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報導:「找泰雅教育之路」大安溪流域研究教師社群分享
報導出處/南島中心第六期電子報 p.16
報導人/林佳言
地點:清大人社院A309
時間:110/5/12 10:30–12:30
講者:比令.亞布(台中市博屋瑪國小校長、紀錄片導演)
參與者:陳芷凡、葉美利、族裔比較文學專題課程學生、清大校內學生
比令亞布校長一開始便分享他於二十多年前拍攝的紀錄片《彩虹的故事》,片中紀錄幾位有紋面的泰雅族長輩,談他們所認為紋面的文化意義,並記錄幾位年事已高、身懷豐富泰雅文化內涵的Yaki(泰雅語的「奶奶」)的最後身影。紀錄片放映完後,比令亞布說:
這些長輩們對死亡的看法和常人不同,都抱持較為快樂正向的態度,因著紋面,其母親將會接她們去祖靈的天堂。
由此可見泰雅族文化內涵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命觀、世界觀等。
接著,比令亞布校長分享說,他常常看到談原住民教育文章的結論都是「競爭力不足」,他相當納悶,如果能夠學習具有原住民主體性的知識文化體系,那原住民的學習成就會不會有所提升?
比令亞布引用傅柯關於「原住民與國家之間權力關係」的想法,進而指出:
現有以積極差別待遇政策,如原住民身分加分等,並沒有挑戰現有體制,更甚者,還貶抑原住民主體性。
原本,比令亞布在一所客家小學擔任校長,後要調動至某間位於沙鹿規模較大的學校,恰巧接到達觀國小校長的電話,他說他要退休了,問比令亞布說要不要接任他的位置。比令亞布同意了,進而擔任這所在台中市和平區、多數學生具有原住民身分的國小的校長。
從此,他積極和社區部落、家長、教師們協調,希望從校名改名開始,慢慢地調整課程,以涵納更多泰雅文化知識。最終,花費三年的時間,達觀國小正式更名成博屋瑪(P’uma,泰雅語的「傳承」),之後,正式成為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實驗教育小學,進一步推動魚叉、打獵、醃肉等傳統文化活動,和結合族語與英語的多元課程。
經過這番的課程調整後,學生的文化自信與學科成績皆逐漸提升,甚至能到外國以英文介紹泰雅文化課程。未來,比令亞布希望能建置完整的泰雅知識系統
讓下一代能接受更完整的文化教育,對自己、對泰雅文化都能更有自信。
分享結束後,芷凡老師提問說,博屋瑪國小轉型成原住民實驗教育小學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甚麼。比令亞布回答,最困難的是人,和家長、部落等溝通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和時間,幸好,最近越來越多人認同以泰雅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方式,甚至有學生會從東勢搭一小時的車來上課,可見此教育模式已經逐漸取得人們的認同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