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時期的諸葛亮

Bruce Wong
5 min readAug 11, 2018

--

史料記載與戰略分析

光榮「三國志11 」中的諸葛亮肖像。資料來源:http://san.nobuwiki.org/sancg/san11_03

德國史家戴布呂克認為,軍事戰略大多都可以用殲滅戰略(Niederwerfungstrategie)和消耗戰略(Ermattungstrategie)區分,前者為追求與敵人會戰並毀滅之,後者為拖垮敵人,迫使對方失敗,本文嘗試使用此論點觀察三國時代北伐中的諸葛亮。

章武三年(223),劉備在臨終之前託付諸葛亮與李嚴共同輔政,劉禪登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又命他為益州牧,大權在手。《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諸葛亮北伐

繼平定南中諸郡土豪後,建興六年(228)春季,諸葛亮展開第一次北伐,以趙雲、鄧芝作疑軍,佯言由斜谷道攻取郿縣,吸引魏軍。另一方面,親率大軍西出祁山,魏國西陲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附,《魏略》言魏國當時「略無備預」,所以諸葛亮一出即朝野恐懼。不過因為馬謖在街亭一敗,北伐軍即班師回朝,三郡亦為曹真所平。

冬季十二月,諸葛亮再出散關,圍攻陳倉,但由於曹真早已有備,遣郝昭、王生防守,蜀軍連攻二十餘日不下,加上糧盡,魏將費曜又前來救援,遂解圍撤退。魏將王雙乘蜀軍撤退,率領騎兵追擊,蜀軍迎擊斬之。

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將領陳式攻克武都、陰平二郡,魏國雍州刺史郭淮見諸葛亮率大軍自建威(即武都)而不敢前進。冬季,築漢、樂二城。

建興八年(230)秋,曹真伐蜀,諸道並進,諸葛亮據守要害,以逸待勞。九月,曹真班師。同年,魏延西出羌地,擊敗郭淮、費曜。

建興九年(231)春二月,諸葛亮再出兵祁山,以木牛運糧,又聯絡鮮卑軻比能,司馬懿與張郃等人前往防守。諸葛亮分兵,自率軍破郭淮、費曜等部,再據險設營。司馬懿同樣登山掘營,不與蜀軍戰鬥,但諸將皆欲出擊,張郃也認為「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五月,司馬懿與張郃分兵攻蜀軍,遭蜀軍大破,張郃中箭而死,蜀軍也因糧盡撤退。

建興十二年(234)春二月,蜀與吳相約出兵,諸葛亮從斜谷道出,以流馬運糧,佔據渭水畔的五丈原,屯田養軍。司馬懿主張堅壁拒守,與諸葛亮互相消耗,兩軍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於八月病亡,蜀軍撤退。

戰略分析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打敗魏國,裴松之注記:「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他的大戰略為切斷魏與西涼的交通,爭取其他勢力的支持,再取關中。第一、第三、第四次北伐的目標都在西涼,而西涼始終不服於魏,因此有利於蜀的進取。而軍事戰略則為消耗戰略,限制魏國的行動,在戰場上消磨魏的部隊。

以全蜀的力量與中原、華北拼鬥十分困難,所以諸葛亮以保全兵力為先,出擊也不忘遷徙民眾以充實人口。正因此政略上的原因,諸葛亮不可進行冒險的軍事行動,採用殲滅戰略容易使部隊損傷,萬一有所損傷,亦無多餘時間、軍糧可供休整,所以諸葛亮在北伐期間採用消耗戰略是最為合適的,不隨意尋求與敵軍會戰(但不代表戰略上為守勢作戰,北伐本身即是主動出擊)。魏延提出有名的子午谷奇襲被否決是因為此行動與諸葛亮的消耗戰略相違,也與蜀國應採取的政略南轅北轍,蜀國經不起一次有上萬人的損失。所以雖說「久暴師則國用不足」,但仍不得冒險,可見軍事的確為政治的延伸。

史料上並無明言雙方的人數,但在雍州對決的蜀和魏兵力差距應該不會很大,魏國與蜀、吳兩國同時交戰,戰線過長,可空出的人力不多。以第一次北伐為例子,若北伐軍戰力比張郃低,為何還要在街亭敗戰後冒著拖慢行軍之險遷徙「西縣千餘家」回漢中?張郃又不乘勝追擊?因此可能魏軍人數上優勢不大,甚至是蜀軍佔有優勢。此外,諸葛亮治軍嚴整,小心謹慎,靈活運用兵形,「 險地狹徑,亦以部曲鱗次,或須環迴旋轉,以後爲前,以左爲右,行則魚貫,立則雁行」,逆襲王雙即為一例,其所率之蜀軍在戰術上難以擊破,魏軍知兵者亦不敢貿然進攻,司馬懿事後視察蜀軍營壘後也稱他為天下奇才。

武經總要記載的雁行陣。資料來源:Internet Archive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到諸葛亮縱使可能有優勢兵力,但在戰略上仍然不會隨意尋求與敵軍會戰,不採用冒險奔襲,反而繼續據險持守,等待到敵軍按捺不住,以較小的部隊出動時,才以大軍迎頭痛擊,加上在資源上因糧於敵,可以說在北伐之時的諸葛亮是一位消耗戰略家。

參考資料:

司馬光,《資治通鑑》

陳壽,《三國志》

曾公亮等,《武經總要》

張澍,《諸葛亮集》

孫武,《孫子》

Hans Delbrück, Warfare in Antiqui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