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台大科法所是什麼?我適合讀法律嗎?

Claire Liu
May 22, 2022

--

自從開始讀台大科法所後,經常被問到有關準備科法所和司律考試,以及從事法律行業的問題。

回答的過程中,大概可以感受到大家的迷惘和無助何在。

因此,我預計分享就讀科法所的經驗,以「科法所修課和生涯規劃」和「科法所考題的答題細節」為主,幫助更多有志轉行法律、加入科法所的同學們。

台大科法所是什麼?

首先,台大科法所的全稱是「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Legal Studies)」,注意,是「科際Interdisciplinary」、不是「科技science & technology」,「科際整合法律」就是「學科和學科之間整合的法律」。

(不過題外話是,清大和交大真的是「科技法律學院」。)

台大科法所招生的對象要「具備法律以外學士以上學位」,也就是設計給「大學不是讀法律的人」讀的。所以,台大科法所可以理解是一種「學士後法律」(就像「學士後醫學」一樣)。考取後,碩一就要跟著大一新生從憲法、民總、刑總修起,從頭來過。

對台灣人而言有點難以理解,這樣不就是把大學學的專業「砍掉重練」嗎?

事實上,這種「學士後法律」在美國反而很普遍。因為美國的大學裡並沒有「法律系」,美國的高中畢業生是沒有我們熟知的「法學學士」(LL.B)可以讀的:

美國與台灣的學制不同,一般美國高中生唸大學不會有法律系的志願可以填寫,因為最基礎的法律系教育必須是要等到大學畢業後才可以申請的,這也就是JD學程。JD是Juris Doctor的縮寫,在台灣一般翻譯為「法律博士」。

至於原因,或許是「法律」是一門需要社會經驗歷練後、才能參透的學科嗎?

總之,讀科法所的各位為什麼要在既有的專業以外,再多學習「法律」?就會成為我們在求學的3~4年、甚至一輩子的課題。

為什麼你想讀法律?其他人讀法律的理由是?

分享其他人的答案之前,我先分享我的答案吧。

我大學就讀商管相關領域,之所以會踏上法律之路,是因為在大四下做了一個專題,題目是幫一間「理財機器人(robo advisor)」新創公司做行銷計畫,發現金融監管其實比想像中嚴格,很容易就會在不了解法規的情況下做出不能用的行銷方案;加上當時區塊鏈、監理沙盒、純網銀都是很熱門的題目,整體而言,金融法規和商事法隨著科技發展,成為愈來愈具發展空間的領域。

於是在我大學畢業後,就考上科法所,並展開就讀。長遠的目標是希望我國的金融和企業環境在法規層面變得更便利,在兼顧消費者和金融和商業秩序保護下,更有利於創新發展。

至於其他人讀法律的原因,據我統計理由大致如下:

  • 升學需求:就是想找個(入學門檻相對低的)研究所唸。要知道,台大科法所只考「英文」和「案例分析」兩個科目而已。
  • 剛畢業但對大學讀的科系沒興趣:索性把科法所當成第二個大學讀。
  • 準備國考:除了大家熟知的司律考試,高普考、調查局等國家考試裡法律科目的比例也頗高,有些考生認為如果能在大學裡更有系統的學習法律、打好基礎,比起在補習班或學分班會更為紮實。
  • 工作了一陣子想轉職:可能從小就夢想從事法律工作;或是原本的職涯發展空間有限,覺得讀法律可以發大財!
  • 在本科系觀察到法律問題,想加以解決:各個產業都有與其相關的法律規範,有些人在工作中會遇到法律相關瓶頸,不論是對行業的管制、或是保障不公、甚至是制度嚴重失衡,都會促成這一類的考生想要扭轉業內法律的決心。
  • 活到老學到老/純粹好玩:也有同學會把科法所當作退休後的進修、或是有趣的學習新知。

可以發現,理由雖然百百種,但是要支撐我們在3~4年內修完 92 學分、加上寫完論文,而且有高機率在後半輩子從事法律工作、甚至需要通過司律考試(個人選擇,並非絕對),真的很需要一個更能提供動機、使我們意志堅強走到最後的理由。

像是我有個同學是工作數年、經手過精神鑑定的精神科醫師,因此致力研究和改革推動《精神衛生法》相關議題;也有同學是執業數年的獸醫師,對動物權利與福利頗有想法,前陣子也為熱門的「動物用藥」話題發聲;有學弟曾因為在媒體產業實習,進而對社群媒體的言論自由和管制感興趣,這些都是很棒的契機。

總之,一定要問清楚自己:「為什麼我想讀法律?」

--

--

Claire Liu
Claire Liu

Written by Claire Liu

⚖️110年律師高考及格(選試勞社)| 🏦 企業暨金融法研究 | Gmail:clairecyli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