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TIANDI 新天地|強調文化與交流的中國創藝-都市再造的成功案例

Observer.C
12 min readJun 15, 2023

XINTIANDI 新天地|強調文化與交流的中國創藝-都市再造的成功案例

關於「新天地」

羅康瑞先生於 1971 年在香港創立瑞安集團,瑞安集團至今已發展為一個多元化經營之集團,旗下有房地產開發、建築及建材業務,致力於建造充滿活力的社區,從而帶動整個社區的商業繁榮。而「新天地」為瑞安房地產(Shui On Land Limited)全資的子公司,資產組合包括商業零售、辦公大樓、酒店與休閒娛樂商場,並且也由瑞安房地產旗下的商業物業負責運營管理。

「新天地」的概念首次在上海誕生,瑞安集團於 1997 年提交「太平橋地區改造開發計畫」,此計畫中主要目的是針對太平橋地區進行都市更新,為挑戰城市千篇一律的消費體驗,將保留上海 20 世紀初特色的石庫門建築,並且在商業項目中注入時尚元素,揉合城市文化和現代特色及配套設施為一體做為概念,因此上海「新天地」孕育而生,一戰成名,也因為這個舊城區的創新改造獲得巨大成功,獲得無數國際的關注、讚賞及大獎,成為了魅力上海的新地標。

而為了傳承廣受讚譽的「新天地」品牌影響力,截至 2023 年,新天地 XINTIADI 已在上海、武漢、重慶、佛山及南京等五處重要城市,發展各具特色的活力社區和繁榮興盛的商業區域。

舊城新造-上海新天地的城市願景

香港瑞安集團在 1997 年向上海市政府提出由 SOM 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規劃的「太平橋地區改造開發計畫」,針對面積 52 公頃的太平橋地區進行更新,預計投資 32 億美金。

新天地(Xintiandi Shanghai)則為該開發計畫裡其中的第一期部分,位於上海市中心,在改造計畫中,此區域將分出「企業總部大道」、「住宅小區」及「綜合購物娛樂中心」等三區,並共同圍繞面積 4 公頃人工湖及綠帶,未來將廓形出具有歷史文化特色,集聚商業、餐飲及娛樂的大型城市核心的國際綜合型社區,同時也是展現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都市旅遊景點。

上海新天地建築設計及團隊

⊙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大師也是舊房改造專家的,Wood+Zapata建築事務所總裁、總設計師本傑明.伍德(Benjamin T. Wood)

⊙創建於1900年,為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建築設計公司之一的日本株式會社日建設計(NIKKEN SEKKEI)

⊙建築及歷史顧問為,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

新天地開發區正好為上海特色建築石庫門最為密集的區域。石庫門是中西揉合的建築風格,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全盛時期整個上海約有 9000 多處,占上海市區全部住宅面積六成以上,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出現的石庫門有著深深的歷史烙印,但隨著都市發展,有些老房子以陳舊不堪,有些區域勢必拆除重新開發,因此石庫門建築漸漸的淡出歷史舞台。

因此,新天地區域中的石庫門建築該如何處置,建築設計師們從保護歷史建築促進城市發展,以及建築功能的角度作多方面考慮,借鑒了國外經驗,採用保留建築外觀、改造內部結構和功能,並引進新的生活內容,此作法在當時的上海為首創。另外,在整體區域的規劃中,將新天地分為北裡和南裡兩個部分,北裡保留大部分石庫門建築,穿插部份現代建築;南裡則以反映時代特徵的新建築為主,配合少量石庫門建築,在北裡和南裡以興業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為分水嶺,一條步行街串起南、北兩個地塊。

然而,老建築保存及都市改造並非易事,首先必須先安置 3000 多個原地住戶。瑞安集團提供6億人民幣作為安置費,上海市政府則以驚人的高效率在 43 天內完成住戶遷移安置。

為重新修建保留下來的石庫門建築,瑞安從檔案館找到當年法國建築師的建築圖紙,按圖紙修建,整舊如舊。為強調歷史感,保留了原有的磚和瓦作為建材,在老房子內加裝現代化設施,包括地底光纖電纜和空調系統,確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如今的新天地已經成為了上海的新地標,並且與新加坡的克拉碼頭(Clarke Quay)及美國波士頓的法尼爾廳市集廣場,作為保存與更新的三大案例;更獲選為福布斯 2016 全球 20 大文化地標、世界銀行全球 Urban Renewal 經典案例。

