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底片?

Chien Tzu Hsun
9 min readDec 11, 2019

--

數位影像技術成熟的時代裡,從按下快門後至影像產生也不過就在分秒之間(先不論後製)便會出現在你手機的螢幕上,你的記憶卡裡,即可藉由網路分享至社群。究竟基於什麼理由讓人選擇類比(Analog)攝影?

潮流(Trend)嗎?

首先,在西元2000年後,數位影像技術趨於成熟,底片的壞消息一再浮現,數位相機和其他3C產品每年推陳出新,專業和業餘主流環境似乎不再熱衷於底片,過了十幾個年頭卻突然復興了?就大環境來說,拍底片究竟是不是個流行呢?

當然是。但這並不代表是壞事,這樣的新潮流的確吸引了更多人踏進攝影的世界,願意嘗試的人多了,當然,會有些人離去,但也有些人留在這,讓攝影成為終身的興趣。

那為何選擇底片?

撇除那些已經歷過傳統相機時代而沒有放棄使用底片的老一輩,現在增加數量並撐起這個「拍底片」社群基數的,更多是1980後至2000年初出生的年輕族群;生在影像的產生早已被數位技術的洪流蓋過的世代,難道會因為拍底片比用手機在我們按下快門的最終目的「取得影像」更方便、更快速而使用前者嗎?

或許對年輕族群來說是一種「What’s “Old” is “New” again.」的新奇感受。

於是,在探討流行的形成之前,我們應該探討的是,為何有人再度從家裡(阿公的大寶箱!)挖出那台擺了十幾二十年已經生灰的相機,裝入底片,拿來拍照呢?

回饋感

在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拿紙筆寫字;在引擎技術成熟、馬力與安全性相較於老車高過數倍的年代上騎著阿公的老偉士;在串流音樂服務幾乎隨手可得的今天,還是有人買了一台黑膠唱片機和手上那片經典。有時候我們更在意的是那些在「目的之外」的感受。

不同的紙和筆帶來不同的觸感和書寫流暢度;老車細緻的指針式轉速錶和熟悉的煙硝味;細心擦拭過的黑膠唱片在復古別緻的唱片機上旋轉時帶來的臨場感。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個明顯不同,在目的之外的感受就是「回饋感」。我想,在便捷的時代卻採用舊科技,或許單純是在達成相同目的之前,想在這些相對繁雜的程序中尋找自己的一些回憶、一些堅持,和那一點浪漫。

photo by greensheep / me

回到底片,退一萬步來說,先不論最後得到的影像如何,在這個底片一隻腳踩在數位的時代裡,拍完一捲底片需要經過沖洗及掃瞄程序,等個兩三天才能拿到照片,若單純是為了得到最後影像在視覺感官的刺激,為什麼再多的仿底片濾鏡、相機程式仍無法消滅底片的存在?

對我來說,就是使用底片相機拍照時,帶給我是不同於數位相機的回饋感。手上握的金屬質感、快門轉盤上一圈印刷的快門數字;打開機身背蓋,將底片放入底片室拉出片頭卡上片軸,接著闔上背蓋;在每次的拍攝前拉動過片桿,聽齒輪和發條在機身內躁動著,測光後調整設定,接著轉動對焦環,看眼前的風景在觀景窗內逐漸明朗;此時一切就緒,你再也不需要擔心什麼,按下按鈕聽見清脆的快門聲響任性地打在耳膜上,光與影凝結在底片上。

攝影者的憑藉器官或運作機關不是眼睛(眼睛令我懼怕),而是手指,與鏡頭的啟動鬆扣,金屬感光片的滑入(指相機仍採用的金屬感光板的情況下)皆有關聯。我喜愛這些機械聲響,從中體驗了近乎感官肉慾的快樂,好似攝影中,這些聲響 — — 只有這些 — — 才是我的欲望所繫。

《明室》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1977

這樣彷彿儀式性的步驟,更多具體上的操作可以影響拍攝結果,解鎖手機打開相機APP,手指在螢幕上輕輕一點,給人一種更強烈的「我正在拍照」的感覺。

冷知識:

iPhone的快門聲來自Canon在1970-80年代推出的手動單眼Canon AE-1。

商業價值

近幾年可以觀察到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嘗試拍攝底片,Facebook上的底片作品分享社團遍地開花,或許他們剛開始拿的只是即可拍、變焦傻瓜機,拍出來的照片嚴重曝光不足或是根本沒對到焦,卻在拿到幾張成功的照片時開心不已。

底片機在這個時代反而成了一個操作有趣、價格相對數位相機友善的攝影敲門磚。甚至我覺得在研究不同操作方式的相機時,變得像是小時候爸媽給自己買了新玩具那樣開心地在研究。

The Herman Technology(ILFORD旗下Kentmere系列製造商)在2017年的銷售額相較於去年增加5%,2018年KODAK宣布復刻在2012年即停產之正片型號Kodak Ektachrome 100,2019年也陸續在國內外社群上看到有些關於新底片推出或復刻的好消息。(然而Fujifilm並不是很在意 XD)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底片市場有其商業價值。至少,樂觀一點來看,廠商們願意嘗試,再過三五年,富士如果真的不做底片,我也不至於沒底片拍(笑)

(但底片可不可以不要再漲價了(╯_╰) …)

Credit: Whatevergraphy Studio

影像?

