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enheimer》 無雷背景知識

--

雖然到處都是影評,而且大部分有興趣的人大概都看過了,不過這個月我也沒什麼別的東西好寫了,所以就稍微寫一下觀影前知道一下比較好的背景知識。

基本認知

在這部電影出來之前,意外的很多人不知道Oppenheimer這個人以及Manhattan Project。而在知道Oppenheimer是Manhattan Project主持人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期待這部片在講第一發核彈怎麼被做出來的,並預期這部片對於不熟悉物理的人可能有點硬。

雖然我自己是做物理的評價可能有失偏頗,不過個人認為即使對1920、1930年代的物理史完全沒有了解也完全不會破壞觀影體驗,頂多有一些了解的人會有一些情懷(?),真正有可能影響到觀影體驗的其實是對冷戰、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還有美國政治有沒有基本的了解。

注:跟我一起去看的人有不少都卡在這,不然我不會發現這部片會有看不懂的地方。話又說回來,跟我一起去看的人分別有台大物理→Yale物理、MIT化學雙物理→Stanford化學、北大物理→ETH Zurich物理、台大電機×2,所以我好像也不能這麼篤定對物理史沒有基本了解會不會影響觀影體驗……

總而言之,這部片並不是在講第一發核彈怎麼被做出來的,而是Oppenheimer的傳記電影,不然片名就會叫The Manhattan Project之類的了。

背景知識

Nolan作為操弄時間線的大師,從他來到美國的第一部作品Memento(2000)一直到最近的TENET(2020),透過多條時間線敘事一直是他的長項,可以用相關的主題直接跳到其他故事線讓觀眾一直有新鮮感(同時表示觀眾需要很專心看)、也可以依此做出很多敘詭。這次的《Oppenheimer》一樣有多條時間線,主要的三條時間線分別是:
(1)從Oppenheimer旅歐讀書開始
(2)1954年針對Oppenheimer的安全聽證會(Security hearing)
(3)1959年針對艾森豪總統(Dwight D. Eisenhower)提名Lewis Strauss擔任商務部長(Secretary of Commerce)的同意聽證會(Confirmation hearings)

其中劇情中如果是Oppenheimer視角就以彩色呈現、Strauss視角就以黑白呈現。

針對大部分(我認識)的人看不懂的部分做一些最基本的說明:

  • AEC(United State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美國原子能委員會):
    是在二戰後成立(1946)的政府機構,能自由任用專家學者,而Oppenheimer就在1947年成為AEC顧問委員會的主席(此時Strauss就是AEC的一員,同一年Oppenheimer接受了Strauss讓他擔任IAS(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高等研究院)主任的offer)。
  • 安全聽證會(Security hearing):
    就像大部分申請VISA時會被調查背景,只是這裡的安全權限更高,是有權閱覽國家機密資料,所以安全權限被撤銷時的上訴是由臨時組成的委員會辦聽證會進行判決,不過因為不是司法判決,所以沒有陪審制、證人制度不一樣、證據的效力也不一樣(比方說非法取得的證據在司法上零效力,陪審團是不會得知這些證據以免影響判決,但安全聽證會甚至沒有陪審團)。
    注:值得注意的是,Oppenheimer只是AEC的「顧問」而非內閣的一員,真的有安全疑慮直接不諮詢他的意見就好,這個刻意撤銷安全權限的政治操作意味濃厚,因此我看電影當下聯想到的另一部電影是2020年的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 同意聽證會(Confirmation hearings):
    就是總統提名內閣時參議院實行諮詢與同意權的聽證會。台灣在總統提名內閣時也有立法院同意這個程序,基本上是一樣的。

相關的物理史

雖然不太影響觀影,不過畢竟是讀物理的,還是意思意思寫一下。不過如果按照人寫細節一寫就一堆,我這裡想試著用地點導向來寫,不知道效果如何。

  • Cavendish Lab(卡文迪西實驗室):
    就是Cambridge的物理系,1897年J.J.Thomson發現電子並提出原子的葡萄乾布丁模型以及1908年Rutherford根據實驗提出原子的行星繞日模型都是在這裡。雖然說是物理系,但基本上主要是實驗物理,不意外對理論物理比較有興趣的Oppenheimer馬上就出現精神狀況(?)。
  •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哥廷根大學):
    1925到1927年是量子力學誕生的時候,其中心就在Göttingen,而且核心人物幾乎都只有20出頭歲,因此量子力學又被稱為Knabenphysik,意思是Boys’ Physics。Oppenheimer於1926年來到Göttingen成為Max Born的學生,此時正處於量子力學誕生初期蓬勃進展的時候,計算分子結構著名的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Born-Oppenheimer近似)就是他們於1927年所提出的。
  • Caltech(加州理工學院)&UCB(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故事大多發生在加州,所以這部分講一些電影戲份稍多的名字
    -Ernest Lawrence:在UCB時發明迴旋加速器,後來在Manhattan Project依此研發出用以濃縮鈾的分離器。題外話,吳健雄是他學生。
    -Richard Tolman:主要研究宇宙學,在Caltech時與Oppenheimer熟識(所以說Oppenheimer真的是信奉朋友妻最刺(以下略))。Oppenheimer與他的博士生George Volkoff根據Tolman的研究提出的TOV方程(就他們三個人的姓氏)計算出恆星重力與輻射壓力平衡的條件,後來Oppenheimer與另一個博士生Hartland Snyder計算出恆星重力塌縮的模型,也就是形成黑洞的機制。
  • Princeton(普林斯頓)&IAS(高等研究院):
    在1930年代,一批年輕人把來自歐洲的量子力學引入美國時,東岸的Princeton以及IAS學術上比較老派傳統,聘了不少老一輩反對量子力學的想法的人(比方說Einstein),所以把量子力學引入美國年輕人們(比方說Oppenheimer)對此有點嗤之以鼻。知道這一點再看電影可能會更有感(?)
    注:某位讀Princeton的學長說它們現在也是。

結語

看了越來越多歷史以及傳記類的東西,要說我從中學到什麼,那就是不要期待能從中學到什麼。《Oppenheimer》是一個複雜的人身處一個複雜的時代的故事,不應該覺得我們要得到什麼非黑即白的教訓。

然後我要去二刷了。

--

--

姚勁宇 Ching-Yu Yao

DAMTP,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 23'~ Physics, NTU 🇹🇼 19'~22'