行動以達成之,如此以工具理性計算而致疊床架屋的行動,將使原本明確的生態藝術動機變得模糊而複雜,失去透過藝術促使大眾認知當前生態危機的本意。

本段註釋:

[24]蔡明君. (2021, 五月 1). 其實非常傷心,儘管還是免不了維持一貫的冷靜。.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Ming-Jiun Tsai FACEBOOK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tsai.ming.jiun/posts/10226267858870732

[25]北美館工作坊與本案相關參與者有多次到現場勘查

[26]戴興盛. (2021, 七月 6). 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地球公民基金會 website: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985

七、展會碳中和的奇想與對策

世界各地其它展會確實已先有達成碳中和之實例。如2015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2015 Mobile World Congress)正式獲得碳中和查證。英國標準學會(BSI)證實(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GSMA)已按照PAS 2060國際標準順利完成整個查證程序,透過降低參觀者往來交通排碳量與活動執行層面的減碳措施,加上購買碳權,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已達成零碳足跡。[27]

2016年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與外貿協會合作,捐出1103噸碳權抵換「2016年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活動產生之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達成碳中和與展覽零碳排放。[28]

以上兩個例子的碳中和皆來自於事先或事後購買碳權,在資本主義體制運作底下,商業體自然採取最低成本方式來解決碳排問題,只要經費充足或商品利潤計算合理,花錢購買碳權便能快捷達到碳中和而無需再透過其它行動,對商業體來說是最具效益的方法,碳中和則從一項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轉變成為一種商品,甚至是另一種形式的通貨。最後變成商業強權僅需投資,而實際抵碳工作則將層層下放到勞力層次的工作上,基於生態永續的碳權觀念將轉變成另一種形式的生存權壓迫。因此雖然壟罩缺失陰影,相較於商業展會的碳中和方式,《儲回大地的藝術》確為更具土地連結以及生態永續的提案。

本段註釋:

[27]GSMA. (2015, 七月 9). GSMA 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5 CERTIFIED AS CARBON NEUTRAL.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GSMA Newsroom website: https://www.gsma.com/newsroom/press-release/gsma-mobile-world-congress-2015-certified-as-carbon-neutral/

[28]中央社. (2016, 十二月 9). 華映捐千噸碳權 助醫療展達碳中和.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CSRone 永續智庫 website: https://csrone.com/news/3571

八、公眾期待與藝術跨域

8.1.雙年展與公眾認知
對於旁觀的公眾會將美術館、策展人、計畫執行、藝術家認知上比擬為依共同體或同一人,但跨出既定藝術場域的行動必有其一定程度的複雜結構,使得究責聲浪即使高昂卻未必能於問題各層面聚焦。

蔡明君5月1日於臉書個人頁面發文[29]清楚交代了已故蕭麗虹女士、他本人還有竹圍工作室於此案的參與層面及任務角色,計畫前後進行來龍去脈也就其所知詳實敘述。但可能由於蔡明君個人臉書讀者主要為藝術圈內人士,訊息擴散有限。於下方讀者回應欄位中,可見到首先於環境資訊網站發難的廖鎮洲先生回應,但除此之外並無見到其他與大地工程、森林保育、減碳有關的團體或專家參與討論。

