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美國研究所申請心得 Part-2

TOEFL & GRE

呂冠頡
K.Chieh’s Adventure in the US
12 min readJun 20, 2019

--

此篇將著重於出國留學最重要的兩個考試,TOEFL 和 GRE,考試往往是最煎熬的,但同時也是相對死板的,以下將針對兩個考試分享個人於 2018 年應考經驗與建議。Part-1 為其他申請過程中的心得與相關文件撰寫,以下附上連結給需要的人作為參考。

1. Introduction

講到考試,第一個問題絕對是要考幾分才夠 ? 答案很簡單,看你的需求

托福與 GRE 大概會是申請過程中相對倉促的事情,但也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門檻,兩個考試我建議共要預留一年時間,也就是從大三升大四暑假要開始著手準備,因為以我個人的情況來說,大四因為還有實驗室等外務要顧,所以其實沒辦法完全集中火力來準備考試,所以還是替自己預留一些失誤的機會比較恰當。先考哪一個有各方的說法,我自己是先考托福,因為我覺得托福雖然有四個科目,但在考試準備方向會與過去考過的英文檢定略有雷同,難度會比較為專業導向的 GRE 簡單一點。

要考幾分看需求,這取決於你想到哪一個 level 的學校,因此你要在這兩個考試上花多少時間,也會因個人目標而異,比夠用多一點就可以了,不必為了追求高分而浪費太多時間,申請的過程很漫長,你還有許多的事情值得你投入更多心思。

3mE, TU Delft, Neteherland

2. TOEFL

學習如何駕馭一種語言,跨過門檻才是目標,同時更是契機

Total: 107 _ Reading: 30 / Listening: 29 / Speaking: 26 / Writing: 22

托福成績是一個門檻,通常學校會有不同的要求,並不會因為你托福高出標準10分而有所幫助,通常我們認為要在前段學校跟大家廝殺,要考到破百比較保險,但其實不需要為此煩惱,重點是要確定分數有到達目標學校的門檻 (總分 & 個別依校而異)就可以了。

托福我總共考了兩次,本身英文底子還行,大學期間還是有常使用英文,因此托福準備起來還不算太大的挑戰,我最後一次考托福的時間為 2018 年 3 月,在這之後托福似乎已經在規定上有略作調整,可以有所謂的 MyBest Score 等變更,因此以下的備考心得還請大家斟酌參考。

Reading + Time Arrangement

作為托福考試的開場,Reading 我認為某方面來說主導了上半場考試 (閱讀 + 聽力) 的戰鬥力,同時上半場會連帶著影響整個考試的節奏,因此會是我認為在考試期間最關鍵的一個科目,我會在這個段落一併分享關於時間掌握的經驗。閱讀這塊我覺得沒有特別的技巧,不過需要透過寫 TPO 來熟悉模式,畢竟我覺得托福和以前考過的閱讀測驗有所不同,畢竟考試文章一口氣加長許多,題目也來到 13 題左右,但整體來說問題的種類大同小異,大概就是單字題、文章資訊、文章統整,因此在掌握這些題型後應該會好很多。

基本上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上半場的標準考試是 3 組閱讀 (R) 與 2 組聽力 (L),然後一定會有一個是加試,所以最後會是 3R3L 或是 4R2L,但整體的時間會是差不多的,這兩個哪一個比較好倒沒有絕對的優勢,端看個人對於這兩個領域的喜好程度。我自己的時間掌握是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整題來說,我的目標會是 “提早 10 分鐘把上半場結束掉”,因為這麼一來便可以提早開始強制的中場休息 10 分鐘,然後提早開始考口說,這樣有甚麼好處嗎?基本上這樣可以確保你會比同場考試的人開始口說,所以這時候考場大概就只有零星的人在講話,等到大家搞定要考口說的時候,我大概就已經考到第 5 題了,完全不會有被影響的問題,畢竟無論考場的隔板做得多好,當全場的人都在考口說的時候,多少還是會被影響到。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習慣,如果可以順利在閱讀與聽力省下時間,不妨可以嘗試看看。

Listening

關於聽力的長期練習可以分享一點訣竅,最常見的方式大概就是看自己喜歡的影集或是 Youtube 來加強聽力,但我認為托福聽力最需要克服的會是 “口音” 與 “陌生領域”,因為在考聽力的時候你可能會聽到各種含括天文、生物、地質等領域的題型,關鍵不在於你有沒有聽過這些領域的專有名詞,而是 “當你聽不懂時,你有沒有辦法回答問題”。有人會建議說那去翻一翻這些領域的專有名詞,但我覺得這是治標不治本,托福從來都沒有希望你聽過這些詞彙,未來在國外上課也是會有這樣的情形,因此不如練習如何聽出大綱,練習不要膠著於某些聽不懂的字彙。因此我覺得 TED 的演講會是一大助力,在 TED 上練習聽陌生領域的演講與考是模式有點像,而且往往演講者也是涵蓋世界各地,所以我覺得可以在 TED 上多聽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第一次聽絕對不要看字幕,過程中不求字字都懂,但要可以到知道這段演講想闡述甚麼,如果有時間再看帶字幕的第二次,來看看自己剛剛是否有理解錯誤,當然我的這個練習方法是相對長遠的訓練,如果需要短期聽力速成的,可能還要多找其他一些素材或是他人經驗來做為參考。

