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重塑後記】從660位民眾的品牌體驗調查,《報導者》學到了什麼?

將滿6歲的《報導者》長成了什麼樣子?在品牌重塑進入專案之前,我們決定好好地向閱聽大眾們請教這個問題。

陳星穎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Nov 10, 2021

--

我在今年2月以「品牌/產品行銷」的角色加入《報導者》,到職以來,常常被身邊的人問:「《報導者》的行銷在做什麼?」

不同於一般商業媒體,《報導者》沒有廣告置入,也沒有業配收入,我們仰賴大眾捐款來維持營運 — — 換句話說,我們在行銷的是讀者對於《報導者》的「信任感」,而信任感的經營與「品牌」息息相關,因此很幸運地在加入初期就能以行銷的身份加入《報導者》品牌重塑的專案。

這篇文章會從品牌行銷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報導者》在品牌重塑過程中,做了哪些市場調查,並從中獲得了什麼樣的洞察。

「品牌就是擬人化,所以人設很重要。」

— — 忘記誰講的

我們的視覺識別和語言溝通決定了品牌的人設,有趣的是,人設通常都不會是由當事人講得算,而是被廣泛大眾所定義。因此,在品牌重塑專案前期,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市場調查(包含量化問卷和質性訪談),希望先了解6年來讀者/聽友們,甚至是內部團隊對於《報導者》的印象和觀感。

大家怎麼看《報導者》?

我們在4月對外發佈了品牌體驗調查的邀請,結果總共有660位民眾填寫問卷,年齡層從未滿18歲到55歲以上都有,職業遍布文教機構、資訊通信業、製造業、商業等各種產業。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問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民眾的媒體閱聽行為和對於《報導者》的品牌印象,因此在後續的分析,我們特別排除了新聞從業者的樣本,避免填答結果因為具備領域專業知識而出現偏誤。

問卷總共分成兩大部分:

  1. 媒體閱聽行為研究:這部分希望了解一般大眾閱讀網路新聞的習慣,例如:平常有多常吸收新聞資訊?通常都在哪些情境獲取新聞資訊?為什麼會想要吸收新聞資訊?主要從哪些管道獲取新聞資訊?最常吸收哪些主題的新聞資訊呢?
  2. 媒體品牌印象研究:這部分希望了解讀者對《報導者》的品牌印象與使用習慣,例如:通常都怎麼樣吸收《報導者》的報導內容?有多常點進《報導者》的網站?通常都怎麼看《報導者》的文章?覺得哪些形容詞最能形容《報導者》的內容?覺得哪些形容詞最能形容《報導者》的組織?
量化問卷示意

從問卷填答結果,我們發現一半以上的人表示自己會一口氣把《報導者》的文章讀完,當然有可能是因為願意填寫問卷的人都是死忠讀者,所以這樣的結果可以當作參考就好(但還是要為這些人拍個手👏)。

更值得我們挖掘的是,是哪些原因造成其他讀者沒辦法一次看完《報導者》的文章?關於這點,我們得到了以下的回覆:

「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消化、所以看得比較慢,⽽且其實每次看⽂章或者聽 Podcast ⼼情都會有點沈重。」

「零碎時間滑⼿機以放鬆為⽬的,較沒完整時間和⼼情閱讀長篇報導。」

「有時候是通勤看,看到⼀半就下⾞了!」

「會抱著看論⽂的⼼情去看報導者,想認真看。」

由此我們歸納出一個結論:

《報導者》的⽂章對讀者來說,在⼼情與狀態上是需要有所準備的。

對於喜愛《報導者》的讀者而言,讀深度報導就像是看影集或者電影一樣,雖然會對於內容感到好奇,但比較沒辦法用零碎的時間看完,反而需要特別空出一段時間來沉浸體會。

根據不同民眾閱聽《報導者》的習性,我們試著將讀者分群,歸類出3種不同的人物誌(Persona):

  1. 速食型閱聽者:具備一定的求知慾,但希望能用輕鬆的方式(例如:聽 Podcast)消化深度內容,對於文字閱讀的不耐程度較高。
  2. 偏食型閱聽者:因為工作/學業/興趣的關係,經常鑽研特定議題,但是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比較不感興趣,不會特別花時間閱讀。
  3. 雜食型閱聽者:對於知識的渴望極強,只要是有深度的內容都希望能夠了解,且會因為獲得意外的新知而感到欣喜。
我們根據量化調查結果所描繪的人物誌

