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與旅遊」在一起:三件成為「數位遊牧民族」教會我的事

Comma 音頻課程平台
Comma
Published in
6 min readJun 18, 2018

--

(圖源:themuse.com)

在前一篇〈無處不是家:他成為「數位遊牧民族」工作踏遍100多個城市〉中,我們介紹了「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的型態。

而在近年來,相信你也會讀過許多人選擇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成為數位遊牧民族,或是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這些故事都讓人嚮往,也讓人覺得同時工作以及旅遊根本就是夢想成真。但你是不是也擔心著跨出朝九晚五的生活?擔心如果在遊牧一陣子之後,你想要固定下來的話該怎麼辦呢?會不會反而損害了你的職涯?

如果你正考慮來點改變、嘗試結合工作與旅遊,準備歡呼吧!成為一個數位遊牧民族也許能幫助你度過職業轉折,即使你還不確定下一步在哪裡。

The Muse 網站的作者 Joshua Taylor 訪問了三位數位遊牧民族邊工作邊旅遊的經驗,以及這樣的經驗如何幫助他們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件成為「數位遊牧民族」教會他們的事:

1. 你的「理想工作」可能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妮基(Nikki Vargas)第一份工作是廣告業,但她夢想從事新聞工作。她在 2012 年發布了她的旅遊部落格 The Pin Map Project;幾年後,她離開了全職廣告工作,一邊試圖成為全職部落客,一邊從事自由接案。

她的部落格逐漸成長至每月的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但是,妮基說道:「儘管我竭盡全力將所有金錢、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我的網站上,我仍無法通過它維持生計。」

在 2016 年峇里島之行中,妮基與一位旅伴分享她的困境,而這位旅伴堅持要妮基閱讀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Big Magic: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一書。

妮基閱讀後受益良多,這本書幫助她了解到,她施加太多支付賬單的壓力在她所愛的事情上。

(編著:伊莉莎白·吉兒伯特為暢銷書《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and Love》的作者,《Big Magic》一書中文譯為《創造力:生命中缺乏的不是創意,而是釋放內在寶藏的勇氣》。)

▲妮基(Nikki Vargas)在峇里島旅行。(圖源:themuse.com)

後來,妮基回到紐約尋找全職工作。她沒有預料到的是,這個決定讓她找到「夢想工作」。妮基成為數位遊牧民族的經歷,幫助她在一間新創媒體公司 The Culture Trip 擔任旅遊編輯,她得到了一份薪水和福利來做她所愛的事情。

妮基在旅行中親身了解到,她遇到的人可以給予她啟發,推動她的事業向前發展。當妮基在一輪裁員中被淘汰,她再次從旅行中學習。

在失業大約一個月後,妮基在 CNN旅遊 和美國今日的編輯們的陪同下,在紐約市女子旅遊節的性別議題上發表了演講。這個論壇演講為她的下一個目標埋下了種子。妮基與其他三位聯合創始人合作推出了由女性撰寫並製作的 Unearth 雜誌。

2. 你在家中學不到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才剛剛從「飛機恐懼症」中脫離,梅利莎史密斯(Melissa Smith)決定,參加 WYCO 的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一年計劃,用理想的方式來看世界,同時實現具體的職業目標。

在擔任超過 15 年的執行助理之後,梅利莎開始了一項諮詢服務,幫助客戶鑑定和培訓線上助理。三年之後,她覺得是升級的時候了。她想創建一個線上高峰會,寫一本書,並在同一年發起一個線上課程。梅利莎充滿野心,但她並不想陷入工作時間為 16 小時、與人相處變少的陷阱。

「一個人做事情比較困難」梅利莎說,「我一直都喜歡在一個團隊中工作。」

▲梅利莎(Melissa Smith)順時針介紹:在死海、泰國、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沙灘、印尼以及布拉格。(圖源:themuse.com)

WYCO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梅利莎的四周皆是設法同時工作與旅遊的數位遊民,這讓她保持專注和組織能力。

由於在每個地點的時間有限,梅利莎和她的新朋友們都希望充分利用非工作時間。事實證明,在有迫切的理由下,例如:在死海中玩漂漂樂、在阿根廷的門多薩參加私人美食和葡萄酒之旅,以及瀏覽哥倫比亞波哥大的波特羅博物館;設置工作和玩樂之間的界限,是一種很好激發生產力的方式。

在為期 12 個月造訪 16 個不同國家的旅途中,梅利莎保持著自己的事業發展,使課程、高峰會和書籍就像她計劃的那樣順利完成。而當她完成這些目標時,她並沒有孤獨地呆在家裡。

3. 你可以花更少錢過生活

26歲時,加百列 路拜耶爾(Gabriel Loubier)需要一個新挑戰。加百列一直在科羅拉多州的滑雪勝地布雷肯里奇擔任餐廳的總經理,他對為了一位不接受新想法的老闆工作感到沮喪。加百列說:「我開始向下滑行,讓餐廳自己運作。」

加百列辭掉了這份工作,開始學習網頁設計和編碼等技能,讓他成為自由工作者、成為自己的老闆。

儘管加百列正在進一步搞清楚自己的長處和興趣,但他很快就花掉了不少積蓄。所以,加百列決定搬到泰國,在那裡他可以繼續做新嘗試。而在泰國,他每月的生活費不到 1,000 美元,不像過去 每個月需要 3,000 美元左右在房租、車貸、食品和娛樂上。

▲加百列 (Gabriel Loubier)在泰國的清邁(左),以及越南(右)。(圖源:themuse.com)

加百列很喜歡寫作,並開始為一家加密貨幣公司製作文章,獲得該貨幣作為報酬。僅僅三個月後,他便能夠兌現並資助自己兩年的旅行。隨著加百列繼續從事自由工作業,他遇到了一個區塊鏈公司 Rivetz,這間公司的做法引起了他的共鳴。

加百列說:「我寫了一封三頁的信,內容是關於我不喜歡的公司工作的經歷,以及我如何為自己深信不疑的使命努力。我也將過去的文章整理為作品集,向他們展示我的成果。」

發信後大約一個月,他加入了區塊鏈公司 Rivetz,擔任專職作家。

與妮基、梅利莎不同的是,加百列決定讓他的臨時冒險成為一個永久的冒險。即使在成功獲得想要的工作之後,他仍然留在泰國。

對於這三位數位遊牧民族來說,經歷與工作同樣重要。結合工作與旅遊幫助他們轉動並發展。所以,如果你在職業生涯中感到不安,那麼花一段時間邊工作邊旅遊並不一定會受到傷害。

事實上,它可以幫助你終於去實踐一直想做的事。說不定你會偶然發現某個意想不到的事情,引領你至很棒的地方。

本文編譯自:The Muse

--

--

Comma 音頻課程平台
Comma

深入日常、貼近生活,透過純粹的人聲,紀錄、傳達各種美好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