在諸多回應討論的訊息中,有幾點值得注意,一點是廖鎮洲於回應(圖1)中提到,如果蔡明君願以主要策展人身分來表達,則此事還有合作空間,大崙尾山也尚有轉圜餘地。而事實上蔡明君的角色暨非策展人更難以代表北美館行政團隊,而廖鎮洲或其公民團體亦無法針對大地工程處所管理的大崙尾山進行任何實植整復工作。此文發布時間乃接近於事件爭議討論的起始點,因此可以發現到藝術圈以外的公眾對於台北雙年展的策畫施行結構,以及北美館與大地工程處的合作機制,仍不得其門而入,難在短期內清楚了解,呼應了高千惠為文所指出「大崙尾砍伐事件的究責現象-各界無法理解他界的想像與專業領域」。而透過持續的討論,觀察往後的報導及發言,可見到逐漸轉向於碳中和被包裹於經濟造林的疑慮,以及伐植執行與土地養護復育等批評。如李根政於9月28日於報導者網站刊登文章中所提出的結論:「北美館意外掉入了一個水很深的爭議當中。」意即這起爭議並不僅是行政部門橫向聯繫、共同監製、與民溝通等就此事件可直觀得知的問題層次而已,似乎還有市府內不同部門間為了資源行使而透過專業知識壁壘刻意形成的疏離,甚至公共工程內部無法為藝術行政人員所能參透的複雜勾連。

圖 1:廖鎮洲於蔡明君臉書2020年5月1日發文之回應

8.2.藝術跨域行動成事之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藝術家黃蘭雅於回應中(圖2)提出藝術計畫應可為公眾對於當代議題認知的理想媒介,然而本案顯然因為「藝術家/共同策劃/造林得標單位」三者切割分工導致問題,而做為應該最通曉作品完成過程與結果的藝術家應當伴隨全程才是。然而由於當年度全球疫情肆虐,以及雙年展就各藝術家分配的差旅、出席預算等,來自法國的藝術家恐難跟隨陪伴本案全部執行過程,於客觀條件下兩位法國策展人也不可能擔任此角色。

圖 2 藝術家Lanya Huang(黃蘭雅) 於蔡明君臉書2020年5月1日發文之回應

此次爭議事件裡,在「北美館 — 大地處 — 得標者」三方分工之間,並非因為無法整合才導致伐植爭議,事實上行之有年的公共工程採購標案系統讓跨部門的合作順利橋接,甚至彼此貫通現有業務互蒙其利。然而過往林業保育未受大眾矚目,給予廠商施作規範的制定來源是已行之數年,與各個大地團體所認同之林業觀念頗有出入的市府林業政策,加以此次藝術行動倡議者的不在場,使得各方自行其「認為之所是」,縱然邀集專家學者舉辦相關演講座談、工作坊、甚至多次實地勘查,都無法使本案於關鍵時刻獲得導向策展意識的糾錯與整合,最終使得具有內涵的生態藝術倡議僅剩「標案」這樣的行政框殼。

回到研究者所處跨領域藝術的位置來看,本案某種程度顯示出藝術跨領域的教育以及工作實踐仍有待更深刻地落實。根據蔡明君5月1日臉書發文[30]的敘述,在本案前期計畫尚未成形的階段,竹圍工作室不但徵詢過許多大地團體與專家的意見,甚至主動找尋了台灣各地可以達成碳中和造林的地點。然而在本案發包後,假如有任何一位參與的藝術行政或藝術工作者,能跟著得標單位的伐植工班上山實作,不必等待公民團體的反映就必能立即發現可疑之處!可見本案雖然是一起跨領域的藝術行動,實際上卻只有形式與意識上跨領域,在行動上並沒有真切勇敢地跨出既有工作框架內已熟悉的方法。

跨領域者在當代必須要能隨時再跨出自己過去的跨領域成果,挑戰專業分工這種基於效率主義的生產方式,在尊重他者自主性的同時,必須經常適時地「撈過界」,對於共同工作的他領域者,在智識上所能企及的邊界之內,感其所感、見其所見、思其所思、做其所作。而這樣的共感不但不會白費力氣,反而能成為協助他領域者發揮所長的一塊基石。(全文完)

本段註釋:

[29] 蔡明君. (2021, 五月 1). 其實非常傷心,儘管還是免不了維持一貫的冷靜。.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Ming-Jiun Tsai FACEBOOK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tsai.ming.jiun/posts/10226267858870732

[30]同上

策展計畫

本研究初步達致階段性成果後,提出一文件策展計畫。透過計畫之擬定嘗試思考如何將藝術爭議的龐雜論述透過展覽呈現與公眾。計畫連結入如下:

參考資料(依姓氏筆畫排列):

Kagan, S. (2014).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rt. Plastic — art and science, 4, 2101–0323.