最後,上海新天地由五大區域組成:上海新天地開放式街區保留了上海近代建築標誌 — — 石庫門的建築外觀基礎上,創新改造成為集文化、生活、餐飲、時尚於一體的特色地標;新天地廣場以「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為定位,通過多元業態及浸入式場景體驗,由外及內,由手及心,賦能都市社交,構建社群的共同價值;新天地時尚Ⅱ旨在為中外設計搭建零距離對話的平臺,成為中國設計力量的集聚中心;湖濱道購物中心作為以生活方式為主打、定位于“健康、運動、生活”的購物中心,瞄準商務白領和周邊高端家庭各類訴求;全新升級後的新天地時尚Ⅰ則以Neo Luxury為品牌核心,聚焦具備國際視野,追求前沿潮流、品質生活的新奢一族,進一步助力上海新天地太平橋板塊的整體規劃和格局完善,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及社交目的地。

上海新天地開放式街區-作為引領城市生活方式的地標,新天地為石庫門風格的建築注入了新生命,消費者于此即享新鮮悅動的文化,娛樂及餐飲體驗。新天地是現代大都會 — 上海的中心,是這個城市最具時尚、餐飲、夜生活趨勢的中心。
新天地廣場-新天地廣場坐擁淮海路核心區位,把握新女性潮流,打造一個集合零售、休閒、 餐廳及社交空間的多元商業生態系統。首個「複合型新零售社交空間」,SOCIAL HOUSE BY XINTIANDI,也坐落於此。
新天地時尚 Ⅰ-全新升級後的新天地時尚 Ⅰ 以 Neo Luxury 為品牌核心,聚焦具備國際視野,追求前沿潮流、品質生活的新奢一族,進一步助力上海新天地太平橋板塊的整體規劃和格局完善,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及社交目的地。
湖濱道購物中心-市中心唯一主打生活方式概念的湖濱道購物中心,引入大量餐飲、親子、生活類 零售及各種體驗式業態,全方位滿足周邊甲級寫字樓商務精英以及高品質住宅 社區居民的需求。

以創新為內涵,藉由文化力與社交力打造永續性活力社區

瑞安集團除了在硬體建築進行規劃與管理外,對於軟體也投入許多心血,因為創意活動很多,列舉其中幾個案例:

1. 「光影上海」燈光藝術節(LUMIÈRES SHANGHAI)

2015 年起,由 XINTIANDI 新天地發起與主辦,致力於展現當代藝術中以光影為主題的非凡創作實踐,用光影揭開城市之美,點燃城市文化好奇心。「光影上海」創新以國內外燈光藝術作品策動商業公共空間,展現出眾多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原創力量,為公眾呈現諸多當代藝術領域內先鋒而極具特色的作品。

王一《空心之火》。

2. 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

設計上海與 XINTIANDI 新天地合作,自 2017 年起,已經陸續為公眾呈現了 100 餘件設計感十足的藝術裝置作品、專業論壇以及大量精彩的線下互動活動,每年推出不同的藝術主題,致力於讓設計的力量傳遍全城。

跨界藝術空間 — 悅尚裡 X 戎瑟藝術。資料來源:XINTIANDI 新天地。

3. 天地世界音樂節

XINTIANDI 新天地攜手上海世界音樂節,共同舉辦「天地世界音樂節」,為中國音樂新生力量提供發展平臺,鼓勵更多中國各地體現本土特色的原創音樂團體的加入,支援中華民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創新與傳播。

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合作「天地留聲.中英音樂人創作計畫」,共同向世界推動中國音樂創藝文化和加強中英音樂交流,並通過線上方式開啟中英兩地音樂人同時跨區「雲駐地」創作。利用社交網路和流媒體平臺等管道,分別以各自主題向網友公開徵集創作素材,借此體驗對方國家的社會民俗、風土人情、當代生活與文化,進而完成創作並以合輯形式獨家發佈於 QQ 音樂、酷狗及酷我音樂。

2022 年天地世界音樂節,有 25 組來自多民族的表演團隊,跨越山川湖海呈現 50 場視聽盛宴。資料來源:XINTIANDI 新天地。

4. 「燃冉」青年藝術家孵化計畫

XINTIANDI 新天地與 UCCA 共同發起的三年戰略合作,旨在通過青年藝術獎項評選、藝術家駐留項目、藝術季、跨界合作四大創意板塊為中國青年藝術家群體提供廣闊的創意展示平臺、開放的實驗空間與自由的創作環境,同時為其提供跨界探索的多元可能性,並期待激發公眾的文化好奇心與探索欲,構建可持續的藝術生態與文化場域,吸引和培養更廣泛的文化藝術群體,推動中國藝術現場的發展。

