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價策略,數位行銷的『精準定價』

馬佳銘- 成長駭客傳教士
4 min readMay 27, 2018

--

小電商老闆做了一年多了,關於訂價,一直是老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但其實大部分課程或是講座很少提到這塊。

於是,自己便開始研究訂價策略。

所謂的最終售價,剛開始賣貨時,我對訂價完全沒概念。

問了不少同行,大部分其實是用毛利率去抓訂價

例如100元商品,毛利率算50%,那定價就會設定200元

相對的如果毛利率設定70%,那就要賣到333元 (請自行查詢毛利率公式)

既然毛利率影響售價,那電商也可以用毛利率設定售價嗎?

其實,不見得完全可以

訂價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再加上電商的彈性以及對價格的靈活度高

不同產品或是不同產業的訂價策略都不完全相同

有一本書『精準定價』是目前看過訂價寫得比較詳細的書

而實際上在零售電商這幾年的經驗,小馬大概歸納出幾種操作的訂價方式。

  1. 成本毛利訂價:

直接把毛利率固定後,設定售價

這點跟傳統的零售商訂價模式比較像,電商原則是還是很常用這樣的方式來訂價。

2.市場導向定價法:

某些商品在消費者心中有個固定心理價格,根據商品的優劣好壞去比較後,訂一個相對接近的價格(當然要高於成本)。

在台灣做電商,商品的同質性其實非常高,大部分你拿的到的商品,其他人八成也拿的到,所以當你的商品同質性和其他人一樣時,最好去觀察一下市場的普遍價格,如果你的訂價硬生生比同業貴了兩到三倍,就算你的行銷素材可以有效地吸引消費者跟你購買,但…時間久了,難保消費者不會發現,當消費者發現你的訂價高的太誇張時,那流失的不只是一張訂單,而是這個客人的忠身價價值。

或許你可以說,那這種客人就不是你的客群,我認同,但如果你的產品真的沒有獨家到那種程度,且經營企業的角度是長遠的穩定獲利為願景的話,那我認為,價格真的不適合高出心理預期太多。

3.聲望定價法:

用獨家、特殊、價值訴求的商品

這種定價策略通常是比較特別的商品,例如產品力特別強,或是市面上稀少的產品,跟前兩種訂價方式會完全不同,但通常這樣的商品通常可遇不可求。

PS:高價訂價測略和低價訂價測的毛利率差異非常大,更多時候,要看的是毛利額來抓訂價。

在『精準定價』書中把訂價的各種模式介紹的非常細膩,甚至包含到消費者心理學以及價量的完美訂價,有興趣可以買書回來參考。

但我認為,如果主要的販售媒介是純網路,且商品的設定就是廣告品的話,更適合方式是,把行銷費用也算在訂價內。

什麼意思,就是當在選商品訂價時,毛利額才是產品的重點,不管是臉書或是Google,當你心中有個商品的CPA價格概念後,計算利潤時,務必把行銷成本 (CPA) 也考量進去,除非這隻商品的本質是用來犧牲打,就是要賠錢當帶路雞,做品牌曝光的商品,否則,沒有把廣告費用考量進去的話,利潤很容易被吃到血本無歸。

例如商品A的定價是 $333 成本是 $100 ,毛利率=70%

但假設商品A的CPA是100,那利潤剩下333–100–100=133

假設商品A的CPA漲到200,那利潤剩下多少?

333–200–100=33

試問一個商品淨利率只剩下1%,商品怎麼替公司賺錢?

所以,在操作廣告時的商品,更適合的訂價方式是,把CPA包含後,再進行來訂價,因此,毛利額非常重要。

假設一樣是商品A,訂價設定成 $433,成本還是$100,毛利率=79%

假設商品A的CPA是100,那利潤剩下=433–100–100=233

假設商品A的CPA漲到200,那利潤剩下=422–200–100=122

通常很有可能的是,CPA會更根據價格不同而變動,畢竟這跟廣告的素材和受眾設定有很直接的關係,但如果我們假設商品A的CPA因為售價變高,漲到250,那利潤剩下433–250–100=83。

好的,寫到這裡,如果你把電商的廣告費用也考量進去,那商品的訂價就會跟傳統零售業有所差異,訂價絕對是影響商品銷量和獲利空間的一大因素。

而訂價,我認為跟廣告操作的技巧以及素材創意發想是更重要的先行功課,某種程度,也是培養市場敏銳度的一個訓練。

我是小馬:工程出生的行銷人,左腦看數據、右腦寫文案,愛好旅行、閱讀、觀察與閒聊,我相信分享的力量會讓自己和他人都變得更強大,世界也因此更美好。

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討論。Email: peter591574@gmail.com

旅行思維👉 https://goo.gl/or7fzn

小馬台灣吉普賽人 👉 https://goo.gl/4gsBE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