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公制創作筆記】淺談數位藝術作品聲音設計(上)

Silvia Chu
6 min readMar 21, 2018

--

2017 的下半年,六位組員踏上大學生涯的最後一段旅程。以畢業製作的作品為媒介,想好好地整理並且反思,在政大數位內容與科技學程這段時光裡,我們所看到的以及學到的。

創作的最初,《超公制》是從音樂開始的。所有組員一同討論出作品大致的概念輪廓,沒有任何譜曲經驗的音樂組成員 — — 廣告四張子旻、廣告四游蔓婕,從選擇要用哪個編曲軟體開始,在網路上自己透過教學影片學習,不斷嘗試軟體裡多樣的效果器和節奏,一步一步完成三首曲子 :〈Intro〉、〈Absolute〉、〈Relative〉。

#1 建立風格前,摸索、尋找與嘗試

為了配合當初想討論的時空概念,《超公制》的三首歌不像是純音樂創作,可以完全自由發揮,需要考慮如何既能符合議題性,又讓音樂聽起來有震撼力且特別。子旻表示,「寫〈Intro〉這首歌之前,會先在心中構想一段作為最主要的旋律,再由那段旋律延伸,看看可以發展成什麼樣子。」

蔓婕也提到,當旋律定下來後,就會找出是哪個調的。只要接著用同一個和弦進行編曲,就會讓整首歌都是同樣的和弦。

初期在建立整體音樂風格時,音樂組想嘗試「未來電音」(Future Bass)這樣的音樂類型。但後來因為種種因素,聽起來沒有那麼符合。即便如此,蔓婕認為《超公制》的音樂還是在「電音」的框架下。「我們使用的是 DJ 軟體,很容易讓我們的曲風接近電音。」原本就喜愛電音的子旻說:「我常聽的歌單也是偏向電音,可能也有關係吧!」

音樂組共用的 Spotify 歌單。

音樂組的分工方式是兩個人分頭進行創作,子旻寫了作品前後的〈Intro〉和〈Relative〉,而蔓婕寫了中間的〈Absolute〉。蔓婕表示,子旻有將她的 Spotify 歌單分享給她,讓彼此藉由歌單討論和了解彼此想創作的音樂風格和元素,「我覺得有點『迷幻搖滾』或是『電音搖滾』的感覺。」

子旻提到,編寫過門的時候有參考 San Holo 的〈trip〉。

編寫「過門」的時候,子旻不知道中間要如何串起來會比較合適,也不清楚要拍子要怎麼抓。她就參考共用歌單裡面的音樂,研究市面上音樂從主歌到副歌的節拍,也就是鼓的部份要如何打節奏,讓它聽起來比較順。

音樂創作完成以後,三首歌會再讓視覺組填上畫面,預先繪製好的分鏡圖就成為兩組之間的溝通橋樑。「一開始發想旋律的階段還沒有看分鏡圖,等到把基礎旋律寫出來後,再去試著對上。」蔓婕說道。

視覺組和音樂組透過分鏡圖溝通,把音效和畫面對到精準。

想在〈Absolute〉中置入「沙漏」的聲音,蔓婕會看著分鏡圖,想像視覺組接下來會如何構圖,而她應該要把這個音效放在哪段。而分鏡圖中若有碎掉的畫面,她也會嘗試加入玻璃破碎的聲音。

創作的過程中,有些片段原先想嘗試特殊的效果,最後為求歌曲的完整度便捨棄。子旻下載了很多 Future Bass Sample Pack ,裡面就會有鼓聲或 Snare Drum 等,這種曲風常用的節奏,只不過多半很難套用。

上學期末,蔓婕在中正圖書館參與「政大之聲」的創作展覽,當時就有利用機會先嘗試她想做的感覺。不過,正式寫曲的時候,部份音樂就沒有運用上。「Ableton 的介面有一個地方是可以存一些小的音檔,當時有些做過的嘗試,很多後來就只放在那,沒有加入到曲子裡。」

蔓婕的編曲軟體 Ableton 裡,存有許多嘗試階段的音樂素材。

#2 樂器到軟體,把音符轉化為 MIDI

雖然沒有接觸過編曲軟體,不過子旻和蔓婕都有學習樂器的經歷。對蔓婕而言,之前的音樂學習經歷當然有所幫助,但在創作時也會造成限制。「我之前學的是長笛、豎笛和鋼琴,所以習慣往交響樂的方向寫,和我們所要的流行音樂有些差距。」

「不過我覺得好處是節奏可以很精準。」若直接錄製彈奏鋼琴的旋律,可能會受到手的速度影響;如果彈錯了,整段都會聽起來很奇怪。不過用電腦寫出來就會很準。

子旻卻因為已經習慣鋼琴的鍵盤,能在沒有樂譜的情況下直接彈奏。「可能是常彈吧!按了一個音,手就會很順的跟過去(彈出和弦)。」用編曲軟體 Ableton 的時候,是把一個又一個 MIDI 畫上,很難一看螢幕就知道要搭配上什麼旋律。

透過 Ableton,需要用 MIDI 訊號而非音符寫曲。

《超公制》在創作期間沒有固定的形式或答案,一首歌需要由什麼構成,由音樂組自由發想。蔓婕以兩種旋律相疊,最下面墊上鼓聲。子旻則是將兩個旋律分為主要與次要,再搭上和弦和 Bass。「如果只有單音的話,會感覺空空的,下面一定要再有一層。」

Ableton 內建非常多效果器,也可以自己加上 plug-in。不過蔓婕說道,其實後來也只用特定幾個。除了主旋律之外,會再套一些 Phaser 或是加上 echo,讓歌曲更有感覺。

也因此,正式以軟體編曲時,多半會使用合成器而非特定樂器。蔓婕興奮地分享,Ableton 會幫合成器取名字,比如說叫 Amsterdam,就會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因為我畫出來是的 MIDI 訊號,可以套不同合成器,看看怎樣的效果比較好。」

概念是相對自由的〈Relative〉中,子旻想嘗試聽起來很酷的鼓聲。但因為對鼓的節奏感沒有那麼了解,嘗試期間一直受挫。參考現成音樂時,也會發現歌曲中的鼓都做得滿複雜。

 ̄ ̄

::展出資訊 ::

04/12 給我一顆安眠藥 政大創作市集|政大羅馬廣場
05/16–05/18 放視大賞|高雄展覽館北館
06/01–06/05 最後8% 政大數位內容畢業展|政大社資中心

--

--

Silvia Chu

Marketing Executive|Editor|Designer|Photographer|Project Man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