5. 「CREATORS 100」企劃

集結 100 位活躍於時尚、設計、建築、藝術及社交領域的創意工作者,以「由新創造」為主題,圍繞「創藝/傳承中新生」、「創領/驅動可持續」、「創新/與未來共創」三大核心發起「CREATORS 100」企劃,用他們關於熱愛的故事共同宣導 Urban Lifestyle 創意生活方式,透過充滿生命力的生活方式、藝術作品和創業故事為精神世界注入新的可持續能量,為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創意群體(creative class)提供更多城市“療愈”線索。《THE XINTIANDI BOOK OF CREATORS》 忠實記錄下這些城市“創藝者”的故事。

6. 倡導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社區

XINTIANDI 新天地首開先河,攜手集團旗下餐飲商戶簽署《綠色公約 Green Pledge》,其內容包括:創新可持續包裝、植物飲食的推廣以及可持續門店的打造。簽約租戶已紛紛推出“綠色菜單 Green Menu”。與此同時,餐廳周還攜手螞蟻森林、小宇宙 APP、Green Monday、OATLY 等 30 餘個綠色共創夥伴,向消費者傳遞可持續理念與低碳生活方式。

綠色菜單 Green Menu。資料來源:XINTIANDI 新天地。

7. Foodie Social 沉浸式美食社交平台

以探索「人」與物質與精神需求,打造有價值共鳴的社交新據點,旨在為年輕潮流消費者提供更具創想和特色的食物和體驗,同時為新餐飲品牌和產品提供最具創意的孵化展示平臺。

Foodie Social 攜手蔦屋書店、mars 與長大開飛船,呈現多場有趣的跨界合作。資料來源:XINTIANDI 新天地。

8. PLAY SOCIAL

為 XINTIANDI 新天地推出的創新項目,它旨在透過社會資源整合,對孩子們提供真實場景下的教育體驗,至今已聯手蔚來 NIO、AECOM、3M 等企業開展多期見識教育課程,通過創新理念推動教育資源的對流。

PLAY SOCIAL 見識教育課程。資料來源:XINTIANDI 新天地。

新天地的成功借鑒

根據中國官方報導及新天地開發過程,整合新天地整體項目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1. 官方與民間齊心一致的合作:許多地方都希望藉由都市再造,為地方更換新的面貌,帶來新的商機與機會,這樣的思維是好的,可是在推進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各方利益或犧牲,理想的都市進步是地方政府、企業與民眾共同合作,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為原則,才能快速推進城市發展與進步。

2. 開發理念準確:確認石庫門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價值,以及該區域土地的經濟價值。在改造計畫中融合了傳統與現代、軟體和硬體、個性與共性、人文內涵與實用價值。

3. 招商引資:委託民間企業統一管理,從規劃到引進商家皆由投資方(瑞安集團)操作,政府提供協助,而非規劃建設的主體。

4. 特色經營:以商流帶人流,以人流促進物流,藉由多元文化的包容,形成相互支持、交相呼應的整體商圈,繼而成為上海獨特的文藝化性格。

5. 跨界合作: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實體空間必須不斷推陳出新好的創意方案,藉由各種多元活動吸引目光,才能不斷匯聚人潮。因此,新天地與其他產業的跨域合作激發出不同火花,吸引了不同的年齡層、觀光客的靠攏。

6. 節慶效應:新天地與不同品牌簽署長期合作計畫,藉由每年舉辦的「光影上海-燈光藝術節」、「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及「天地世界音樂節」,在經年累月下,一來將可逐漸形塑品牌形象,逐漸成為該城市的重要節慶活動,吸引活動愛好者及觀光客參與。二來長年來的節慶活動,將會慢慢積累其文化底蘊,微觀來看可匯聚成一本書,宏觀來看則可影響一座城市的歷史。

其他補充

XINTIANDI 新天地除了上海新天地外,還有上海虹橋天地、瑞虹天地、創智天地、武漢天地、重慶天地、佛山嶺南天地、南京百子亭天地等開發區域,這些區域的開發都獲得業界許多好評並且獲得許多獎項。

此外,在觀察閱讀新天地開發項目時,發現許多有趣的資料,想知道更多可參閱資料如下: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公眾讀本

瑞安房地產年報

POCCA

上海太平橋公園景觀設計-DLC地茂景觀設計

瑞虹新城太陽宮 FOODIE SOCIAL 2.0 南里食集-nota 建築設計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