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流暢說外語?語言交換可以幫助你|關於語言交換的眉眉角角

筆名好難想
6 min readMar 13, 2020

學習一到兩年(或N年)後,發現上課的時候,老師問的問題都還回答得出來、看劇或是聽到別人講話好像也能聽得懂,但是一開口,文法、單字卻還是卡卡的,或是被說用的詞彙很老派。也想要很順的聊天,可是就是沒有辦法自然的把外語說出口。

這個階段你需要的是「語言交換」。

語言交換可以幫助學習者找到語感、關掉腦海裡的翻譯機(聽到外語時,要先在腦海裡翻譯成自己熟悉的語言,想好要怎麼說的時候已經換下一個話題了。)讓語言自然而然地流動,一段時間後會發現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也有很多人說,語言交換並不如傳說中來的有用,或是明明已經進行了好一段時間,可是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因此,這篇文章將會分享語言交換的各種眉眉角角:從選擇夥伴、主題、練習方法、時間規劃等。

picture by suju. https://pixabay.com/photos/sheep-bleat-communication-2372148/

理想的語言交換

好的語言交換可以幫助學習者找到說外語的自信,最重要的是,學習Native Speaker的思考邏輯。我的法文老師曾告訴我,如果想要提升到C1、C2趨近專業的等級時,必須要先跳脫母語的思考框架。也就是要了解這個語言的文化脈絡與習慣,才知道為什麼他們是使用這個單字來描述某些事情?又為什麼在這個語言裡面沒有這個字?所以常聽人說語言會影響思考,是非常正確且真實的。

選擇語言夥伴

通常我都會直接約出來聊聊,然後確認以下三件事情。因為語言夥伴都是透過朋友介紹,比較放心。如果你覺得擔心,也可以用視訊喔。重點是面對面的看一下你們到底聊不聊得下去,聊的重點也就是我選擇語言夥伴的關鍵。

  1. 確認學習目標與動機是否接近?

我的目標就是把外語說好,所以我希望在我們交談時,對方可以訂正我的文法。還有怎麼說更貼近母語者的用法,讓每次交換都能獲得實用的建議以及改進方向。同樣地,我也會幫助對方達成目標,畢竟是交換,如果只是單方面的進步,就不會長久。
所以我會確定對方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如果對方只是想要聊聊交朋友,通常這樣的交換是絕對不會長久的,你會發現彼此永遠約不到時間,見了面聊天話題也都是類似的。
關於動機,相信嘗試過語言交換app的你,一定有過發現對方只是來亂或是來…的經驗吧!所以確認動機時,可以機警一點問一下對方學習歷程、在哪裡學、用什麼教材之類的,真的有強烈動機的人絕對會滔滔不絕的。

2. 專業、興趣範圍是不是有足夠的交集?

如果你的興趣是看電影,可是對方從來不看電影,在找話題的時候是會有點痛苦的,因為可能就變成你單方面的說。
又或者如果對方是一個愛聊政治,喜歡辯論社會議題的人,但是你完完全全地對政治冷感。你大概也沒辦法幫他糾正些什麼文法,或是一起聊哪些事件。

記住,因為是語言交換,必須要一來一往,讓這個話題可以持續地進行,你的外語能力才有可能變得流利。因此,在尋找夥伴的時候,自己可以準備一張清單,列出一些平常你喜歡的專欄、影視節目、議題等等,也請對方提供一張他的清單。如果想要進行長久的交換,列表只有重複三到五項,相信你們就能夠聊得來。等聊得不錯,有一定的理解,也可以從清單裡面找出一些你或他不熟悉,但想要嘗試的話題,一點一點的步出舒適圈,去學習自己沒有機會使用的單字用詞。

3. 願意、以及實際可以投入的時間。

第一次見面聊得再好,再愉快,如果彼此沒有辦法固定抽出時間也是白搭。當然見面聊天是最好的,面對面可以更好的糾正發音,模仿口型,找出微小的細節等等。
如果見面真的太難,戴耳機視訊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我現在都是這樣進行的。