無論用哪種方式練習,托福的聽力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 “筆記能力”。由於在聽內容時是看不到題目的,因此一旦內容撥放完畢,就會只剩下手上的那張紙可以提供你答題的資訊,筆記方向只有一個重點,就是自己看得懂就好,假如遇到無法理解的專有名詞,可以在筆記上用代號紀錄就好,旁邊在附加一些大致上的音節拼音,之後在答題時便可以有效的運用。此外如果平常習慣用自動鉛筆的人,在平常練習就應該要用鉛筆來訓練,好一點的考場會給那種一節一節的鉛筆,不然一般就是提供鉛筆,之所以要習慣是因為如果鉛筆不幸斷了,等監考人員來換完,聽力內容也結束了,這算是比較小的細節,建議大家可以稍微習慣一下鉛筆的使用手感,讓考試當下可以把心神全力投入在考題上。

Speaking

口說這部分往往是大家對於托福最恐懼的一部分,畢竟普遍台灣學生在閱讀與聽力方面比較強,口說可能會是相對較弱的部分。基本口說不是考演講,而是考你的邏輯、思緒與清楚表達。網路上有很多可以參考的資源與準備方式,我就不一一提出,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熟悉 “講英文”,畢竟考試當下要回答的好,沉穩冷靜是很重要的,把講英文這個技能練好,在考試當下就很輕鬆的去想要回答的方向是甚麼,而不用煩惱怎麼講。如果沒有人可以練習,我推薦一天找一篇文章唸出來,重點不在文章內容是甚麼,而是每天使用英文,所以甚至唸寫作範文我也覺得可以,就順便熟悉寫作內容,一舉兩得。

我自己在練習的時候還有用過一個比較特別的方式,就是自己錄音然後打成逐字稿,這其實蠻花時間的,因此建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方式輔助,會打逐字稿是因為我覺得單純錄音然後自己聽,很容易覺得自己講得不錯啊沒什麼要調的,但是打成逐字稿後就會發現很常不自覺的一直使用 ‘and’ 作為連接詞,或是不斷使用 ‘I’ 作為開頭,因此打成逐字稿可以有效的去改良這些連接詞,在修改過後記得重新照稿錄一次,讓自己熟悉駕馭這些詞彙,也避免把口說內容改得過於作文而顯得饒口。

正如同我一開始所說,托福成績是門檻,也是契機,如果行有餘力,我會建議把口說的標準訂在 24 分,因為如果有心要在國外擔任 TA (Teaching Assisstant) 的話,蠻多學校標準會訂在這個門檻上下,而且由於助教會帶大學部的課程,牽扯到教育層面,所以通常這個規範會是由州政府所掌管,因此學校在這方面完全沒辦法有任何通融空間,所以一定要考到這個分數才有機會。通常 TA 工作會是國際學生相對好拿到的 funding,畢竟需要花費相對高的時間投入工作,可能會有一半的時間必須貢獻給學校,但如果以 funding 為目標的話,這可能倒也不是甚麼大問題,所以建議還是把口說分數拉高,屆時選擇性也比較高。

Writing

最後寫作的部分,我覺得這是有練習就可以有成果的,我自己因為準備時間倉促,所以作文幾乎是在沒什麼練習的情形下上陣,所以分數就普通。因此在這方面也沒辦法分享太多的心得給大家,不過推薦大家可以使用 Grammarly 來協助練習,基本版的功能就算是充足,不過我推薦大家找幾個朋友一起付費買個 Premium 版本,可以有更豐富的功能來加強寫作,但在使用上還是建議先在筆記本等地方練習打,最後再貼進 Grammarly 來檢查,避免自己過於依賴軟體的修正輔助。

總結來說,我認為托福是一個可以準備衝分數的考試,只要掌握考試方向,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正如一開始所說,托福是一個門檻,達到各校標準就好,有些學校針對托福未達標的學生,會給予 conditional offer,通常如果在正式入學前沒有重考到學校標準,入學後會被要求上語言課程,因此還是建議如果已經有鎖定特別的學校,務必要搞定托福成績。