有了人物誌之後,就可以進入質性訪談的階段了。我們以上述3種類型閱聽習慣作為篩選標準,從問卷填答名單進一步邀請讀者/聽友/贊助者來做一對一的訪談;同時,我們也開始調查《報導者》同事對於組織的觀感,整個5月總共進行了15場訪談。(訪到一半剛好進入三級警戒😅)

質性訪談的目的在於更深入了解內外部成員與《報導者》品牌互動的經驗,希望從中找出大家對於品牌印象的迷思或者關於品牌體驗的痛點。

訪談總共分成三大階段:

  1. 品牌接觸點:這個階段希望先了解受訪者是怎麼認識《報導者》的,並請對方試著闡述他/她對於《報導者》的第一印象。
  2. 品牌印象與期待:我個人認為這個階段是訪談過程中最有趣的,我們會請受訪者畫出他印象中的《報導者》logo,接著採用「品牌投射法」,請受訪者以「人物」、「動物」、「材質」、「活動」、「飲料」、「椅子」等類別描述他/她心目中《報導者》形象。以動物為例,有人覺得《報導者》像是水牛;有人則認為《報導者》是一隻貓頭鷹。
  3. 品牌體驗:最後,我們想知道受訪者平常瀏覽《報導者》文章的習慣,以及他/她願意或不願意贊助《報導者》的原因。
品牌投射法示意

進入設計前的最後一哩路

綜合量化和質化的調查結果,我們從每一個人的反饋中整理出四個主要洞察,作為擬定設計策略的大前提。

一、《報導者》品牌標誌的傳遞潛在更多可能性與詮釋性

我們請受訪者畫下印象中的《報導者》logo

從受訪者所畫的 logo 可以發現,紅色的 logo 對於既有受眾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但有趣的是,大家對於 logo 代表的意涵有多種不同的詮釋和想像,有人說它是大聲公;有人說它是一扇打開的門;有人說它是一本翻開的書;有人說它是開放對話的角落⋯⋯

面對這樣的情況,比起在民眾心中強行植入我們想要的定義,我們決定抱持開放的態度,保留 logo 本身的多義性;在這個基礎之上,設計團隊要做的事情就是優化 logo 的視覺表現,更精準地加深品牌傳播⼒。

二、《報導者》品牌系統缺乏統整,風格傳遞不夠清楚

雖然《報導者》一直以來都非常在乎視覺傳達的美觀性,然而過去因為沒有建立完整的品牌識別系統,導致無論在資訊圖表、插畫,或者宣傳應用物上,整體風格欠缺一致性,品牌辨識度也相對模糊。這次的品牌重塑除了要在視覺設計方面凸顯《報導者》的風格,如何讓未來的設計師有明確可依循的設計原則,也是專案的重點。

三、《報導者》品牌形象應以縮減距離感為目標,但仍須保留既有特色

儘管多數的外部受訪者對於《報導者》的品牌印象都持正面觀感,但我們也意識到,多數內部夥伴期待《報導者》能變得更親民、吸引更多民眾的關注。

然而,同事也告訴我們,這並不意味著《報導者》要譁眾取寵,在資訊混亂的時代,社會還是需要有風骨的新聞媒體 — — 於是在品牌傳播上,我們思考的不會是如何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是以核心價值(深度、開放、非營利)為基礎,在每一個接觸點上盡可能展現《報導者》的特色。

四、既有閱聽眾期待有更多互動⽅式與回饋

承上所述,如果要在各個接觸點做精準的品牌傳播,差異化的傳播將會是設計的重點;更何況,對於仰賴大眾支持的非營利媒體而言,我們需要溝通的不僅僅是每一則新聞的內容,還有每一位記者花費大量心力做專題報導的初心。

在過去半年中,我們也逐步在釐清讀者、聽友、贊助者彼此之間的定位,期待藉由這次的品牌重塑,能夠針對各個族群設計相對應的視覺風格、圖文傳播內容、周邊商品,甚至是活動企劃。

這次品牌體驗調查順便試玩了當時剛推出 Beta 版的 FigJam

在數位時代,單向的媒體訊息傳播早已無法回應社群的潮流,我們很珍惜每一次讀者留言給《報導者》的感想與回饋,也謝謝這次參與品牌體驗調查的600多位民眾,從大家的意見中真的學習到很多。

如果對於品牌重塑有任何想法,非常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們知道喔!

更多《報導者》品牌重塑實務分享

也歡迎點進品牌設計規範看看我們這次品牌重塑的階段性成果喔!

📣有你,才有《報導者》

《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https://bit.ly/3ylK401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

--

陳星穎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從農學院畢業、投入教育圈,再跨到媒體界的行銷人,現任職於非營利媒體《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