以上這三點,只要都兼顧了,八九不離十彼此會是好partner 。

適合的時間規劃

剛剛提到了實際可以投入的時間,通常語言交換最好的時間是兩個小時,至少一週一次。

以中英交換為例,
初階交換者:中文30/45分鐘+英文30/45分鐘。
進階交換者:中文 60 分鐘+英文60分鐘。

剛開始,一定都會有卡住的時候,假設你是中文母音者,練習英文時,不要因為說不好,感到痛苦就放棄說英文,必須繼續想辦法用英文描述。
可以請你的partner提醒、幫助你完成句子。但一定要開口,哩哩拉拉也要說。通常大概三到四次之後,就發現自己不再這麼卡了。

記得,不論選擇哪一個方案,最後一定要保留個10分鐘,完整的review一下剛剛犯的錯誤,把錯的糾正過來喔。像是我之前剛開始緊張的說英文he/she不分。法文則是永遠只有現在式,被指出才有機會改正。自己在說的時候,除非錄音,不然發現自己的錯誤不太容易。(或是根本不知道錯在哪😭)

方式與主題規劃

讓我們再次回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再去找合適的方法與喜歡的主題。除了流利說之外,我還希望發音可以像Native Speaker,或是達到academic pronounciation的級別等等,以法文、中文語言交換60分鐘版本規劃如下:

1.方式

(1)專注發音 20分鐘:朗讀法文文章,由法文母語者糾正。
(2)開始聊天 30分鐘:選擇一個主題、新聞、議題、電影等。
(3)最終整理 10分鐘:抓出常見錯誤、訂正。分享延伸文章、圖片、影片等。
最終整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每次都會拿出一個筆記本,把所有疑問、模糊的字句寫下來,然後在最後十分鐘檢視,比方說對方可能說了一個超級流行的用法,聽到的時候趕快寫下來,最後才能真的get 到新知啊!

推薦準備一本專門用來語言交換的筆記本,標上日期,到時候跟partner回顧非常方便(法文語言交換夥伴提供的好方法)

2.主題

前面提到主題清單,從主題延伸成話題也有一些小技巧:

以最近正在世界巡迴的新冠疫情😭為例,對方分享了法文新聞給我、我也分享了中文新聞給他,討論一下國際對於疫情的看法,還有彼此所在地的近況等。

其實只要鎖定一個話題,就可以講得非常非常多了。從彼此選擇的分享素材中也可以了解兩個不同文化成長背景的人,選擇題材的方式,以及討論的切入點,這就是語言交換最珍貴的地方,了解一個語言的思考脈絡。

有時候我也會選擇一個彼此都看過的影集、電影、短片等等,我看完之後跟對方分享我的心得,覺得哪裡很有趣、哪裡很奇怪等等。(決定下次寫一篇介紹看過的法文電影或影集。)

選擇主題的要點,就跟寫作文一樣,小題大作,把一件事情,大大小小的細節、觀點都試著描述。一定要用另一種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才可以真正、有效的練習。

後記

剛開始語言交換的時候,因為不會漢語拼音,所以沒有辦法幫助partner寫出拼音。後來學習漢語拼音之後,才知道夥伴們發音可能碰到的盲點,例如cao 這個拼音,以英文母語人士,第一個反應都會唸c+ao變成cow。學習拼音之後,也讓我在語言交換的時候,可以幫助我理解我的夥伴、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發音。但是我現在都教他們注音符號,注音符號可以幫助他們的發音更標準,只是對他們來說有一段痛苦的轉換期。

如果你也有語言交換的撇步,或是想要跟我分享語言交換的心得,歡迎留言給我喔!

#語言交換 #Lauguagelearning #Lauguagexchange#流利說外文

--

--

筆名好難想

語言學習狂熱者,經常被問是怎麼學的外語,決定把這條漫長但有趣的路記錄下來。會分享嘗試過的各式各樣的語言學習app、學習方法與tips。也很喜歡有事沒事打開app store下載各式各樣的app,也會分享在這裡。#Languagelearning#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