3. GRE

專心一意,準備好再出發,GRE 的準備不足無法用任何東西來彌補

Total: 326 _ Q: 168 / V: 158

在搞定托福後,GRE 則是最後一個要煩惱的成績,不同於托福,GRE 通常學校不太會給底線,所以這是一個越高越有相對優勢的成績,通常要在前段學校比較有競爭力可能要到 320,如果超過 325 會更好。GRE 考試分成Quantitative (數學) 和 Verbal (語文),整體難度確實稍高,我本身在三個月內考了四次才搞定,我覺得不是因為考試很難,是因為準備不足,我只有一個要訣要告訴大家,就是要心無旁鶩的準備。我前三次的準備幾乎是 part-time 的,強度與密度完全不足,因為正值大四下學期事情非常多,GRE 是斷斷續續的唸,直到最後一次進入暑假回家閉關,才把 Verbal 救起來。我的考法不是一個好方法,後來回過頭看中間兩次根本就是白考的,只會讓自己因為不斷失敗而越來越恐慌,以下簡單彙整我於 2018 年四戰 GRE 心得。

Q for Quantitative Reasoning

我保證 Q 的部分難度絕對是台灣學生可以輕鬆掌握,大概是國中數學左右,所以只要確定自己看得懂英文題目,然後一些國中的東西還記得就好,畢竟很多東西 (一些幾何定理、陣列相關的) 上了高中大學後就都比較少碰,因此務必寫一些題目來熟悉相關的英文專有名詞,並複習一下很久沒碰的東西。基本上除了一般的數學計算外,還有一部分會是圖表判讀,這部份我自認為是比較少接觸到的,建議可以在練習時多加留意。

由於我考過四次GRE,因此我還蠻確定會有一個機制,應該是在 Q 和 V 都會出現,這邊簡單說明一下。標準的考試會包含 2Q2V,然後一定會有一個加試,因此最後會是 QVQVQ 或是 VQVQV,無論是哪一種,我推測難度是會隨著你前一個 section 的表現來調整,舉例來說,如果是 QVQVQ 的情況下,通常 Q1 會是普通難度,如果 Q1 全對,則 Q2 難度會往上提升,因此沒意外的話一般學生在這個情況下,會在 Q3 遇見難度最高的題型,整體難度會上升,但這往往是考生戰鬥力最弱的時候,因此在這個情形下務必聚精會神來完成最後一關,不過我推測在這個情況下,Q 的分數應該會有 lower bound 產生,也就是說即使 Q3 表現不佳,分數應該也不會太難看;換言之,如果第一個 section 就爆了,那會進入簡單的 section,這時候應該會產生 upper bound,無論你這個簡單的 section 寫多好,分數都不會超過某一個值。因此請務必帶著充足的精神應考,GRE 考試過程沒有暖身機會,一旦開始考,幾乎就是一個大勢已定的狀態。

V for Verbal Reasoning

V 的部分是我認為最難駕馭的,可以分為單字題和閱讀測驗。單字題中因為那些單字是目前生活上完全不會用到的,所以基本上一定要把單字背熟,然後可以掌握同義詞之間的互換,剩下的就看個人造化了。我本身是唸 Mason 的 GRE 講義,也覺得背單字方法有千百種,每個人必須去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我自己是利用了 Quizlet 來輔助,我運用的方法是連單字卡都自己打一遍 (也有許多現成的資源可以使用),主要就是要讓這些單字曝光率增加,沒事透過手機 App 練習,個人覺得效益不錯。除此之外,我也蠻推薦一個比較老派的作法,基本上就是要增加單字曝光率,最好每天沒事就看到它們,因此我自己是用便利貼把不熟悉的字貼在牆上,一天一天往下排,不時回顧一下前幾天忘記的單字,如果哪天突然想到 3~5 個單字長很像但意義不同,也可以額外寫一張貼起來複習,運用一面屬於自己的單字牆,好好掌握自己最弱的區塊,才能有效補上這些小洞。

Wall of Vocabulary

閱讀測驗的話,我建議要熟悉考試的文章難度,多練習來強化自己在文章解讀方面的邏輯性,GRE的閱讀測驗主要會比較注重邏輯變換與脈絡統整,邏輯變換我覺得比較有挑戰,時常在答案中的好幾個選項看起來都非常合理通順,這部分我認為大概就只有多做練習才能有效提升。

而我自己也比較習慣把時間分配給閱讀,因此單字題最好是練熟一點,然後盡量把時間留給閱讀,可以比較有充裕的時間去慢慢仔細寫閱讀題,而遇到較長篇的文章也不必驚慌,可以把它跳過之後再回過頭來寫。總之,GRE 是一場較有挑戰的遊戲,準備越多就相對越輕鬆,越熟悉方向也越能順利通過,準備好再上陣考試,GRE 並不是一個可以用過去經驗來補齊準備不足的測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