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薦外交換

台大交換申請全紀錄:2022 / 2023 篇

瘋狂試探 GPA 邊緣的台大生如何出國?不藏私讓你知 ☝

游駿霖|Chun-Lin (Damien) Yu
12 min readJul 23, 2022
出國 交換 申請 履歷 計畫
出國交換申請搞定履歷計畫書

整篇分享圍繞在選學校和寫資料的方向,文末淺談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的準備心得。

本文目錄
* 2022 / 2023 國立臺灣大學交換學生計畫總覽
* 學校怎麼選?-以日本姐妹校為例* 資料怎麼寫?-以北海道大學為例* 結語:沒申請到理想學校的我失敗了嗎?* 延伸閱讀

相信上天會給你最好的安排。

2022 / 2023 國立臺灣大學交換學生計畫總覽

🗓 時程

110–1 學期開跑的交換計畫從宣傳到申請的時程大致如下:

  • 九月底|簡章公告 [1]
  • 11/26–11/27 交換學生教育展
  • 12/09–12/15 線上報名及個人資料上傳
  • 2022/01/12 甄選成績公布
  • 01/12 — 01/17 第一次志願選填截止
  • 01/20–01/26 錄取學校公布、錄取及報到手續
  • 02/09–02/14 第二次志願選填
  • 02/17–02/22 錄取學校公布、錄取及報到手續

由於 109–2 後半受疫情影響,110–1 開學延至九月中下旬(可能也有受到十六週改制影響),因此整體交換計畫申請時程大幅靠後;未來申請可能會往前調整,這點需要看該期交換簡章。

📩 資料

基本上申請計畫所需書面資料不會大幅異動,可參考下方列點清單:

  • 證件照
  • 學生證 / 身分證正反影本
  • 履歷表
  • 出國交換計畫書
  • 歷年成績表
  • 學年名次證明書(限大學部)
  • 語言能力證明
  • 系所推薦表
  • 指導教授推薦信(限研究所)
  • 報名費 TWD 1,000 繳費證明

書審資料會在本文「資料怎麼寫?-以北海道大學為例」詳談如何準備。關於歷年成績表、學年名次證明書可以在教務處前機台申請,記得帶夠銅板或是悠遊卡支付。

語言能力則請提前考得,以日語檢定(JLPT)為例,請盡可能把握每年七月或十二月的場次(通常是八月或一月前後會收到電子 / 紙本成績單)。系所推薦表需要當學期導師及系所主任簽章。

以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為例,系辦官網統一公告主任可行時段,由學生前往辦公室取得簽章,至於導師則自行聯繫。

⚠️ 注意

這次是我第 2 次申請校級交換,下方盤點兩點狀況,希望大家不要碰到:

1. 錯過資料上傳時間 / 忘記按下送出報名表
錯過時程和忘記送出資料真的會明年再來 😢 我之前是繳完 1,000 後確認資料都上傳,結果忘記送出就直接掰了⋯⋯偶爾好像會在 PTT / Dcard 看到類似的貼文,真的會忘記的人務必記得用任何方式提醒自己無論如何都要送出資料。
送出任何表單通常都會收到系統信告訴你成功寄件,也可以直接打去國際處找承辦人員確認。2. 差點來不及拿到語言檢定成績
托福通常會在考後 5 天內出分,但也請不要壓在上傳日前才收到成績,我們永遠不知道有什麼變數 😢 建議可以暑假趕快把需要的檢定拿到手;另外,因為疫情托福有開放 Home Edition,建議確認想申請的學校有接受在家考試的分數。

學校怎麼選?-以日本姐妹校為例

下方整理日本大學評比中常看到的口訣:

舊帝國大學
* 東北大學
* 東京大學
* 大阪大學
* 京都大學
* 北海道大學
* 九州大學
* 名古屋大學
--
東京工業大學
一橋大學
神戶大學
--
早慶上理 ICU
* 早稻田大學
* 慶應義塾大學
* 上智大學

* 東京理科大學
* 國際基督教大學(ICU)
--
MARCH
* 明治大學
* 青山學院大學
* 立教大學
* 中央大學
* 法政大學
--
關關同立
* 關西大學
* 關西學院大學
* 立命館大學
* 同志社大學
--
地方國公立大學
* 秋田大學
* 橫濱國立大學
* 金澤大學
* 神戶大學
* 岡山大學
* 廣島大學
* 長崎大學
* 琉球大學
// 粗體為臺灣大學姐妹校,截止至 2022/07
Source: 大学群名称一覧まとめ。https://clabel.me/universities/41740

因為學校族繁不及備載,有興趣的可以多去搜尋日本大學群,大致上會對學校的分佈有一定掌握。

主觀來看,位在東京的名校會是競爭激烈的戰場,比較少申請者會主動把偏重特定學科的大學(E.g., 東京學藝大學)或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大學納入口袋名單中。