Stéphane Verlet Bottéro. 讀取於 2022年1月11日, 從 UNBEWITCH FINANCE website: http://desorcelerlafinance.org/en/project/stephane-verlet-bottero/

王元才. (2021, 七月 13). 針對北市府工務局大崙頭、大崙尾山區造林說明回覆.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1652

中央社. (2016, 十二月 9). 華映捐千噸碳權 助醫療展達碳中和.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CSRone 永續智庫 website: https://csrone.com/news/3571

史帝芬.維列-波特羅, 蕭麗虹, & 蔡明君. (2020, 十一月 21). 2020 台北雙年展-實地星球-儲回大地的藝術.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2020 台北雙年展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website: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CH/Participants/Participants_Content/21?type=terrestrial

沈伯丞. (2021, 五月 4). Sometimes Concept Just Ain’t Enough──從北美館《儲回大地的藝術》看當代藝術的知識介入危機.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典藏 ARTouch.com website: 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content-38939.html

李根政. (2021, 九月 28). 北美館碳中和展覽走味的美意:大崙尾山伐木造林,為何爭議?.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報導者 website: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aipei-biennial-afforestation-dispute

林士淵. (2021, 四月 26). 永續城市,給臺北一個健康的森林.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website: https://www.ge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3285747C0511EC4&s=1EB501F7085B8122&sms=72544237BBE4C5F6

林書帆, 葉鎮中, & 陳慶鍾. (2021, 八月 9). 大崙尾山整形記.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website: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8106

陳蕭麗虹, & 等. (2021, 四月 27). 竹圍工作室聲明稿 — — 《回應儲回大地的藝術及大崙尾事件》.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竹圍工作室 website: http://bambooculture.com/news/3870

高子衿(北美館), & 林士淵. (2021, 四月 28). 大崙尾山林地複層林營造案聯合說明.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website: https://www.ge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3285747C0511EC4&sms=72544237BBE4C5F6&s=9EF84AA928B354CA

高千惠. (2021, 四月 29). 「地景說話」與「地景事件」.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FACEBOOK Kao Chien Hui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nicole.kao.5/posts/10215451004347855

高千惠. (2021, 五月 1). 何謂生態藝術家?.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FACEBOOK Kao Chien Hui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nicole.kao.5/posts/10215461389927488

高千惠. (2019). 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 台北: 典藏藝術家庭.

孫依婷. (2021, 五月 6). 減碳造林惹議 大崙尾山不當砍伐事件 北市大地處諾公開計畫資料.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0862

蔡明君. (2021, 五月 1). 其實非常傷心,儘管還是免不了維持一貫的冷靜。. 讀取於 2022年1月3日, 從 Ming-Jiun Tsai FACEBOOK website: https://www.facebook.com/tsai.ming.jiun/posts/10226267858870732

廖鎮洲. (2021a, 四月 26). 北市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如何演變為「大崙尾砍伐事件」.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0739

廖鎮洲. (2021b, 七月 8). 北市府為何急著在7月於大崙尾山除草補植?.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環境資訊中心 website: https://e-info.org.tw/node/231626

戴興盛. (2021, 七月 6). 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地球公民基金會 website: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985

戴興盛. (2021, 七月 6). 造林是達成臺灣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嗎?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地球公民基金會 website: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3985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1, 四月 27). 本館「2020台北雙年展」之「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說明. 讀取於 2022年1月1日, 從 臺北市立美術館 website: https://www.tfam.museum/News/News_page.aspx?id=1512&ddlLang=zh-tw

--

--

Bond Lieu
藝若是 Those As Art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er. Focus on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rt, design an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