最後,我們回到攝影的基本需求,拍攝影像。

底片能做到的事情,數位當然也能做到。

底片拍攝的照片,畫質會比較差嗎?未必。

而現在的數位相機、手機主打的規格,幾億幾億的像素(pixels)一年喊得比一年高,其實跟「畫質」本身是沒什麼關係的,詳細圖文介紹可以見此篇[聊攝影57] 感光元件規格、像素、畫質 綜合概論與認識

數位相機最大畫素,只要了解這台相機最大能幫我們輸出多大張的照片而已,與畫質並無完全、單一、直接的關係,就像是去便利商店買咖啡選擇你要的杯子大小,裡頭的咖啡喝起來基本上是一樣的,別以為畫素越大,畫質就越漂亮。

常見的135規格底片相機採用35釐米底片,一張照片的大小即為36*24mm便是現今「數位全幅相機」全幅的由來,論感光面積,可是比幾千萬像素的初階數位單眼還大,且專業底片單眼拍出來的底片經由高規格掃描機掃描後也能達到大部分商用要求畫質、細節。

那麼,拍出來的照片究竟差在哪裡呢(´◓Д◔`)?

經歷過高中和大學的攝影社,每次問認識的朋友底片拍出來的照片究竟和數位有什麼差別,總有些先入為主的概念,像是必然會有比較粗的顆粒、顏色會比較復古(色偏與飽和度降低),但事實上,低ISO的特定底片也能達到顆粒極細的效果,而色彩飽和鮮豔的底片也不在少數,而能夠將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後製成相似於底片的更是大有人在(但也不簡單)。

大多時候,在沒有特別標明的「盲測」狀況下,老實講進底片坑五年了我其實也看不出來。就拿一個我喜歡的攝影師兩篇文章來試試看吧 !

﹝女子圖鑑﹞ 任是任性的性 這是數位嗎?

﹝結婚写真﹞ 霧雨與陽光 這是底片嗎?

Canon 700D拍的

我想,比起數位,真正讓我留在底片坑裡的或許就是這些吧。

(因為我沒錢升級數位QQ )

拍底片就好比是有人還會拿鋼筆寫字,也有人會以電腦打字印出來一樣。用鋼筆寫字從紙材、鋼筆筆尖、墨水顏色都可以自由選擇,怎麼寫字也能成一門學問,留下不同的筆觸。而電腦打字就算可以切換字體、字重、大小,一個按鍵就能讓整篇文章被影印機吐出,完美,卻好像就是少了些「人味」。

拍底片在單單「拍照」一件事,提供了更多有趣的變化,給人更多的「參與感」從拍照前購買底片看著冰櫃裡琳琅滿目的彩色或黑白底片,看著不同類型的相機單眼、旁軸、傻瓜機、即可拍猶豫著哪台適合自己,

「超細緻!極銳利!自然膚色!新乳劑配方推出!」

準備拍攝時裝入底片調整光圈快門,一步步的操作,接著拍出一張照片,過片,等待下一刻的美好來到眼前。享受「認真拍一張照片」的感覺。到最後親自拿著底片走進相館拿到櫃檯前交到老闆手上

『老闆,我要沖底片!』

『好,來我看吼,一捲彩負、一捲黑白……』

老闆一手拿著片殼,另一手原子筆行雲流水鬼畫符一般快速地寫著底片型號和收據,筆方才放下便唰一聲撕了單給你。

『你急嗎?不急就明天再來拿吧。』

等待讓記憶中的美好持續發酵,情感得以延長。

喜歡底片的質地,在膠片上逐格縮放愛與孤獨的投影。說起數位倒也不反對,只不過太方便了,像是快速填滿空虛的娛樂,我不喜歡太快消逝的熱鬧,朋友要是可以開始,最好就走的遠遠長長,在鏡頭前光鮮亮麗的時下形象,卻維持著慢步調,把傾心的當下保存於底片,在等待沖洗的時間裡,情感又被拉長。 — — Aimyon姚愛寗

要是接了案子拍照需要對人負責,而且對方急需照片的確我還是會選用數位作為我的工具,當然對方不介意我也大可以用底片拍,我會更開心的。但談到單純私用的話,我想我永遠是底片派的吧。

和數位相比的確沒什麼明顯優勢,但這樣拍攝前到拍攝後的體驗,多一點「儀式感」多一點「回饋感」,或許就是讓年輕族群第一次接觸時感到新鮮而著迷的原因之一。

拍照不再是一件那麼無趣的事,這樣的過程讓我們找到樂趣找到朋友,也多了一些可以去摸索去嘗試的事情。

朋友說過,拍底片這件事或許就是一件無可救藥的浪漫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