以我為例,選擇學校時我會有下方三個步驟:

1. 盤點個人需求

先確認我想要求職 / 修課 / 學術發展 / 旅遊,因此學校在日本國內夠頂尖、校友人脈夠強大、(頂尖企業)就職率夠高可能會是我相對權重放很高的變數。

如果是修課或學術發展的話,直接去找學校的 Syllabus 查課程會比較快,也可以去 Youtube 搜尋先進的心得。

這邊推薦一下 Bilibili 有很多中國留學生的 Vlog,擁有各種考試、修課、研究生體驗等內容,也因為他們滿多留學代辦會拍影片推介自己的服務,所以整理超多懶人包,看個一輪就會對學校有很多基礎掌握了。

2. 搜集學校資訊

這步也是為了書審有充足資訊可以當談資,所以越了解學校、科系、課程、對自己的助益會比較好。如果你不知道要看哪些網站,下方清單提供參考:

1. 學校官網、社群媒體
這步主要看該學校的辦學方針是否符合個人想像,也可以多認識他們在媒體上的曝光和形象,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多挖掘他們是不是有和主管機關有密切合作或參與政府計畫(E.g., G30),藉此確認學校到底有沒有錢,然後有沒有想積極推國際化或深化學生的學習之類的。
2. 科系網站、社群媒體
建議從課綱看起,可以對學部有初步認識。有些學校會把學部細緻劃分學程或學習路線,也會在網站附上相關的文件或圖檔,甚至是在社群上發佈師生動態或活動快訊,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該系的風氣。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看,可以只針對他們有沒有在推國際化和 ESG 相關的課程 / 講座 / Seminar,沒在推的話通常排名可能都不是很突出,這點可以參考「総合ランキング(https://japanuniversityrankings.jp/rankings/total-ranking/)」3. 教授的研究室網站
這點因人而異,當時我認為在書審裡面扣緊和學術交流有關的資訊可以加分,所以多看了我有興趣的教授、研究室、專攻領域。如果你對學術研究不排斥再看即可,千萬不要逼自己寫相關內容,一來是騙自己不好,二來是寫出來不真誠的文字也無效。

3. 查詢歷屆心得

通常 Google 搜尋三大方向可以找到各種學校的心得:

  1. 校名(E.g., 同志社大學)
  2. 計畫名稱(E.g., 交換 / 校級交換 / XXX Program)
  3. 發佈位置(E.g., Medium / Pixnet / 心得 / 感想)

如果嫌麻煩,臺大學長姐累積海量交換 / 訪問 / 短期課程心得放在國際處的網站,或是可以參考我之前實作的查詢器[2],直接用校名查你想看的學校就可以搜尋到所有歷屆心得。

另外,我也搜尋到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學生的心得,如果有多餘時間也可以多去探索一下。

[1] 111-1 簡章
[2] NTU-EXCHANGE-REVIEW

資料怎麼寫?-以北海道大學為例

⚙️ 工具

  • Adobe Illustrator|視覺設計、版面配置
  • Pinterest|參考全球各地的視覺範本
  • Flaticon|小圖示素材庫

其他人也經常使用到 Cake Resume 或 Canva 當作排版工具,或是用 Microsoft Word / PowerPoint、Keynote 亦可以滿足基本製作需求。但對我來說,AI 純粹是用比較習慣的工具,大家視情況選擇武器即可。

📚 成績

  • 履歷(4.00 / 4.3):A+、A、A-
  • 出國交換計畫書(3.76 / 4.3):A、A、B+

✍️ 履歷

僅供此篇及關連文章作為非營利用途使用。

👨‍💻 出國交換計畫書

僅供此篇及關連文章作為非營利用途使用。

📌 希望對你有幫助的三項 Tips

!!! 發想 / 撰寫方向

  1. 強調利他,學校看重計畫帶給學生的長期影響之外,也希望看到我們交換能夠帶給學校什麼樣的實質回饋 or 影響力。具體來說可以從「校際互動」、「學術互動」兩方向思考。

    例如交換使我能和他校學生分享臺大生活,從 Course A, B, C 習得量化分析、質化訪談等技能,回國銜接大四時能在某課程擔任甲角色,刺激臺大學術發展。
  2. 強調(國際)交流,我是評審的話可能預期學生會從中交到對未來有幫助的人脈,因此可以嘗試多說一些校內外「學術 / 非學術」的社團、線上下活動。

    這邊的資訊多半可以從學校提供的計畫資源找到,或是學校本身設有國際事務處,確認好他們提供了些什麼樣的交流活動然後擇優放入書審內。
  3. 強調學習,只要是你有興趣的通識 / 必(選)修,都可以當作談資。總之營造自己是一個愛社交愛學習,希望成為臺大和國外接軌的橋樑之一的人設。
/* 懶人包 */
1. 嘗試把利他放第一
2. 扣緊交換和自身的連結
3. 硬實力的學術交流和軟實力的養成是好的談資

