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林村回來的MBA有話說:除了金錢,我們值得擁有更多

Shu Han Chen
Nov 1, 2022

我學的與我真正愛的,並不一樣時,該怎麼辦?我所在的地方與我真正想去的地方,並不一樣時,該怎麼辦?

或許,此時的你也正在為此苦惱,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不一樣,讓你我變得與眾不同。

興趣,能養活自己嗎?

我擔任志工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除了到山上陪小朋友玩、幫他們上課,也為育幼院的小孩做課輔。雖然,我很喜歡做這些事,我知道自己做這些事情一輩子也不會覺得累,但我內心明白,這些事情充其量不過是興趣罷了,就算我有滿滿的熱忱又如何,就算我真的想把幫助社會弱勢族群作為我未來的志向又如何,難道未來,我真的能靠這些養活我自己嗎?

對於一個MBA的學生而言,在一個每天教你經營效率、獲利能力與市占率的環境下,真的很容易以金錢跟物質這些東西來思考自己的成就,好像沒有一畢業立刻進入外商公司就不是個有用的人,即使你知道自己根本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卻也不得不被現實逼得這麼想。

於是,我便不斷地在這樣的現實與理想中拉扯,對於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感到困惑,也對於未來感到茫然。

直到有一個機會參加了教育部所舉辦的社會企業體驗學習營,我才突然明白,在我的所學與我的夢想之間,從來就不該是衝突。

為所愛的事物,做更有價值的事!

這次參訪的是2021社會企業,它由莫拉克風災受創最嚴重的小林村村民所成立,現今已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社會企業。在整個參訪2021社會企業的行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展覽室,不是總部辦公室,而是「釀梅廠」。

因為在這裡,才能真正體會到社會企業最核心的精神,並親眼看到五年前只能住在組合屋哭泣的災民,現在竟用自己雙手,漸漸撐起企業整條供應鏈。即使,只是一塊再平凡不過的梅餅,也成了現在生命中最大的寄託。

如果沒親自到現場,大概很難想像,在沒有冷氣的悶熱廠房裡,三個婦人抱著一桶桶連年輕男子搬起來都會覺得吃力的梅子忙進忙出,汗流浹背。但他們非但沒有喊累,還告訴我們:
「在他們人生失去支柱與依靠時,是這些梅子讓他們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

因此他們將這個釀梅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努力,對於衛生與健康的堅持,都只是希望能將這樣的好道味讓更多人知道;並告訴世界,就算小林村在過去曾經是受到社會幫助的那一方,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在有一天成為帶給別人溫暖的一方。

而小林村村民這份珍惜與堅持,才讓我突然明白,我能為他們做的,遠大於我以為的還多很多很多。

於是我開始思考,社會上弱勢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每天流著汗水辛苦的工作,想要的難道是我幾小時服務的時數嗎?是一個晚會精彩的表演?還是教小朋友們算數然後再叫它們用功讀書?又或者,這些根本都不是它們需要的呢?

就這樣,我才突然發現,自己過去從未真正去了解,到底我服務的對象想要的是什麼?我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能為我喜歡的事情,做什麼更有價值的付出,並賦與它些不一樣的意義?

跳脫框架,所學就是夢想的基石

真正深入了解現今社會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後,我發現,大部份的社會企業,生產的產品總是不脫手工肥皂、布織品…等,這些進入門檻很低產品在市面上氾濫著,也因為同質性很高,縱使能買到大眾一時的愛心,也抵不過市場的考驗。

再者,就算真的有社會企業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產品,卻也因為不懂市場與行銷而被淹沒,而面臨著資源不足、人才匱乏,以及與社會大眾之間遙遠的距離。 而這些不足,不正是身為一MBA的我,能為其創造出的價值嗎?

從一開始,了解市場需求,做出自己的差異化,並在考量外部環境及自身能力(財務、資源、人力)後,在有限的資源下,讓弱勢族群有能力生產出好的產品,並不斷改善生產的流程,使其能更有效率的發揮效益。

在產品完成後,運用自己的行銷能力,打造社會企業的品牌,抓住消費者的心,產生獲利,到後來能自己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吸引更多人願意加入。最後,這個社會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機會能發揮其功用,並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所學不該是讓我左右為難的絆腳石,而是能幫助我達成夢想的墊腳石

即使過去的我以為它必定是衝突的,現在的我卻能樂在其中,才發覺太多時候,是我們被自己設的框架所限制,總認為薯條一定要搭配番茄醬吃對味,沒想到,偶爾搞怪拿薯條沾玉米濃湯吃,竟也是意外的美味!

所以,還在這樣的矛盾中掙扎的朋友阿!你所愛的與你所在的領域不同又何妨,也許在了解之間的差異後,才能擁有跳脫框架的視野,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

● 有任何想法歡迎來信聊聊:joola858@gmail.com
● 喜歡的話可以鼓勵我,幫我拍拍手!!!
● 我們下篇文章見!

--

--

Shu Han Chen

再多的知識也不能支撐心靈,只有源源不絕的好奇心與驅動力,才能讓知識成為行動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