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fiano Leather底下,外婆的手工布袋
abstract
其實我今天想要討論的,是一種很軟性的概念。並不是真的經世濟民般討論職涯或偽商周理論,但從生活中最小地方的結合開啟這個主題,也回頭檢視自己的「組合」碰出什麼奇妙的花火。
for starter
Saffiano皮革是1913年由義大利Mario Prade本人發明的皮革處理方式,亦成為Prada的品牌代表。我們俗稱防刮皮、十字紋皮格。Saffiano的製作方式,係將皮革經高溫,透過機器壓印出特殊紋路,在上蠟保護。Saffiano皮革經久耐用,耐刮,防水,並易於清潔。
常見的Saffiano,分為兩種類型,由真皮(calf skin)製作的,
以及人造皮革(poly-urethane)。
Saffiano皮革最大特徵是硬挺,不易變形。由Saffiano材質製成的包款,帶出一種俐落,自信耀眼的專業態度。伸手掏Saffiano包裡的東西,會有物品撞擊包壁的塑膠聲,甚至金屬磁扣,在Saffiano包上開闔的聲音,都特別響亮,畢竟這種硬挺的包,就像山谷,跫音空響,深不可測,卻充滿存在感。
外婆的手工布袋,是由媽媽的老衣服,或者舊傘布縫製成的。在外地,家人親製,帶有故事的老物品,是我的emotional attachment。柔軟,沒有形狀,隨著裝載物品改變支撐力度;輕巧,沒有重量,只有實用性,在袋兜裡掏撈,不出半點聲音。很長一段時間,我只把外婆的手工袋當成旅行間減輕重量的小物,它們不是太好看,在尼龍材質、或未經處理的皮革軟包裡,成為有點礙事的的累贅。
我把外婆的手工布袋,放在Saffiano材質的外出包裡。光鮮亮麗的Saffiano,雄糾氣昂的坐在會議室旋轉椅上,寫盡女人在職場上的風采−驕傲,敬業,不失自我風格。包裡的軟布袋,在剛硬的外殼裡訴說著敦厚溫柔,在昂貴的名品皮革下,無價的親情之愛與之充滿協調,帶出最個人化的時尚。透過Saffiano皮革的詮釋,外婆的手工布袋並不只是任何一個收納工具,它雖不像空谷,能發生回音,但它卻賦予Saffiano皮革生命,以及使用者,屬於他們自身的故事,和無法抄襲的魅力。
additional thinking
我的朋友,研究所畢業以後到德國語言交換了一學期,回來後花了點時間考了與財經相關的證照,目前任職國內一家有名的投信公司,補充說明,他的系所是台大光電。我請他說明物理與金融的配合性,他說光電所的訓練讓他看產業的東西比一般財經系更迅速。
我的另外一個朋友,過去捧著鐵飯碗,大學畢業後順利的就職於地方小學,多棒的故事。最後她放棄了這份人人稱羨的工作,至綠島、澳洲打工換宿,實踐她的熱忱,回到校園,攻讀碩士學位,目前就職於知名傳媒−她熱愛的領域,而她的夢想是開一間自己的特色民宿。
當我們被低迷的景氣恐嚇,追求穩定成為人生目標,我們便忘了身為一個多元有機體的本能。我們不再有夢想,安於現狀;或我們有太多的選擇,卻徘徊在眾多選項之間,隨波逐流並不是全然的惡,但不能堅持絕對不是件好事。
當然有許多人很順利的在早期選擇人生跑道的時候便清楚明白自己想走的路,孤注一擲,決心可佩,但卻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畢竟,一連串的選擇與衝撞組成的才是人生。
「沒有白走過的路」
當我們聽到誰艱難地走一條與其背景無相關的歧途,「浪費」很容易脫口而出。「你要走金融,為什麼花這麼幾年辛苦做實驗?」、「你考取大家夢寐以求的師證,為什麼要領傳播薪水?」、或甚至「你的時尚敏銳度這麼高,為什要一板一眼的考公職?」藝術家羨慕起專業技術的統一,專職人員嫉妒藝術家的無所限制。但浪費,與受制一說,全來自於人生必經的「自我認同危機」。領域協調,其實是無稽之談。現今吹起的混搭之風,復古成為當道的新流行,舊衣新穿早已不稀奇。跨領域交流、跨文化傳播,各種產業為追求更高規格的超越,無一不跨來跨去。以文學素養描繪科學應用、以醫學專業操作符合機能性的時尚單品行銷、以溝通談判專長促進品牌行銷....
你看過白日夢冒險王嗎?主角人物透過壯遊,在不知不覺中尋找自我,增添履歷上漂亮的一頁。我想到前陣子腸枯思竭的撰寫履歷稿的掙扎。這一年來蒐集到的冒險地圖,以及踏遍的軌跡,零碎,無接軌的工作經驗;對於文創、寫作的熱情…這些我擁有的經驗特長,與本身科系背景,似乎對後半年欲從事的產業無直接連結,卻並不是全然不可理解的跳躍。
要有Saffiano的挺拔,也具備外婆手工包的柔軟。用Saffiano不會凋零的新,包裝布料拼接的歷史意義。購入新單品並沒有一個條件是要扔棄舊的搜集,「累積」與「搭配」,才能逐步打造充滿個人風格的夢幻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