!!! 建議揭露的資訊

  1. 動機(99%),建議思考「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想去哪」,想通了就會有答案了 🙏
  2. 個人資訊(1%)E.g., 主修、雙輔、學程、實習、社團、外語、競賽、獎項
/* 懶人包 */
1. 總是問為什麼很重要
2. 扣緊動機 + 個人資訊可以是很強的書面資料

我之前會嘗試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方式進行發想:

  • 發散,30s — 60s 把想法寫在便利貼上(E.g., 我是個內向的人、我想在日本嘗試學術研究),謹記一張便利貼傳達一件事的大原則
  • 收斂,把類似概念的便利貼歸納一起,最終覆盤時可以嘗試用一句話或是一個單詞總結(E.g., 有意願升學、擅長數據分析),這些素材就是你的靈感庫,可以放進書審當作關鍵字。

!!! 可以留意的細節

  1. 層次排版,盡量保持大標、小標、內文、粗體等文字排版觀念,好處在於可以想辦法讓忙碌的評審透過你的排版快速抓到資料重點或你想展現的優勢、動機
  2. 多說自己,補齊跟你有關的個資,例如你是誰、你要去哪裡 / 科系、你有什麼聯繫方式或你有無個人網站等。評審不見得有時間看,但放上去會讓書面看起來更完整 + 有精心準備
  3. 減低失誤,如果從 99 分到 100 分太困難,但又不想原地焦慮,你可以嘗試多檢查文字內容,不要讓自己被扣分。
  4. 注重順序,故事線可以是從過去講到未來,也可以是從一件背景故事出發。由於我的排版是水平方向,採取的策略會是從左上到右下說完整故事。
/* 懶人包 */
以終為始思考目標,今天我們如果是評審可能從哪些觀點審核資料?列出你心中重要的 3 - 5 點,然後對齊目標,先寫,再寫得更好。

!!! 如果重寫一次,哪些事我該避免?

  1. 資訊重質不重量,來回塗塗改改也還是滿滿當當資訊的履歷 / 讀書計畫可能起不到加分作用。當時我的心態是:「沒有面試,那我可能需要把資訊完整揭露於書審」。我感覺這件事很主觀⋯⋯但講重點絕對不會錯。
  2. 避免標新立異,閱讀方向由上往下可能是安全牌。如上方範例所示,我的履歷閱讀方向是左上到右下,以往的人可能多以由上往下閱讀為準,能夠填滿資訊的空間可能相對限縮,能夠強迫自己思考該放哪些更重要的故事進去。

💪 結果

  • 第一次放榜:日語組東京學藝大學(一年期)→ 放棄
  • 第二次放榜:一般組關西學院大學(一年期)→ 錄取,Offer Get
備註:我當時的志願序整理於此表(點我連結

結語:沒申請到理想學校的我失敗了嗎?

👉 從這個角度看,我會是?

老實說放到現在問我都還是沒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是從預期求職效益的觀點來看,很明顯就是失敗了。

沒辦法抓住機會申請到名校或是資源更多、讀書氛圍更自由的學校,以及回答「你交換去日本哪裡」這類型問題都要畏畏縮縮的,從這幾點來看無疑是失敗得一塌糊塗。

👉 If… / Else If… / Else…

但換一個角度來說,能夠在世界局勢紊亂、疫情肆虐或風險不確定的脈絡下勇敢出海,嘗試去突破新的格局或是前往全新的生活環境,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我想追求的,而我也終於有機會能夠多去試探不同的可能性。

這樣來說我達成了自己當初的目的,值得給自己一個大掌聲 👏

申請學校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跟會考 / 學測 / 指考 / 分科 / … 不同的是,我們探索了一輪後,決定把自己擺在不同的位置,這件事本身就是正向的,沒有對錯也不需要分出高下。

接下來的那些事 ✨

只要夠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事情,穩紮穩打接近自己想完成的目標,這樣就可以了。剩下來的事就交由生命安排,我們都會變得更好的。

沒有人規定成績差的孩子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也沒有人規定必須要滿足某些 KPI 才不會辜負別人的期待。

所以如果有一項起心動念讓你開始想了解出國交換,何不就馬上行動呢?

👋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如果你有任何對這篇文章的好奇,歡迎利用各種管道或 damien.cl.yu@gmail.com 與我聯繫。未來跟關西學院大學一年期交換的資訊也會不定期更新於我的 Medium,邀請你 Follow / Clap 我的部落格 🙌

延伸閱讀

--

--

游駿霖|Chun-Lin (Damien) Yu

曾待過日本環球影城、安聯投信、均一平台。台大日文雙主修財金。任何好奇: damien.cl.y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