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心理學 (McAdams)
2017年9月11日凌晨,我用一整晚的時間完成了給自己的第一部生命故事(life stories)。假如你把自己的人生看作是一本故事書,你會給它什麼標題,又會與誰分享你的故事。生命故事裡的一個章節可能是我們經歷過的某個重要時刻,像是關於小時候的正向回憶或是人生的轉折點,因此我們的故事書會幫助我們重溫,也會讓讀者了解,這些在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場景,人物,情節,和主題。我們的故事可能會從好幾個不同角度描述自己的生命歷程,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我,以及獨自一人,在家人或是朋友面前的我,而這些都是同一個我。我們也不會永遠只有一個完整的生命故事敘述,因為我們在不同時期所重構(reconstruct)的生命故事會隨著我們的成長而改變。我們所提及的故事反映了當時我們對於自己的自我認同(identity),以及自己所在的社會和環境,並賦予我們生命完整性(unity),目標(purpose),和意義(meaning)。
從自己選擇寫進生命故事的那些回憶,我清楚看到自己整個人生的主題,有「這就是最真實的我」的感受。完成後的文本是沉重的,但自己的心情卻是輕鬆的,越接近完成時越能接受過去的自己,並且正面看待未來。當時我已經開始寫生命故事論文,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真心相信這個研究將會對自己與參與者產生共鳴,不過在那之後我再也沒讀過自己的生命故事。一年後,當我躺在房間的地板上,回想自己的生命故事時,我發現很多小時候的回憶還是很清晰。在我在念幼稚園的時候,某個下雨天,我在客廳獨自玩玩具,媽媽從經過家外面的移動小貨車攤販買了些菜,煮了很好吃的蛤蜊粥,印象深刻的是那天下雨和家裡的味道,還有對生活感到滿足的心情。Happiness is everything。
今天我又把心理學家McAdams的生命故事心理學讀了一遍,我也重新在他的論文中注意到一些細節。根據心理學家Erikson,人們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開始專注於塑造自我認同,因為在這些時期我們被社會要求做出暫時的承諾和計劃,像是選擇一個學校科系或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以滿足自己在社會心理上的完整性和目標。在這個人生階段,我們可能會感到「我不知道我現在是誰,但我不再是以前的我」。具有反思(self-reflective)的能力和成長(emerging)的動力,我們開始透過自己的想像把複雜又充滿變化的人生整合為一則有意義的故事,這個過程幫助我們釐清自我認同和人生目標。社會學家Giddens也寫到,我們可以透過一個人敘說生命故事的能力了解他的自我認同。到了中年時期,我們可能會重新聚焦我們的生命故事,此時我們的生命主題可能是對下一代的關懷,留下正面的影響,或回饋社會。我們也可能會越來越關心自己生命故事是否有個圓滿的的結尾。
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與自我敘述(self-narrative)不同在於自傳式記憶涵蓋各式各樣的回憶和經驗,而自我敘述則著重在我們生命中一小部分十分重要的場景和腳本,並且能在人生的時間軸和主題上整合這些故事成為我們的自我認同。我們會以現階段的成長歷程來選擇如何敘述我們的生命故事,例如成功戒癮的人會把自己的生命故事聚焦在個人動因(personal agency)和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connection),也會從這兩個角度描述自我定義記憶(self-defining memories),情感,和人生目標。因此,生命故事也非常適合紀錄關於我們的願望和信仰,解釋我們的行為來自於哪些自我意識和動機,以及我們在不同社會脈絡下試著實現的自我認同。
生命故事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工具。當我在寫自己的故事時,我回答了「我是誰」這個問題,也慢慢地幫助自己思考如何成為自己嚮往的樣子。我最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來自企業家Tom Bilyeu,他說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方式是: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self when you are by yourself? 當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如何看待自己?
我覺得生命故事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幫助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現在的心理幸福感,還有未來我要如何成長,這些我以前沒有思考過或是找不到方向的問題,都在我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後變得格外清楚。
參考資料:McAdams, D. P. (2001). The psychology of life stori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2),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