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天賦察覺技巧】幫助孩子在發展天賦的同時,帶著自信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

華人社會的父母們,總希望孩子有扎實的學術知識,最好有一技之長之外,同時還要有信手拈來,就能斐然成章的文采,他們深信這樣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就能享有高雅的生活。 教養在數十年告一段落後,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大多數都能有不錯的發展,接著社會便發展出了一種”希望小孩贏在學業起跑點”的教養現象,而且情況幾乎是一年比一年激烈。 我在<<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得新教養方式>>一書中,讀到一段十分值得反思的內容,書中提到,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ames Heckman,他在獲得獎項過後,反而將影響力投入在心理學、教育等領域,他提出了這麼一個看法: 「過去數十年來,關於兒童發展的傳統觀念走錯了路,我們在孩童身上一直關注的其實是錯誤的技能,我們也一直使用錯誤的方式培養、傳授這些技能。」 在教育環境、文化、藝術、資訊取得越漸普及的時代發展下,我身邊開始接觸到的新一代父母,他們大約是在1970–1980年後期出生,對於 James Heckman 所提出的看法,多數會有深刻的體會與思考,能有這麼大的教養思想改變,除了歸功於市面上有關教養、品格的書籍琳瑯滿目,也有許多不同以往教育理念的幼稚園,課程與活動的推陳出新,以至近幾年來的父母們在教養上更加關注在孩子適性發展,讓孩子玩出自信,看見自己的天賦。

【6個天賦察覺技巧】幫助孩子在發展天賦的同時,帶著自信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
【6個天賦察覺技巧】幫助孩子在發展天賦的同時,帶著自信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

讓孩子成功的3個品格關鍵力

今天的節目要和大家分享: 【讓孩子成功的3個品格關鍵力】,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內化這些能力,在長途的人生旅程,幫助孩子贏在終點。 傳統華人父母的觀念世界裡,對於成功特質的解讀 不外乎是: 乖巧、認真讀書、成績優異、才華洋溢,因此在華人世界裡認為成功人士養成的背後,所代表的是高成本教育支出,就有機會成功。 對於我們這些屬於多數平凡且不富有的家庭來說,這是多麼令人沮喪的定義呀! 但不用灰心,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事實是, 學業和高成本教育資源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指標,其實已經有相當多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指出證據,真正幫助培養孩子成功的其實是【內在特質的養成】,也就是3個品格關鍵力。 第一個是由熱情和毅力所組成的【恆毅力】 恆毅力重視的是耐力而不是一時的衝勁(3分鐘熱度),在展現耐力的同時還需要有長期不變的持久熱情。這種特質是可以透過培養、練習來建立,而不是天份。養成恆毅力最困難的部分是在當孩子覺得無聊、覺得太過困難、覺得這件事不重要,就此放棄,因此要培養孩子高度的熱情和毅力,就是要先讓孩子有興趣、不斷練習、看見自己的成就。透過遊戲或興趣的培養,像是拼圖、手做、練直排輪,甚至小至日常中讓小小孩練習自己扣鈕扣、穿鞋或綁鞋帶等生活小活動,多讓孩子學習參予和掌控,其實都是有機會養成恆毅力的做法。

讓孩子成功的3個品格關鍵力
讓孩子成功的3個品格關鍵力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才是最好的?

教養孩子的路上,一切都是問句 身為媽媽我們在教養的路上老是思索著該如何教導正在成長的孩子,慶幸自己在養育經驗第五年後半段,意外從兒童哲學的探索中找到了我最滿意的答案。每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存在著,生為孩子的父母陪他們在成長過程一起從每個不同階段的疑問、好奇中,引導孩子自己去找到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啟動他思考的鑰匙和開放的心房,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最棒的教養方式。 看見自己的問題,答案呼之欲出 我是一個極為平凡的女性,和多數人一樣從小在台灣所受的教育灌輸了我「多話、多疑問的孩子就是個問題的小孩」,在這個觀念下長大成人後,便在進入職場把這句話不知不覺調整成「多話、多疑問的新人就是個有問題的大人」。其實稍微留意一下自己身邊的大人朋友們,在每次對話中坦言表示「我不知道」的大人朋友十分稀少,而「我不太清楚、我不是很瞭解、我不是很確定」這些中性字眼是不是時常聽見呢?我自己本身在對話中也常使用。 過去的教育方式,無論是在學校或者在家中我們都害怕特立獨行,甚至將獨一無二看做異類、不合群的問題兒童,在這樣心態下成長著,漸漸地我們變成了看似沒有問題(視而不見早已存在的問題)、不太會自己解決問題(老是從聽取他人意見找答案)、逐漸失去真正自己的大人。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才是最好的?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才是最好的?
CiCi

不專業哲學家,活出哲學樣子的妻子媽咪CiCi,是一位對兒童哲學有著極大熱忱的實踐者,擅長正念教養,用親切的文字,回歸與爬梳內在經驗,每個孩子成長的背後都有故事,願我的分享能提供各位父母在育兒路上一些啟發與共鳴。| 媽媽經、Mamibuy 台灣/香港駐站作家。https://ciyou.hom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