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R Philharmonitor 喇叭開箱 & 無響室實測

Chih Hung Weng
7 min readFeb 28, 2020

--

技術規格

Cabinet: Piano black or custom veneers by Jim Salk
Tweeter: RAAL 64–10 OEM
Midrange: Tectonic Balanced Mode Radiator 2.5"
Woofer: Scan Speak 8545–01 7"
Crossover: 600 Hz, 3500 Hz
Frequency Response: 34 Hz — 20kHz (+ / — 2db) Anechoic
Sensitivity: 85.0 dB (dB/2.83v/1M)
Box Alignment: Bass Reflex
Dimensions: Piano Black: 20" H x 8" W x 12–1/2" D, Cherry: 17" H x (10" Front, 4.5" Back) W x 14" D
Weight: 32 lbs each
Impedance: 6 Ohms

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幸運的傢伙,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中,總能遇到能夠適時提點的大神。就拿這對喇叭來說吧,偶然進了社團、參加了分享會,從此開啟了 DIY 喇叭的全新領域、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全新世界。說來其實也簡單,沒有太多的故事,但這不就是我們要的嗎?給我好聲音,其餘免談!

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我還算是有點行動力的,於是,這一對非常特別的喇叭,就這樣一點一點慢慢地在自己手上完成了。

會這樣說,是因為這並不是一對成品喇叭,高音與低音單體會分批到貨,拿到後是需要自己接上的。

對現代人來說,吃豬肉的機會應該是遠遠大於看到豬走路的。喇叭也是,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但卻鮮有機會一窺喇叭內部構造。趁著這個機會,一起一探究竟吧!

開箱篇

喇叭箱體 & 中音單體

說到開箱文,那當然得從箱子看起囉,

出來了出來了~

單支喇叭箱體超過 10 公斤重,也因此用上了非常堅固厚實的保護材。
之後會用來固定低音單體的泡綿墊片與螺絲

鋼琴鏡面的烤漆真的非常容易沾上指紋,最好戴個布手套比較方便作業。先來張上網罩的正面照吧!

取下網罩後,就可以看到喇叭正面的單體排列囉。高音與低音單體之後還須自行安裝;而中音單體安裝難度較高,所以已經先在工廠端處理完成。

喇叭正面觀,中音單體已經先安裝完成。如果想先聽聽這未完成品的聲音,須確保高音與低音單體的導線不會短路,以免燒毀。

背面則是低音反射孔與喇叭端子,完全沒有多餘的設計,非常簡潔。

鋼琴鏡面烤漆真的非常容易沾染灰塵,即使用靜電撢子清過,幾分鐘後馬上就出現落塵了。

接著來看看箱體內部,

掀起你的蓋頭來,這是藏在吸音棉背後、連接著喇叭端子的分音器。

網罩是以磁吸的方式附著在喇叭正面,單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低音單體

接著登場的是低音單體,一樣從箱子開始囉。

丹麥手作、充滿溫度(?)的低音單體:Scan Speak 8545–01
七吋的低音單體,每顆重達 2.3 公斤
紙盆的表面充滿不規則的皺折,據說是要避免太過規則的表面造成某些頻率過於凸顯。

高音單體

高音單體的盒子比較樸素,

塞爾維亞製的 Raal 64–10X 單體。

組裝篇

零件都到齊了,那就開始準備組裝。先把箱體放倒、正面朝上,以便接下來的安裝工作。

建議先安裝高音單體,將紅、黑兩條線分別插上,兩個端子的大小不同,不用擔心裝錯。

然後將單體的螺絲孔對著箱體上的預開孔放入,稍微偏掉也沒有關係,平放好後再用螺絲起子稍微調整一下即可。接著將螺絲輕輕扎入預開孔中,確保螺絲方向垂直箱體,先輕輕鎖個幾圈。

接著是低音單體,安裝之前記得先在預開孔的位置先用鉛筆做個記號,再將泡綿墊片貼好。

接著才將藍、黑兩條線分別接上單體。貼有紅點的一側,接上藍色線的端子;另一邊則是接黑色線。

單體放置妥當後,可先透過螺絲孔刺穿泡綿墊片,確認預開孔的位置,將六支螺絲分別輕輕鎖入幾圈。

確認沒問題之後,逐一將所有螺絲平均地鎖入螺孔中,過程中須隨時確認有垂直鎖入,千萬別不小心歪掉,之後就難修正了。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所有螺絲鎖好囉!

最後步驟,揭開貼在高音單體上的磁性保護片。鏘鏘!開光完成!

另一支喇叭同樣比照辦理。在沒有電動起子的情況下,要將共計 20 根自攻螺絲鎖完,著實是有點費力的。不過,能在自己手上完成喇叭的最後組裝,並期待著她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的確是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實測篇

逢甲大學中科校區內,有個很厲害的電聲實驗室,最近正好有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到這邊來進行揚聲器的頻率響應量測。究竟這對喇叭,在這個符合 ISO3745、ISO7779 國際級的電聲實驗室中,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

張貼於無響室外的海報
全無響室內貼滿這樣的吸音材,連地板也不例外
測試用的麥克風,每次測試前都要重新校準過
麥克風架設於距離喇叭一公尺處,正對喇叭正面的幾何中心
開始測試前,擴大機與麥克風都要重新校正
關上兩扇厚重大門,開始測試

最後的測試數據來了,

黃:頻率響應曲線;白:二次諧波失真、綠:三次諧波失真;紅:THD

要特別提醒的是,本無響室的截止頻率是 100Hz,低於此頻率的數據就僅供參考而已。

那麼,本次的開箱與實測就簡單做到這邊。聽感部分涉及太多主客觀變因,就不多做描述。

Unlis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