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 | Why Do Things Die? 為什麼會死掉?

來自英國最權威的童書出版社Usborne

作者: Katie Daynes

繪者:Christine Pym

ISBN:9781474979887

為尊重創作者,本介紹文不會翻拍出所有內頁

Lift-The-Flap的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系列,是生母最喜歡的Usborne童書,還沒生小孩之前就曾聽聞:孩子們會把「為什麼」掛在嘴邊!畢竟世界萬物對他們而言是那樣新奇,孩子們純淨的眼光很難不想一探究竟。

在孩子們準備好開口說話之前,生母希望能先大概知曉孩子們會有關於哪些方向的提問,感謝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系列成為我的得力助手。

Why do things die?是全系列中最吸引我的一本。

有太多童書在教導孩子們生命如何誕生、何為生命的存在,卻鮮少提及生命的消逝,明明生老病死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卻不讓孩子們先了解,未免偏頗的過於可惜。

不喜歡和孩子討論死亡,或許是因為刻板印象中,死亡很殘酷與悲傷,或是擔心孩子產生陰影和創傷,抑或,成人自己也難以消化死亡帶來的議題與情緒。

但Usborne這一本,是能溫柔陪伴孩子探索生死課題的童書,隨著孩子日漸成長,或多或少會有迎接新生命誕生和面對親友、寵物死亡的時刻,這些經歷對孩子來說,想必是很大的震撼,於此同時,也會帶來許多疑問:生命如何誕生?樹木和花朵也有生命嗎?死掉會去哪裡?

而做家長的我們(尤其像我們家有養寵物),當生命結束時如何協助孩子面對必然的情緒?本書中有超過35個翻頁,包含來自兒童心理學家的建議,能引領孩子細細思索。

全書涵括六個大問句所開展的主題:

為什麼會死掉?
可以談論死亡嗎?
有人死掉時會發生什麼呢?
面對他人死亡,我可以大叫或哭或躲起來嗎?
我該如何停止悲傷呢?
快樂的回憶

以下展示一些我很喜歡的翻頁~

客觀介紹生命終結的原因
這應該是孩子一定會問的問題
很溫暖的說法
這很重要,讓孩子對醫院不存有陰影
面對悲傷,不需要裝作若無其事
這點真的非常重要,逝者已矣,生者再悲傷都得珍重自己
如何安慰朋友
如何向逝去的生命道別

雖說這本書是為了奶糖而準備,但生母自己也被療癒了。

我家曾有一隻拉布拉多犬,他從我國中時開始陪伴我們,一路陪了十四年⋯⋯在三年前的12/1逝世。印象中,那天非常寒冷,他硬是撐到家人都回家了才離開,我們抱著他漸漸冰冷的身軀,痛哭不能自已。

後續展開了很長很長的療傷歷程。

其實直至今日,我仍然不敢點開他的照片,不敢翻看跟他有關的任何發文,若是不小心看到,總會忍不住掉眼淚。

生命的離開,帶給生者的或許是遺憾,或許是悔恨,或許是捨不得,然而再怎麼悲傷,都得繼續生活下去。不需要消滅悲傷,也不需要假裝自己不在乎,而是學習和悲傷共存,練習接受自己的悲傷,並逐漸釋懷、找到新的快樂。

這也正是這本書想帶給孩子們的想法。

#奶糖讀書書 #奶糖讀中文繪本

這裡可以找到我

撲馬,姐姐還是好想你喔,你好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